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恶汉- 第3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董俷不禁感到有些诧异,向董绿看了过去。已年过三旬的董绿,因常年练武的缘故,身材保持的很好,而且那种成熟的妩媚,虽比不得任红昌诱人,却更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魅力。

    “怎么了?文姬出了什么事儿吗?”

    “倒也不是!”董绿苦笑道:“只不过文姬如今好像喜欢上了什么人。”

    “啊?”

    董俷吃了一惊,低头看看小文姬,又看了看董绿,轻声道:“是谁家的孩子,竟有如此福气?”

    董绿轻声说:“其实我和姐姐也不确定只是发现她很喜欢和一个三学学子见面。”

    董俷微一蹙眉,“三学学子?”

    蔡琰点头,“我曾让媛容留意了一下,发现她经常和一个三学学子在一起。那人名叫宫孙,是江东人今年刚弱冠,于三年前直接进学于长安郡学品学嘛,据媛容说非常优异。”

    “公孙?”

    “不是公孙的公孙,而是角徵宫商羽的宫听说是家境贫寒,因江东战乱,故而外出游学。”

    董俷问道:“那你们是什么意思?”

    “那孩子我们倒是见过,模样挺好,学问也不差。只是,他的家世”

    董俷打断了蔡琰的话,“我也不过良家子出身,家世算不得什么。只要那小子真心对文姬好,人品不差,就没什么问题。文姬能开心,我就开心了加入世族豪门,也未必是好事你没听说过嘛?一入豪门深似海。我宁愿她无忧无虑快活一世,也不愿她陷入那些勾心斗角中。”

    很显然,董俷的这些话,并没有得到蔡琰三女的认同。

    可他是一家之主,既然他这么说了,三女也不好再说什么。还是慢慢的来,看情况再说吧。

    又聊了一会儿,两个大小子满头大汗的跑了回来,小文姬也醒了。

    这时候,有家人来报,说黄小姐的两个小丫鬟,送了一大堆东西,如今在书房外等候老爷。

    董俷当下起身,往书房走去。

    可走进了书房之后,他却傻了眼儿

    整整三四大箱子的书卷笔记,还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把原本很大很宽敞的书房,堆得有些拥挤。

    “这些是什么?”

    小木头很委屈的说:“老爷您不是让我们把小姐的笔记拿来吗?小姐做笔记的时候,往往会做很多辅助的玩意儿。这些是小姐这两年所书的各种记录,其他的是小姐亲做出来的工具。”

    董俷目瞪口呆。

    这一会儿他才算明白过来,为什么刚才和小木头吩咐时,两个小丫鬟会显得很犹豫。

    原来,竟是如此浩大的工程啊

    “好吧,东西放在这里,我慢慢的看。一会儿小姐若是醒来了,就让厨房做些补品送去。我已经吩咐过了,你们自行去安排就是来人啊,让李逵过来,我有事情要吩咐他去做。”

    小丫鬟应声退出,不一会儿的功夫,李逵匆匆赶来。

    看到这书房里的物品,也不禁一咧嘴,苦笑道:“主公,唤逵前来,不知有什么吩咐呢?”

    “你立刻去请将作大匠马钧前来,就说夫人有事请他前来商议哦,看样子你今晚,有的忙了!”

    李逵苦笑,躬身应命。

    小木头和小鱼儿显然是受过黄月英的专门训练,在整理笔记的时候,分门别类,颇有条理。

    一个匣子一个匣子的摆放,匣子上写着相应的标示。

    董俷取出一个匣子,坐下来,从中拿出一摞笔记,认真的看了起来。这些笔记,有的是黄月英亲自所书,有的是她口述,并著名了是由谁来执笔,一目了然,可以说是非常的清楚。

    从印刷术的想法出现,到雕版印刷术的成型,而后又进行改进

    每一步,都记载的非常详细。成功的,失败的黄月英于这方面的严谨态度,可见一斑。

    如果这活字印刷术能够完全推广开来的话,董俷很难想象出来,这时代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

    真是个了不起的女人!

    他在心中一声赞叹,同时又隐隐的生出感激之意。老天把如此出色的女人交给我,我又当如何报答啊?

    ————————————————————

    挖地雷大哥出宫了!

    末世刀锋

    最早的传说预言,早已经支离破碎的散落到了各个变异的种族之中,是谁,有机会最后穿起所有的线索?

    这是一个末日世界,是世界发展的另一个镜像还是真实的未来?

    链接:om184448。aspx

    兄弟们有时间去踩一踩啊。,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465章 僧与帝(一)() 
在前文书中出现的周宾,历史上确有其人。

    东吴鄱阳太守周鲂(在演义中也有出现)之父,三国志中有记载:周鲂,吴裨将军、鄱阳太守。父宾,为咨议参军。

    ————————————————————

    印刷术出现了!

    但是要想看到成绩,却不是一两日就可以做到。毕竟,与历史上的印刷术不同,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六百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行业完善起来。工匠设备,等等诸如此类的相关事务,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好在马钧在了解了之后,对这印刷术也产生出来了巨大的兴趣。

    这是一件好事,而且是一件造福苍生的好事!

