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恶汉-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何进说完,何皇后道:“内侍管理禁省,乃祖宗留下来的法度,不能说变就变。况且,先皇尸骨未寒,新皇年幼,哀家一妇道人家,又岂能同士人一起共事?兄长,张让等人皆先皇近臣,先皇如今你这就杀他的近臣,岂不是让先皇寒心?“

    何进觉得,皇后说的有道理。

    而且他隐约能感觉到,那个昔日里总是叫喊他哥哥的妹妹,似乎也有了不寻常的变化。

    言语之间,分明是在提醒他:何家的荣华富贵来自于张让等人的照顾,背弃十常侍,等同于抛弃了何家的根本。士人只会在你富贵时锦上添花,却不会为你雪中送炭所以,士人嘛可有可无,但是你却需要张让等人,为你制约住士人。

    一番话,说的何进冷汗淋漓,退出了永安宫。

    此时,刚过卯时,天还黑着,可皇城里的嘶喊声,却已经消失了。

    袁绍没有能达成目的,不禁有些失落的往家走。他可以感觉到,何进对他并不信任。

    否则又怎会在事情结束后,单单收了他的兵权?

    而且,何进把大多数士人都留了下来,偏偏让袁绍回家休息。其中的态度,已经明白无疑。

    更重要的是,这么好的机会,居然没能杀掉十常侍,实在可惜。

    回到家,袁绍刚一进门,却见管家在大门口恭敬的肃立,“少爷,老爷在书房等您。”

    “怎地叔叔还没有休息?”

    “是的,老爷没有休息,说是要您回来,立刻去见他。”

    袁绍连忙随着管家来到了书房里,就看见袁隗,正坐在桌案后看书。

    见他进来,摆手示意袁绍坐下。

    “本初,情况如何?”

    “陛下驾崩,蹇硕被杀只是张让等人却”

    袁隗闻听,非但没有露出失望之色,反而笑了。

    “本初,莫要心急。你难道见过一头老虎,和恶狼能平安相处吗?陛下驾崩嘿嘿,真是天助我等能重见天日。我明白,何家的女人是想借张让等人来制约我们。这女人跟了陛下几年,别的没有学会,没想到陛下的手段,倒是学了几分。”

    袁绍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怎么办?”袁隗森冷一笑,“自然是驱虎吞狼,然后在设法把那一头老虎,引进雒阳。本初,你当私下通知郑泰等人,设法挑拨何遂高与张让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想进办法,挑动起两宫争斗那凉州的老虎,与董家似有往来。若能铲除了董家,则凉州老虎可就失去了一座靠山。到时候,他所能依靠的,唯有我等。”

    袁绍闻听,忍不住竖起大拇指道:“叔父,高,实在是高哈哈哈哈!”

    ————————————

    致书评区某些居心叵测的人(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对你们的回应,以后不会在书里有类似的言语了):

    我不知道你们想要干什么,也不知道你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第一,我不会理睬你们的无理取闹,我会依照着我自己的思路,一点点的写下去。很莫名其妙,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我的思路,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们作品的未来走向?你们看不懂就不要看,唧唧歪歪的,有什么意思?

    第二,我从不想和什么人攀比,而且你们拿来举例的混三作者,也是我的好朋友。

    很高兴,你们还能找到一点我的优点。那就是我的更新速度快我有信心了,说明恶汉,还是有优点的嘛。

    第三,我也没想过我要写什么惊世大作,更没有想过要成为什么大神。

    你们打击我是没有用的,大家看着舒心,我写着能赚钱,ok,那么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最后一句,我写的很开心,而且我写的不是什么历史巨著。

    架空,本来就是按照个人的观点去发展,我会继续照着我原有的思路走下去。不喜欢看,就请走人!,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27章 奔走雒阳(恳请月票支持)() 
陈珪回信了!

