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阿兰特兰说完,抢先说出了第三条。
阿兰特兰闻言,深深的鞠了一躬,道:“大汗果然英明,在下深感钦佩。”
“那你如何能够知道本汗在消灭安巴尔图里之后,不会把矛头指向巴丹那领呢?”
阿兰特兰微微一笑:“如果您的背后没有绢之国牵制的话,恐怕还真不能保证这一点。不过,就在下所闻,安巴尔图里为了能尽快恢复力量与您对抗,对于周边属国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使得那些国家非常不满。如果大汗能将他们从安巴尔图里汗手中解救出来的话,他们必定对您感恩戴德。可是如果那时您又要发动对巴丹那领的攻击的话,势必会再次加重他们的负担,那个时候就很难保证这些属国的忠诚了。在下以为与其让这些国家失望而另谋出路,不如与盟友继续保持信任关系,转而全力对付东边的绢之国才更符合您的利益。”
阿比契力尔用手臂撑在桌案上,笑了起来:“看来要以贵宾之礼来款待阁下了。”
“在下也认同大汗的这一判断。”阿兰特兰笑着答道。
第五十四章 四 出兵协议()
宴会上的阿兰特兰面对如云的美女环绕,堆满在眼前的酒肉和各种珠宝金银装饰的食器连眉毛也没动过一下,只是频频向阿比契力尔敬酒致意,同时谨慎的回答阿比契力尔的各种问题。一直喝到第二天天亮时分,却一丝醉意也没有。
面对这样的酒豪,就连阿比契力尔都有些昏昏沉沉了,一旁陪席的巴德尔则干脆伏在案上打起呼噜来了。
阿比契力尔心下暗自摇头:原本还打算将此人灌醉来套些话,看来是没什么指望了。而且从席间谈论的事情来看,此人不但博学多闻,而且思维敏捷,对答如流,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当下便嘿嘿笑了几声,道:“阁下的酒量实在是深不可测,本汗只有甘拜下风了。”
阿兰特兰笑道:“大汗过谦了,在下生平所见之人中还不曾有像大汗这样的酒豪呢。”
“那还不是输给你了吗?”
阿兰特兰摇头道:“大汗没有输给在下,在下只是生来不会喝醉而已,却并非酒量过人。事实上在下极少饮酒,只是为了让大汗尽兴才陪饮而已。”
阿比契力尔大声笑道:“原来如此!有意思,有意思!我还从来没见过这种奇人呢!阁下文采武功样样高人一等,巴丹那公爵能有阁下这样的部下,实在是他的福气!要不是阁下要回去向公爵大人报信,本汗真想就将你留在帐下了。”
“多谢大汗青眼相加,在下实在愧不敢当。既然大汗已经同意结盟,那么在下想尽快启程赶回去向公爵大人复命。然后一起出兵讨伐安巴尔图里。”
阿比契力尔晃了晃脑袋,驱散了些许醉意。道:“巴丹那领与突契相距数千里,要做到同时起兵殊为不易,我看就定在今年秋末,公爵大人的主要任务是策反安巴尔图里的附庸国,削弱其实力。由本汗亲自消灭这个乱臣贼子。”
阿兰特兰微微低头行了一礼,道:“请恕在下失礼,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巴丹那领作为您的盟友未免太过轻松了。既然订立了同盟,责任与危险就应该共同分担。公爵大人必定会倾其全力,出兵助大汗成就功业。方不负盟友一场!”
阿比契力尔凝视着阿兰特兰,看了一会儿才笑道:“若公爵大人真能如此,本汗自然求之不得。请转告公爵大人,本汗不是不知感恩图报之人,待消灭安巴尔图里之后。药杀水以西的各个附庸国本汗一概不予过问。”
阿比契力尔此言一出,阿兰特兰的绿色眼睛中闪过了一丝光芒。阿比契力尔这个许诺无疑是放弃了突契对于药杀水以西各个小国的主导权,那么这些小国必然会倒向帕斯帝国,成为它的附庸国。这样一来拜巴斯巴恩的功绩简直无以伦比,成就了自突契兴起以来帕斯帝国最大的版图。阿兰特兰思索片刻,道:“大汗的盛情在下难以用言语来表达感谢,只是大汗如今趁着酒兴,难道不会后悔吗?”
