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英雄- 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春季的西南相比秋冬季节的关外还没有过于猛烈的劲风,雨也到不了夏季北方的那个地步,这使得跟随队伍的航空队的孩子们可以直接在一二百米甚至更高的空中侦察,使得队伍无需担心在经过一些看似凶险的山谷的时候时刻担心着这一带有会不会有对方的伏兵。

    “敌人会在这一带部署伏兵么?”王永看着那险峻的山川有些担忧的问道。

    张海对此也没有把握,按照常理来说,这条路不是什么山川小道,而是越国通往云南的要道,总会有一些兵力驻守。不过如果这世上的军队在任何情况下都像辽东之役前的后金那般认真准备尽职尽责,明廷又怎么会让后金崛起,并让云南一带的反叛武装闹上这么长时间?

    “希望我们会遇到敌军的伏兵!”张海自信的说道,同样也是鼓舞着弟子及战士们。

    让张海没有想到的是连续几天的行军中除了蚊虫之外,不论是边境一带的少数民族土兵还是理应在这一带布防的残明正规军似乎都没有做出过什么反应,元江一带常见的傣汉等组多如牛毛的土匪盗贼见到这样声势庞大装备精良天上又跟着“神物”的队伍也没有敢于招惹。直到张海所率领的八千左右的官兵直接兵临元江府的时候,那城头上的明军才如临大敌。元江府是土流合治的地界,以南大多由明朝分封的各个土司管辖。按照张海的看法,这些边地少民的最终出路同关外的那些少民没有什么两样,不过类似的军事行动可以放在之后,而这次出兵的目标显然指真对大股的地方政权,依靠军用食带来的充足给养,又没有在当地展开征粮。因此才顺利的从越国境内直接兵临元江府地界。

    这一带的傣族土兵虽然比一般的内地明军有些战斗力,却也不了解新军主力部队的虚实,当见到有大军自南方而来,很自然的当成了越国境内前来征讨的大军。

    “郑家是不是疯癫犯病了?南边儿的阮家不打,就来挑衅大明?”一名驻防元江府的汉臣对此极为不解。而驻守在这里的傣族土官却不怎么在意:“来敌的兵力虽然相比我军占优,可看起来没有准备多少辎重以及攻城的工具,依靠元江府的城墙坚持到大理甚至成都一带的援军抵达不是问题。”

    可兵临城下的战士们很快就用燧发排枪和超轻臼铳告诉了这些从未见过如此犀利的火器和前所未见攻城手段的土兵们:这是一支根本无法对抗的力量。

    虽然官兵们早已不畏惧了攻坚,张海还是没有想到这一带的明朝城池守备如此之差。不要说城头的碉堡和被覆,就是用于防守的投石机都根本没有。更重要的是守军似乎认为只要站在城上以弓箭和石块就能粉碎任何进攻,结果是在犀利的直射火力和精确而猛烈抛射过来的六两重弹的打击下战士们轻易的如同进攻辽东部城池一样在没有付出一人战死的情况下就轻易的攻上了城头。

    天空中那些飞行之物在西南一带的心理威慑效果似乎也比在内地或者汉化很深的后金那里好的很多。跟随队伍的航空队的小女孩们只是用很不到十箱从天空中发射的改良型百虎齐奔箭就震慑住了对手,为大部队的上城赢得了时间。

第501章 春节攻势(二)() 
为了尽快的结束战斗,张海再也没有搞什么“实战练兵”,而是告诉攻上城头的第七旅和近卫部队先锋:就像在野外同强敌野战一样,进入有效射程就可以没有顾虑的开枪。

    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只付出了几名战士因为头部或小腿遭到钝击而轻伤为代价,攻城的队伍就杀伤了上千人俘虏数百人,还迫使不少敌人放弃武器逃到了城内。

    八千多人的部队针对还没有辽东地区一些重要城市大的元江城可以说是兵力上绰绰有余,没有花费多少功夫就从城头的四面八方展开了向中心敌军的扫荡。巷战中只有第七旅的一名战士在近战肉搏中被敌兵砸中了头部,虽然有头盔防护也因为脑震荡导致死亡。而残留在城中进行顽抗的几百名土兵还有放弃武器的大部分汉军官兵很快就被甄别了出来。

    对于那些在战斗中被俘而不是主动投降的敌人,队伍没有留用的打算,而是直接以枪弹和套管钢矛清理了这些人。为了防止尸体带来的瘟疫,直接就将这些被屠杀的尸体投入了江中。

    无数的尸首在水中鱼群的追逐下奔向南方的下游。

    除了在城头或城内进行抵抗的人,所有城内土人的青壮以及其他类别的人口都被分别看押起来。队伍在全城的汉民中临时招募了五百人,并留下了第七旅一个加强连的战士负责进行守城准备彻底控制元江城,而主力部队在黄昏还没有来临的时候继续向北展开推进。