    这的确是出乎董俷的意料。这位陈先生和董俷只不过有一面之缘,如今却愿意为他而出面,摆平此事。按照陈珪的说法,历阳陈氏可以不予追究,但董俷必须出足够的赎罪钱才行。陈家不缺钱,想必这种说法,也只是为了维护历阳陈氏的脸面。

    为此,董俷承诺一人五百金,共一千金来赎买潘璋、凌操。

    周昕也乐得顺水推舟,陈家呢,也表现出了退让之意。于是一桩命案在三方协调之下,也就烟消云散。

    可陈珪为什么要给他这个面子?

    不禁是董俷不明白,就连周昕想不清楚。

    不过,二人都没有就这个问题上做过多的考虑。周昕公务繁忙,因钱塘彭式之乱,秦颉手下虽然有黄忠、李严、文聘等将领,可是却没有人善于水战,战况呈现焦灼。

    周昕要为此事操劳,故而整日里愁眉苦脸。

    而董俷则忙于招募虎贲,所以也没有太多空闲。虎贲郎是皇帝的脸面,更是皇帝的贴身护卫。董俷必须要万中挑一,故而应募者虽然很多,可十几日下来,也只招募了八百多人,甚至不足一千。不过他倒是不急,募兵要精挑细选,不能有差错。

    偶尔有空闲,董俷就会和手下演武。

    庞德刀法纯熟,杀法骁勇,虽尚未领悟出举重若轻的玄妙,却已经初窥了门径。

    而武安国的武艺,也不可小觑。

    在董俷看来,这武安国的勇力,当在裴元绍之上,略在庞德之下。不过庞德尚年轻,其发展的空间还很大。而武安国已经二十七八,加之资质并非特别好,很难再有提高。

    即便如此,武安国还是给董俷带来了不少惊喜。

    潘璋、凌操,这两个未来的江东虎臣,被董俷征辟为侍从虎贲,为虎贲中郎的属官。

    潘璋已经弱冠,年二十二。

    表字文珪,为人粗猛。曾学过兵法,治军极为严格。在虎贲郎被招募之后,都要经过他的整训。短短十几日,就已经初见功效,颇有手段。其武力也相当不俗,能和庞德在马上斗三十合不分胜负。力气也大,八尺身高,善使金顶枣阳开山槊。

    凌操比潘璋大两岁,为人勇烈,极有侠气。

    董俷知道,凌操精于水战,却不长于陆上的争斗。

    这二人在见到董俷之后,都非常激动。原本以为必死,不想却重获生机,还被征辟为侍从虎贲,享三百石的俸禄。虽然不是什么大官,可对于二人来说,已经足够。

    凌操已经成婚,膝下无子。

    不过董俷记得,凌操应该是有一个孩子。于是建议凌操把家眷从吴郡搬到陇西。

    可是,这江南人的乡土情,远超过北方汉人。

    无奈之下,董俷就建议凌操把家眷由吴郡迁至历阳。好歹都是属于扬州之下,有秦颉、黄忠在,多多少少能给予方便。对此建议,凌操倒是没有拒绝,欣然答应下来。

    说起吴郡,董俷却想起了一个人。

    他的师兄,顾雍顾元叹。

    见凌操准备往吴郡去,他也动了心思,想要去吴郡一趟,寻访顾雍。

    至于历阳方面,留庞德一人足以。再说那周昕很够意思,还派来了小将贺齐协助。

    贺齐,表字公苗,兴趣广泛,长于治军。

    常有奇思妙想,就连庞德那种很傲气的人,对贺齐也非常称赞。

    但董俷真的想不起来评书中有这么一个人出现。反正有庞德在,加上贺齐与潘璋,足矣!