    马钧说:“主公放心,我一定会尽快做出完善的方案来咱们有将做营,有足够多的工匠,让这套哦,印刷术达到完美。不过,我需要时间,还请主公耐心等候,莫要太过心急。”

    马钧说的不错!

    董俷拥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他的将做营。

    如今的将做营,经过马钧蒲元等人的经营,已经逐渐的成为了一个完善的机构。

    在外围,是依照着甘信所设计出的流水操作线,分门别类的进行各种部件的加工。这些部门,是开放的,甚至连曹操这种敌人,也很清楚这些事情。但是想要渗透进去,却是很难。

    因为部门与部门之间,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联系。

    至少在许多人的眼睛里,是这样看待将做营。而且,将做营之中,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部门存在。这个部门是当年费沃开发出来,如今以马钧蒲元为核心,专门进行物品的改造完善。

    董俷建起称为‘天工监’,能进入其中的工匠,不仅仅是要求高超的记忆,更需要足够的创造力。而且天工监在外人眼中,也不过是将做监中极为普通的机构,从表面上看,无甚特殊。

    至今,天工监已经改造成功了许多物品。

    比如东汉时期的织机,经马钧之手,有五十蹑而改为十二蹑(蹑,脚踏操纵板),是功效大大提高;由蒲元和马钧联合开发出来的翻车,能利用流水做动力,可以连续的提水灌溉。

    其中尤以天工监少司姜冏,在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设计出了龙骨结构。

    这龙骨结构,是用于造船业上。三国时期的船只,大都以平底为主。而龙骨结构的出现,却使得这造船的技术,出现了一个大跨步的飞跃。船只开始出现以尖底的形状。船舷下削如刃,横断面成v字形状,船下设置贯穿收尾的龙骨,用来支撑船身,不仅令船只更坚固,同时抗御风浪的能力,也随之加强。

    姜冏,凉州天水人。

    涉艺颇多,时常有奇思妙想出现。曾经在敦煌为兽医,后来加入了将做营,得到了费沃的看重。

    天工监设立之后,又有费沃推荐,成为其中一员。

    在天工监,诸如姜冏之类的人有不少。其中不泛在外人看来,如同疯子一样的人物。不过在加入天工监之后,这些人如鱼得水,做出了不少的贡献。比如西平车,也是由天工监出品。

    董俷当然知道,一个事物从诞生到成熟,需要足够的时间。

    而将做营聚集了无数优秀的人才,把这印刷术交由马钧打理,相信他一定可以快而完美的做出成绩。所以,董俷不着急他能够为三学等候十年的时间,又岂能在乎这一点时间呢?

    不过,马钧的另一句话,还是得到了董俷的重视。

    “主公,若印刷术成功,实乃天下读书人的福分。可是您准备把这一事业,交给谁来完成?”

    成批的书籍出现,并且价格低廉。

    可以想像的出来,天下士子会是如何的趋之若鹜。大批廉价书的推广,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但如果让董俷白白的奉送,却是绝不可能。所以,董俷必须要寻找到一个足以和他合作的伙伴,这个人不但要有庞大的财力,而且在士林需有一定的声名,以保证书籍的正常推广。

    可是尽数董俷的麾下,似乎独独缺少这方面的势力。

    不论是中山甄氏,还是西川张家,亦或者徐州麋家,很显然都不足以担当起这样的重任。

    送走了马钧之后,董俷又开始为此而头疼了

    黄月英足足睡了一整天,第二天清晨时醒来,精神已经完全恢复。

    但是蔡琰却忙碌起来。

    因为她揽下了为黄月英说媒的事情。如果黄承彦是个普通人也就罢了,可偏偏出身沔南大族,又是天下文明的贤士。黄月英有这样的出身,说媒的人,身份地位绝对不能比黄承彦轻了。

    如果蔡邕还在的话,无疑是最佳人选。

    但这位老先生自五年前飘然西去,如今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据他上次派人传回来的消息,说是抵达一个气候和环境颇为舒适的地方。至于名字,蔡邕说是叫什么赛尔住,还说是什么大秦帝国的治下不过,蔡邕所说的大秦国,肯定和董俷所知道的嬴秦不是一回事。

    反正老先生如今是逍遥自在,似乎没有回来的意思。

    除去了蔡邕,董俷手底下还真的就没有什么能和黄承彦相提并论的人物,这让蔡琰很苦恼。

    按照黄月英的意思,找个人把她老子接回来就是。

    可蔡琰却认为,那样会辱没了黄承彦的身份,于礼数也不全,所以没有采纳。

    为此,董俷也很伤脑筋。

    但整体而言,董俷回家后的十几天,过的很悠闲。

    同时也对长安城内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和熟悉,特别是对于佛教的发展,格外关注。

    图澄以佛师的身份,在长安城内大肆兴建佛寺。

    两年中,他共侵占了数万顷土地,来作为奉养佛寺的财源。信徒也在不断的增加,仅长安城内,就达到了数万人。相比太平道而言,这个数字并不是非常的醒目,却令董俷暗自担忧。

    而且,图澄在宣扬佛法的同时,隐隐把矛头指向了董俷。

    按照他的说法,佛已慈悲为怀,当戒杀生。甚至认为,只要放下屠刀,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朝堂上亦有不少官员信奉此说。

