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恶汉-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孟德,有心事?”

    别看曹操的年纪比董俷大了十五岁,可论官职,他却比不上董俷。而且,大将军府长史说起来很威风,可实际上不过是何进的幕僚。而董俷,如今却是掌控北宫内外五营五千五百卫士的北宫校尉,俸禄比曹操高,实权也比曹操要大了许多。

    故而称呼起来,也就非常随便。

    曹操看了看两边,似乎有话要说。

    董俷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思,抬起手一挥,跟随在他身后的二十名巨魔士立刻散开,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包围圈,把二人围在中间,行人见此状况,也都立刻躲闪。

    有些羡慕的说:“西平,什么时候能把你的护队借我用用?”

    董俷笑道:“你我兄弟,何必这么客气?你若是想用,随时和我说就是。要不然,找些人来,让他们在我北宫校场里一起训练,想要威风,这还不是你一句话?”

    对于曹操,董俷始终怀着复杂的心情。

    这是一个非常爽的人,和他在一起,会不知不觉的受到他的感染。

    至少在董俷看来,曹操一点也没有后世所说的奸诈。也许是时事弄人,当人走到了某一个地步的时候,会不知不觉的发生改变。不晓得将来,我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董俷的心里很矛盾,不止一次的想要除掉曹操。

    可实在是下不了那个狠心。这么一个直爽的妙人,杀了

    其实,如果真的有一天反目成仇,有一个这么好的朋友做对手,一定也非常不错。

    曹操笑道:“那就多谢西平了我回头找一些家人,到时候还要拜托你喽对了,最近可有听到什么风声吗?”

    “风声?”

    曹操犹豫了片刻,轻声道:“本初要回来了!”

    “啊?”

    掐指一算,袁绍离开雒阳也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他在冀州干的不错,先是击溃了黑山军的管亥主力,而后逼得白绕、眭固和于毒不得不从冀州撤离,跑去了三辅之地兴风作浪。不过,那已经和袁绍没关系了,他所负责的,只是冀州一地而已。

    如今,冀州黄巾余孽四分五裂,管亥等人退回了黑山,估计一时半会儿不会出来。

    黑山军另一支人马,张白骑部南下,在过了兖州之后突然不知所踪。

    杨凤部被袁绍招降,肆虐冀州大地的黑山军四大主力,如今也只剩下了管亥一部。

    故而,袁隗准备让袁绍回来。

    不过这一次回来,袁绍的声势肯定不一样。

    挟大破黄巾军的余威,只怕再入雒阳,定然会气势逼人。朝廷想不大用他,都不可能。

    但董俷不知道,曹操突然提起这件事做什么。

    曹操神色不禁有些落寞,轻声道:“我和本初从小一起长大,十九岁时我为雒阳北都尉,本初还是一介白身。可转眼过去十二年,本初已经有了如此成就,而我不说别的,就连西平你,比我小了十五岁,如今也执掌兵马,雒阳谁不知你董西平的字号?想起来就很惭愧,这些年,我过的未免有些浑浑噩噩,惭愧啊。”

    董俷疑惑的看着曹操,片刻后轻声道:“孟德,有什么话,你直说好了。俷一直视你为兄长,来雒阳之后,千夫所指,唯有你和我做朋友,这份情意,俷感激不尽。别拐弯抹角的说话,显得咱们生分只要我能帮上你的忙,绝对义不容辞。”

    曹操目光复杂,看着董俷,好半天轻叹一声。

    “西平,我一直看不透你。”

    “哦?”

    “你表面上莽撞,可这心思却也罢,我若再客气,就显得有些生分了。我听说你和辨王子的关系很好,是不是?”

    辨王子如今并非是天天会来北宫校场,但隔三差五的,总会来找董俷。

    王子长大了,十一岁的辨王子,已经不再如早先那般的模样。他能感觉的出来,董俷是真心对他好,而且是那种没有任何索取,如同一个兄长对弟弟的那种关爱。

    偶尔来击鞠一场,平时则聊聊天,兴致好了,还叫嚣着要和李信她们较量。

    听曹操这么说,董俷先是一怔,旋即点了点头说:“还好吧,倒是经常的接触。”

    “那你听说了没有,皇上准备组建新军的事情?”

