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确是黄土高坡上特有的黄羊,做法也是遵循丞相府的一贯手艺,但技术比丞相府的就差多了,这证明这个火锅的确是贾诩费心张罗的。
小酌三杯后,李轨的身体暖了起来。
他问贾诩:“孔明人在荆州,因何要插手汉中,我看不懂他的路数。”
贾诩道:“孔明要取蜀地,恐丞相干涉,故此挑拨马超与张鲁造反。古人云得陇望蜀,丞相得陇之后却迟迟没有进取蜀地,这便滋长了孔明的野心。”
李轨道:“我是有些后悔,当初先生劝我先取蜀地,再夺中原,可我念念不忘的是先定中原再取蜀地,乃至有今日之困。”
贾诩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当日刘焉坐镇蜀地,他是个守成之辈,不足为虑;那时刘景升坐镇荆州,刘备在徐州,所以丞相的判断也没有错。”
李轨苦笑:“错了就是错了,当日只需派一员上将将两万兵马或者就能拿下蜀地,是我疏忽了。眼下有什么好补救的?”
贾诩道:“马超麾下旧部不多,此刻反叛并无多少人追随,破之不难。丞相当先定汉中,汉中在我手,纵然刘备、诸葛亮得了蜀地也只能做困兽。”
一席话说的李轨茅塞顿开,再进一杯酒,看看的窗纸已经泛白,便起身告辞。
长安的大街上冷冷清清,这个时候巡防营已经交班完毕,正进行第一次巡城,因为执法格外严格,所以一般人都避开这个时段出行,免得啰嗦。
大朝会每五天一次,因为搞不出什么名堂,一般辰时三刻开始,多数时候半个时辰就散了。散朝之后,闲官回家赋闲,职官自去自己的衙门上班。
李轨过去不肯去上朝,后来发现有些事必须在朝堂上才能讲的清楚办的明白,所以现在每次大朝会都会去。
只要他往朝堂上一站,皇帝就会很紧张,看他如坐针毡的样子真是一件很受用的事。
但李轨从不去后宫单独觐见。
他可以把前朝控制的风雨不透,但后宫毕竟是皇帝的家,谁知道他屋里藏着什么致命的东西。
尤其是得知皇帝在赛马场养了一群功夫少年后,李轨每次进出宫城都十分小心,绝不给对手一丁点的机会。
朝堂上皇帝是傀儡,所以仍由他来唱独角戏。
他痛斥了马超和张鲁,宣布朝廷绝不与叛逆媾和,他将亲率虎贲健儿出京平叛。
话放出去了,具体怎么做李轨没有说,讨伐几个叛贼而已,皇帝无须知道,军国机密,也不必对外人说。
散朝回丞相府的路上,李轨下令召夏侯渊、文丑、张辽来京。
……
阳平关外。
朝廷大军云集,旌旗招展,人山人海。
张鲁现在悔的肠子都青了,当初怎么就稀里糊涂的上了诸葛亮的当,没事跑去戳李轨干嘛,这下好了吧,搞出大事来了。
而今人家兵临城下,这可咋整。
从事阎圃对张鲁说:“李轨强横无法抗衡,不如归顺。”
这话其实说到张鲁的心坎上了,打不过不投降怎么办。
但张鲁心里有个顾虑。
张鲁道:“我前番受诸葛亮欺骗,起兵反他,而今他还能容我吗?”
