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烈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地烈风- 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生活!还互相勾结成党,私杀朝廷派来查探的官员,致使卫州百姓走投无路只能揭竿而起。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罪行随便哪一条就够你们这些狗才死一百次了,还敢问老子什么意思?那么多百姓被你们害死了。你们就是一人赔一千条命都赔不完,你们还以为自己能活吗?今天我就是要拿你们的人头给这千千万万的百姓谢罪,为皇上重新赢回人心!”

    卫州刺史喊道:“王汉新!你竟敢擅自诛杀朝廷命官!你可知我是什么人!”

    王汉新听了这话劈手就把桌上的酒壶砸向了卫州刺史的脸上,顿时脸上被砸得鲜血迸流。王汉新怒骂道:“放你娘的屁!跟老子犟嘴!你也不打听打听老子是什么人!就算是高丽国王一家子老子也全给他剁了!你个猪狗不如的瘟官老子不把你剖腹挖心就算你运气了!老子管你后台是谁!就算是你皇帝的亲爹老子也剁了你!”

    周嗣义觉得王汉新的话完全没经过大脑,当今皇帝的亲爹不就是先皇吗?他居然连先皇都敢拿出来胡说八道,看起来这个恶名在外的家伙还真不是一般大胆。但是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痛快淋漓。

    此时王汉新一挥手道:“来呀,把这群狗官押到山头上去!”

    众军士答应一声,将众官员押了出去。此时王汉新才回过头来对周嗣义和陈氏兄弟道:“三位,请随我一起前去,也好给诸位义军做个见证。”

    “王大人言重了,我等自当相随。”周嗣义抱拳道。

    陈世化喜道:“王大人你可真是个好样的!这事儿办得痛快!”

    陈世杰也道:“王大人能如此为百姓伸冤,真是功德无量!若卫州早得你来,我兄弟几个何必如此多此一举?”

    说话间已经来到了山头之上,众军士已经大声呼喊将山谷内的义军喊了出来。

    王汉新站上山头,朗声说道:“各位卫州的义军们!我知道你们原本都是本分的老百姓,如果能活得下去谁愿意冒死造反?都是被这帮无恶不作,伤天害理的狗官给祸害的!本将军奉皇上之命来给你们带个话。皇上说他做错了!他有负于诸位乡亲父老,没有及时把这些狗官给除掉解救你们的苦难!现在本将军就把祸害你们多年的这些狗官全给你们抓了来,给你们出气!来呀,给我全都砍了!”

    王汉新一声令下,在众多官员的哭喊声中,几十颗人头离开了躯体从山头上滚落谷中。山谷中的义军见状顿时欢声雷动,两年来的愤懑怨恨突然被宣泄了出来如何叫他们不喜出望外?

    王汉新等山下的义军稍稍平复,才继续道:“各位乡亲父老,卫州的所有官员都被我给宰了,现在本将军就是卫州官阶最高的人!临来之前我曾向皇上讨了圣旨,可以临机专断,所以现在卫州就归我来管!从今天起,所有的官府粮仓全部开放,给每家每户分足够一年的粮食和种子,卫州地区免赋税五年!你们家里有地的就回去种地,有逃亡在外的亲戚,就传给信,让他们回来好好务农,再有胆敢欺压你们的人,本将军照样砍了他的狗头!”

    “青天大老爷!”不知是谁先开口喊的这一句,随即这一万多义军群起效仿,青天大老爷的声音响彻云霄。

    “我可不是青天大老爷,我是替皇上来给你们做主的!你们要谢就谢皇上好了!”王汉新大声喊道,可惜义军的响声太大,这声音再响也无法盖过如雷般的欢呼声。

    王汉新见自己的努力无果,只得叹了口气,转过身来朝周嗣义和陈氏兄弟道:“三位,现在我想再次让你们投降朝廷,你们可愿意吗?”

    周嗣义当即跪倒在地,拱手道:“王大人救万民于倒悬,我等就算被押回京师千刀万剐也死而无憾了!”

    陈氏兄弟也跪倒在地道:“我等皆愿降服!”

