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烈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地烈风- 第3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确保吐蕃的内部稳定,格桑在这一年中拜会了和召见了许多部落的领,恩威并施的确保他们对自己的忠诚,同时大力展开军事训练,使得吐蕃军队的战力有所提高,尤其是他效法安巴尔图里的练兵手段训练军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唯一的遗憾就是,安巴尔图里早就被自己杀了,而最精通这一套训练方法的继承者布尔如今成了自己的反对者,自己的这支军队的质量虽然有所提高,却依然比不上飞鹰城的守军,这一点从这三年来双方的小规模战斗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格桑本人也没有想到机会这么快就再次出现在了自己的眼前。就在他巡视北部边境,他自己当年的龙兴之地的时候,一名自称是巴丹那领的使者给他带来了这个好消息。

    目前代理巴丹那领的达达兰给格桑带来了这个讯息,突契不日将出兵西域,试图将那里的绢之队击灭。作为绢之国同盟国的帕斯帝国和吐蕃显然不能坐视不管,因此有必要及时派兵屯驻于边境,以备不时之需。

    格桑仔细琢磨着这个消息,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微笑:显然这是出自于拜巴斯巴恩的意思,因为一个代理巴丹那领的领主是无权决定帕斯帝国是否参战的。而对方的意图显然不仅仅是单纯的要帮助盟友。因为突契要进攻西域这个消息即便在突契国内也必然是绝密的,他帕斯帝国如何便能得知?显然突契已经邀请他一起共谋夺取西域,这里面的事情决计不会那么简单。

    送走使者之后,格桑立即召见了自己的军师罗得萨恩并且向他通报了这个消息。

    罗得萨恩听完以后也不由得嘿嘿直笑:“看来这个拜巴斯巴恩还真是个鼠两端的家伙呢。他屯兵于巴丹那领边境,表面上看是有意帮助绢之国,实际上却也存在帮助突契的可能,更有甚者还可以趁火打劫。以绢之国的力量和突契交战,突契的国力终归是逊了一筹,长期战争的结果必然是不利于突契的。可是单从西域这一个地方来说胜负就只在将帅的一念之间了。拜巴斯巴恩显然是无法清楚的判断出这一战的胜负,所以才会想到屯兵边境这一招的。这样一来帕斯军的动向必然会引起绢之国的注意,在他没有明确行动之前,绢之国不得不加以提防。如此一来需要两面兼顾的绢之国的力量就被削弱了,突契便处于上风。可如果突契赢了的话,商路便会再次断绝,这显然也不是帕斯愿意看到的结果。最好的结果是绢之国惨胜,因而而不得不转而倚重帕斯的力量来巩固商路的安全;而突契惜败,因而不得不更加借重帕斯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这样帕斯就两面逢源了。”

    格桑连连点头称是:“正是如此,为了防止他这种做法引来绢之国的不满,所以才派使者来试图拉我们下水。他明白我们和他一样早就觊觎这块土地了,只不过没有机会下手罢了。如果我们也陈兵于边境,那么绢之国将面临四面楚歌的窘境,那样他们就不得不放低姿态来请求我们两国的协助以便打败突契了。只要是借用了我们两国的力量打败了突契,不管实际上我们有没有出力,只要不是背后捅绢之国一刀,那么绢之国必定要向我们两国表示感谢,而这个时候也就是我们向绢之国索要其西域利益的最佳时机了。”

    罗得萨恩笑道:“只要我们处理得当,甚至不需要消耗一兵一卒,就可以顺利染指西域地区,并且重新掌控这片土地。今后西域将是我吐蕃,帕斯和绢之国共有的局面,这个时候绢之国即使想要再次夺回这里的统治权也必须顾忌我们两国的反应,商路带来的利益分配也必定是我们三国共同商议决定了。”

    “真要感谢阿比契力尔,给了我们这个机会。”