阿比契力尔噌的一声站了起来:“我阿比契力尔言出必行。昆仑神在上,突契男儿岂有出尔反尔之事!”
阿兰特兰也站起身来深施一礼道:“大汗如此说,在下无以言谢。唯有祝愿贵国与巴丹那领的友谊世代长存!在下将即刻赶回巴丹那领,向我主表明大汗的厚意!”
阿比契力尔将阿兰特兰送走之后回到帐中,巴德尔已经坐在席中了。一见他回来,便道:“大汗,你这样许诺真的好吗?”
阿比契力尔笑了笑,道:“没什么不好的。那些小国原本依附于安巴尔图里。就算屈服于我们的武力之下也难保不与帕斯暗中勾结,不如卖个人情送给他。这样一来。拜巴斯巴恩就成了帕斯最大的功臣,国王将如何赏赐这位年轻的领主呢?再给他更大的封地吗?那样的话巴丹那领将成为帕斯第二强大的势力。如果举旗独立,那个昏庸老迈的帕斯国王真的能对付得了他吗?所以给他们这些地方,实际上是祸福难料,让帕斯人自己去内耗好了,不然我们哪有空闲去对付绢之国呢?”
巴德尔连连点头:“可是咱们真的有时间去消灭安巴尔图里吗?绢之国难道不会趁虚而入吗?”
“确实不会。可这或许就是昆仑神的旨意吧,刚收到情报说绢之国今年闹了大水灾,要在今年出兵恐怕不可能了,这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时机去对付安巴尔图里,偏巧在这个当口就来了这么档子事儿,这难道不是昆仑神赐给我们的绝好机会吗?”
巴德尔一听不禁喜上眉梢:“真有这种事?那太好了,咱们当然要抓紧这个机会了!只不过我担心这个阿兰特兰就这么一说,咱们就和帕斯联盟了,多少有些让人怀疑他的可靠性。拜巴斯巴恩真会如约出兵吗?”
阿比契力尔正色道:“巴德尔你忽略了几件事。第一,咱们是和巴丹那领主结盟,并非和帕斯帝国结盟,所以药杀水以西是归巴丹那领主而非帕斯帝国,你没注意到那个阿兰特兰也没有说起是与帕斯帝国结盟吗?他这么说有什么他自己的目的我管不着,我这么说是为了将来一旦这些国家宣布归属与帕斯,我们照样可以出兵讨伐他们,因为我们可没有和帕斯帝国结过盟约。
第二,与巴丹那领的盟约一定能够兑现。因为这个阿兰特兰就是拜巴斯巴恩本人!”
“什么?他本人!”巴德尔瞪大了眼睛,身上的酒意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阿比契力尔点点头道:“他太小看我的情报能力了。阿兰特兰的确是拜巴斯巴恩的亲信武官,不过他只是个以武艺见长的人而已,绝不是像现在这个一样文武兼备,又博学机敏的人,而且阿兰特兰是个年近四十的人,现在这个还不到三十岁。”
“可这些也不足以证明他就是拜巴斯巴恩啊。”
“本来我也不确定,只是知道他是个冒名顶替的家伙而已。可是谁有必要冒充阿兰特兰呢?我一直不敢确定他的身份。直到他喝了足足一夜却丝毫没有醉意,我才确认了他的身份。你应该听说过帕斯有个号称不败的佣兵的人,叫赛纳斯的。”
“嗯,我有些印象,传说这个人很强。”巴德尔答道。
“这人曾追随拜巴斯巴恩一起打败了伊迷迪。可战后此人却离开了,此后再没人见过他出现。听说这家伙是个出名的酒豪,可是却在喝酒上完全败给了拜巴斯巴恩,而拜巴斯巴恩除了庆功宴会之外,平时从不喝酒。刚才他无意中提到了自己很少喝酒,又从不会醉。像这种人很少见吧?而同时又兼具了那么多优点于一身,除了拜巴斯巴恩本人,还会是谁呢?”