    王汉新出兵一个月零五天,卫州叛乱平定。未完待续。

第七十二章 四 等待情报() 
收拾完之后,王汉新将周嗣义三人重新请回营帐,重新摆上酒席,四人开怀痛饮起来。

    周嗣义心里还是有些忧虑,便问道:“王大人,再怎么说这些人都是朝廷命官,你将他们尽数诛杀,该怎么向朝廷交代呢?”

    王汉新放下酒杯,挠了挠下巴,歪着头道:“嗯,让我想想,我准备写一份奏章给皇上,就我仅仅用几十个官员的人头就成功平息卫州混乱局面,重新为皇上赢得人心的莫大功劳要求足以与之相匹配的赏赐。”

    陈世化一口酒全喷了出来,他边笑边咳道:“哈哈哈哈,那皇上还不得气死?”

    “为什么?难道不应该邀赏吗?要知道皇上早就想除掉这群蛀虫了,只是一直抓不到证据,现在好了,我全给他宰了,省了他多少功夫?你看那些义军不都是欢欣鼓舞,出了一口恶气吗?”王汉新睁着一双无邪的眼睛说道。

    陈世杰道:“可是王大人你毕竟在没有定罪的情况下杀了他们呀。”

    王汉新眨了眨眼睛,点头道:“这么说起来好像也对,不过反正他们都已经死啦,再说什么也活不过来了。能杀掉他们让那么多百姓开心,还有比这个更快活的事情吗?”

    “痛快!”陈世化一拍桌子喊道:“王大人行事干脆利落,很合我们兄弟的脾气。知道朝廷里有你这么一个英雄能为百姓做主,我们兄弟也就死而无憾了。”

    “死?为什么你们要死?”王汉新奇道:“你们以为我会把你们押送回京城吗?别开玩笑了。”

    “王大人这是何意?”周嗣义心中一动,急忙问道。

    王汉新笑道:“我要是把你们送回京城,那你们就会变成卫州民变的犯,皇上就算不想杀你们也得杀,否则无法服众。可是我很快就要去平定颍州的邪教,正是用人之际,我要是扣下你们为我效命,到时候立下军功。将功赎罪的话,皇上就有说法可以绕过你们,说不定还会封赏你们呢。”

    周嗣义一听大为动容,拱手拜道:“王大人处处为我等着想,我们兄弟粉身难报大人之恩!”

    王汉新忙起身将他扶了起来,笑道:“周大哥说哪里话来,你们敢用身家性命为民请命。王某才是钦佩得很呢。若三位哥哥不嫌弃,我们这就结拜为兄弟,从此荣辱与共,同生共死,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大人如此客气,我兄弟三人敢不奉命。”周嗣义和陈氏兄弟齐声说道。

    当下四人就在帐中焚香叩拜结为兄弟,四人中陈世化最长。周嗣义次之。王汉新却是年纪最小的一个。

    参拜完毕,周嗣义便道:“四弟。如今卫州的官员都被你杀光了,卫州的局面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在这种情况下,你准备怎么做?”

    王汉新道:“这种事情不是我擅长的。可是仔细想想这些官员平时又做了些什么?他们每天坐在衙门里消磨着时光。眼睁睁看着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却无动于衷,衙门里的日常事务照样运行。那么有他们没有他们有什么区别呢?现在他们没了,衙门里的事务照常运行就是了,只不过我会加上一条。凡是安置灾民重新回到故土上劳作以及分粮食和银两的工作一刻也不准耽误,谁要是有胆子试试,那就让他们摸摸脖子是不是比他们的长官更硬些。”

    陈世化笑道:“四弟说得好!其实百姓们平时谁会没事上衙门办事呢?大小事情有保长,家中的长老来处理就足够了。要这些当官的无非就是为了危难之际能挺身而出为百姓做主,要是连这些都做不到那真是不如没有。”

    陈世杰和周嗣义听了也深表赞同。王汉新伸了个懒腰道:“反正我还会在卫州再呆一段时间,趁着这个机会正好学学怎么处理政务。”

