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烈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地烈风-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于龙城宫殿内那些财宝,薛伯仁下令每名士兵最高可以携带双手可以捧住的一捧——跑了那么远的路,也不能让这些士兵白辛苦。让他们小小的发上一点财也是激励士气的手段。士兵们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珠宝细软,剩下的薛伯仁命令一把火烧了了事。同时还下令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必须优先舍弃这些财宝。以保命为第一要务。

    整顿完毕之后,薛伯仁让士兵尽最大可能的破坏了龙城的城墙和宫殿区,却没有损毁平民居住的区域,然后率领骑兵和百姓,浩浩荡荡的出了龙城,开始了漫漫归国之路。

    唯一令薛伯仁感到欣慰的一点就是经过这些日子大漠风沙的洗礼之后。这些绢之国的子民都变得坚强勇敢起来。即使他们不擅长骑乘牛马行动,却依然紧咬着牙关坚持着。因此刚开始几天的行军速度还是让他颇为满意的。可是时间一长。这些百姓毕竟没有受过训练,体力渐渐跟不上。再加上粮食消耗完了以后,就开始宰杀牛羊来果腹了,羊还不要紧,要是不得不吃掉牛只的话,就会减少交通工具的数量了。而且车辆损毁的也越来越多,为了赶时间,薛伯仁不得不放弃费时费力的修理,部队的行军速度开始迅速下降。

    在薛伯仁离开龙城十一天以后,阿比契力尔的前锋部队回到了龙城。

    阿比契力尔也算是行动迅速了,可惜还是比薛伯仁晚了一步。前锋部队的统帅正是右贤王巴德尔,他在半路上遇到了从龙城逃出来的贵族子弟和家属,得知龙城陷落的消息。巴德尔并不慌乱,大致摸清城内情况和敌军数量后,他一方面派人报告后面的阿比契力尔,一方面带队加紧行军速度。

    在巴德尔看来,敌军必定不会在龙城逗留过久,一击得手之后一定会向南方撤退。因此他派出一支两千人的分队先行赶往龙城稳定局面,自己则带着主力折向南方,准备从半路上截击这支敌军,让他们有来无回。

    遗憾的是巴德尔估计的线路与实际差了那么一点,或者说,他的估计太准确了,没有想到薛伯仁的行动速度比他预计的要快,因此他的主力在薛伯仁的队伍后方越一天半的地方擦肩而过。等到他的右翼游骑发现目标,报告之后再折回来时,薛伯仁已经察觉到了危险,让百姓先行一步,自己率领骑兵挡在了路上。

    面对这支骑兵,巴德尔用错了阵型。在巴德尔的眼里,这支攻破自己都城的敌军是绝对不能放走的,因此他指挥骑兵从四面包抄,将这支敌军团团围住。这种战法本身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巴德尔的指挥也没有任何失误,可是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心理。薛伯仁的部队历经艰险,而且每个人手上都有一笔为数可观的财富,因此每个人都想带着这笔财富回到家园,如果这个时候巴德尔采取从后方掩杀的阵势的话,那么这支军队很有可能就因此军心瓦解,继而被追杀殆尽的。可是他却用了包围态势,被围住的骑兵一心只想冲出包围活着回去,因此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变得凶猛无比。同样是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突契骑兵遇到了这样一支如狼似虎的军队,就算想要阻止也力不从心,再加上卢清翰在前面开路,薛伯仁断后,绢之国的骑兵很快就撕开了一条口子,突围而去。

    巴德尔正要继续追击的时候,却收到了各地的急报说绢之国从多个方向朝突契进军,整个南部边境炸开了锅,可以说是处处烽火。巴德尔觉得这是绢之国的全面进攻行动,而这支敌军只是冒险突进凑巧摸到了龙城,或者说就是绢之国的诱饵,为的就是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因此为了全局考虑,巴德尔不得不放弃对他们的追击,转而对付绢之国的全面进攻。他当然不知道这所谓的全面进攻只是刘龑所下达的旨意引发的无序进攻而已,而薛伯仁也因为这个他所不知道的原因,侥幸逃过了一劫。

