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毅顿了顿笑道:“父皇!儿臣有儿臣的打算,古有分封制和藩王制,这两个制度虽有弊端,但现在看来可以采取这一措施。”
“分封制?藩王制?朕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啊?”柴烈微微皱眉,他没少读过历史,可是怎么想也想不出哪个朝代有过这个制度。
柴毅汗颜无语,这才想起这是游戏世界,和历史不挂钩的,或许游戏世界的前朝真的没有过这个制度,所以柴烈没听说过也不奇怪了。
“父皇我给您解释一下!”柴毅抹了把汗,开始构思要怎样给柴烈讲才能让他明白。“这分封制简单来说就是给宗室成员和有功的军功功臣或已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但在名义上仍未宣布独立的地方势力首领,或者由皇帝册封统治某地区的统治者从领土上划一块地作为封地,归他们管制,这就是分封制。而藩王制和分封制虽然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他们也是有很大的区别,分封制下的王国是个独立的王国。只要向皇帝称臣纳贡并服从皇帝的统治就行了。中央并不直接干涉地方王国的事物,分封王国享有独立的军事、民政、财政权利。简单来说就是传统分封制下的王国享有高度自治权
而藩王制,除了北方几个边关地区的王外他们享有高度军事自主权,其他内地藩王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享有一定军事权利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实际的权利,只是在地方上设有一个王府,享有皇亲国戚的荣誉而已,另外朝廷再在每个藩王驻地,都会有驻军,一方面保护藩王宗室的安全。另一方面防止地方上有变,藩王好及时组织军队予以应付。除此外藩王并不享有其他军政、民政、和财政权。这些由地方布政使负责,但封的是内姓不是外姓,只有宗室成员才可以被封王。”
柴毅口中的藩王是介于地方官吏与天子之间的统治者,他们有自己的藩王国,他们只能是宗室成员,藩王一般都有独特的名衔,这些名衔一般为地名或地域名,由皇帝来决定。而分封制是可以将土地分给功臣或先代贵族的。
通过分封把忠实自己的诸侯封在交通要道和重要的农业产区,这不仅仅控制了主要的经济交通命脉,防备了蛮夷,而且还把原来殷商的旧民驱除到了远处。
在条件的许可下,分封制似乎是不二的选择。因为信息传递在古代极度有限,诸侯遇到了什么情况是不可能第一时间把信息快速传递到皇帝那里,拥有相对大的权利可以及时处置当地的变乱。
最后,也就是最主要的一点。分封制以井田为基础。井田制决定了从王室、公室到氏室占有土地大小和俸禄,不断的分封其实就是不断的占有土地和分配权利。
“原来是这样!”柴烈虽是个粗人但只听了一遍便明白柴毅讲的分封制和藩王制是怎么一回事了。
柴烈能听明白柴毅很高兴,正想继续说,只见柴烈摇了摇头道:“用这个制度瓦解丞相的势力是没错,可是这个分封制和藩王制朕感觉弊端太大了!朕觉得不妥!搞不好还会天下大乱,做了诸侯的人未必会满足现状,他们还会想着做皇帝吧。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朕认为很快他们就会对王室关系淡化,后期会形成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并且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贪官历朝历代都不会少,这样只会损害皇族的利益!又怎么让我们大周千秋万代?藩王制的话虽然比分封制弊端小多了,但是朕认为这些藩王享受朝廷的俸禄会成为国家的毒瘤!帝者要以天下为大,民次之,所以朕也不认同藩王制!”