“这家伙真够胆大的,居然敢独自一人跑到我们这儿来!”巴德尔不禁砸了咂嘴:“我们何不趁此时机杀了他?也好为伊迷迪汗报仇?现在追还来得及。”
阿比契力尔摇了摇头:“如果没有这个人在,那安巴尔图里就会长驱直入攻进帕斯,这样他的实力会超过我们。目前我们还是留着这个人比较好,毕竟主要的目标是绢之国。”
“是。”巴德尔见如此说,便不再吭声了。
阿比契力尔看了看自己的好友,露出了一个苦笑。让拜巴斯巴恩这样的一个人物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实在太可惜了。英雄就应该有英雄的死法,至少应该死在自己的剑下。阿比契力尔知道这才是自己的心声。
第五十四章 五 烫手山芋()
看着伍思成给自己的密报,刘龑眉头拧得像麻一样。
眼前的这份报告上详细列明了在此次赈灾期间有多少官员中饱私囊,以及大致的金额,以及关于此次黄河决堤背后原因调查结果。
历来当地官员都会趁着各类灾害向中央政府要这要那,虚报受灾人数,夸大灾害情况更是家常便饭,如果中央政府不加以核实的话,那么就会有大笔的银两流入这些当地官员的腰包之中。究其原因,就是一旦灾害出现,中央政府往往忙于赈灾和安抚百姓,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顾及这些枝末细节的问题。如果灾害较小或许还能有人加以监督,越是灾情严重越难尽查其中奥妙。官员之中也流传着小灾小发,大灾大发的俗语。这一次灾害如此严重,官员们必然管不住自己的贪婪之心,火中取栗,大发国难财。
伍思成的办事能力的确不同凡响,短短几个月就将这次灾害方方面面调查得清清楚楚,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没有打草惊蛇,这绝非常人能做得到的。
可是查清实情却未必都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刘龑现在就面临着这种窘境——这次贪污的官员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几乎囊括了受灾地区的全部官员,尽管所贪数量有多有少,可完全干净的官员就连一只手都数不出来。
“这世上难道没有清官了吗?朕平日里没有给他们俸禄吗?居然上上下下连成一气,如此的吏治,百姓能没有怨言吗!”刘龑越说越气,一拳重重地砸在龙书案上。
“陛下息怒。本朝开国以来承平日久。官员们早已不似建国初期那样清廉奉公,洁身自爱了。如今官场风气便是如此,若不同流合污,便很难在官场立足。”伍思成见状立即答道。
“可恨!可恨!”刘龑兀自愤愤不平。
伍思成跪倒在地道:“微臣有一言相告,请皇上先恕微臣冒犯之罪。”
“你跟我还装什么装。有话就快说!”
“是。微臣以为贪污的官员未必坏,清廉的官员未必好。”
“这话怎么讲?”
“陛下请想,陛下选拔官吏,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天下,因此选拔官吏的第一位不是他的德行,而是他的才干。如果一个清官却管不好治下的人民,只会让百姓受苦的话,那还不如一个有才干却贪婪的官员。纵观此次的赈灾过程,百姓能及时得到安置,并没有因此而忍饥受冻。流离失所,灾后的防疫工作也做得相当完善,各地郎中都被组织起来投入防止疫情发生之中,足以证明这些官员虽然贪婪,却还是很有办事效率的。”
刘龑眯缝着眼睛看着伍思成道:“你的意思该不是法不责众,这次就放他们这么过去了吧?”
