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恶汉-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平心而论,董俷不想要这三百丹阳兵。

    广陵事件结束之后,他曾想过把丹阳兵还给陈珪,只留下于靡就行。

    这家伙武力不算很强,也就是和裴元绍在伯仲间。好在他是地头蛇,可以打探消息。董俷记不清楚这个于靡是否在三国演义中出现过,而且他也懒得再去想了。

    一路上见过的牛人太多了,多的董俷有点麻木。

    连他最敬佩的孔明先生都已经见过,而且还亲手掐了好几次孔明先生的脸蛋。

    满足了,董俷已经很满足了。

    不过诸葛珪却劝阻了他不要把丹阳兵还给陈珪。

    “俷公子,汉瑜一片好意,而这也正是你和他徐州陈家交好的见证。若是把人还给他,势必会让汉瑜掉了面皮,甚至还会认为你是看不起他。还是把人带着吧,多一个人,总是多一分力量。你身边出了典韦之外,巨魔士只剩下了八个人,也正是用人之际。虽然说目标大了一些,可总好过手边无人可用,你说是不是?”

    想想,诸葛珪说的也有道理。

    董俷这才没有把人还给陈珪,一行人继续启程,绕过历阳城,在丹阳城外也是过城门而不入,星夜赶奔江夏。按照董俷的计划,现在他已经完成了任务,正是回家的好时候。把诸葛珪一家送过江夏之后,他就可以直接取道南阳,从颍川去河东。

    想必,蔡邕等人都应该已经抵达河东,说不定已经和父亲一起赶赴雒阳了。

    可没想到,在快要抵达庐江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情。黄劭病了,病的很严重。

    其实从离开广陵之后,黄劭就一直不太舒服。

    开始还以为是小病小灾,董俷也没有太过于留意。可后来病情越发严重,连马都骑不得了。诸葛珪略通岐黄之术,检查了一下后说是发寒症,情况并不算严重。但在庐江找来郎中诊治,这才确认了黄劭的病,居然是在当时很严重的伤寒。

    伤寒的病因有很多。

    受热,受冷,瘟疫,乃至心神不宁

    诸多原因都可能引发伤寒。郎中检查完毕之后,轻轻摇头道:“请恕在下医术浅薄,看不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伤寒。不过我倒是可以推荐一人,说不定能有办法。”

    董俷急忙问道:“愿闻其详。”

    “去长沙。”郎中说:“长沙有一位名医,而且此人出身孝廉,正担任长沙太守一职。此人医术高明,而且对治疗伤寒颇有心得,说不定找出治疗贵部属的办法。”

    太守?名医?

    拥有两千石俸禄的太守,居然是一个名医吗?

    董俷不禁愕然,扭头向诸葛珪看去。诸葛珪想了想,猛然一拍手,“你说的可是张机?”

    “正是张长沙!”

    “恩恩恩,若是他能出手的话,的确是没问题。”

    董俷奇怪的问道:“君贡先生,这位张长沙很有名吗?”

    “呵呵,确实小有名气。张机此人我听说过,字仲景,出身倒是好的,只是自幼好医术,故而时常被人耻笑。他倒是不在意,一心钻研医术。后来家里出面为他要来了一个孝廉,还当了长沙太守。其治下倒是非常安宁,加之医术高明,在荆襄九郡名气不小只不过,从这里到长沙有一段路程,黄先生能支持吗?”

    黄劭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有气无力的说:“主公,您不必管我。劭可以在此休养,等好转了,自然去河东与主公汇合。别耽误时间了,这里说起来并不安全。”

    董俷一瞪眼,“黄劭这是什么话?我曾说过,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下部属。你跟了我,我自然就有责任保你性命好好休息,天亮之后我就带你去长沙找张机。”

    让唐周留下来照顾黄劭,送走郎中之后,董俷在客房中沉思。

    典韦一声不响的坐在一旁,取出一块抹布,擦拭他那一对大戟。这些日子来,那大戟饮了无数鲜血,月牙戟刃上隐隐泛着红光,散发出一股淡淡的血腥之气来。

    诸葛珪走进来,在董俷对面坐下。

    “俷公子,你真的要带黄先生去长沙吗?”