    想罢之后,董俷就召来了庞德,把他想要往吴郡一行的念头告知。

    庞德插手道:“主公只管去吧,这里有德与公苗、文珪,定然会把事情办的妥当。”

    董俷更放心了,当下带着董铁、武安国和凌操,向太守府走去。

    已经是太守府的常客,董俷一行人径自进入府衙。

    周昕正愁眉苦脸的看着一封书信,甚至没有觉察到董俷等人进入客厅。

    “周大人”

    “啊,是西平啊!”周昕猛然警醒,放下书信笑道:“怎么今天这么有空,不用去军营吗?”

    董俷笑道:“哪里需要整日的呆在军营里?有公苗在,俷清闲的很呢。”

    这也算是一记高帽,无声的送给了周昕。贺齐是周昕派过去的人,听董俷夸奖,自然觉得很有面子。当下笑着肃手让座,“公苗虽精干,可这年纪还是有点小啊不堪大用。若他再长几岁,我有何至于发愁呢。”

    董俷奇道:“发愁?”

    周昕点点头,“钱塘彭式,深藏于震泽之中,不与我等陆上交锋。秦大人手中虽有猛将,却又奈何不得那彭式。你看,小小水贼,却拖延至今尚未解决。耗费钱粮无数不说,还折了不少人马这不,秦大人派人送信,要我为他寻找猛将。”

    “那就给他找呗。”

    周昕说:“哪有你说的这么容易?水军不同骑军、步军,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震泽地形复杂,有许多凶险的地方。若没有一个精于水战的人带领,恐怕很难取胜。”

    董俷心里一咯噔,下意识的想到了凌操。

    他身边不就有这么一个精于水战的人物吗?

    可到手的人物,放弃了他又觉得不甚甘心。而且凌操说明了是要投奔他,怎能好像货物一样的送给别人。

    “恭伟,你可听说过蒋钦、周泰,或者甘宁的名字?”

    恭伟是凌操的表字,闻听董俷询问,先是一怔,想了想道:“主公这一问,小将倒是有些印象。曾听人说过甘宁的名字,曾担任过巴郡小吏,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和郡太守闹翻。这家伙颇有本事,召集了几百个人,在巴郡至江夏一带做水贼。此人性奢华,常以蜀锦做帆,故而名锦帆贼,身配铃铛,又名铃铛大盗。”

    说到这里,凌操蹙眉道:“不过甘宁这个人很高傲,怕是”

    “那蒋钦、周泰呢?”

    “这二人在洞庭做水贼,也是有本事的人。不过要说本事大,倒是甘兴霸最厉害。”

    周昕听明白了,“西平,你是要我招募这三人吗?”

    “若无合适水军将领,这三人倒是可以一试。另外我听说,荆州蔡讽之子蔡瑁也精于水战,只是不太清楚具体的本领。周大人若是想不到别人,不妨却试一试。”

    周昕笑逐颜开,“西平,你可是帮了我大忙荆州蔡氏,恩,貌似秦大人和他们颇有关联。而且其麾下别驾从事,蒯良就是荆州大族,应该可以说动蔡瑁甘宁、蒋钦、周泰恩,我这就去命人寻找,若能招揽,于秦大人而言更妙。”

    董俷面颊一抽搐,心道:这老家伙好贪心。

    他现在是没有时间去寻找,而且董俷所要立足之地,是在北方,故而就算招揽了那些人,也未必能有大用。介绍给秦颉,至少可以让秦颉欠下他一分人情。将来

    想到这里,董俷不由得嘿嘿的笑了起来。

    大问题解决了,周昕也变得格外轻松。

    他和董俷又拉扯了一会儿闲话,突然道:“董西平,你来找我,莫非就是要闲聊?”

    “啊,险些把大事给忘记了!”

    董俷一拍脑袋,“我欲和恭伟往吴郡一行,拜访一下我的师兄,顺便接恭伟的家眷来历阳。周大人,以后还要请您多多照应。”

    “你师兄,何人?”

    “吴郡顾元叹!”

