《迫命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迫命录-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蝶行了一礼,双手接过聘书,脸色微红,也不知是激动还是紧张。底下响起一阵嗡嗡议论之声,可能对一小女子在如此公开场合被授予要职的确还有很多人不适应吧。我作个手势让小蝶再往前走了两步,然后并肩站在她旁边,大声宣布:“两位主管,可代家主行事,主管之言,即家主之言!如有不从者,定罚不饶!”

    人群安静了很多,小蝶也高高把聘书举起,看向人群的眼神坚定了很多。

    “现在我宣布,开业!”

106 士族() 
虎威镖局的镖师们让开通道,人群如潮水一般向各处涌去,充斥到各个店铺中。

    目标最明确的是等平安饼等了多日的那群人,他们兴冲冲地发现,平安饼店就在市场最显眼的位置,但看到店门口的招牌,很多人还是有点惊讶:

    “什么?三百钱一个?好贵……”

    “居然还限购?每人每天只能买四个?”

    “一天只卖八百个?卖完即止?”

    这时候,自有财大气粗的喊道:“不买的都闪开啦,我买四个!”

    立刻有不服气的声音:“不就几两银子嘛,我先来的,我先买!”

    抢购的局面立即形成了,居然没有一个两个买的,都是四个四个地买,八百个月饼不用一会儿就卖完了,根本撑不了一天。没买到的只好买一点别的糕点略补遗憾,导致一天下来,店里的东西居然全部销售一空。

    紧挨着月饼点的酱菜铺生意也大好,先尝后买加上限售政策,居然也出现了卖断货的结果。

    巨大的人流量使得各类生意都比平时好了数倍,而旁边的布店、家具店甚至包括药店以及对面不属于平安客栈的店铺等,也都跟着沾了光,估计当天是武都有史以来交易额最大的一天。其实很多人本来是来看热闹的,可一看到各种吃的、用的,尤其是从武威带回来的葡萄干、肉脯等新鲜玩意儿,不知不觉就开始消费起来。

    慢慢地,茶馆、餐馆的生意也开始多起来,接近中午时也已人满为患了,尤其是一楼出现了门外排队的现象。

    而在最大的一间雅座里,我与大庄主盛情接待了杨太守和武都的几位士族名流。记得当初看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就曾重点介绍过“士族”这一特殊阶层。士族又有世族、势族等等诸多别称,从世族的名称可以看出是世代传承的,而势族的名称可以看出是有权有钱有势的家族,而士族的名称又可以看出是有名气有影响力的。总之,可以理解为朝里有人、家里有地、手里有钱的大地主。

    不过武都这地方一直比较乱,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士族。权势最大的杨太守是氐人,虽然有个征西将军的舅公,但他舅公也是氐人,应该也算不上严格意义的士族。而其他所谓士族名流,自然也无法与洛阳、长安甚至汉中的士族相比,最多算是士族的分支。

    但不管大士族还是小士族,我知道在这个年代士族是政治、经济权力最大的一个阶层,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都要不可避免地和这些士族打交道。也就是说,只要在这个世界混,就和士族之间存在必然联系。

    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最简单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竞争关系,一种是合作关系,当然,合作间可能有竞争,竞争中也可能有合作,像阶级斗争那种你死我活的情况,应该是一种极端的表现。而我与士族之间虽然分属不同的阶层,但目前来说还没发生什么矛盾,所以我的态度首先是寻求合作。

    觥筹交错间,我和武都的头面人物们算是“认识”了,不过自己可没柏兴那么好的记性,一大堆人都能记得清谁是谁,不过这根本不妨碍大家彼此看上去亲亲热热、热情洋溢的气氛。尤其是杨太守也比较给力,可能看在我的钱和王戎的面子上,对我十分客气,导致一帮人都明里暗里地向我示好。

    而酒足饭饱之后,我取出几枚精制的银牌:“今日承蒙各位光临捧场,在下无以为报,这是我平安客栈的平安牌,今日赠送给大家,凭此牌可在我客栈九折消费,也无需排队,不过限量的东西我也没办法,请各位理解!”

    除大庄主外,包括杨太守,主桌上的重要人物只有八位,是武都最有权有势的人,也算我第一批的vp了。我特意补充道:“此牌全武都只有十枚,请各位好好保管,我的店可只人牌不认人。”

    众人把银牌拿在手里把玩着,都比较兴奋的样子。这银牌虽然价值不是特别大,但无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起到了加深和这些人之间密切关系的作用。

    酒足饭饱之后,换酒上茶,和众人又闲聊一阵,临了我又给vp们赠送了一些有特色的礼物,这地主之谊算是尽到了。最后我又送了杨太守一枚金牌,凭金牌可享受八折的优惠。

    外面热闹了近乎一天,一个小插曲是街上时不时被扔出一个被绑了手脚的小偷,脸上被贴了纸条,脖子上挂着偷来的东西,都被杨太守抓回衙门,但怎么也审不出是被谁抓的,因为没一个人看到是谁动的手。