第五十六章 四 新虎卫营() 
等到巴德尔醒悟过来这次绢之国的行动毫无头绪时,薛伯仁早已不知所踪,巴德尔捶胸跺足却又无可奈何。眼看着绢之*队各自突入国内一段距离之后又撤了回去,自己的军队也已经疲惫,巴德尔只能作罢,将部队布置一番后,自己回龙城向阿比契力尔请罪。

    回到龙城以后,更大的打击正在那里等着巴德尔。原来薛伯仁并没有掠夺龙城宫殿内所有的财宝,而是取走一部分细软之后焚毁了其余的,这当中居然包括了突契国用来祭司昆仑神的全部金质祭祀用具!

    如果薛伯仁知道这些礼器的功能的话,一定会将它们带回国内成就一场大功。遗憾的是城内的绢之国子民并不知道这些礼器的价值所在,突契俘虏则根本不会说出这一情况,结果这些突契人眼中神圣的器具就被这么一把火给烧成一坨金块。

    眼看着神圣的礼器被毁坏殆尽,突契人无不怒火中烧。礼器虽然可以重新铸造,可这份耻辱却让人难以忍受。就连阿比契力尔本人也是难掩心中怒火,不过他生气的倒并不全是因为礼器被毁,而是大量绢之国的奴隶被带走了。这些人之中有非常重要的工匠们,正是他们的劳作为突契提供了攻城的器具,以及龙城之中各种防御设施,甚至还包括了许多生活用品的制造。如今这些人一旦逃走,光靠突契人是无法完成这些工作的,这意味着自己这几年来的辛苦全都白费了,突契的技术建设工作刚刚起步就再次陷入了停滞之中。在他心中暗自下定决心,等他安定好新征服的西突契地区之后。一定要倾全国之力对绢之国展开复仇之战。

    相对与突契国人因为惨重的损失而愤愤不平,在绢之国内则因为这意外的胜利而陷入了一片欢腾之中。

    接到薛伯仁战报的刘龑忍不住将奏折扔到半空大声欢呼了起来,这一举动把当时在场的十几名大臣惊得半晌做声不得。皇上刘龑虽然年轻,而且一直有些不羁,可在臣子面前如此失仪却是他继位以后的第一次。当刘龑把奏折内容说明之后。众人也纷纷向皇上祝贺,毕竟能一举袭取突契都城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尽管在龙城之中并没有获取什么太大价值的战果(焚毁礼器的事此时尚无人知晓),可这件事可以极大的振奋民心士气,在政治宣传上的价值却是难以估量的。

    为此刘龑非但没有斥责薛伯仁擅自领兵出击的罪,反而加封薛伯仁为正四品上忠武将军。另加爵为勇敬伯;副将卢清翰为从五品上游骑将军,爵位平虏子,所从出击的官兵一律加爵两级,另赐黄金五千斤以示奖励。

    在已故的敬国公,辽东大都护常邈辞世两年后。薛伯仁因为这一场奇袭龙城而坐上了正四品的高位,仅仅比当年常邈担任辽东都护时的从三品差了一级而已,可以说是绢之国新兴的一颗将星。而且他与常邈不同之处在于常邈是经刘龑引荐直接成为从三品的,而薛伯仁则是以四十二岁的年纪从一名佰长在短短的四年内成为正四品的高官,其晋升速度之快刷新了绢之国开国以后武官晋升的纪录。这除了有常邈赏识,本身运气之外,其本身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之前曾有不少军历更为丰富的武将对于他的迅速抬头表示不满。经过这次龙城奇袭之后,真正堵住了这些人的悠悠之口,因为薛伯仁做到了他们不敢做。也不能做到的事情。

    接到圣旨之后,薛伯仁做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把这支从龙城带回来的精锐骑兵组建成了一支独立的部队——虎卫营。由常邈创建的虎卫营在绢之*队中成了一种荣誉的象征,士兵们都以能成为虎卫营成员为荣。可惜这支部队远在辽东,为了激励士兵们的上进心,薛伯仁决定在太原府再建这支部队。理论上他是虎卫营的第一任指挥官。由他来建设这支新的虎卫营也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过在习惯上人们把辽东军的虎卫营称为虎卫营,而太原府的这支称为新虎卫营。这个称谓一直到多年以后出现第三个虎卫营时才被改掉。