    “可是四弟刚才不是说要去颍州平定邪教的吗?”周嗣义问道。

    王汉新撇撇嘴:“我也想快点去消灭这些邪教,可是现在还缺乏必要的情报。要打败一群邪教徒容易,可是要完全把这种邪教的思想根除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不了解他们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不能一举把他们的中枢力量一网打尽的话,很快就会死灰复燃的。像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我可不干,所以我委托了殿中少监伍思成大人去打听邪教的准确信息,然后再制定作战计划。”

    周嗣义听了频频点头:“四弟谋定而后动,真是用兵之良将。”

    陈世杰开口道:“四弟想要了解的那个邪教,碰巧我知道一些里面的内情,不知道四弟想不想听?”

    “三哥,你要是知道就赶紧说吧,情报不嫌多。”

    陈世杰道:“好好,那我就说说,这是我从江湖上的朋友那里听到的。虽然是道听途说,但是其中的准确度应该很高,这些朋友们可不是会胡说八道的人。

    颍州的邪教是信奉一种叫做什么依极由尼的邪神,据说是从辛德拉传来的,也有说是从帕斯传来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宗教把自己的神祗奉为唯一正确光荣的主宰,所有不信奉它的人就全部是邪恶的魔鬼,进而神的代言人也就成了代表正确的化身,凡是与之持反对论调的人就全部成了恶魔。对于恶魔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除掉。”

    “这算是什么狗屁神?这愚蠢的逻辑简直比狗屎都不如。”王汉新骂道。

    陈世杰继续道:“四弟不要着急,下面才是重点。这种愚蠢的邪教本来是不会有正常人会相信它的,所以这邪教进入我国境内已经多年,却一直无法展起来。可是最近几年情况突然生了改变,他们突然改变了布教的方式,不但严密控制着教徒内部的统属关系,也开始改变了招募教徒的方式,他们不再靠劝说而是用武力胁迫普通百姓入教,一旦进入教内他们就会用严密的制度来控制教徒,然后进行洗脑攻势,直到那些百姓屈服,甘心接受他们的指使。而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改变,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教派里引进了一个人,这个人用他的才干做了这些改变,甚至已经控制了这个教内的实权。此人名叫安在道。”

    “等等,三哥,你说那个人叫什么?”

    “安在道。四弟你认识这个人吗?”

    “被你说着了,三哥,这个人我虽然没见过,却是早就知道的。”王汉新说着便从席间站了起来,这个安在道正是晋王之乱时晋王刘潜的幕僚,整个事件中一直逃匿至今的唯一一个漏网之鱼!“三哥,看起来这个安在道就是邪教的中坚力量,你的朋友们能找到这个安在道的确切位置吗?”

    “这个不敢确定,但是有可能。”

    “好!三位哥哥,看来我们要开始做出征的准备了。”王汉新朝三位新结拜的兄长举起了酒杯。未完待续。

第七十二章 五 朝议() 
刘龑看到由兵部侍郎薛伯仁转交的王汉新的奏章以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薛伯仁也在一旁笑而不语,惹得一旁的伍思成有些不明所以。伍思成再要问时,刘龑却摆摆手说明日在朝堂上让他当众读给诸位大臣们听。

    等到第二日早朝时,伍思成当着所有大臣把王汉新的这份奏章念出来的时候,连他自己也差点撑不住笑出声来。尽管他早就知道了王汉新这次又惹了个大祸,不由分说的将卫州三十四名官员尽数诛杀来平息民怨,可是他也想不到王汉新竟然没有上表请罪,反而厚颜无耻的要求皇上封赏自己的不世奇功。因为根据他的谬论来说他仅仅用了三十四颗无耻官员的人头就成功平息了民怨,为皇上重新赢回了卫州的民心,而且还在这些官员的府邸中查抄出大量被他们私自扣下的赈灾粮食以及收敛来的民脂民膏,确认了这些人玩忽职守,中饱私囊,祸国殃民的真凭实据,为朝廷铲除这些蛀虫节省了大量调查的人力物力,这样的大功皇上若不能论功行赏,恐怕无法激励臣子们为皇上效命的热情。

