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烈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地烈风- 第3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与他估计的相差不多,第二天一早,帕尔契军便展开了象征性的攻城。迈尔提斯已经洞悉这支敌军之所以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一定是避开了沿海的哨探跨越沙漠长途奔袭而来,显然这样的距离不可能携带像样的攻城设备,由此他明白敌军短期内不可能有全力攻城的举动,否则就是在用士兵的生命硬填了。所以,帕尔契军的进攻只是象征的进攻,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虚张声势罢了。相反的,帕尔契对于安门尔要塞剩余的据点的进攻反而更为猛烈,因为这些据点已经不能完全依托原先的防御工事了。这对于迈尔提斯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敌军对自己的主堡动的进攻时间越晚,他就越有可能坚持到援军到达的那一天。

    之后整整四天的攻防战中,六处据点被攻陷了四处,只剩下两处最坚固的据点还在继续抵抗之中。但是迈尔提斯欣喜的迎来了第一次转机——阿鲁巴尼亚的帕斯湾舰队赶到了战场!

    阿鲁巴尼亚舰队的司令官马普苏尔比迈尔提斯大了六岁,两人平时的关系非常好,但是这一次马普苏尔并没有以最快度全力驰援,其原因在于一开始他并不打算营救迈尔提斯。

    马普苏尔作为阿鲁巴尼亚海军现存将领里年纪最长的一位,深知本国与帕尔契之间的差距所在。在这一点上他比大将军阿德勒姆更加内行,在狭海海战之后他就已经了解到了两国之间海军力量的差距。他认为以他手中的舰队能够保住帕斯湾的制海权就已经是极限了,根本别想重新夺回狭海的制海权。为了能够确保在下一次与帕尔契的海战之中不至于落败,这几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舰队的扩建和训练上,只可惜他最大的敌人还不是帕尔契,而是财政大臣以及宰相比留乌尔达斯。

    由于阿鲁巴尼亚国力有限,且军的军事力量和将领人才都急需补充,因此未受到重大打击的海军当然别想优先拿到建设经费了,至于狭海海战失败,有限的海军经费都被挪用到了重建狭海舰队上而非他的舰队,直到狭海舰队全军覆没之后他的舰队才成为建设的重点。但是不得不说他的舰队受到重视的时间实在太晚了,仅有的时间内成果还是太过微小,远远达不到马普苏尔的预想。

    也因为如此,过去的几年里马普苏尔最常干的一件事便是谩骂无能的财政大臣和缺乏远见的比留乌尔达斯,当然阿德勒姆也没能幸免于他的毒口,只是这么做除了安慰心理以外没有任何意义。在得到安门尔要塞遭到敌舰队攻击的消息以后,马普苏尔一边继续大骂,一边仔细分析了一下当前的情况。他得出了与迈尔提斯相近的看法——既然敌军没有中小型舰船,那么要对要塞真正形成威胁的可能性很低,反倒是他的舰队出击更容易引来敌舰队的攻击。因此他判断为帕尔契此举的目的就是引出自己的舰队加以歼灭,从而达到控制帕斯湾的目的。

    明知是圈套还踩进去那未免也太愚蠢了,马普苏尔决定全舰队备战,但是并没有下达出击命令,直到他接到敌军已经从上对安门尔要塞起突袭以后才改变了初衷。

    如果敌军能够从上起进攻并且还奏效了,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一旦安门尔要塞失守再要夺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它的战略价值必然使得阿鲁巴尼亚附近的部队尽数出动前往解救,这种时候如果自己的舰队竟然比上部队到得还晚的话,难免会落下一个坐视不管的罪名,这样即便打赢了敌军都不落好,更何况还有可能打输。与其如此,倒不如冒险与敌军开战——既然敌舰队缺乏中小型舰只的掩护,那么他或许能凭借己方舰队的机动能力优势获得胜利也说不定。如果能够在海上战胜帕尔契这个强大的对手,别说自己功成名就,单单就切断敌军海上的撤退路线,就能够彻底困死这支进攻安门尔要塞的敌军,从而轻松赢得胜利,解救僚友迈尔提斯,由此马普苏尔立即出动全部舰队朝着安门尔要塞而来。