    薛伯仁建立了令人侧目的彪炳功勋。这个消息让辽东军的诸位将领,当年他的同僚们心潮起伏。难以平静。毕竟当年自己的官阶都在薛伯仁之上,如今却已经被他赶超让人心中难免有些唏嘘,可是奇怪的是在这些人中反应最大的居然是官阶一直处于薛伯仁之下的高定边和王汉新。

    这两个年轻人对于自己的老长官一直是敬爱有加的,可是这一次却一反常态,当然他们不会有诸将的酸葡萄心理,真正让他们不满的是薛伯仁“盗用”了虎卫营的名号。

    “搞什么嘛,薛大人实在是太没创意了,居然盗用虎卫营的称号,他就不能另外用一个名号的吗?”王汉新大声宣泄出自己的不满。

    “正是如此,虎卫营为辽东军的番号,何以能这样照搬过去真是令人不平。”一向站在规劝刺头王汉新立场的高定边这次也毅然站到了兄弟的那边。

    “虎卫营的名头可是我们几千兄弟用生命和鲜血换回来的荣誉,就算为了要吓唬突契人也不能就这么做啊,要吓唬也得是我们虎卫营自己去吓唬才对!换个名字,自己去争取这个名号的荣誉就不成吗?再说了,虎卫营这个名字又不怎么。。。。。。”王汉新说到这里忽然住了嘴,原本他想说这名字不够响亮,但他突然意识到贬低虎卫营的名字是件极度不合理且不利于自己的说法,迟疑了一下后改口道:“又不是突契人熟悉的,也不见得就能唬得住人。”

    由于这改口转得太过突兀,导致他说话的气势顿时弱了一千多倍,一旁的苏成栋忍不住笑出声来。被他们两个人这么一闹,原本大家颇有同仇敌忾讨伐薛伯仁的气氛完全被破坏了。

    都护何灵干咳了一声,道:“你们两个不要吵,薛大人原本就是虎卫营第一任长官,他要用这名字也并无不可,他也完全可以说这是他创出来的名号,你们才是盗用了他的成果的。比起这种虚名的事情,本督倒是要问问你们两个,原本你们计划中消耗高丽国力究竟进行得如何了?我们这两年苦守辽东东西边境不让突契和高丽有可乘之机,把杀敌立功的机会留给了你们两个娃娃,好歹也该交一份像样的结果给本督吧?”

    被何灵这么一说,王汉新的气势更加弱了,今年他们固然斩杀了高丽第一勇将李成会,可是由于损兵惨重,导致原定计划无法完成也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辽东诸将都在等着他们两个完成消弱高丽的目标之后再给予高丽致命的一击的,因此他们的行动快慢就决定了何时开始对高丽总攻,也决定了各位将军建立功勋的时间。

    王汉新红着脸道:“今年我们行动不利,正在加紧训练补充的人员,招募马匹,只等明年开春便再次行动,这一次没有了李成会那老儿的干扰,一定能让高丽彻底无计可施,让平安道和咸镜道的高丽军陷入无人可守,无粮可吃的绝地,为我军进军平壤铺平道路!”

    何灵这才点点头:“这才像话。用你们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辽东的虎卫营才是最精锐的部队吧。”

