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明月-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然,面对一头从前方十余步外掠过的獐子,长安君手一松,箭矢歪歪扭扭的飞过去,竟差了好几个身位,还差点射中了他队里的一位骑手……

    田葭甚至敢说,长安君的射术还不及她一女流。

    长安君接下来的几箭,无不刁钻地避开了猎物,朝着芳草萋萋的地面放矢,最后索性将弓一收,摇了摇头不射了。

    这下可就尴尬了,想要一睹长安君“武略”的齐女们看他那懊恼无奈的模样,纷纷笑作一团,这长安君恐怕只在嘴上了得,射猎方面却没什么能耐。

    田蕤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她一贯喜欢英武少年,对长安君有些失望,但又无不担心地说道:“长安君射艺如此不精,那要怎么嬴匡梁将军?”

    田葭倒是无所谓地说道:“长安君自己射艺不精,只能指望麾下武贲用命,但这营丘狩猎,齐人一年来上三两次,早就对地形熟悉无比,赵人却是头一次来,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本地人。长安君若是真聪明,就不会对这场狩猎太在意。”

    想到从不在猎场上争抢斗勇的父亲,田葭淡淡地说道:“要知道,真正的本领,不是在猎场出风头,而是在战场上见真伪……”

第78章 鹰犬之用() 
“站在靶场里瞄准靶心,和骑射果然差别太大了……”

    明月这边,眼看射出去的箭矢无一中的,不免有些自嘲,小说里刚穿越到古代就能百步穿杨,骑射无双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为了今日狩猎,他在质子府那空阔的校场里也没少让游侠儿里猎手出身的东武城人武荡教自己开弓射箭,基本能做到十步之内箭无虚发,二十步内箭在靶上,可增加到三四十步,就要脱靶小半,至于理论上一百步的最大射程,对他而言可望而不可及。

    春秋战国是名射手辈出的时代,养由基、甘蝇、飞卫、纪昌等层出不穷,但事实上射箭之难,实在是从未接触过弓箭的现代人难以想象的。硬邦邦的弓身,需要使出吃奶气力才能拉开的弓弦,更别说瞄准更需要天赋,外加几分运气。

    奔驰的骏马,没有鞍镫颠簸不已的马背,飞速移动的猎物,甚至还有不断变换方向的风,都会影响箭道……他必须停下马来才能双手开弓,可稍纵即逝间,猎物早已跑到几十步外去了。

    只有亲身体会后,明月才明白,为何一个好的弓兵在古代是如此珍贵,而能够在马上双手开弓射五十步外目标的弓骑兵,更被秦、赵等国视为军中瑰宝……

    在明白自己再怎么尝试都不可能射死哪怕一只野兔后,明月选择了放弃,他不动声色地收起弓矢,虽然才射了五六箭,但因为每箭都要弯弓如满月才能保持准确度,臂膀已经有些微微酸痛了。

    他回过头,对身后紧随他后的亲信苦笑道:“我射技不精,今日就要仰仗二三子了。”

    众人齐齐应诺,鲁句践站在马侧,提起剑道:“公子,交给吾等罢,猎物自有吾等鹰犬扑上去擒拿,岂有主人亲自上阵的道理?”

    他自比鹰犬,舒祺、赵括等也没什么异议。

    这时代鹰犬还不是贬义词,更别说,来齐国一个月里,长安君的表现堪称完美,多次避免了对赵国不利的事情,保住了国威尊严,让众人见到了一位有担当的公子,待他们也十分慷慨大方。所以长安君非但是他们名义上的君,也是这个小团体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众人都甘愿做他的鹰犬爪牙。

    赵括今日穿了一身轻便的胡服短甲,头上皮冠包住发髻,上方还有两根雉尾,显得斗志昂扬,他一拍手里的弯弓,自夸道:”今日吾等一定要狩到比那匡梁更多的猎物!“

    明月摇了摇头:“倒不一定要比他多,不要太少难堪即可。”

    赵括大惑:“那竖子方才不是在挑衅长安君,说要让他的文骑和吾等在猎场上见分晓么?吾等应战便是,还怕了他不成?”