“当然不是。可陛下仔细想想,如果要深究起来,这数百位大小官员如果一律查办的话。那卫州周边所有官员就全没了,要填补这个空缺,朝廷还要再委派大批官员赴任。且不说这些新任官员对当地情况完全不熟悉,其中或有不称职者会延误事务办理,单就这一出一进,将近千人的任免会引起朝内各派系多大的骚动啊。”
刘龑沉着脸点了点头。的确,伍思成所说不无道理,这其中的利弊得失牵扯太多太繁复。这么做的话只怕是弊大于利的。可是刘龑还是不死心,道:“那就只查办贪污数额巨大的几个。”
伍思成还是摇头道:“这样还是不妥。一来我朝法令并未做如此规定,陛下以一时兴起而论案恐怕人心不服;二来。如果陛下您查办了这些官员的话,那如何处理引发此次灾害的首恶呢?”
伍思成的这句话让刘龑一激灵:自己方才只顾着这些贪污官员了,竟然忘了还有更令人头痛的问题在后面!这次的灾害不光只是天灾,更是*!而这个罪魁祸首竟然联系到了自己的后宫——华皇后!
华皇后之父,世袭平国公,现任门下省侍中,当今的国丈华天羽。他一共有兄弟二人,身为长子的他自然是继承了平国公的爵位,同时也成为朝中中立派的中坚力量。可是他的兄弟华天清却只领了一个威远将军的虚衔,此外什么也没有。因此华天羽对这个弟弟深感愧疚,便将世袭封地中的一半送给了这个弟弟,希望他能过着富足的日子。而华天清的封地中有相当大的部分就位于卫州地区的黄河南岸。
身为皇后陛下的亲叔叔,华天清纵然不是趾高气昂,仗势欺人的人,当地官员自然也少不了各种溜须拍马,奉承孝敬。早在皇后还是太子妃的时候,卫州官员就把每年用来修建黄河堤坝的费用中的七成用来修补南岸,以确保华天清的封地安全无虞,刘龑继位后这个比例更是上升到了九成。所以这些年来北岸的堤坝就是维持都有些捉襟见肘,最近两年更是每况愈下,如果不是官员们害怕北岸出现问题,只怕会把所有银子都用到南岸去。就这么一来二去,在黄河的猛烈冲击之下,大段的北岸堤坝终于承受不住,完全垮塌了。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这件事情虽然不能完全怪在华天清身上,却也因他而起,毕竟他对于官员们的如此荒唐举动从来都是甘之如饴的。如果要深究起来,华天清顾及一己私利而导致了这场灾难,这些官员们自然是难辞其咎,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华天清也撇不干净。如果事情殃及华天清,那么自然也会连带到国丈华天羽,以及皇后。
如此大案,不办的话刘龑实在按耐不住满腔的怒火,可要是办的话又投鼠忌器,皇后自从生产以后身体就一直不太好,像皇后这般要强的女子,如果被这件事情牵连,其心情不问可知,那对于她的恢复是大大的不利的。既不想伤害皇后,又不想愧对自己良心的刘龑拿着手中这份密报就如同一个烫手的山芋,不知从何下手。正如伍思成所说,比起处置贪污的众多官员,这件事实在要棘手得多了。而这件事情不能秉公办理的话,自己又有何脸面去处罚那些贪污的官员呢?
君臣两人面面相觑,难以定夺。正在此时,门外忽然有人来报:“忠义郡王求见。”
第五十四章 六 忠义郡王()
“忠义郡王?”刘龑听了之后不由得吃了一惊。
忠义郡王刘献之,今年仅仅十七岁而已。是已故的皇叔晋王刘潜的三子。在两年前的晋王之乱时,年仅十五岁的他骗取父亲信任回到太原,然后便将刘潜的部将一网打尽,毅然站到了父亲的敌对面,宣布效忠朝廷,讨伐叛贼刘潜。正是由于他的倒戈,才使得朝廷能够在短时间内平定了晋王引发的叛乱而不至于伤筋动骨,事后刘龑得知这一系列事情都是李太后的阴谋,为的就是剪除宗室的势力。因此刘献之此举实在是大功一件,也因为如此,刘龑得以放过了刘潜的亲族,只是将他们流放了事,从而保存了这一支宗室,而刘献之也因此得以被封为忠义郡王之位。
被封为郡王之后,刘献之交出了太原的兵权,乖乖来到京城居住,来到京城以后一直深居简出,从不和任何人来往。可以说刘献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