    友军的到来当然给坚守的阿鲁巴尼亚军巨大的鼓舞,而对帕尔契军而言则是心头一震,尤其是对于舰队指挥一清二楚的李天昊更是如此。李天昊一看之下就明白了阿鲁巴尼亚舰队为何会出击以及他们会采取何种战术了,可惜李天昊并不是神,他没有办法变出小型舰只来与大型舰只配合,而且在这种局面下即便是艾尔达亲自指挥情况也不可能生根本性的改变。李天昊现在是干着急没有办法,唯有看着艾尔达如何挥了。

    与李天昊的想法相同,艾尔达面对这一情况也只是苦笑了一下而已,却没有更好的应对方式。帕尔契舰队的巨舰和大型舰只如果正面冲突一定是占尽优势,可是很明显阿鲁巴尼亚舰队不会蠢到按照帕尔契的意愿去作战,几乎可以肯定对方会利用舰只的机动能力优势与自己展开游击作战。这种作战方法阿鲁巴尼亚舰队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可能比帕尔契军大得多,可是一来阿鲁巴尼亚舰只的数量比自己多,二来损失一艘中小型船只与损失一艘大型船只乃至于巨型船只对双方士气的影响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方显然是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了,可是遗憾的是艾尔达并没有更好的应对方法,他唯一的机会就是找到对方的旗舰所在,干掉指挥敌全舰队的司令官,然后才有机会瓦解敌舰队。

    艾尔达当即便将舰队组成了强行突击阵型迎了上去,可是没过多久他就惊觉自己的这一做法也在对方的计算之中!因为他看到阿鲁巴尼亚舰队并不是一个整体作战的态势,而是分成了十个小型作战集团分别行动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五 安门尔海战() 
察觉到阿鲁巴尼亚军的变化以后,艾尔达立即调整了部署。他以自己旗舰为的十艘外轮船为主要突击力量对这些分散的阿鲁巴尼亚分舰队展开了逐一攻击。

    既然对方的目标就是游击作战,而且毅然舍弃了旗舰掌控全局的做法,那就是为了防止艾尔达采取中央突破直取指挥中枢的做法。因此艾尔达只有退而求其次选择把对方的分舰队逐一击破了。这么做当然会浪费许多时间,而且还会造成己方舰只更大的伤亡,可是现在的艾尔达已经没有别的牌可打了。他现在唯一的优势就是绢之国生产的这些外轮船,它们虽然笨重,可是机动能力却优于其他舰只,而且它们的武器装备也是整支舰队里最精良的。利用这一优势艾尔达希望能够用最快的度瓦解掉几支分舰队的指挥系统,为友军争取到更为有利的局面。

    安门尔要塞外的这场海战,从表面上看完全与激战无关,可实际上却是双方拼了命进行的一场赌博。帕尔契第二舰队就如同一只猛虎,而阿鲁巴尼亚舰队则像一群恶狼,猛虎空有一身力气却难以把利爪打到恶狼们的身上,而恶狼们则在其身边环绕,伺机从其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在这场混战之中,只有艾尔达率领的突击队成为了其中的亮点。他凭借着外轮船的强大船体和转向能力,对阿鲁巴尼亚分舰队展开了逐个的攻击。被他盯上的分舰队只能以不幸来形容,因为这些船根本不能与之正面对抗,而他们拥有的武器也很难击中这些外轮船,即便击中了,产生的效果也十分有限。反观艾尔达这边则充分挥了船上的武器优势,在安全距离上对敌船形成重创。在艾尔达的指挥之下,这十艘外轮船互相配合掩护,开战一小时后便成功的击沉了五艘敌舰,撞沉了一艘,而这其中就包括一支分舰队的旗舰。

    但是艾尔达还没来得及为这战果高兴,就现了另一个严酷的现实,那就是失去旗舰的分舰队船只立即自动归属在了其他分舰队的指挥之下,继续对帕尔契舰队起攻击。而在自己进攻的这段时间内,帕尔契舰队也有一艘大型舰只全舰着火,另有四艘船帆被点燃而渐渐失去了动力。