    “不然。”

    明月看着百余步外匡梁和他的文骑在拼命追杀受惊的野兽,那些文骑都是精兵,骑术并不亚于赵国来的兵卒。虽然自己这边在衣着方便上占了便宜,却吃了不熟地形的亏,所以同等数量的射猎比试,赵人这边根本占不到什么便宜,一味争强,恐怕要自取其辱。

    于是明月冷笑道:“骑兵的强弱,要战场上才能决出胜负,猎场上哪能分得出高低?过去十余年里,济西之战、麦丘之战,还有燕周将军帅赵骑伐齐的昌城、高唐之战,胡服骑射的赵国骑兵打得齐国文骑抱头鼠窜,胜负,早有定论!方才碍于齐赵之盟,我才不好提及这些事。”

    一番话让众人涨了士气后,他又对赵括等人道:“故而,今日二三子要玩得尽兴,不必太在意猎获。”

    话虽如此,但众人都是争强好胜的年纪,在心里憋了一股劲,就是不想输给齐国人!

    赵括大声请命道:“公子,春蒐、夏苗、秋狝、冬狩,不仅仅是为了猎获野兽,也作为国家的军事大典,有练兵和演习的功效。从事先的准备到开始围猎,将猎物从山林间驱赶到预定的狩猎场,再到包围射杀,都要有专门的人负责,情势瞬息万变,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宛若一场谋划周密,却又难以预料结果的大战。”

    “故而田猎之事,比较的可不仅是个人的勇武,还讲究猎队的集体配合,以及领头者的指挥才干。”

    他指着前方的林木草场说道:“今日,就当是练兵,让公子看看吾等这半月来在淄水营的操练效果,何如?”

    赵括说得头头是道,明月大奇,殊不知赵括的确是有几分把握的。他在赵国时没有外出作战的机会,就把所有怨愤都发泄到狩猎上了,马服君的家奴私属也成了他的兵卒,被他安排在各个位置。司空见惯的围猎,却被他当成了试验各种兵法理论的疆场,毕竟是没有脑子的畜生,经常一头撞进他的包围圈,每一次都猎获颇丰,紫山的野猪黑熊可都知道他的厉害,这营丘山也不虚!

    于是明月壮赵括之志,当即颔首道:“那我便拭目以待,看括子一显才略。”

    赵括登时道:“公子放心罢,士卒们日日操练可没有白费!”

    言罢,赵括再度眯着眼睛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地形,以及竞争者们的去向,随即高举猎弓,大声说道:“二三子,随我来!”

    ……

    “哈哈哈,长安君果然是孺子,他的射术,还不如我文骑中一普通新卒!”

    眼看后方长安君不善射猎,匡梁大声嘲笑之余,也带着身后的文骑,跨过一条溪水,朝猎物最多的区域前进。类似的狩猎不知道进行过多少次,对着营丘山的地形更是了如指掌。

    随着鹿笛吹响,营丘山下繁衍生息中的生灵开始在稀疏的草丛间跳跃奔逃,野兔、彩雏、花鹿、麋子、雁鹅,层出不穷。

    在匡梁的指挥下,文骑各自冲了上去,这些文骑是齐国特有的兵种,又称之为“武骑士”,挑选和魏国的武卒一般严格,选取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在七尺五寸以上者;这群人身强力壮,行动敏捷迅速超过常人;能骑马疾驰并在马上挽弓射箭,能在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周旋自如;能策马越过沟堑,攀登丘陵,冲过险阻,横渡大水,追逐强敌,打乱众多敌人……

    “当年我祖父以六百文骑为前锋伐燕,五十天就几乎灭亡了燕国,这区区猎物,又岂在话下?”

    憋足了劲后,文骑所获颇丰,几乎每个人都能射杀一两只猎物,只是他们虽然注重个人技巧,却忽略了相互之间的配合,你追我赶间,队形竟有些杂乱无章,所以也有不少猎物从文骑们的空隙里逃走,那些漏网之鱼,很快就被旁边另一支猎队盯上了。

    那边正是安平君府的田虎一行,这位年纪很小,却十分高大勇武的少年骑术倒是一般,但他扬长避短,站在一辆大车上,站直了腰板,手持一张两石大弓,瞄准一头从匡梁那边撞开文骑,跑过来的一头大野猪就是一箭。

    箭离弦而去,下一瞬,数十步之外的野猪应声而倒!