“这。。。儿臣不是这个意思。”柴毅感到有些委屈,他并不是想让柴烈去搞什么分封制和藩王制,只是他接下来的话却离不开这两个制度,所以才给老皇帝普及一下,不曾想却又被误会了。本来柴毅还想说改朝换代是在所难免的,可这话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不过话说回来,柴烈对分封制和藩王制的认知居然比他这个学霸还要内行,有些问题柴毅都没想明白,没想到竟然被柴烈三两句话就给解释通了。
第十六章 唐寅()
“父皇!您听儿臣说!儿臣的意思是您将儿臣外封为王爷,儿臣到了封地便用手段迷糊他们,令他们对儿臣放宽心,实际上儿臣会暗地里组建军队,招募谋士,用不了多久便可以救大周于水火,绝不让柴家的天下落入丞相之手!就算是丞相也不会想到儿臣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他发应过来早已大势已去!”柴毅此时也很后悔,说那么多居然搞得柴烈不信任自己了,早知就直接明了的说了。
“嗯!”柴烈缓缓的直点头,“此计甚好!是浅儿想出来的吗?”
“嘿嘿!”柴毅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道:“也不全是二哥的功劳,其实是我们俩一起想出来的。”
这段时间柴毅早就利用系统将南周朝的朝内制度给弄清楚了,倒是和明朝差不多,只不过没有藩王制度,但也有封王这条制度,不过却又和明朝的藩王制不同,明朝是成年皇子必须按部就班早早的就要去封地报道,而南周朝是只有犯了错误的皇子才会被外封,像柴浅那种做了“大逆不道”事的只能被贬为庶民去与民同乐。连王爷的待遇都没得享受。
南周朝自开国以来还没有皇子会被外封去做潇洒王爷,所以整体来说不完善,更不会有人去想着提防藩王,以免影响了中央的利益,柴毅正是想利用这个制度缺陷去完成自己的霸业!
你们在宫中享乐,老子去宫外闷声大发财去!让你们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这就是了!想不到朕的毅儿还有这种聪明才智!朕深感欣慰啊!好!就这么办!”柴烈当即应了下来,“明日早朝你也去吧!朕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册封你!”
“那儿臣不在的日子可要苦了父皇了。”说实话,柴毅虽然没和柴烈相处多久,但就这样离开他反而还有点舍不得,不知道这一去要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他,兴许自己前脚刚走老皇帝就嗝屁了,这都不好说。
看着柴烈头上隐隐约约有了几根白发,柴毅心中暗叹,每个人都会老,皇帝又如何,不还是逃不过六道轮回?柴毅暗暗窃喜,感觉自己有些幸运,不是真的生活在这个时代,只是游戏这个时代。等通关了也就回去了。
不知不觉这父子俩已经聊了一上午了,二人又叽叽喳喳聊了一番,柴烈深感疲惫,不由说到:“朕真的是老了,聊天都会感觉到累,差不多快到用膳时间了,你要不要留在这里陪父皇用膳?”
柴毅思索了一会儿道:“还是不要了吧。传出去会被他们认为咱们密谋什么呢。”
“说的也是。”柴烈想了想觉得柴毅说的也有道理便同意了,“既然这样,那朕就不留你了。”
“对了!”柴毅忽然想到了什么,道:“李牧将军被父皇罢黜了?”
“嗯!不知怎么如今满朝文武都已经知道了浅儿的事,昨日六部一同上书弹劾李牧,朕也没有办法,本想罚他些俸禄作罢,可文武百官一起上书,朕也帮不了李牧只能顺应民意了!”说到李牧的事柴烈又是一阵叹息,“李牧可是开国头等功臣,当年替朕南征北战征讨四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的四大将军两个去世,一个在戍守边关,只剩下他一个老兄弟,如今。。。。。。唉!”