    “听到了一些风声据说皇上早些年就准备组建新军,可是后来因为战事不断,不得不搁置下来。不过这一次,据说是已经下定了决心,在今秋祭天大典会宣布。”

    曹操笑道:“西平,你这消息可真是灵通。”

    董俷没有接口,只是笑了笑。

    这些消息有的是从辨王子那里听到,有的是在蔡邕、卢植他们那里上课时听闻。

    不过大部分消息,还是由班咫搜集而来。

    “好了孟德,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别这么吞吞吐吐。”

    “我想请你帮忙在辨王子那边说说,请他拜托皇后,向大将军游说,让我出面争夺新军校尉的职务。”

    “啊?你不干那长史了?”

    曹操闻听,苦笑摇头:“什么长史,不过就是个迎宾的货。就好像那翠莺阁门前的龟公一样,有甚好干的?大将军虽以我为幕僚,可我之上,还有慈明先生,伯求先生那里轮得到我来说话。不仅是我,孔璋也有些烦闷,快成了一个文书。”

    “那你不干了,大将军能同意?”

    “所以才要请你帮忙疏通,省的大将军以为我有了外心。看看你,再想想本初,我实在惭愧。若不奋起直追的话,将来又有何面目去面对列祖列宗?西平,我知道这样会让你夹在里面难过,可真的要请你帮帮我,实在不想再当那个狗屎长史。”

    “这个,我可以帮忙和辨王子说说,但成不成”

    “这个我明白,只是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不试试的话,我心有不甘。”

    董俷点点头,“好吧,我知道了!”

    “另外,你要小心”

    “小心什么?”

    “听说袁公路也要回来了!上次的事情十有八九和他有关。你也知道,他想要追求你家那位大才女,只可惜被你小子抢先一步吃干抹净,心里面不服气的很呢。”

    袁术吗?

    董俷细目微微一眯,心中冷笑:他若敢再找我麻烦,就休怪我不客气。

    二人这一路上说着话,不知不觉中,就拐进了德阳门大街。但见两边灯红酒绿,一派歌舞升平的模样,莺莺燕燕出出进进,好不热闹。

    翠莺阁在德阳门大街正中间,董俷和曹操在门前下马。

    刚一进去,就看见一个身高八尺,相貌俊朗的男子迎面走来。

    他身穿青衫,头戴高冠,颌下三缕黑须,透出一股子书卷气。一见曹操和董俷,这人立刻叫嚷起来:“孟德,西平,怎地你二人现在才来?快点,快点,就等你二人了!”

    说着,拉着二人就走。

    这人名叫高堂隆,表字升平,泰山人,如今就在东观担任博士。

    此人性情疏狂,是个自来熟,为人很热情。加之出身也不是非常好,故而在雒阳并不受重视。比董俷大十岁,比曹操小五岁,号称是东观召集人,也算小有名气。

    曹操被他拉着,笑骂道:“你这高升平,真是个猴急的性子,谁在等我们?”

    说话间,董俷二人就被高堂隆拉扯进了一间厢房。

    厢房里围坐了四人,荀攸,董俷是认识的。可另外三个人,董俷这一见之下,大吃一惊。

    “怎么是你们?”

    他失声惊呼。

    却见那三人站起来,笑呵呵的一拱手:“俷公子,确是久违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03章 故人重逢(恳请月票支持)() 
董俷确实没有想到,会与这三人相遇,一时间心中生出了无限的感慨。

    他们,终于还是聚在了一起!

    道这三人是谁?