    罗得萨恩道:“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万一突契和绢之国打了旗鼓相当,战事拖延,那么我们两国就必须亮明立场,这个时候如果不出兵相助恐怕就很难说得过去了。还有,拜巴斯巴恩的代理如果在这个时候头脑热,选择站在了突契一边,则我方的态度就很重要了。关于这一点,还请赞普三思。”

    格桑听了以后点点头道:“你提醒得好。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我们无论如何都要站在绢之国的一方。假如帕斯站到了突契一方,而我方站在绢之国一方,则战局依然可以维持均势。尽管帕斯帝国的强大军队在整个大都有名气,但是他们在东线的兵力不会比我们多,后方的部队要调集而来又太费力,距离较短的我军占据着优势。只要能与之持平,则战争结束后我们可以卖个更大的人情给绢之国。反之如果我们也站到了突契一方,则绢之国必败,那样商路会再次断绝,这不但对于帕斯不利,对于我们也没有任何好处,而且万一出现奇迹绢之国赢了,则绢之国必然不会同时与三个国家为敌,可以想见的是它绝不会和突契媾和,而帕斯帝国处于商路最关键的位置,与之媾和的好处明显比我国要多得多,因此联合帕斯是必然的,而与我国媾和的可能却很低。而且,我国与绢之国接壤的地方过于绵长,如果绢之国真的与我为敌,恐怕我们对付起来也会十分的吃力。”

    “赞普明鉴,您能如此头脑清晰的分析各国之间的大局,微臣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了。”罗得萨恩恭敬的行了一个礼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

    格桑笑了笑道:“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商量一下具体的事宜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七 反击计划() 
帖蒙一回到突契境内就听说了沙湖城之战的噩耗。

    这件事情对于突契的打击实在不小,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候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帖蒙还没有见到阿比契力尔就开始考虑该如何处理这一状况。

    事情也和他预想的完全一样,阿比契力尔一见到他问的第一个问题也是眼下该怎么办。

    帖蒙知道在这个时候追究这次败战是谁的责任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而且就其过程而言实在也不是阿比契力尔没有洞悉刘献之的意图,而是刘献之的诡计煽动了突契大军所致。因此帖蒙的话题并没有往这上面走:“大汗,以在下所见,目前我们要解决的事情有三件。其一,我已经与拜巴斯巴恩达成了协议共同出兵,但是对方是否会如约出兵是一件难以保证的事情,因为拜巴斯巴恩的举动表面上虽然没有异样,可内心一定是打着趁火打劫和坐收渔利的算盘的。其二,我们的兵力受损严重,而且沙湖城的出现使得我军从东路突袭西域的可能性大为降低,若单从天山北麓起进攻则王汉新势必早有准备,这一仗会打得相当的艰苦。其三,以往大汗从未有过如此之败,这使得大汗您的威望受到了损害。而我突契之人多半都是因利而聚,无利则分的人,大汗的威望下降将会导致各部觊觎之心的抬头,这一点大汗不得不防。”

    阿比契力尔点点头道:“你所说的我都知道,可是该如何应对才是呢?”

    帖蒙道:“关于这几点,我在来的路上已经思考过一番,虽然还没有时间来加以完善,少不得先说出来供大汗参考。先,巴丹那领的态度不明确,那么我们就应该让他明确起来,哪怕他不会主动出兵,只要让绢之国觉得他有可能出兵,那么巴丹那领存在的价值就得以实现了。之前大汗派我秘密出使,为的是掩人耳目好达成夹击的突然性,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我们应该继续向巴丹那领派遣使者,并且要让绢之国察觉我们与他们的密切联系。”

    “这样王汉新就不得不加以防备了。”阿比契力尔点头称是。

    帖蒙礼貌性的笑了笑道:“正是如此,不管巴丹那领的八万人马会不会出击,至少王汉新会对其心生疑虑,也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此王汉新的兵力也就变得分散了。其次,我军此次的出击应当倾巢而出,自天山北麓南下,以便形成局部的绝对优势。”