    而当晚,武都第一个日常意义的夜生活出现了,小蝶的戏班子在茶馆里隆重开演,不仅使茶馆满座,而且还挤进许多站着看戏的人。张载给他们排的是一出“代父受刑”的故事,应该是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不过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总结出二十四孝。

    小蝶扮演的故事的主人公淳于缇萦,是汉文帝时期著名医学家淳于意之女,因父亲被富豪权贵罗织罪名、送京都长安受肉刑,毅然随父西去京师,上书汉文帝,痛陈父亲廉平无罪,自己愿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文帝受到感动,宽免了淳于意,且废除了肉刑。

    我觉得张载选这样一个故事还是很符合我的期望的。一则宣扬的是孝道,这正是我想大力倡导的善行之一;二则故事主人翁是女性,有利于提高女性的地位;三者汉文帝宽仁的形象也容易得到权贵阶层的认可,而且其中隐含了皇帝也是会改革变法的,对“祖宗之法不可轻废”的死观念也一并被冲击一下。

    小蝶的确有极高的才艺和表演天分,扮相俊秀,唱腔甜美,几乎瞬间征服了所有的观众。而且此时的人们看戏,投入感极强,很多人会把戏和真的生活搅在一起,把小蝶当成了真的淳于缇萦,所以一场戏下来,小蝶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地位得到了极大提升,这是我此前实在没有想到的。

107 地下工程() 
故事结局皆大欢喜,大部分人都意犹未尽,还有不少人往台上扔钱、扔银子,戏班子谢幕多次众人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我随口立了个规矩,得到的赏钱一半归茶馆,一半就算作戏班子的奖金。估计这下戏班子的热情会给茶馆生意形成良性循环。

    当客栈终于慢慢消停下来之后,我走进当日并无一个客人的客栈,大庄主、刘文、柏兴、小蝶、郭梁等都一脸兴奋地在大堂里候着,其中小蝶还穿着戏服。

    “大家今天辛苦啦!”我向他们问候道,“不过还要再辛苦一会儿。刘文,小蝶,你们安排人把账理一下,以后每天也都要把经营情况理清楚,做到日日心中有数。

    柏兴、梁子,你们陪大庄主把咱们的人都组织起来,我们从今天起练习客栈的防护。”

    虽然夜有点深了,但热闹的一天下来大部分人并无睡意,所以很快就把人组织起来了。除了送王戎的四百多人,留在武都的镖师和其他人仍有四五百人,当下分成几批,一一以守护客栈为目标,排练起布防、应急、协同作战等模拟情形起来。

    待基本规则初步熟悉后,留下一批直接执行当晚的守护任务,其他人则解散休息,并排好了值班顺序。我和大庄主约定,待赴汉中的镖师回来后,客栈的护卫工作即正式由虎威镖局承担,我的人可为支援但不能作为长期依靠,之后镖局可有序扩充自己的人马。

    刘文和小蝶也把账目整理好了,我让他们也回去休息,然后一个人静坐着看一天下来的收入情况。月饼、酱菜虽然利润比较高,但毕竟是小本买卖,一天下来毛利润也就两三百两银子;司马白从武威带回的东西利润也不错,但在物流体系未建立之前,这一类的货物短期内无法实现持续经营;借贷和投资的项目一年倒是能有五六千两的回报,但自己有可能本身就是消费的大头儿,羊毛出在羊身上;看来最有可能持续赚钱的倒有可能是餐饮娱乐业了,可惜物价水平也决定了绝对回报率不会很高;就是不知道未来客栈生意会如何,加上毕竟今天有开业效应,未来生意未必都像第一天一样好。

    默默盘算了一下,这客栈的投资怕是没有七、八年回不来,搞不好得十年以上才行。但维持经营应该毫无问题,而且建这个客栈的主要目的不在挣钱,而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据点。无论如何,客栈总算建成了,第一步也算迈得还不错。

    正在想着,忽然有种异样的感觉,一抬头,一个白净的年轻人站在眼前那个神偷。他向我拱了拱手:“恭喜郭家主开业大吉!”

    “来了,”我起身还礼,“谢谢你帮我清理那些小贼。”

    “答应你的事我会做到。”

    “答应你的事我也会做到,这客栈的房间你随便选。”

    “地下的也可以?”

    “可以。”

    “谢谢!”

    “我带你去。”我带他走进一个包房,进入里间卧室,打开一个暗格,点亮楼梯边的烛火,然后一抬手:“请!”

    投入如此多的钱来建客栈,除地上建了大量的防卫设施之外,最关键的其实就是地下工程了,当年看《地道战》留下深刻印象,隐蔽、安全、能攻能防,一般的刀枪就不说了,还能设计得防火防水,所以非常值得重金投入。而修建者没几个能懂的,就算懂得想进来也不容易,而且一开始只有空房,我可以慢慢进行秘密的二期工程。

    地下工程对我的要用途就是金库,虽然我现在带进来的第一个人就是一个神偷,我是真正意义上的引贼入室了,但这个贼既然无论如何也防不住,不如不防。

    我带着神偷在地下建筑里参观了一大圈,然后把他引进一个通道,这个通道直通广场中心的一口深井,也就是地下室的另一个出入口。

    “我建议就选这里的房间吧。”我对他说,“以你的身手,从这个井内进出应该没有问题,也比绕来绕去方便。”

    “好,谢谢!”