阎圃道:“李轨扫平四方诸侯,但凡肯诚心归顺他的,张邈、韩遂等辈都能保全富贵。主公只需斩韩英,诚心谢罪即可。”
张鲁从其计,收捕从事韩英,准备斩首献关。
韩英数月前从荆州来,因才学被张鲁聘为从事,留在身边出谋划策。其实张鲁知道韩英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他是诸葛亮的使者,诸葛亮虽然还在荆州,却已经想到入川后的动作,提前几步在汉中布子。
张鲁呢虽然表面认怂归顺李轨,但人家也是个热血汉子,心里也做着做土霸王的梦。
虽然不知道刘备究竟能帮他什么,但多个朋友多条路,说不定哪天汉中完蛋了,还要流亡荆州呢?那时节还得仰仗孔明兄的关照啊。
所以他接纳了韩英,并且被韩英鼓捣着起兵反对李轨。
现在李轨大兵压境,刘备却并没有按照原计划在荆州发动北伐来支援他。
张鲁就知道自己上当了。
所以收捕阎圃向李轨投降他没意见。
谁坑我,我杀谁。
没毛病。
但有人却不这么想。
张鲁的弟弟张卫反对哥哥这么干,张卫是个武夫,从小就喜欢舞刀弄剑,他的想法很单纯:老子有兵有枪,为什么要投降你,你李轨果然那么牛掰,为啥早不来取汉中?
为了让哥哥下定决心跟李轨死磕到底,张卫私下把韩英给放了,还把这个消息通知了阳平关外的李轨。
那意思是老子就跟刘备混了,你想咋样。
李轨当然不会被张卫吓倒。
“天雷地火”瞬间引爆,
阳平关塌了,
张卫懵了。
李轨的兵马如潮水般涌过来。
张鲁张着嘴,苦笑了两声,下令出城投降。
阎圃劝道:“主公万万不可,此刻投降,是迫于军威,丞相必不待见,不如退往巴中,凭险坚守,打出军威来,然后择机归朝。如此,富贵可保。”
张鲁以为有理,下令退往巴中。
李轨兵不血刃就进入了汉中,察看公私库房都是完整的,粮食、布帛、钱和珠玉样样不缺,跟账目是对得上的。
李轨就问司仓:“张鲁行前是否曾下令焚烧仓库。”
司仓答:“主公并不曾下令。当日有人请求带走细软,焚毁粗笨之物。主公曰:我早有心归顺朝廷,恨为韩英所误。今日离开,不过是避开锋芒,以容徐徐申辩,绝无其他意图。宝货仓库,应归国家所有,我岂敢自专。”
李轨听了这话,颔首微笑。
对随行的枢密使周府说:“张鲁已有降意,择机招降即可。现在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陇右上去。”
周府道:“凉州军进军神速,但子龙将军进度就有些缓慢。”
李轨道:“子龙义气深重,又与马超惺惺相惜。我用他为帅,就是要给马超一个机会,如今看那人是一条道走到黑了,我能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已经举兵造反,要我的命,难道要我把脖子伸过去让他砍?”生了一会儿闷气,李轨传令道:“召子龙来汉中,让他跟张鲁慢慢磨。用文丑替代子龙,十日内击破陇右马。”
马超所部除了自己的几千亲军,其余各部都是新军。陇右距离关中最近,地形复杂,又有羌人可以练兵,所以一早就成了新军的训练场。
李轨有计划的把各路新军安排去陇右练兵。
这些新军在陇右当然要受大都督马超的节制,但新军都有自己的后台,马超对他们的控制有限,尤其是遇到叛乱这种事,马超几乎一个人也调不动。
他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但这里不是《三国演义》,主将的高强武艺并不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当然,马超的战役指挥能力是很强的。
不如此李轨也不会委以大都督的重任,但在面对文丑、太史慈两员名将夹攻时,他这个大都督就有点顶不住了。
屡次战败之后,马超丧失了信心,他丢弃大军率亲军数百人逃亡蜀地。
文丑在一个名叫张虎口的地方张开了一张网。
马超一路狂奔,黄昏时分来到一个山谷前,眼看这山谷阴森森的透着邪气,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心里却想:“我戎马半生,大小数百战,不敢说百战百胜,但总没有怕过谁,为何会打冷战。”
欲驱马向前,忽听得山谷里传出虎啸之声。
人马皆惊。
第253章 登顶者的烦恼()
众人劝马超暂时歇马,来日再过山谷。
马超仰天大笑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若灭我,岂容我至此?”