    这样下去不行。艾尔达心里很清楚,凭借着外轮船的优势和自己的指挥,阿鲁巴尼亚舰队的确很难对其构成威胁,可是这并不包括其他舰只,他们在面对地方这种战术时处于一种难以招架的地位。这样消耗下去,最终帕尔契第二舰队会只剩下十艘外轮船的。如果到了那个地步,阿鲁巴尼亚舰队就有了余力,如果他们采取同归于尽的火攻战术的话,那么自己非全军覆没不可。自己必须做些什么来挽救这个危局了。

    “传令!抢占上风位,全军排成雁行阵朝敌军突击!”艾尔达命令道。

    这是一种强行突破的战术,艾尔达打算利用外轮船的吨位优势和度来撞击敌船。可以预料的是敌军一定会尽可能的快回避,因此这个阵型就必须要尽可能的拉宽正面,同时缩小舰只之间的距离。可是这么一来会暴露出两个弱点,第一就是船只的机动回避能力会因为友军舰只而变得更差,另一个就是对方如果强行进行火攻,排在队伍最中间的旗舰将是最难规避这种攻击的一艘船。

    艾尔达此举是逼迫敌军对自己使用火攻,这样阿鲁巴尼亚舰队就必须集中兵力来完成这个战术动作,从而使得帕尔契舰队的优势得以挥,但是几乎可以肯定自己的旗舰将受到敌军的集火攻击。

    为了完成这个阵型的机动动作,又有两艘舰只船帆起火失去了动力。但是在艾尔达的指挥之下,帕尔契舰队迅完成了阵型的调整,以至于当帕尔契舰队出击时,阿鲁巴尼亚舰队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真是个够种的男人。”马普苏尔出了如此的慨叹。

    作为久经战阵的老将,马普苏尔自然看出了艾尔达的意图所在,如果这个时候自己再坚持原来的战术的话,那么自己的舰只将必然会有一部分在对方这个强横战术下被撞成碎片,而阿鲁巴尼亚舰队将只能骚扰其侧翼与后方。只要重复几次自己的舰队就会被撞得七零八落,战局可能由此扭转。

    马普苏尔立即重新调整了部署——既然对方舍命与自己决战,那么在敌军面前直接消灭掉其旗舰,瓦解对方的指挥系统自然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在强行火攻的战术下,这件事情的成功率是十拿九稳的。

    一瞬间,属于武将的热血充满了马普苏尔的血管。

    “取下敌将的级!”这条命令同样让阿鲁巴尼亚军的热血沸腾了起来。

    为了确保此次出击的成功,马普苏尔集中了四十艘舰船作为主攻。他很清楚在对方的舰船攻击下,这四十艘舰船几乎可以肯定会被全部消耗掉,可是只要能够击沉敌军旗舰并斩杀敌指挥官的话,那这个赌博就是值得的。

    为了掩护主攻部队,阿鲁巴尼亚舰只竭尽全力分割着帕尔契的阵型,有些大型舰只甚至不惜与对方展开了残酷的接舷战,而主攻的四十艘战舰则全朝着帕尔契旗舰所在的位置冲了上去。

    就在它们已经接近到弓箭射程之内的时候,艾尔达的旗舰突然减,它的外轮竟然开始反转向后了。与此同时旗舰左右两艘亚基大型战舰则突进向前开始朝阿鲁巴尼亚舰队冲锋。

    这一下变化太快,阿鲁巴尼亚舰只来不及反应,顿时就有两艘战舰被亚基战舰的撞角插入了船体。此时这两艘亚基战舰立即开始转舵,硬是要把阿鲁巴尼亚的带着横过来。此时如果被帕尔契的这个战术使用成功,那么阿鲁巴尼亚的主攻舰队中央就会被搅乱,从而留出一段宝贵的时间给周围的其他帕尔契舰只来起攻击,由此主攻舰队的伤亡就会变得更大,而且还有可能被艾尔达的旗舰溜走。

    此时阿鲁巴尼亚舰队的舰长们当机立断,立刻分出了其中离得最近的两艘船,由他们强行与这两艘亚基战舰进行接舷战,从而破坏对方的企图,同时其他各舰全力向前准备实施火攻。艾尔达的行动固然出人意表,但也只是延后了火攻的时间而已,毕竟他处于顺风位的时候即使想要脱离敌军也没有那么容易。