    他的随从当即大喊道:“虎子猎得大豕一头!”

    周围欢呼阵阵,田虎更加来劲了,他不慌不忙的弯弓施射,几乎每一箭都会收走一只猎物的性命。人如其名,作为将门虎子,他的射术十分精湛,百步之内几乎无有不中者,而且因为气力大,能放数十矢而不止,一时间,这一片猎场仿佛成了他的独角戏,至于身后的猎队,只是找着君子漏过的猎物施射,如此一来,狩猎的范围就小了,总的猎物也不算多。

    正当远远围观的齐国太子和众齐女都以为,今日猎场上,要由匡梁和田虎平分秋色时,在田虎旁边,却有一队五十多人组成的马队疾驰着呼啸而过……

    素白色的旗帜鹰扬,正是长安君的猎队,但如今长安君只是在队伍后面紧紧跟随,一言不发,这群人真正的指挥者,变成了领头那位骑黑马,挽长弓的百夫赵括……

第79章 宿怨() 
“公仲寅,董方,汝二人带五十徒卒,分为两队,绕入林中,展开鹰扬雁型阵,一东一西前行,鼓噪兵器,驱赶野兽往溪水边阔地而去。”

    “邮无信,肥平,汝二人带五十骑从,同样分为两队,埋伏于林子外两侧。”

    “鲁句践、武荡,汝二人带游侠儿淌水到溪水对岸,持网兜等待。”

    “舒祺,保护公子,勿要让惊兽冲撞。”

    如同沙场点将,赵括娴熟地一一点出姓名,众人也笑着领命而去。

    百余人的猎队分作几个部分,犹如一个人的四肢,各自活动起来,在赵括的指挥下,随着呼哨一声,五十名步卒分作两队,涌入一个稀疏的林子,方才从匡梁、田虎猎队处逃出来的野兽,大多钻进了这里。

    徒卒按照往日在淄水营的阵列训练,按照赵括的指示左右包抄,大声鼓噪敲打兵器,铮铮作响,不一会儿林中的飞禽走兽惊慌逃窜,数十只野兔、山羊、梅花鹿、野猪等猎物们钻出了已经不再安全的林子,往溪水边开阔的草场跑去。

    可一众骑手早已在这里等待它们,他们也分作两队,对野兽们左格右挡,前有溪水,后有追兵,左右更有策马驰射的骑从,一支支箭矢如雨落入猎物群,不大的草场中间野兽惊慌四处奔逃,无论逃往哪个方向都会被箭雨堵回来。

    慌不择路间,有野兽越过溪水想向对岸逃窜,可十名游侠儿已经持网兜侯在那里,正好来个守株待兔,将湿漉漉的禽兽捉住杀死,血水染红了小溪。

    明月在舒祺护卫下位于后方,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有几分新奇,也有几分惊喜。

    这支猎队里的人员,虽然半数会骑马,但并不是代北三郡专业的骑兵,好多人必须驻马在原地才能开弓,就个人技艺而言,远远比不上齐国的文骑。他们的领队赵括也并非以个人武艺见长,比起能开弓百矢而不瑕止的田虎大为不如,此刻也没有上去施射,而是左右奔驰,指挥众人将包围圈缩小,不要让野兽逃走。

    然而就是这样一群人,有了良好的配合,又充分利用了地形后,狩猎的效率却是在场众猎队中最高的。不一会,队伍后的辎车上,已经堆满了野兽,众人都眉飞色舞,喜气洋洋,看向赵括的眼神,也多了一份信服。

    赵括在紫山时的围猎经验派上了用场,但若没有沿途与士卒同甘共苦的经历,士兵便不会敬爱他,若没有淄水营里杀逃卒立威一事,士卒们也不会畏惧他,唯有爱之惧之,士卒才能驱使,毫不怀疑地执行将领的命令,让赵括指挥起来犹如臂使。