    董俷点点头,正色道:“黄劭出身贫寒,虽有才华而不得志,甚至曾委身于贼。这种人,在君贡先生的眼中也许不算什么,可是对俷而言,见到他就好像看见了自己。我虽出身六郡良家子,还不是一样不被人看得起?呵呵,您别怪我说的直接。”

    诸葛珪倒是没有生气,只是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董俷接着道:“俷有幸,能得伯喈先生青睐;劭不幸,但他能迷途知返,投靠在我门下。从圉城一路走下来,他对我忠心耿耿,更全心全意的为我出谋划策。我如果抛弃了他,岂不是寒了那些跟随我的人吗?典大哥,你说,你会不会寒心?”

    典韦抬起头,那张丑脸上露出憨憨笑容,“会!”

    “你看,连典大哥这种老实人都君贡先生,俷生无大志,只愿保我董氏一家周全一世。虽说志小,可也不容易。我需要每一个跟随我的人,和我一起努力才行。君贡先生,这种感觉您也许无法体会,但这是我真实的想法。那天陈元龙说我会飞黄腾达,其实无所谓。大丈夫当建功立业,可如果连家人都保护不得,还谈什么建功立业,飞黄腾达?说句心里话,一个人站在山巅,其实很孤独。”

    诸葛珪诧异的向董俷看去,久久说不出话。

    这番话若是让别人听到,定然会耻笑董俷胸无大志。可诸葛珪和董俷也算是相处了一段时间,其杀戈果决,还是给诸葛珪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董俷那最后一句话,深深触动了诸葛珪的心。那不像是董俷这般年纪说出的话,更像是一个饱经沧桑,经历过无数事情的老人,才有可能说出的言语。

    诸葛珪轻声道:“俷公子,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董俷把一根投枪擦拭的雪亮,插入背囊中笑道:“一个很普通的丑鬼罢了。”

    “哈哈哈没错,一个普通的丑鬼!”

    诸葛珪神色一正,“既然俷公子你已经做出了决定,那珪也就不再劝说你了。夜了,早点休息吧。”

    他起身要出房门,董俷却突然开口,“君贡先生,我会让于靡带人护送你们回去。另外,唐周也会随行等你抵达目的地,可以让他们直接前往河东等候。”

    诸葛珪转身,一拱手道:“俷公子高义,珪不言谢。”

    诸葛珪出去了,董俷又把于靡和唐周叫来,交代了一番。

    让典韦把行囊拿来,从里面取出一枚关防印信,递给了于靡。

    “于靡,你和唐周送诸葛先生抵达目的地之后,凭此关防印信,可以直接前往河东。我这里有一封信,你转交我父亲。若我父亲不在,交给李儒或者我母亲都可以。我举荐你为骑都尉,在河东军中效力。你若是有什么不满意,可以告诉我。”

    从一个白丁,一下子变成了骑都尉

    对于靡而言,不亚于野鸡变凤凰那么突然。一时间激动的说不出话,手拿着信,一个劲儿的颤抖。

    “唐周,你心思活泛,但是读书却不算太多。论学养,你比黄劭差,但论心眼,你比黄劭多。我无分你二人先后,这一路下来,我一直在观察你们。我要大用你,但是你现在还不足以让我大用回河东后,我会安排你去我姐夫的手下学一段时间。呵呵,他的手段你领教过的,等你学成了,我还有重任委托给你。”

    上一次见李儒,是一个俘虏。

    而这一次唐周伏地涕泪道:“主公,周定会潜心修学,绝不会辜负主公厚望。”

    “好了,都去准备一下,明日我就不和你们道别了。”

    于靡和唐周退下,董俷突然笑了起来。

    典韦问道:“主公,您笑什么?”