说罢纵马在先,走不出二里地,马失前蹄,掉入陷坑,被钩镰刀拽进草丛,七八只手将他按住就地绑了。
一声梆子响,四下里灯火齐明,箭如雨下,马超的随从死的死,走的走,被擒的被擒,顷刻间全军覆没。
文丑令将马超押上来,验明正身,问马超:“丞相待你不薄,为何造反?”
马超道:“某只忠于汉室,谁要篡汉便是我的死敌。”
文丑大怒:“黄巾起义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黎民遭难。丞相起义兵平天下,功高盖世,难道当不起一个异姓王?主上果然圣明,岂非因祖上遗训亏待忠良?你说你起兵是为尽忠,那你留在长安的父母兄弟呢,你就不怕连累他们吗?”
马超沉默良久,言道:“自古忠孝难两全,我料丞相不会滥杀无辜。”
文丑点头,挥挥手,走过来四个健壮士卒。
文丑道:“我临行时,丞相嘱咐,只要你肯回心转意认个错,可以既往不咎。”
马超大笑:“大丈夫有死而已,何必啰嗦。”
文丑嗯了一声,下令小卒用毡布将马超缠裹,然后丢入水潭。
入水即沉,再也没有浮上来。
文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李轨下过命令,要见马超的全尸。
马超叛乱被平定后,李轨下令赦免马超父亲马腾和两个兄弟马休、马铁。李轨召见马腾抚慰再三,仍让他做卫尉,两个儿子马休、马铁也仍在军中任职,并未因为马超反叛而受到牵连。李轨给出的理由是马超叛乱是他一个人的事,马腾、马休、马铁并没有参与其中,且在平叛过程中还积极协助朝廷,立有功劳,故而免于株连。
马超战败后,张鲁见大势已去,便向赵云投降了。
李轨没有亏待他,加定南将军,封阆中侯,与家眷一起迁入长安居住,在寸土寸金的妙香台下专门批了一块地给他。
张鲁女张琪瑛年二十二,姿容绝美,知书达理,李轨做媒配给周兴为妻。
周兴为此专门从西域赶回长安,见面便道:“哥,你坑我作甚。”
李轨奇道:“这就怪了,张琪瑛青春貌美,身家清白,又知书达理,她哪点配不上你?玉清儿已经不在了,为了孩子们你也该收收心。”
玉清儿三个月前在花园闲走,临水照影,忽生奇想,去与水中美女说话,结果失足落水,由此染了一场病,一个月前已经病逝了。
周兴虽然扬言说要终生不娶,但家中孩子太多,他又不在家,总没个人照管,李轨这才做主把张琪瑛介绍给他。
这个张琪瑛李轨见过,对她印象非常好。
周兴道:“我的哥,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这张琪瑛为什么二十二岁还不曾婚配,她心里有人了,这个人就是马超,马超有妻室,她又是张鲁的女儿,又不能给人做妾侍,所以一来二去就耽搁了,你把她许给我,且不问她肯不肯,她肯定是不肯的,你杀了马超,我又跟你那么熟,她必定恨死我了。哎,不妥不妥,真是不妥。”
周兴说的这些,李轨倒是第一次听说,张琪瑛居然暗恋马超,这,可能吗?这当然是有可能的,张鲁在汉中,马超镇陇西,马超长的小伙挺帅,又是世家子,又是大将军,俘虏几颗少女心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以她这样的家世,绝无给人做妾的可能,所以也只能单着。
这事怪自己大意,没有细察,事到如今,可怎么办。
李轨道:“她要恨也恨的是我,跟你有什么相干,你只在她面前把我大骂一顿,先消了她的气,等她成了你的女人,哼,以你的手段还没办法让她回心转意吗?你不是常吹牛说挽救无知少女是你最大的乐趣吗?”