    “其他地方全都放空城吗?”阿比契力尔疑惑的问道。

    “不错。就此次沙湖城一役来看,绢之队几乎全部都是步兵,就连保护他们粮道的部队中也难觅骑兵的踪迹。这一点应该可以说明绢之国的骑兵奇缺,即便是有,其数量也不足以对我形成威胁。如果没有骑兵那事情就好办了,几乎可以肯定绢之国单凭步兵是无法长驱直入袭击我龙城的。因为步兵的度太慢,而粮食的转运又过于艰难,而步兵的数量如果太少则根本无法应对我突契骑兵的袭击。况且沙湖城一战同样也消耗了绢之国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如果他们还有余力的话就不会在筑城完毕之后退回去了,他们大可趁着这个时机再筑几座城来彻底封锁我从天山以南进入西域的道路。所以可以推测绢之国在短时间内已经无力再次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行动了。既然如此,对方小规模的袭扰如果遭遇我方完全的空城,则他们是求战不得又心惊胆战,怎么可能深入我后方?就更不用提威胁龙城的安危了。话再说回来,如果我军全力向西域动攻击,那么巴丹那领自然会得知这个消息,而他们却未必知道我军只从这一路去,如果他们误以为我军依然是两路出兵,则他们对于我突契的军事力量必然要重新估计。趁火打劫是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情况下才能干的,如果我方造就了一个泰山压顶的绝对优势,那么他想的就会是与我们合作好分一杯羹了。”

    “恩,就算没骗过他们也无非就是如此而已,可如果骗到了他们,那就能形成合击的局面了。”

    “第三,倾巢出动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把这些部落里的精壮全都征调出征,则这些领们即便有些什么心思也已经远离自己的势力范围,身处大汗军中,这比起把他们分散在各地作祟要好得多了。”

    “不错!只要此战成功,则这些人也就不敢再有他念了!”阿比契力尔喃喃道。

    帖蒙顿了片刻,才道:“这个只是我的初步计划,具体如何实施还有修正的空间。比起这个,更为重要的一点则是突契的改革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了。虽然目前的时机尚不能称之为成熟,但是现在各部族的实力都受到了相当的削弱,他们反对的力量也就减弱了。如果能在此次战胜以后乘势推行新政,他们也很难提出反对意见来。若要成事,大汗还需早作打算。”

    阿比契力尔亲自倒了一杯酒递到了帖蒙的面前:“你对突契的忠诚令我欣慰,这件事情我们还要细细商议才是。请喝下这杯酒,权当慰劳你此次出使的辛苦,来日我要聚齐众人当众给你封赏!”

    “多谢大汗!”帖蒙接过酒来一饮而尽。

    “在那之前,你最好先去看望一下你的兄弟合撒。他这一次他深入敌阵作战负了伤,伤势颇重。”

    帖蒙一惊,道:“那我必须立即前往!请容在下告退!”

    说罢帖蒙一溜烟的跑出了王帐,一路直奔合撒的营帐而来。

    此时的合撒正在女奴的搀扶下在帐内踱步,帖蒙一头冲进来把女奴吓得尖叫了一声,合撒也差点因此摔倒。

    “哥,你这是要吓死谁吗?”合撒话虽这么说,脸上却满是笑意。

    帖蒙把合撒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这才松了一口气似的瘫坐在毡子上道:“你父汗说你受了重伤,吓死我了。看来你还挺不错的么,至少什么也没缺。”

    合撒咬咬牙道:“瞧你这话说得,这次我可是吃了刘献之的大亏了。尤其是回来这一路上,我可受了大罪了,伤口被震裂了好几次。真没想到这个刘献之竟然如此厉害,连父汗都奈何不了他啊。”