    “对了,还没有请教高姓大名?”

    “曹钰。”

    “这块金牌给你,只要你出示此牌,大家就会知道你是自己人。”

    “谢谢!”

    “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您有什么需要也尽管开口。”

    然后我们都顿了顿,又彼此看了一眼,看来暂时彼此都没什么需要对方做的。

    于是我们只好分开,彼此忙自己的事情了。

    其实我也对这个家伙有很多好奇,不过我一向喜欢顺其自然,也不擅长打听别人的私事,也许日后会有更好的时机交流。

    我选了东南角的一个大房间,拿出斧子,撬开地上几块并排的大石板,然后开始挖地窖这时候也没什么保险柜,把东西埋到地下应该算比较安全的措施之一了。

    第二天,我把柏兴、小蝶叫来,就衣食住行等几个基本问题交给了他们几项任务:

    先是冬衣问题,武威来的两万多人加上当地的人员、家属几千人,绝大多数都是穷苦人,未必人人有冬衣、棉被,所以既然把人都召来了,就要给他们“送温暖”,尤其是老人、儿童,要予以特别的关照。我要求冬衣要做到人人一套,棉被至少每户一床,老弱病残等可突破标准。而如此大量的生产可以安排一部分妇女当打工妹,要让布店给予他们合理的报酬。这件事我拿出了一万五千两银子,待日后预计众人都会有收入来源,每年只需要拿几千两补贴就可以了。

    其次是伙食问题,要做到人人有饭吃,在吃饱的基础上尽量吃好,虽然不能像惠园内部人员一样一天两顿肉,但逢年过节还是要让家家有肉吃。同时,客栈、老人院等几处的大型地窖都已建好,可以大批采购粮食了,又可以顺便解决一批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我拿出五千两银子的补贴预算,又拿出四万量银子来收购粮食,可以储十万石以上的粮食了。

108 各项安排() 
因为预计平乐的安置工程可在年底前完成,所以住的问题不是很大,但老人院的建设和管理仍要加强。从实用主义出发,老人可能是最没有用的,但人人都会老,我希望人们看到老人有幸福的晚年,会相信自己的未来也是美好的。这是一项纯粹赔钱的买卖,好在老年人的数量还不是很多,每年几千两银子就够了。

    至于行,则主要是路的问题了。既然客栈工程已竣工,农闲之际即将来临,修路筑桥这样的工程不仅可以让原有的零工继续有事做、有钱挣,而且周边的农民也可以雇佣来修路。至于首先启动的路线,一是南往平乐,而是东往汉中。按说这样的事应该由官府来做,但期望官府无疑是痴人说梦,就算是徭役这种支持也不能指望。在汉中时曾与阎缵算过账,修百里之路大约需两百两银子,武都到平乐大约二百多里,武都到南郑大约六七百里,但阎缵本身就要修路,所以修到褒中大约四五百里就差不多了,一共需要约一万五千两银子。

    考虑到人员可能继续增加以及一些不可预见的事项,我一共给了柏兴和小蝶十万两银子的预算,这样加上客栈的经营收入,日后武都的运作基本上不需要我再投入了。

    安排好基础工作,我又把杜壮叫来,因为此前答应过客栈竣工后就让家在异地的人回乡接亲朋,所以我把这项工作交给了杜壮。我让他组织想回乡的人,凡愿意带家乡人来武都的,除发足工钱之外,再每人发十两银子作路费,并且每带一人来,再奖励一两银子。只想回乡不想再回来的,也多发两个月的工钱,只需要把我“有手有脚,可以吃饱……”那些政策带回乡即可。不排除其中有多拿十两银子却不回来的,但这种品性不好的人不回来也罢。

    忙完这些事情,我觉得杂七杂八的事情又都甩给别人了,自己可以集中精力来练兵了。于是我先到家具店,找到店铺的主人鲁中。

    “鲁老板,生意可好?”

    “托郭家主的福,比我想得还好很多!”鲁中乐呵呵地说。

    “我想麻烦你做点东西。”

    “您尽管吩咐。”

    “我想让你打造一些木制的刀枪棍棒,你们会做吗?”

    “做肯定没有问题,不知道您想要做多少?”

    “木枪500,长刀500,朴刀、长剑各500,盾牌1000,要做得结实耐用。另外,无镞的木箭做5000支,箭头绑上棉条。需要多少钱,你开个价吧。”

    鲁中听得有点呆:“要这么多?……钱我一会儿算给您,但这时间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好的。”

    “月底前能做多少出来?”

    “这个……最多两成吧。”

    “那就先做两成出来,然后做一批交一批,年底前都做好应该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

    “还有一件小事要鲁老板帮忙。”

    “郭家主尽管吩咐。”

    “我有一个小伙子叫柱子,想让他来您店里做小工,能不能帮忙安排一下?”

    “小事情而已,随时可以安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