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汉新的猴急样不少将军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常邈自己也有些撑不住,干咳了两声驱散笑意之后才道:“胡说!有功既赏,有过必罚,哪有用功劳来换东西的?既然你这样说了,也罢!虎卫营原地休整十天,然后除伤员外全部赶往平壤参战!”
王汉新喜得一蹦老高:“太好啦!这回一定要把高丽王宰了,然后拿他的人头当球踢!”
关于这件事情常邈失算了一点,那就是十天之后当虎卫营休整完毕开拔时,整个营地一个伤兵也没留下来,因为所有的伤兵都扯下了绷带声称已经痊愈,然后虎卫营全员都赶往了大同江畔。
当辽东军越过清川江,迎接他们的是一望无际的荒野,高丽人已经将所有人员、粮食、和能带走的物资全部带走,来不及带走的都被损毁,当推进到大同江畔时,在南岸迎接他们的是一望无际的高丽军营地,卢炫已经组织起所有能拼凑的人力资源,平壤城也打开了武库,将所有武器分发给了每个能拿起武器的人,在大同江南岸布防的高丽军虽然不足五万人,可武装起来的百姓却高达二十七万之多,整个平壤城都已经准备好了殊死决战。这让常邈陷入了两难的局面:由于卢炫实行了彻底的坚壁清野,辽东军的物资补给变得困难起来,长期作战显然对绢之国不利,可是如果强攻的话不但己方会伤亡惨重,高丽百姓也势必死伤累累,这样一来要制服这个国家恐怕会变得困难重重。战事到此陷入了僵局。
此时在离这片战场数千里之外发生了另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的结果也影响到了绢之国。
第三十七章 七 金山之战()
热风席卷在金山北麓的草原上。
在烈日的灼烤下,一队队身穿铠甲的骑士们整装待发。这浩浩荡荡的军队正是西突契大汗安巴尔图里率领的二十万大军,安巴尔图里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一雪前耻,报当初在月亮海被阿比契力尔打败的仇。
身为突契大汗,安巴尔图里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他背叛了大哥伊迷迪的嘱托,杀死了自己的亲侄子篡夺了突契大汗的位置。虽然这种夺权在突契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过突契人看重的是实力,如果身为大汗却不能引领部众取得胜利的话,那么他就会被其他人取而代之。月亮海一战之后,安巴尔图里的人望大大的被削弱了,为此他失去了整个东部突契的控制权。之后他励精图治,努力挽回失分,在连续数次劫掠西域诸国获得成功之后,他总算挽回了脸面,稳定住了内部。
可是如果他不能击败阿比契力尔的话,那么他的人生中将永远背负着一个污点,想要重新统一突契各部也无从谈起。为了这一战安巴尔图里费尽了心力,他积极和各部的头人联络关系,争取他们的协助,这才在今年组织起了二十万大军东征。根据安巴尔图里的计算,阿比契力尔还没有完全控制整个东突契,那么他最多只能动员十万骑兵,这一战他在数量上已经占据了优势,何况他手中的二十万骑兵全部都是各部中的精锐组成。在质量上也是胜过对手一筹的。
现在安巴尔图里唯一担心的就是阿比契力尔本身的战斗能力。在突契人之中能获得红狼的称号就足以证明他是个怎样的勇者了,在月亮海一战中,安巴尔图里曾亲眼见过阿比契力尔在战场上驰骋的英姿。那份慑人的压迫感和出众的武艺恐怕在突契大军中难觅对手。安巴尔图里本身也是大名鼎鼎的勇士,可他心里知道自己绝不是阿比契力尔的对手。像阿比契力尔那种出入千军万马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的能耐足以令三军为之夺气。为此安巴尔图里特别从西海的蛮那部找来了一位名叫哈桑的勇士来对付阿比契力尔,这位哈桑堪称百年难得一遇的勇士,安巴尔图里看过他的实力之后重金从蛮那部首领那里将他买了过来,只要能打败阿比契力尔,那这一仗他就赢定了。