第五十六章 五 掣肘者成云() 
高丽的安州城内。

    卢炫一脸阴沉的看着阿乙支给他派来的副将——绢之国降将,如今身为客将的成云。

    这位现年五十四岁的客将,看起来比四年前投奔高丽时苍老了许多。因为向高丽国私运武器而被当年的辽东都护穆云发现,狗急跳墙之下竟然袭杀了穆云成为叛逆,随后联合高丽意图对抗朝廷,最后被常邈率军击溃,手下的武将们,包括两个儿子全都因此死在了战场上,不得已只能流亡到高丽成为客将。说起来也算是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可怜人,不过卢炫对他可没有丝毫的好感,毕竟高丽会陷入如今的窘境可以说就是这个人惹出来的祸端(尽管促成绢之国与高丽交战的国王崔文德和宰相阿乙支也难辞其咎),此外出于武将的洁癖,卢炫对于成云这种背叛旧主转投别家的人总有些耿耿于怀。当然,还有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成云子投效高丽以来就接受阿乙支的照顾,如今被派到自己这里来很明显就是阿乙支派来监视自己,顺便给自己捣乱的人。这一点就算是不擅长政治的老将李成会都能感受得到,更别说像卢炫这样一直站在李成会身后替他出谋划策的得力助手了。

    尽管内心五味杂陈,这该有的礼数还是少不了的。简单的寒暄之后,双方分宾主入座,卢炫吩咐摆上宴席替成云洗尘。

    酒过三巡之后,卢炫开口道:“久闻成云大人是辽东宿将,声名远播,今日有幸得大人相助。实在荣幸。在下冒昧,想请教成大人对如今的军情有何看法?”

    成云闻言放下了酒杯,倪视着卢炫笑道:“卢大帅此言可是真心?”

    “此话怎讲?”

    成云冷笑了一声,道:“若元帅大人是真心下问,末将自当言无不尽。可是元帅大人要是以此言试探,或是心存芥蒂,担心在下是来给您捣乱的话,那么不问也罢。”

    卢炫心里一顿:这个成云虽然不像阿乙支那样口蜜腹剑,一肚子阴谋诡计,却也不是个好对付的主。当下便道:“成大人多虑了。本帅请教并无它意,成大人若有指教,尽管说来。”

    成云点了点头,正色道:“如此请元帅大人屏退左右,在下方可尽言。”

    卢炫听如此说。便示意左右退下。待众人尽数退去后,成云才开口道:“请恕在下直言,以目前的情势,要与绢之国一战,实难有取胜把握,甚至是必败无疑的。”

    卢炫脸色一变,成云所说的正是他内心所担心的!便道:“如此请成大人详细解说一番。”

    成云抱了抱拳,道:“在下从平壤出发。这一路上耳闻目睹的情况实在不容乐观。平然城内一派安详喜乐,完全感觉不到战争的阴云,可出了平壤城后就可以看见各个村落。城镇,百业凋敝,人口离散;过了大同江情况更是凄惨,遍地可见逃亡而来难民,村镇之中几乎处处都是难民,连年作战使得这些地方的青壮年几乎全被征发去当了兵。村中只剩下老弱妇孺把持农地里的活计,原本就给农业造成了巨大打击。粮食连年减产,再加上这些涌入的难民。他们无一例外的被砍掉了双手的拇指,根本无法从事农活,至多能负担些背扛肩挑的活。平添了这么多张嘴要喂饱,可是官府征收的粮食却不减反增,以村民有限的存粮怎么能喂饱这么多张嘴?村民与难民争夺口粮的事情时有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还会越来越多。等到在下过了清川江情况又为之一变,千村万落都没有人烟,为了躲避敌军的袭扰,人民全都逃亡到了江南,江北几乎成了无人区,只有坚固的城镇和城池中还有人居住,可是这些人口却并非农民,单靠士兵屯垦城镇周边的小小农田也根本养不起这些人口和里面的驻军,为此必须从南方运送大量的粮食送到这里维持部队日常的需要。

    可是这样运送粮食,我们的补给线就被大大的拉长了,这样就如同是远在敌境内作战一样,转送一钟粮食却要消耗一石粮食。北部没有这么多存粮,只能从南部调集,可南部历经多年与倭国的战乱,经济生产能力远不如北方发达,现在居然成了主要的粮食供应地,这不但更加拉长了补给线,也使得南方的经济根本无法发展起来。听闻咸镜道今年也遭受了敌军的袭扰,那边的情况也比此地好不了多少。

    照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用不了两年,高丽国库内就不会再有存粮,人民将陷入饥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