    要严格说起来,王汉新的行为是非常符合皇帝刘龑的意思的,只不过刘龑可不能这么毫无凭据的胡乱杀死官员,然后再抄家收集证据,王汉新做了刘龑身为皇上都无法执行的事情,将卫州的官场一锅端了,一劳永逸的解决了这盘根错节的问题。但问题在于他这么乱来造成既成事实也就够可以的了,现在还腆着脸讨封赏,实在是有些忘乎所以了。最过分的是皇上一时心头大快还让自己在朝堂之上把这份奏章读出来,伍思成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有些大臣气得浑身抖,因为那些被杀的官员不是他们的亲信党羽就是他们的门生故吏,王汉新这一举动无疑得罪了朝廷中的不少人。

    等伍思成读完,刘龑才道:“各位爱卿,这个王汉新在卫州干了什么想必大家都听说了,现在又上了这么一份表章。各位爱卿觉得应该如何处置此事呢?”

    刘龑这么一说,众臣都默不作声。这群人都不是笨蛋,如果皇上对于此事大动肝火的话,根本用不着找大臣商量,完全可以按照律法来办事,一道圣旨就能把他给办了。会把这件事公然放到朝堂上来商量,那就是没打算要严办此人。反而是打算拿这件事来敲打与之相关的人员的意思,这会子贸然表态是非常危险的。

    过了一会儿,前科的榜眼邱逸儒站了出来,道:“启禀皇上,王讨逆所行之事究其结果而言,或许是让卫州重新归于平静,百姓能够重新安定生活的办法。可是其行事之初衷却是严重违反了国法的行为。而且还大言不惭的上表请功。微臣以为此事断不可行!一旦开了这样一个头,国家的法律。陛下的威严将荡然无存,应该严惩不贷以儆效尤才是。”

    刘龑听了点点头:“邱爱卿所言极是。朕也觉得王讨逆此举不妥。只是一来颍州之乱尚需其领兵平定,二来此事就结果而言确实可称之为一功,既要稳住此人。又要兼顾国法,确有两难的抉择,所以才请诸位爱卿来一起商议此事。不知邱爱卿有何良策?”

    邱逸儒拱手道:“陛下,微臣以为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则国法不行,天子威严不存。可事情不能一概而论,功不可没,当赏则赏,过不可抵,当罚则罚!”

    刘龑笑着一拍龙椅,道:“邱爱卿说得好!此论甚合朕意!王汉新擅杀朝廷命官,有失国体,朕立即修书一封严斥其罪,并免去其讨逆将军之职,削职为民,暂领讨逆将军印继续讨伐颍州之乱。但其平定卫州之乱有功,且查处卫州各级官员渎职罪行,着加封安远将军职,另赏出征将士每人银二十两,酒一坛,以资鼓励。”

    众位大臣一听心里都是一凉:这哪里是惩罚,安远将军和讨逆将军都是正五品下,可是位阶还在讨逆将军之上,而且并没有夺取王汉新的节仗,他依然可以临机专断,里外里王汉新就受了一顿训斥,还白拿了几十万两白银的赏赐。皇帝今天这一出就是为了向大家宣布他对王汉新的绝对支持么。

    由于邱逸儒的这番话义正词严,大家谁都不便提出异议来,反而给刘龑省了不少是非,经过这次朝会以后,邱逸儒反倒成了名人。其实他的本意是想让皇帝严厉惩罚王汉新的,只不过没料到皇帝借力打力把事情转了个儿,结果邱逸儒由于和皇上配合的十分默契,以至于大家都认为邱逸儒是皇上事先安排好的托儿,由此纷纷以为邱逸儒已经深受皇上信赖,转而有不少人开始巴结起他来,这位邱逸儒以后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退朝以后伍思成向刘龑建议道:“陛下,微臣以为应该借此机会褫夺王汉新的节仗。此人行事往往出人意表,给他太大的自由恐怕会难以收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