    所以当雒阳大捷传到之后,有不少流言说,董俷打这一战,只不过是为了宣扬他个人的武力。一味的杀戮,将如何之如何。很多谣传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却偏偏有许多人去相信。

    而陈宫,很显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时已仲秋,典韦的大队人马已经过了泾水,抵达鸿门亭。

    刘辨传出旨意,命长安开始净街,准备欢迎董俷的回归。但是这时候,这谣言却越发猛烈。

    距离典韦抵达长安,还有两天。

    董俷这一天起的有点晚,蔡琰几人都不在家,小文姬也不知道跑到了何处。

    难得的清净,董俷换了一身衣服,独自来到演武场中,先是打了一套五禽戏,而后舒展身体,练了一趟拳脚。身子刚有点热,正准备练练锤,活动一下筋骨,外面却突然间乱起来。

    “爹爹在哪里?爹爹在哪里?”

    一听这略带稚气的粗豪嗓音,董俷就知道是他的老儿子,董宥。

    忙放下大锤,正准备出去看看是怎么回事。董宥却急匆匆的跑了进来,把董俷吓了一大跳。

    董宥鼻青脸肿,显然是和人打架了!

    在董俷的记忆当中,董宥可是很少吃过亏,更没见过他如此狼狈的样子。

    连忙蹲下来,把董宥抱在怀中,“我儿,你这脸是怎么了?又和人打架了不成?”

    “不是,是哥哥,哥哥”

    董宥和董朔一向都是焦不离孟,虽非一母所生,可是却比亲兄弟还要亲。

    董俷心里一紧,忙蹙眉问道:“你哥哥怎么了?他在哪里?”

    “哥哥受伤了!”

    “受伤?”

    董俷脑袋嗡的一声响,细目圆睁,大声喝问道:“朔儿受伤了?他在哪里?伤的严重不严重?”

    “济慈婶婶正在为哥哥诊治。”

    董俷二话不说,抱着董宥大步流星的往外走。

    一边走,他一边询问:“你哥哥是怎么受伤的?”

    “今天我和哥哥一起出去玩耍,在大恩佛寺外,看到一群僧人追杀一个人,周围的人视而不见。哥哥就看不过去,出面阻拦那些僧人却非常嚣张,还说,还说哥哥是,是”

    “是什么?”

    “他们说哥哥是妖魔降世!”

    董朔董宥在外面胡闹,虽说有时候也有出格的地方,但有一点好,他们不会拿家世来压人。

    这两个孩子,长的随董俷,和董冀颇有不同。

    董俷细目一眯,沉声道:“就因为这件事,你们和那些家伙打了起来?”

    董宥摇头,“不是,我和哥哥虽然生气,但是也不想和他们计较。哥哥问他们,为什么打人?那些僧人要我们少官先是,还说他们是皇家的人,让我们滚开。哥哥不答应,所以就打了起来。”

    董朔在某些方面,颇有董卓少年时的豪侠气。

    虽经常惹是生非,但大多数时候,都是看事情不顺眼,才会出手。

    这一点,董俷很喜欢。也大致的了解了事情的缘由。来到济慈的住所,董俷一进门,就看见济慈正在为董朔包扎伤口。肩膀上有一处刀伤,鲜血汩汩流出,看上去有些触目惊心。

    “朔儿,怎么样?”

    董朔却咧嘴笑道:“爹爹放心,区区小伤,没事的是那秃驴抽冷子偷袭,否则岂能伤我?爹爹,那些秃驴太坏了!那个人已经昏过去了,结果他们还不饶他,硬是把那个人带走了。”

    “哪个人?”

    “就是秃驴们追打的那个男人!”

    董俷倒不放在心上,抬头看了一眼济慈,轻声道:“朔儿的伤势如何?”

    “倒是没有伤到筋骨不过那些秃驴未免手太黑了,对小孩子也能下的去如此的狠手。”

    其实,以董朔的体型,看上去哪像个孩子?

    董朔挥舞着另一只胳膊,“婶婶,我可不是小孩子。等我伤好了,一定会讨回公道。”

    董俷放心了!

    同时,胸中一股火气,腾的就窜了起来。

    我儿子,就算是犯了错,也只有我可以教训。一帮子秃驴,竟敢如此狂妄,实在是太嚣张了。

    让董宥留在房间里,和董朔说话。

    董俷出门,就见董铁肃立门外,孟坦裴元绍和韩德,已经集结起巨魔士,齐刷刷的看着他。

    “那些秃驴,来自何处?”

    “是大恩佛寺的僧人大恩佛寺属于清凉寺的分支,由图澄的弟子主持。那佛寺原本是一个破落户的老宅子,后来被大恩佛寺占居,而后又抢占了周遭千余顷土地,聚集了一群长安破落户,平日里自称是佛门弟子,是皇上的门下整日里横行霸道,非常的嚣张。”

    董俷握紧了拳头,细目眯成了一条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