    此时战争的天平生了倾斜,不过却不是因为正在拼死搏杀的双方,而是出现在东边的海平面上。一支舰队的影子映入了人们的眼帘,那正是由密舍瓦率领的帕尔契分舰队赶到了战场。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八章 六 好事成双() 
密舍瓦分舰队的到来,对于士气的意义远过了其舰队本身的作战价值。陷于苦战的帕尔契舰队如同在汪洋中挣扎的落水者捞到了一块木板,而阿鲁巴尼亚舰队则等同于在即将杀死一只狮子的时候遭遇到了狮群的围攻。

    “全力进攻!不要停顿!”马普苏尔大吼道。

    此时的阿鲁巴尼亚舰队有两种选择,第一种就是趁着对方的援军还没有赶到,立即溜之大吉。这样做可以保存剩余的舰艇等待下一次作战的机会,但马普苏尔必须接受战败的耻辱,而且安门尔要塞也会因此陷于孤立。第二种就是在敌援军赶到并重新列阵之前全力进攻,尽可能的消灭敌旗舰,从而在之后的战斗中获取优势。可这种做法十分冒险,完全就是在和时间赌博。马普苏尔显然选择了后者。

    他的命令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了下去,阿鲁巴尼亚的突击舰队冒着帕尔契主力战舰的密集火力,依然逆风点燃了自己的船只,直插向艾尔达所乘坐的旗舰。

    此时此刻的艾尔达当然已经不愿意再像刚才那样舍身与敌军决战,可是却骑虎难下。外轮船固然有不用转向直接倒车的优势,可是度却并不快,根本无法摆脱阿鲁巴尼亚轻型战舰的追击。两侧的战舰虽然拼尽全力维护旗舰的安全,可惜雁行阵的缺点就是中央一旦受到攻击两翼展开过大使得无法及时支援中央,能够保护旗舰的不过七八艘邻近的战舰罢了,可在视死如归的阿鲁巴尼亚舰只全力冲锋之下这些火力是不足以完全挡住对方的。

    最终阿鲁巴尼亚舰队的四十艘战舰在付出了十二艘的代价以后,成功的点燃了艾尔达的旗舰。被六艘燃烧着的敌舰贴住,艾尔达的旗舰顿时火光冲天。在旗舰着火的同时,有三艘护卫旗舰的大型战舰也被对方点燃。

    “请立即弃船,大人!”副官建议道。

    艾尔达迟疑了一下,点点头道:“作为指挥官是不应该放弃自己的旗舰的,但是既然援军已经赶到,如果此时放弃致胜的机会,那么就太失职了。”

    艾尔达当即下达了全体弃船的命令,士兵们在他的指挥下开始有条不紊的撤离战舰。但是在艾尔达更换旗舰的过程中,旗舰官兵有相当一部分被阿鲁巴尼亚的箭支射死,而且整支帕尔契舰队也因为失去了统一领导而暂时处于无序状态。

    由于艾尔达的缺位,给马普苏尔留下了一段宝贵的时间。他利用这个机会成功的将自己的舰队迂回开来避开了帕尔契舰队的冲撞战术,最终除了作为突击队的四十艘战舰损失过半以外,其他部队的损失尚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而他这次冒险突击的成果是焚毁了帕尔契舰队旗舰及其他大型舰只三艘,俘获两艘,重创十一艘。可以说是占据上风,并且取得了成功。

    但是他这么做的另一个代价就是密舍瓦的舰队已经赶到了战场加入战斗。

    说起来密舍瓦这几天可是一点也不必艾尔达轻松,为了搜集被大风吹得七零八落的舰船他在这些天里几乎没有睡过,仅仅是合了几次眼而已。即便如此,第二舰队里有三成的中小型战舰还是没能被找回来,密舍瓦不敢再耽搁时间匆匆赶到安门尔要塞,从而成了扭转战局的重要砝码。

    尽管密舍瓦不知道之前的战局是如何,可是他却亲眼目睹了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