    “是啊,一个王汉新,一个刘献之,西边还有个拜巴斯巴恩,以及这次我遇到的达达兰,一个个都不是善茬,咱们的大汗还真是强敌林立呢。”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 海上要塞() 
又一阵狂风吹过了帕斯湾的海面。

    在这种狂风肆虐的日子里,即便最好的水手也会拒绝出海。大海的美艳让每一个优秀水手痴迷,但是大海同时也是个冷酷无情的杀手,如果无视它的威严,那么即便是再爱他的人也一样会被它吞噬。

    不过成规总是有人希望打破它的,而现在正有一个人准备这么干,他就是帕尔契海军大臣艾尔达。

    准确的说艾尔达也不是故意要去向成规起挑战,而是出于无奈。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即便是对于他这样一个大半辈子都在海上渡过的人来说依然适用,而他与李天昊所约定的时间可不能因为这一场狂风而延后——他必须在五天之内赶到阿鲁巴尼亚最重要的海防要塞安门尔要塞,并且对其起攻击。

    水兵们对于主帅这样不近人情的命令显然十分不满,可是艾尔达是不能对士兵做出解释的,因此他唯有凭借着多年航海的经验和他人的舰队指挥能力来与大海做一次正面的交锋。在他的舰队之中只有十艘绢之国制造的外轮船勉强能够对抗这样的狂风,艾尔达却故意没有留在这些船上,而是选择了一艘亚基战船作为旗舰——他不想让士兵们留下口实,说主帅自己呆在安全的大船上,却不顾士兵们的死活。他要让所有人都明白,无论何时,主帅都会和他们同舟共济,面对困难。

    艾尔达很清楚面对这样的大风,整个舰队很难保持完整状态到达既定的目的地,可是只要舰队主力尚在,那么李天昊的计划依然能够得以实行,为此他必须强行通过这一片风带。

    “大人!后卫的三艘战舰与本队失去了联系!”事务官报告道。

    “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去救援他们了,当前的要目标是保持舰队航向不要偏移!”艾尔达道。

    第二舰队的指挥官密舍瓦喊道:“这恐怕是不可能的了,大人。目前我们至少向西南偏了度,而且行进的距离也很难掌控,离开风带以后必须重新确定我们的方位后才能重新算定航线!”

    “这个我知道,所以我们要利用这股狂风,修正航线往西,借着风力我们可以比平时快一倍以上!”艾尔达回应道。

    密舍瓦大吃一惊道:“难不成您打算在这个时候升帆吧?那样的话我们的中小型船只铁定会倾覆的!”

    艾尔达笑了笑,用手抹去了刚拍在脸上的海水:“没错,所以中小型船不要张帆,让他们随着风走!等我们驶离这个风带以后,你带几艘船去寻找他们,然后到安门尔与我汇合!”

    密舍瓦翻了翻白眼,喊道:“大人,你真是个比我这个海盗还疯狂的家伙!不过,我喜欢这么干的人!”

    于是,帕尔契舰队在这个时候分成了两支,以大型和巨型舰只组成的主力部队在经受了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一天一夜洗礼之后脱离了风带。不过第二舰队的中小型船只全部失去了踪迹,这些劫后余生的大船也受损严重。为此艾尔达不得不一边行驶一边进行简单的修补,同时派遣密舍瓦率领状况最好的三艘战舰开始向南搜寻己方舰队的踪迹。

    不过艾尔达的选择还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那就是他的舰队比预定的时间早了半天赶到了安门尔要塞。

    安门尔要塞作为阿鲁巴尼亚境内遏制帕斯湾的最重要的地点历来受到阿鲁巴尼亚的重视,不过遗憾的是它的环境不适合停泊大型船只,因而帕斯湾舰队只能驻守在另一个要地卡特港内,从卡特港赶到安门尔顺风顺水的话只要一天一夜。为了确保己方舰队赶到之前这座要塞的安全无虞,阿鲁巴尼亚在这里做足的防御工事,由于大型舰只根本无法靠近,单以小型舰只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