    却是当日在颍川,曾与董俷并肩作战的三人:荀彧、郭嘉和陈群。

    时隔四年之后,这三人与当年看上去大不一样。荀彧在举止中多了一份稳重。冷静,陈群看上去更显飞扬。而郭嘉,变化似乎更大。原本他的骨子里透着一种灵气,可如今,却好像灵气不见,泯然众人。只是那双乌黑深邃的眸子,透着冷幽。

    都长大了啊

    荀攸愕然,“怎么,你们认识?”

    董俷苦笑道:“曾与文若三位兄长并肩作战!”

    荀彧笑道:“俷公子莫要夸奖我们,我三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谈什么并肩作战?只不过当时曾经在颍川目睹俷公子剿杀反贼,一晃四年,公子却是越发的有名气了。”

    董俷反倒是冷静下来,“三位兄长,颍川一别,可好?”

    这话似是对三人说,可目光却朝着郭嘉问。

    郭嘉点点头,淡然一笑道:“有劳小师弟挂念,嘉尚好!”

    气氛一下子变得很尴尬,让曹操、荀攸和高堂隆不免有些奇怪。

    还是荀彧开口:“奉孝乃是俷公子的师兄,也曾在蔡翁门下听讲,呵呵,算是同门。”

    “原来如此!”

    曹操笑道:“既然是师兄弟相见,就要好好的喝上一杯才是。”

    那边高堂隆大声叫道:“香妈,姑娘们为何还不过来,快点上酒”

    这翠莺阁的老鸨,名叫香妈,是个八面玲珑的主儿。已经是将过四旬的年纪,可是却保养的极为得体,肌肤细嫩,好像十八岁的小姑娘,皮肤紧绷,不见半点皱褶。

    香风袭来,有歌舞伎进入房内。

    一个个莺声燕语,风情万种。

    来这里的人,一是慕来莺儿之名,可谁都知道,那来莺儿是个清官人,只奉歌舞,却不卖身。偶尔有看顺眼的客人,就下来陪吃几觞水酒,若是看得不爽,千金也难得她一个笑脸。

    常以为,这传说中的清官人就是所谓的装逼。

    可当董俷真正见识过了以后,就明白这个时代的名歌舞伎,绝不似未来的那些包装明星女伎。在这个时代,舞姬虽为贱,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必有其值得称道之处。浑不似上辈子所处时代里的女伎们,明明就是个婊子,却偏偏装成圣女。

    来莺儿的歌舞,是压轴戏。

    在歌舞之前,会有美艳女伎前来相陪,虽比不得来莺儿那般金贵,可也都是千条万选,颇有滋味的女子。这德阳门大街之上,若论女伎美艳,当首推翠莺阁无疑。

    有道是文士无良,文人放荡。

    在座的众人全都是风流才子,自然也不会做那煞风情的事情。

    惟独董俷和曹操二人,却是对身边女伎视若不见。

    “西平为何又要做这煞风情的事情?”

    荀攸笑道:“升平莫要害他,家中有美眷相陪,西平怎敢招惹一身脂粉气?只怕家中的娇娘不说话,蔡翁也要暴跳如雷。说不得还会拎着剑,满街的追杀西平呢。”

    这善意的说笑,引得众人大笑。

    董俷并非是第一次来这里,翠莺阁的姑娘们从刚开始的害怕,到后来的了解。谁都知道,陪这董校尉最是简单,说说话,谈谈理想,喝杯水酒,拿到的赏钱别谁都多。而且董校尉虽然生的是丑恶,性子倒很温和。当年他为了家中小妾,一怒而抗命,并且在英雄楼大开杀戒的事情,如今也成了雒阳人津津乐道的一桩美谈。

    郭嘉笑道:“老师何时变得如此火爆?”

    曹操哈哈大笑,“用西平的话说,蔡翁如今是没有最火爆,只有更火爆那性子,啧啧啧,连我都有些害怕。奉孝你们不在雒阳不知道,现今雒阳城内,有那火爆二人组,一为蔡翁,二是卢公。可惜你们来完了,若是在击鞠联赛时,你就能看到这二老之可怕哈哈哈,那可是雒阳城的一大风景,端的好看的很呢。”

    荀彧三人愕然,“击鞠联赛?”