两军之间的会战于七月二十二日展开。双方列阵完毕后,安巴尔图里仔细观察了一番。果然不出他所料,阿比契力尔的部队只有八万左右。就两军的布阵情况来看。阿比契力尔依托有利地形,并没有主动进攻的意图。安巴尔图里命令前锋挺进,左右两翼随后跟进。根据他的判断,阿比契力尔不会单单就消极防守这么简单。一定是安排了伏兵在附近的林地内。他现在用前锋接战,负责中央突破,左右两翼掩护,故意在中军前面露出了一个缝隙,随着战事的推进,这道裂隙逐渐扩大以后阿比契力尔的伏兵很有可能会朝自己的中军展开突击,此时他就可以利用兵数的优势将他们包围起来一举歼灭,然后再回过头来对阿比契力尔的本阵发起最后一击。
战斗的进程就如同安巴尔图里的预计一样,由于数量上的优势。阿比契力尔的本阵开始后退,安巴尔图里的前锋和左右两翼像被吸过去一样不断向前推进,和中军之间的距离被越拉越开。安巴尔图里心中暗暗得意。看来阿比契力尔的伏兵就快要行动了。
就在此时,突然有人喊道:“看!是阿比契力尔本人!阿比契力尔亲自出阵了!”
安巴尔图里一看之下果不其然,阿比契力尔亲自率领约五千名精兵一路朝安巴尔图里的右翼发起了反突击,其势头之猛令右翼的士兵们如同雪崩一样散落了开来。眼看着阿比契力尔势如破竹,右翼军队陷入了混乱之中,安巴尔图里朝站在自己身边的勇士哈桑道:“哈桑。去把阿比契力尔的人头拿回来!”
哈桑恭恭敬敬的向他行了一个礼,然后催动胯下战马朝战场疾驰而去。
没用太久哈桑便和阿比契力尔遭遇了。两人一见面就知道对方是个劲敌,二话不说就战在一处。
由于阿比契力尔陷入了搏斗之中,阿比契力尔的骑兵攻击势头顿时慢了下来。战局也因此再次变得对于阿比契力尔军不利起来。
此时两人的战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哈桑手中的战锤化作了一股旋风,其气势之强周围的友军都退避三舍,却唯独奈何不了阿比契力尔手中的铁槊。安巴尔图里越看越心惊肉跳,看来即使是哈桑这样厉害的勇士也不是阿比契力尔的对手,尽管看上去两人旗鼓相当,可安巴尔图里看出来了,阿比契力尔还留有余地。现在他不能犹豫,必须趁着哈桑还能拖住阿比契力尔的时候将他彻底包围起来,哪怕用人填也要一举拿下这个劲敌才行。
就在他即将下令全军突击的当口,一支部队从树林之中飞也似的冲了出来,为首的正是东突契有名的勇士巴德尔。他率领着一万名骑兵朝着安巴尔图里的中军直插了过来。
这一下,安巴尔图里只能暂时施行原定计划,先将巴德尔的突击队消灭,由于数量庞大,很快便将巴德尔的骑兵队围了起来。安巴尔图里暗自叹了一口气,毕竟先击败敌军才是第一位的,要杀死阿比契力尔只能暂且靠后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身边的士兵突然发出了惊惧的叫喊声:“叛变!叛变!”
安巴尔图里的眼睛都直了。叛变!这怎么可能?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原本安置在最后方作为预备队的乃兰尔部的三万大军竟然反水,朝自己的中军猛攻了过来!
乃兰尔部竟然会叛变!自己可是把最疼爱的小女儿嫁给了他们的首领啊!为了这个亲家,他专门把他安排在后军,为的就是保存他的实力,最后战胜时也能分到一大份战利品,自己可以说是处处为他们着想,他们居然忘恩负义背叛了自己!