“好了!朕不说了。”
“那儿臣告退!”柴毅躬身抱手,施礼离去。
话说,柴毅出了金龙殿,走出百米之后只见前方站有一男子,瞧那男子身穿白色长衣、头戴一片毡巾,年龄约莫二三十岁当真是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生得风流韵致,俊美绝伦,他的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俊美异常。一双眼睛就像浸在水中的水晶一般澄澈,眼角微微上扬,两弯眉浑如刷漆。薄薄的唇,色淡如水。外表看起来好象放荡不拘,但眼里不经意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小看。厚薄适中的红唇这时却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
就连柴毅自认为自己已经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容,但看到此男子却有点自愧不如的感觉,不过话说回来柴毅虽瞧的此人仔细,却是不识他,但看他架势却又像是在等着自己,柴毅担心来者不善,于是便故意避开他的目光匆匆离去,而那人却锲而不舍,追了过来。
“干嘛!?”柴毅猛然转身,那男子吓了一跳往后退了两步,抱手笑道:“您就是六殿下吧!小生唐寅有礼了!”
倒霉催的系统又说话了,
“姓名:唐寅,年龄:29,身份:南周朝后补官员,文学:95,才艺:95,武学:80,智慧:90。”
“喔喔喔!”听到这行信息柴毅的下巴差点跌下来,这不会是那个风流才子唐伯虎吧!不!没有吧!就是他!“你是唐伯虎?”这数据很让柴毅眼红。
“六殿下居然知道唐寅的字!不愧是六殿下!唐寅佩服!”唐寅一脸服输的样子,
“额额。”这和周星驰的唐伯虎倒真有着天囊之别啊!无论是历史还是影视,在柴毅的脑海中唐伯虎的样子就是周星驰那个样子,却不曾想真正的唐伯虎那么正经。
“你找我有什么事吗?”柴毅眯眼眼睛仔细打量他,心中却在猜测这家伙会不会是太子的人。
唐寅正色道:“唐寅久闻殿下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不满殿下说,唐寅一直想有出仕的机会,无奈唐寅一直没有这个机会,本想着去太子殿下身边谋个差事,唐寅以为他是个慧眼识珠的人,却没想到太子殿下让唐寅去青楼和风尘女子吟诗作对!这对唐寅来说是极大的耻辱!今日有幸碰到六殿下!求六殿下给唐寅一次机会!”
柴毅白了白眼,心想历史上的你不就喜欢过那样的生活吗?不然那句“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怎么来的?
见柴毅不说话,唐寅急了,“还请六殿下成全唐寅!唐寅空有一身抱负想报效朝廷,却没有机会得以施展,做个赋闲留在宫中太过无聊,可唐寅又不舍离去,想找个机会。。。。。。唐寅觉得实在是憋屈,听闻六殿下礼贤下士,所以唐寅决定死心塌地的跟随殿下!今日的机会唐寅是不会放弃的!”
第十七章 礼贤居()
“扑通”一声,唐寅双膝重重的跪在了地上,“还请六殿下成全唐寅!”
“哎呀!”柴毅吓了一跳,急忙上去相扶,声道:“唐先生,你这是干嘛啊?我又没说不要你。”咦?这话怎么感觉那么别扭啊。
“你先起来!”
要说唐寅也是个硬骨气的人,头一横索性道:“殿下如果不答应,那唐寅。。。那唐寅就跪到殿下答应为止!”
“我答应你!我没说不答应!我本来就是想答应的!”柴毅没好气的说道,撒开了手也不再去扶他,他愿意跪让他跪就是了。
“真的!”唐寅闻声大喜过望,也不在那儿赖皮了,要说像唐寅这种本身有能力,却又无处施展,用这种出仕方法的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西汉的刘邦也是经过种种考验才得到的张良和韩信,而三国的诸葛亮则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的,到了游戏世界唐伯虎居然是跪求柴毅将自己收留。
“唐寅,你为什么会想来投靠我?众所周知我现在已经没有能力和太子作什么斗争了,聪明点的人都早已经敬而远之,偏偏你还这么求着让我收留你,你就不觉得跟着我你会再无出头之日吗?”柴毅奇怪的问道,以唐寅的聪明才智是个识大体的人,柴毅不得不提防一下,万一这家伙是太子的人呢?