    “没什么只是在想,那小亮将来会如何?真希望他能早些成人,我有点迫不及待。”

    典韦不太明白,这事情有什么好笑?

    一个小鼻涕虫而已,真的值得主公这么看重吗?不过,主公觉得好笑,那一定是好笑的。

    典韦忍不住呵呵的也笑了起来。

    ******

    第二天,诸葛珪起了一个大早,却没有遇到董俷。

    询问周仓,不,应该是叫诸葛仓,他神色不无黯然的说:“俷公子一早就带人走了。”

    是的,不但是走了,那四十多匹战马也一起带走了!

    于靡已经召集起了人马,在客栈外肃立等候。唐周在于靡身后站立,好像一个影子,悄无声息。

    诸葛珪轻声道:“周仓,你可是后悔了?”

    诸葛仓抬起头正色道:“主人这是什么话?周仓已死,如今活着的是诸葛仓。仓即归顺主人,又有什么后悔?只是觉得,那俷公子人长得虽然丑,可心却是好的。”

    “是啊,这世上,断不能以貌取人。俷公子给我上了一课啊!”

    感叹完毕之后,诸葛珪下令启程。他一手抱着幼子诸葛亮,一手拉着长子诸葛瑾,登上了车辆。

    诸葛瑾问道:“父亲,丑叔叔呢?”

    “俷公子去办事了。”

    “那我们还能和他再见吗?”

    “当然能不过你要好好的读书,否则将来学无所成,又怎么好意思去见俷公子?”

    “孩儿一定会用功读书。”

    诸葛瑾用力的握着拳头,大声的保证。一路上,他对董俷的认识从开始的畏惧,到后来觉得有趣。特别是听那巨魔士谈起当年董俷纵横西北的往事,诸葛瑾又由有趣,转变为了敬佩。这个丑丑的叔叔,年纪虽比他只大了一些,却已经建立了显赫的威名。

    大丈夫生当如斯,诸葛瑾暗下决心。

    车仗驶出庐江,朝着江夏进发。同一日,江夏渡口走来了一群人,一共有十几个,为首的是一个相貌威武的青年。

    同行人问道:“小渠帅,我们去哪儿?”

    那青年沉吟片刻后,一挥手道:“如果是我,定然会在广陵事情结束后,迅速撤离。若燕未曾猜错,那些人一定会走庐江至江夏一线,自荆州前往南阳。南阳方面,我已经嘱托张叔叔代为关注,我们去庐江,说不定还能和那些人相遇呢。”,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04章 五溪蛮人(再求月票)() 
第六更

    呼,继续努力,下一更250票。

    ******

    董俷可不知道,黄劭这一病却免去了一场恶战,甚至可能是一场杀身之祸。

    他正在赶路,带着黄劭往长沙疾驰。四十多匹战马在官道上带起了滚滚的尘烟,一路风驰电掣,那里还顾得上其他的事情。

    一人三骑,轮流骑换。

    可以用披星戴月来形容,马不停蹄的朝长沙赶路。

    黄劭已经虚弱的无法独自骑马,董俷干脆把他抱起来,合骑一匹马。当然,这种事情不会去麻烦象龙。反正身边的马也多,加之马鞍之下有双镫,自然很周详。

    殊不知这么一个举动,却让幸存下来的巨魔士们无比感动。

    黄劭更是偷偷的抹了好几次眼泪,暗自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好主公。更发誓,等病好了之后,定要为董俷鞠躬尽瘁,哪怕是丢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也许是有意,也许是无意,反正这么一来,令董俷的凝聚力更强。

    就连典韦这么一个硬汉子都红了眼睛,私下里对别人说:“主公,真是一个大好人。”

    ******

    从庐江到长沙,数百里之遥的路程,只用了两天就抵达了。

    长沙城巍峨耸立于湘水之畔。当董俷看到湘江的时候,竟生出一种恍若隔世的感受。

    没错,就是隔世。

    上一辈子,他就是吃着湘江水长大,站在江水边上,远远的能眺望到延绵的武陵山。

    武陵山的雾雨啊,我们又见面了!