眼下安巴尔图里的中军主力都在与巴德尔的骑兵混战,要应付乃兰尔部的偷袭可没有这个兵力了。安巴尔图里当即决定前进,只有向前走才能靠近自己的军队,才有机会挡住这股叛军的袭击。
然而安巴尔图里的厄运还没有到头,那就是阿比契力尔的伏兵不止一股。当他的中军陷入混乱之后,从树林中再次杀出了两支万人规模的部队,分别袭击前锋部队的侧后和中军部队。这一下安巴尔图里的中军变成了被叛军和两支伏兵三面夹击的态势,而前锋部队也被前后夹击。
安巴尔图里错误估计了阿比契力尔的外交能力,他所掌握的军队数量实际已经超过十五万,此次参战的兵力实际有十二万左右,同时阿比契力尔还成功策反了乃兰尔部,所以双方的实际兵力比是十七万对十五万才对。
就在这个时候,勇士哈桑终于抵挡不住阿比契力尔的攻击,被阿比契力尔一槊刺死。右翼的混乱顿时再起,此刻,安巴尔图里的军队开始失控了。
黄昏时分,安巴尔图里逃出了对方的三面夹击,从战场上撤退。西突契二十万大军在此战中战死者超过了四万,投降的人多达六万七千人,除了左翼的三万人全身而退以外余部全部溃散,更重大的损失是高级将领战死高达二十六名。而东突契的十二万大军只损失了两万多人,除了右翼伤亡惨重外其余各部没有重大伤亡,也没有主要将领战死。东突契获得了完全的胜利。
黑夜慢慢笼罩了整个大地,东突契的士兵们零零星星的在满地的尸体中搜罗着战利品。望着这一幕的阿比契力尔不禁长叹了一声:在他心目中,此刻拯救尚且幸存的人才是重要的。可惜突契的习俗不是如此,如果有人还没死透的话,是会立刻被补上一刀的。如果有一天,突契人能改变这个陋习的话,那么突契人或许会变得强大无比。
一边的巴德尔抹了抹身上的汗水和血水,笑道:“大汗,这一仗打得真痛快,安巴尔图里这家伙现在大概正在哭鼻子呢。这一下没个三四年他是恢复不了元气了吧?”
阿比契力尔收回思绪,朝着巴德尔微笑道:“不止。只要让乃兰尔部去对付他,那么他再过十年也无法对我们造成威胁了。有这个时间,咱们该让刘龑那小子好好领教一下咱们突契人的弯刀了!”
“太好了!绢之国的好东西可太多了,咱们要发一笔大财啦,大汗。”巴德尔发出了豪勇的笑声,那笑声在黑夜中传得很远很远。
第三十八章 一 宫女()
青儿今年二十五了。虽然作为一个宫女已经不算年轻,但是作为李太后最信任的心腹,她至少在地位上是远远超越了那些普通宫女的。
青儿之所以入宫服侍太后,完全是因为李太后身边需要一个可靠的人,因此韩可民才精心挑选出了几个小女孩儿,把她们送进宫去。刚进宫时青儿才十一岁,不过那时的她就以乖巧机灵闻名,再加上她天生丽质讨人喜爱,几年下来只有她一个得到了李太后的赏识,成了她的心腹。这些年来青儿忠心耿耿的为李太后做了不少事情,成了延禧宫中不折不扣的二号人物。
今天青儿一早便取得了一份重要的情报——阿比契力尔汗在金山大败安巴尔图里汗,其掌控的地区已经大大扩张。
收到这份情报的李太后嘴角微微上扬,看来李太后对于这个暗自结交的盟友变得强大起来是非常满意的。青儿心中如此揣测。
“很好,突契虽然还不能统一起来,不过看起来安巴尔图里短时间内是无法恢复元气了。这样一来,阿比契力尔就会转而南下进攻我朝边境了。”李太后一边将密信烧掉一边说道。
“可是,太后。这样一来我朝的边境百姓便要陷入战火荼毒之中,这样真的好吗?”青儿忍不住问道。
李太后的眼睛扫了她一眼,青儿忙低下头去道:“青儿多嘴了。”
李太后哼了一声。缓缓道:“你跟了我这么久还不懂这权力斗争的残酷吗?没有兵权,没有强大的外援,怎能令朝野上下的服从?如今皇上兵权在握。我们插不进手去,如果不依靠突契人来打击他的军队,我和显儿就没有翻身的日子了!我知道你心软,不忍心百姓受苦,你放心吧,本宫只是利用突契人,事成之后。本宫又怎能容忍突契人在我朝境内为所欲为呢?留着安巴尔图里不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可以掣肘阿比契力尔吗?”