“啪啪啪!”唐寅为柴毅鼓起掌来,“六殿下果然名不虚传!您对在下不信任这也是在所难免的,不过这足可以说明您是一个睿智的人!能成大事!在下正是奔着这个来的!唐寅相信您能让我一展抱负!”
“哦?”被唐寅变向的夸了一遍,柴毅心中虽高兴,但却没有就此对唐伯虎放松警惕,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知人知面不知心!
“既然这样,那你说我现在应该怎么办?”柴毅思索了一下问道,这也算是对唐寅的一个考验,数据是不错,只是不知道有没有真凭实料。
唐寅见四处没人便道:“殿下,现在的形势已经不利于你在宫中继续逗留下去了。二殿下入狱,李牧将军倒台,朝堂上已经没人敢再替你说话,你早就失去了先机,不再做点反抗的话你只能被人任其宰割!”
柴毅点了点头,“这倒是没错!不知先生有何见解?”
唐伯虎窃笑道:“在下认为宫中不易多留,殿下理应出宫另起炉灶!重新培养自己的势力,为他日回宫做打算!”
“哈哈哈!”柴毅失声大笑起来,道:“先生言之有理,我正有此意!”
“哦?”唐寅模棱两可,并未听懂柴毅具体指的是什么。
“如今朝中满朝文武均听从太子的话,这宫中已然是太子的天下,也不满先生说陛下的权利已经被丞相所架空,这二人联合起来只怕我必定不是对手,此刻他们还不敢有太大造次,毕竟皇上是开国君主,深得民心,暂时还不会逼父皇禅位。太子也只是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对他来说算是一种自保手段,当然他还是想光明正大的继位。有先生这番话我就放心了,本来还对先生充满疑心,现在看来先生确实是真心实意的想帮助我!”柴毅没有想到唐寅想的已入自己下怀,感到这家伙不像是太子派来的,太子派来的还给自己出谋划策?说不通啊!
唐寅微微一笑,看了柴毅一眼道:“六殿下确实有大智慧!在下已然不敢小看,不曾想还是将您小看了。在下不怕多说,以殿下如今的局面哪还会有人来投奔?唐寅此举又怎会令殿下所信服?”
“先生严重了,如今看来你我如同知己一般,相见恨晚啊!有先生帮助我想在未来的路上当真是如虎添翼啊!”
“哈哈哈!”二人齐声大笑,柴毅牵着唐寅的手笑眯眯地道:“我还有些事不明白,想向先生请教,还请先生去我那里小坐一会儿。”
“好说!好说!六殿下既然说了唐寅自然没有不去的道理!”唐寅一口答应下来,心中确实对柴毅心存敬感。
二人像多少年没见的老朋友似的,有说有笑的一起回到了柴毅寝宫。
柴毅恭恭敬敬的请唐伯虎入座,想了想道:“先生应该还没吃饭吧?小赖子!通知御膳房多加一套餐具!多弄些好菜和好酒!”
“既然殿下有此意,那在下恭敬不如从命,那就也不客气了!不怕六殿下笑话,来到宫中也有年月,一直在礼贤居中等待出仕的机会,那里面的饭菜味道确实不怎么样,也没有什么好酒供我们品尝!”说到这唐寅忍不住笑了起来。
听到礼贤居这个陌生的名字,柴毅立刻在脑海中向系统查询这个地方的资料,很快系统就发来了资料,“礼贤居!顾名思义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收留才华横溢有真才实学的人!因为刚刚开国,人多肉少,不少官职以满,但科举又不得不继续进行,这样虽然有人高举,但却无从安排官职,皇帝为了避免人才流失所差人建造的!至今为止礼贤居已经聚集了数百人!这些人都有真才实学而且还都是科举状元,有的不想等待便出宫找地方做个门客,只是有些渴望被朝廷录用所以选择继续留在礼贤居等待机会。”
了解到这一切柴毅不禁暗叹,看来礼贤居只是收留人才,但并未改变人多肉少的情况。
“礼贤居还有许多像先生这样的人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