    荀攸指着董俷笑道:“这件事,当要问西平,是他搞出来的东西,如今风靡雒阳。”

    原来,自汉帝观阅了一次击鞠之战后,竟生出了浓厚的兴趣。

    时常会让人举办,可又总觉得不够过瘾。

    后来董俷看因击鞠而耽误了卫士操演,干脆就让辨王子建议,将击鞠比赛正规化。

    所谓正规化,就是有北宫卫士、北军五校和羽林军左右骑组建出专门的击鞠马队,按照各营校场所在位置划分主客场,弄出了一个类似于后世联赛性质的赛事。

    这也许是世界上的第一个专业联赛,一共有八支队伍。

    在开春和秋后开办联赛,每次联赛为时一个月,按照积分计算,成绩最好的为胜出。

    如今,这击鞠联赛已经举办了三届,可说是极为热闹,成为雒阳人的一大趣事。

    荀彧三人听完了之后,啧啧称奇。

    那郭嘉身边的姑娘笑道:“也亏了董校尉弄出来这么一个乐事,让我们也赚了不少呢。”

    “哦?”

    郭嘉极为古怪的看着董俷,摇头笑道:“西平,你当日在长社称我为鬼才。依我看,你才是一个鬼才。居然能想出这种玩意,可惜,实在可惜,居然被我错过了。”

    荀攸和陈群也连连点头,表示同意。

    董俷苦笑一声,没成想这胡闹腾,居然还得了他们的关注?

    高堂隆说:“错过了没关系,再过两个月,就是第四届击鞠联赛了。你们可以留下来,看看那万人空巷的景象嘿嘿,这鬼才二字,送与西平倒是当之无愧啊。”

    “啊?”

    陈群摇头道:“我们可能等不到两个月了。此次路过雒阳,只是为了看望一下朋友,过些天我们就要离开雒阳,北上冀州,去拜访一些当地名士,估计一时半会儿的是回不来。不过升平,若是方便的话,就请你帮我也买些赌局,嘿嘿,倒也有趣。”

    “这种事情,还是找西平的好!”

    高堂隆连连摆手,“西平这方面是行家,连大将军都要找他询问,才决定下注呢。”

    闻听这话,郭嘉和荀彧若有所思。

    董俷马上就知道,他们恐怕是误会了

    他可没想过要用这样的手段来拉拢人,而且他也不屑为之。只是有时候那些人问过来,他也不好拒绝。一来二去之下,倒也结交了不少人,包括这高堂隆,也是如此相识。

    当然,高堂隆这边还有一些蔡邕、卢植的关系在里面,倒也不是那样不堪。

    只是董俷觉得郭嘉二人的目光似乎有些嘲讽,心里觉得非常不爽,坐了一会儿,起身借口透气,走出了厢房。

    这翠莺阁有好大的院落,亭台楼阁,华美至极。

    正中央有一幢水榭高台,那里就是来莺儿歌舞的地方。

    董俷站在扶栏边上,看着庭院中的那些声色犬马,突然感到了一种极为不真实。

    “西平,在想什么?”

    不知何时,郭嘉走出来,在董俷身边站立,扶着栏杆笑问道。

    董俷先怔了一下,“师兄怎么出来了?”

    “只是觉得有些气闷咳咳。”郭嘉说着说着,居然一阵剧烈的咳嗽,从怀中取出一个羊脂玉瓶,倒了一粒赤红色的丹药,投入口中,好半天才顺过了气息。

    “师兄,你这是”

    “没什么,去年在云梦泽游玩了时候,不小心落水,就落了这种毛病。”

    董俷一皱眉,“可曾找郎中看过?”

    “哦,用不着”

    “怎么能说用不着?这身体的事情,可很重要。”

    郭嘉笑了笑,摆手表示没事。那张秀气的如同女孩子一样的面庞,有一种病态的嫣红。

    “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