“是,太后深谋远虑。青儿是无法想得如此周全的。”青儿低着头说道。可是她心中却不这么认为,事实真的会如同太后设想的那么简单吗?尽管这一次阿比契力尔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仰仗着太后的帮助,如果没有太后动用关系和人脉说服了乃兰尔部反水的话,阿比契力尔就算是胜利也必定是损失惨重。可是阿比契力尔那样的人绝不会甘心被太后利用,等他强大起来以后恐怕会成为绢之国的心腹大患,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要消灭他必须要强大的武力,可绢之国的武力那时只怕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了,又谈何赶走突契人呢?太后刚愎自用的毛病恐怕会害了她自己吧?
正想着,忽听外面有人回话说楚王刘显前来问安,太后立刻宣他进来,青儿赶紧闪到一边垂手侍立。
刘显今年已经十四岁了。自从刘龑继位以后便加封他楚王的爵位,在旁人看来当年刘裕通迟迟不给刘显封王,就是为了给刘龑一个向弟弟示好的机会。可在李太后眼中却是刘龑为了离间她们母子而做的一步,因为加封楚王之后刘显自然不能再呆在宫中,有了自己的王府之后便不能时时进宫来拜谒母亲了。
青儿对于刘显也有着母亲对儿子一样的感情,毕竟当年她入宫就是因为李太后刚刚产下刘显需要照顾,而自己的宫廷生涯就是伴随着这位小皇子的成长一路走来,或许是因为宫女没有子嗣的关系。因此青儿对于刘显也是格外的疼爱。
这位年轻的楚王殿下在这段一两年内明显长高了不少,原本的孩童模样已经渐渐褪去。转而变成了一位翩翩少年郎君。不过以青儿的眼光看来,由于李太后过于宠爱,刘显的体格有些瘦弱,虽然还不到文弱书生的地步,却也和他祖上的雄壮相去甚远。
刘显恭恭敬敬的给母后问了安,又坐下喝了口茶,问了些日常起居的事后便起身告退了。李太后虽然依依不舍却又不便挽留,只能随他去了。
刘显走后,青儿悄悄对太后道:“太后,依青儿的浅见,不如努力让楚王殿下回自己的封地,这样既可以远离京城的是非,楚王殿下也有了自己的根基,将来也可为太后您的大计提供一份帮助。”
李太后先是瞪了她一眼,随即又沉思了片刻,缓缓道:“你说得确有道理,不过一来显儿年纪还小,二来皇上也不会轻易放他出京,待本宫从长计议吧。”
青儿心中暗自摇头:李太后样样精明,唯独对这个儿子是过于依赖了,将楚王送出京城才是免祸之道。万一将来突契人杀入京城,刘龑若不能幸免,那么谁又能保证刘显不被突契俘虏呢?如果这两位王室正统一朝而空,其余王子怕是无人能扛起统治庞大帝国的重任的,那样绢之国势必受制于突契,这只会对太后更加不利啊。不过青儿知道太后是听不进这一点的,哪怕多一天,太后也想让这个儿子留在自己的身边的。
李太后坐到书桌前提笔写就一封信,分别封好以后交给了青儿,道:“你将这几封信送出宫去,让我外公照信中所说实施。”
青儿答应一声,收好了密信。然后便退了出来,若无其事的找其他宫女嬉戏调笑。直到掌灯时分,青儿才偷偷溜出了延禧宫,她必须趁着夜色将密信放在御苑中的一棵槐树的树缝之中,明天一清早负责打扫的苏公公会来取走这封信送到韩可民手中。眼下她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让人发现自己的行踪。
穿过几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