    “至少指挥上百人对付野兽是没问题了……”明月如此暗暗想道,这算赵括的进步吧,不过能打好人机,跟与白起打一场王者局还是差距很大的……

    此时,长安君猎队的动静也引起了众人的注意,本来对长安君不通武艺有些失望的齐女们又看过来了,吃惊地瞧着这群貌不惊人的赵人如同一架精密运行的机械般,收割野兽生命。

    在懂行的人眼里,懂得利用集体配合的长安君猎队,和其他两支只靠个人勇武狩猎,显得杂乱无章的猎队,高下已判。

    这时候,安平君府的猎队已经杀光了那附近的野兽,却没有急着寻找下一批猎物,领头的少年君子朝这边观看许久,随后驱车而来。

    “长安君!”

    远远的,田虎就在车上与素未谋面的邻居打招呼,明月也不敢怠慢,拱手还礼:“虎子,搬入安平君府隔壁后忙于俗事,一直未能前去拜访,失礼了。”

    “是我失礼了,常闻到长安君府中飘来酒香,真该上门叨扰拜访一番,哈哈哈。”

    “巧了,我今日却是带了酒来的,等狩猎结束,便要请太子及众君子就着炙肉共饮,虎子到时可以尝尝。”

    “当真!”田虎大喜,舔了舔嘴唇,随即想到自家姐姐在,是决计不会让自己多喝的,又不免气馁。

    田虎比长安君小一两岁,个头却比他高许多,虎头虎脑,看上去没什么心机,寒暄两句后,便羡慕地指着在猎场内奔驰指挥的赵括,道明了来意:“这位是长安君麾下将吏么?我见他指挥得当,将猎物围起来猎杀,沉稳而不乱,手法颇似我父。”

    “他岂能与安平君相比。”明月替赵括谦虚了一下,也招呼赵括过来,见过安平君之子。

    谁料赵括却不买账,过来草草地拱拱手,便只顾向长安君汇报猎获情况,将田虎晾在原地,好不尴尬。

    田虎憨厚质朴倒还没什么反应,他的随从却不干了,当即用鞭子指着赵括斥道:“小小百夫,竟如此无礼,你可知我家君子是何人!”

    “不就是安平君之子么。”

    赵括心高气傲,翻了翻白眼,昂头道:“我虽为百夫,亦是赵国马服君之子,嫡子!难道还比他低贱不成?”

    报出自家身份后,田虎也面色一变,瞪了赵括一眼,爱才之心顿时没了,也没有与他交谈的兴致,冷哼一声,向明月抱了声歉,调头离开。

    舒祺看出这两人不太对付,小声地问道:“长安君,括子与安平君之子之前见过面,有过节?”

    “不是他们有过节,是二人的父辈有宿怨啊。”明月无奈地笑笑,对舒祺说起了一件他从李谈处听来的往事。

    ……

    “那是先王三十年的事情,当时正值赵国在阏与大败秦军,诸侯震动,纷纷派使节赴赵结好。齐国来的,正是当时的齐相安平君,他在赵国期间,与马服君有过一番争论,论的正是用兵之道。”

    看着远去的田虎,明月说道:“当时安平君对马服君说,我不是不喜欢将军的用兵,只是不怎么敬佩将军作战用兵太多。使用的兵员多,百姓就不得耕作,千里馈粮,难以保证军用充足。倘若这种战争旷日持久,都不必等敌军与我决战,国已自破,如此战法,田单不取也。我又听闻,古之帝王,用兵不超过三万便能使天下归服。将军却不然,必负十万、二十万之众乃用之,此单之所不服也。”

    舒祺想了想,道:“安平君说的也不无道理啊,若是征兵太多,的确会伤民,听我母亲说,阏与之战先王征兵甚众,导致邯郸缺粮。”

    明月道:“话虽不错,但马服君却有另一番见解。”

    “马服君认为,古时候天下分为万国,城虽大,不过三百丈,人虽众,不过三千家,故而殷周攻伐,春秋国战,都是用三万、五万之众,几个月内便能建功,城濮、鄢陵等决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