    周昕啊的一声惊叫,随后笑道:“我险些忘记了,西平是伯喈先生的高徒,自然和顾元叹有同门之谊。”

    董俷接着说:“正好我可以去看望一下秦大人,宛县一别,也有多年未听他教诲了。”

    周昕连连点头,“若是如此,秦大人定然开心。西平就放心的去吧,这里募兵的事情,我自会派人小心打理。等你回来的时候,就可以带足人马,启程回雒阳了。”

    “那多谢大人了!”

    董俷觉得周昕那句话说的好怪异。

    什么叫做‘放心的去吧’?不过,也不好说什么,当下起身行礼,和周昕告辞。

    回到军营中,又安排了各项事宜。

    董俷第二天起了一个大早,董铁为他准备妥当洗漱水。营地外面,凌操和武安国也已经点齐了二百巨魔士,准备出发。洗漱完毕,董俷穿上一袭黑色长衫,内罩软甲,走出大帐。

    董铁牵来了象龙,他翻身上马。

    就在准备离去的时候,却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

    远远的,就听到有人大声叫喊:“西平,董西平且慢走,出事了,出大事情了!”

    董俷勒住了马,扭头观看。

    就见周昕衣带散乱,披头散发,神色慌乱的策马疾驰而来。

    看那样子,好像是刚起床不久。

    董俷不禁有些诧异,催马迎了上去。

    “周大人,我只是去一趟吴郡,何必劳您亲自相送呢?”

    马上,周昕大口喘息,没好气的说:“我才懒得来送你出事了,皇上驾崩了!”

    这一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在董俷耳边炸响。

    “你,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皇上,皇上在十日前驾崩了!”

    董俷脑袋嗡的一声响,整个人好像都懵了似的,呆呆的半天都没有说出来一句话。

    汉帝,好端端的怎么会驾崩了呢?

    “周大人,你我帐中说话!”

    董俷不敢再骑在马上,跳下象龙,和周昕大步走进了营地中。命巨魔士把中军大帐保护起来,又召集来了庞德、贺齐、潘璋三人。武安国和董铁带人在大帐外巡逻,把中军大帐,保护的风雨不透。

    “究竟是怎么会?”

    周昕也平静了一下心情,“凌晨我刚起床,就接到了朝廷发来的八百里加急文书。上军校尉蹇硕密谋造反,害死了皇上幸有大将军他们临危不乱,将蹇硕击杀,只是皇上如今,新帝已经登基,但因为年幼,所以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垂帘听政?

    貌似是一个非常耳熟的名词。

    怎地在这东汉末年就有垂帘听政的说法了吗?

    董俷犹豫了一下,心里感到莫名的不安。难道,这历史又一次回到了原来的路上?

    “敢问,新帝何人?”

    “自然是皇上的嫡长子,辨王子登基。”

    慢着,慢着

    董俷心里咯噔一下,难道历史真的回到了原来的路径上吗?演义当中,黄巾之乱过后没多久,汉帝就驾崩了。一晃过去了四年,原以为这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可没想到汉帝死了,最终登基的,还是辨。那么接下来,只怕是要老爹入京了!

    想到这里,董俷抬头问道:“那十常侍如何?”

    周昕苦笑道:“还能如何?阉寺尚在,却是安然无事!”

    董俷的脸色不断变化,闭上眼睛,默默的回忆演义中的情节。

    片刻之后,他猛然起身:“大人,我必须立刻启程动身,星夜回转雒阳。”

    “回雒阳?可是你兵马还没有招募齐 啊!”

    “来不及了,我就带这两千人动身。若再不回去,我担心雒阳会发生大事情啊。”

    周昕有点糊涂了。

    他不明白董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忍不住道:“雒阳?新帝登基,又有大将军辅佐,能发生什么大事?”

    “我正是担心这个!”

    董俷说罢,起身道:“庞德,潘璋,立刻点齐人马,正午之前,必须开拔。周大人,新军初立,尚为完成训练,我需要大量人手来帮忙,若有得罪,还请见谅。”

    周昕是典型的汉室忠臣,虽然不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