    董俷不免心生感慨,看着滔滔的江水,忍不住泪流满面。

    众人不明白,董俷为何突然伤感。而他的解释却更让大家感到奇怪,甚至莫名其妙。

    “这里,曾令我魂牵梦绕。“

    为何魂牵梦绕?董俷并没有去做解释。在湘水畔停留了一会儿,他猛地拨转马头,朝着长沙疾驰而去。典韦和其他人莫名其妙的愣了片刻,摇摇头纵马跟上去。

    上辈子,董俷没有到过长沙。

    只是听人提起过,那是一个非常大,非常繁华的城市。

    当然,眼前的长沙和上辈子的长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可在董俷的想像中,也应该是一个很繁华,很热闹的城市。可进了长沙城董俷才发现,似乎完全不一样。

    街道上很冷清,地面上甚至还残留着没有来得及冲洗的血迹。

    官军更是有气无力,很多人还带着伤,似乎就在董俷他们抵达不久之前,这里发生过一场大战一样。触目都是凄冷的萧条,过往的行人行色匆匆,看到董俷一行人的时候,甚至有一些恐惧。

    董俷很奇怪,示意典韦上前问路。

    哪知典韦拦住一个路人,咧开大嘴一笑,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就见那路人一声尖叫,扭头撒丫子就跑。只把典韦一个人扔在那里,傻了半天,一句话说不出。

    “主公,这些人怎么了?我还没说话呢,扭头就跑!”

    黄劭睁开眼睛,有气无力的说:“老典啊,你也不看看你长成什么样子,没事儿笑什么?难道没人告诉你,你笑的时候比不笑更难看?要是我的话,也会逃跑。”

    “老黄,你莫要你以为你生病就可以随便说话。我觉得,我比主公笑的好看多了。”

    董俷气得想要过去给这货一锤。

    你和黄劭斗嘴,干嘛把我也给扯进来?就在他刚要开口说话的时候,从街道的尽头呼啦啦涌出了数不清的人来。为首的是一个文官打扮的男子,身后还跟着不少官军。官军的后面,有汹涌的人潮,有的举着锄头,有的拎着菜刀就冲了过来。

    “保护主公!”

    典韦一声吼叫,巨魔士呼啦啦挡在了董俷的身前。

    可前面刚刚挡住,身后有出现了很多百姓。也是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围上前来。

    董俷一皱眉,“典韦,不许轻举妄动你们想要干什么!”

    后一句话,是冲着那些百姓、官军喊喝。董俷气沉丹田,爆喝一声,如同霹雳一般在空中炸响。声音压制住了嘈杂鼎沸的人声,令长沙的官员百姓不由得一滞。

    董俷催马上前,立马横刀。

    “我乃董俷,河东太守、司隶校尉董卓之子,今日前来长沙,特拜访张机太守。”

    “你是河东太守之子?有何凭证?”

    一名官员抬起手,制止了身后鼎沸的嘈杂声,用一种不太相信的语气询问董俷。

    如果是在临洮,董俷会一鞭子抽过去,把那官员抽个半死。

    可这里是长沙,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董俷虽然有点不太高兴,倒是还沉住了气。命典韦把一枚关防印信递过去。那文官小心翼翼的接过来,看了一眼上面的印信之后,神情也随之舒缓了不少。扭头对身后的百姓说:“不是敌人,不是敌人大家都放心吧,这上面真的是河东太守的印信,是自己人,大家散了吧。”

    这文官似乎有些威望,一句话,令百姓立刻一哄而散。

    董俷这时候也抱着黄劭下马,大步流星走到了文官的面前:“请问张长沙可在?”

    文官露出为难之色,“公子,还请随我来。”

    一行十一人,四十三匹战马,随着文官走。身后有大约二百多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