周兴支吾道:“这,这话我是说过,也罢,既然都到了这个份上,我总不好让你为难不是,这个人就交给我吧。我定设法叫她回心转意。奶奶的,这都叫什么事呢。”
张鲁封侯做了将军,差不多也就到了隐退的时候了,他的家人故旧却还在朝中和地方为朝廷效力,李轨量才使用,并无亏待。
甚至他的弟弟张卫,李轨也没有为难他,先让他做都尉,后见他能力尚可,又升为禁营校尉,干的风生水起。
他的首席谋士阎圃更是得到李轨的重用,不仅封了列侯,还被李轨引入府中,在尚书台户部任职,颇得重用。
就在李轨死磕马超、张鲁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诸葛亮也没有闲着,他撺掇刘备、张飞率荆州精锐进入蜀地,一路斩关杀将,居然逼迫刘璋献出成都投降了。
李轨得知这消息后,就引兵屯驻襄阳做出取江夏的态势,但诸葛亮并不肯上当,主力没有回援荆州,反而出阆中向汉中进发,李轨在汉中迎战。
刘军士气高涨,李轨所部因刚对汉中和陇西用兵,将士有些疲态,战事并不顺利。好在刘备此刻对夺取汉中信心不足,所以很快就罢兵了。
张辽随之进攻阆中,不料却中了诸葛亮的诡计,损兵折将,亏得文丑及时救援,才得全军撤退。
李轨不敢再轻兵南下,遂令张辽为陇右大大都督,赵云为汉中大都督。
襄阳方向也开始撤军,因为李轨看出关羽有意跟周瑜切磋一下,所以他把军队撤出来,好让他们放心大胆的干一场。
李轨回到长安,
结束了这一轮的用兵周期。
经过大半年的增修,李轨的卫王府已经初具规模。
卫王府是在丞相府别院基础上改扩建的,最大的变化是在原宅邸的北面筑起了一座土山,土山是用平整土地时挖出来的土石堆砌而成,高度与城墙相仿,李轨下令在上面栽树种草,半年过去了,这里变成一道绿色的山梁。
人应该有靠山,没有靠山心里终究没有底,有了这座靠山,李轨觉得心里踏实多了。
他现在是很多人的靠山,但他自己却没有靠山,所以他常常觉得孤独、累、恐惧。
卫王府的营建极大地改变了长安西北城的格局,以卫王府为中心周围数里之内的荒地都被平整了起来。这里原本因为荒僻而少有人居住,丞相府别院因地就势,十分低调,周围的荒地仍然是荒地,并没有大的改观。
但现在一切都改变了,一个成熟的高尚社区呼之欲出。
与妙香台相比,这里的环境称不上顶级,但因为有卫王府的存在,这里的地价开始失去理性的飙升。
为了遏制炒地皮,李轨下令以军事用地之名将西北地块收归公有。
同时为了彰显卫王府独一无二的气质,李轨将王府东西墙外五十丈内的土地全部购置下来,挖鱼塘,种果树,种菜。
第254章 谁来接班?()
新王府建成后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李轨舍弃了皇城内的丞相府,搬回王府居住、办公,皇城内的丞相府留给尚书台使用。
为了方便尚书令凌嵘每日到卫王府汇报工作,李轨下令在两地之间专门修筑了一条夹道。同时将卫王府连接宫城之间的巷道也改造成夹道。
这么做与李轨一直提倡的低调务实是相悖的,但这么做却是出于迫不得已。
自做了大汉唯一的异姓王后,李轨已经先后遭遇三起刺杀了。
第一次是在他从皇城丞相府回王府的途中,这次刺杀让李轨下定决心搬回王府居住。
第二次刺杀发生在他上朝的路上,在他的仪仗经过一条仅容三个人并排通过的小巷时,两个亡命之徒从房顶上跳下来刺杀骑在马上的李轨。
那天李轨头脑异常冷静,拔刀剁翻一人,又成功地躲过一支弩箭。
这之后,王府正门通往宫门的那条东西走向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