    又是一连几天在艰难地形下的行军,滇区的山路乃至早春时节下依然存在的蚊虫成了远远超过敌人的存在。路上队伍直接通过了不少极适合打埋伏的良好“口袋地形”却根本没有一支敌军想要在这里设伏。为了给敌军集结兵力以便于队伍集中起来消灭的时间,张海所率领的近卫旅及第七旅的队伍没有展开任何强行军,甚至是没有急行军,只是以常行军的速度向北推进。

    队伍直倒濒临大理省城不过一百多里路程的时候才遇到仓促聚集起来的土汉大军。规模似乎有两三万之众,这其中一部分似乎是省镇营兵之类的明军正规军,而还有很多人从望远镜里仔细看看风貌就知道是临时征集起来的民众。

    新军主力部队不是第一次面临以少对多的压力了,虽然往往是新军主力部队获得压倒性的胜利,但往往又是总规多少有些惊险。因为在以往的情况下如果主力核心部队用一倍的兵力去对付两倍的敌人,又不是攻坚战,那纯属浪费兵力。

    而在距离大理城不远的云南境内,近卫部队的官兵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真正“一帆风顺”的压倒性作战是什么样的。远处的敌军几乎没有多少善于射箭的人,就是群体临阵看样子有只是在百步左右的距离上才开始准备放箭。而张海用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前来进攻的敌军之后果断下令在百步左右的距离上就对进攻的敌军展开枪铳火力。炮兵也以实心弹对敌军展开侧射。两个步兵旅六个加强营战斗群,光是已经填装好弹药的燧发排枪枪管就有六万六千余支,如雨季的雷声一般连绵不绝的枪铳火力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以密集的火力将敌军成片的打到。九十多门火炮近距离上一分钟之内的连续四轮开火打出的三四百发炮弹也齐到了类似的效果。

    在短短一分钟时间之内的枪炮火力猛烈夹击之下,两三万规模的敌人大军在瞬间就被杀伤了三分之二,不少准备用于防护的车盾甚至强化了实心弹炮弹的效果。张海所率领的新军主力部队几乎没有一个人战死,甚至没有一个人减员性负伤就以摧枯拉朽般的态势扫荡了前来应战的敌人大军。

    猛烈的火力下残存下来的数千名敌军在震惊之下甚至连逃跑的反应甚至连倒在地上装死的反应都丧失了。而九十多门长炮接下来在短短一分钟之内展开的三轮重霰弹火力在并不算长的时间里就吞噬了残存下来的敌人。

    新军主力部队中张海所率领的近卫旅群算是历次交战中最多的,经历了不少次大场面交战,而不少情况下因为兵力的悬殊,使得官兵们往往觉得敌人也很强悍。而如今在双方兵力差距不过三倍左右情况下的野战,对付的又是不像后金战兵或者漠北骑兵那样战力不俗的队伍,战士们似乎第一次感觉到主力部队的火力是多么的强悍。

    “先看看有没有能用的铠甲!”张海传令道。按照以往的作战习惯:铠甲是敌军的各种军备中唯一有点儿价值的物资。其次是可以做为炮兵霰弹的各种规格不一的铅弹,然后才是那些可以重新加工的火药。

    对战场的打扫不由的让战士们有些失望,这南方一带似乎就没有多少铁甲。出战的敌军更常见的防具是腾盾,而那似乎是包铁棉甲似的战袍则是空心的,早就不知道里面的铁叶去了那里。那些土人官兵也是如此。

    终究还是有不少骑着马的敌人做为残兵败将向北逃去,张海等人所率领的队伍虽然也带了一些马匹,并且不少战士已经对骑马颇为熟悉,张海还是没有下令展开追击:“让敌军去报信。不论是望风而逃还是准备集结大军来战,或者动员起主要力量准备进行守战,都比我们在这整个滇境东征西讨对付这境内的残敌方便的多。”

    旧历新朝四年正月初十,自越国境内北上的张海所率领的主力部队逼近大理。得到了逃兵们船来的令人惊恐的信息,又看到伴随着天上的“圣物”不断逼近的敌人大军。虽然负责守城的汉将还在犹豫不决,不过当队伍对大理这声称按部就班的展开攻击的时候,在城头上土兵守军的慌乱引发了敌军的连缩反应。不给敌军以任何机会的队伍又轻而易举的攻上了城头。

    针对大理府城的扫荡相比元江府之战总归是麻烦了很多,但战斗还是进行的很顺利。在枪铳,火炮,空中热气球的配合之下不到两个时辰左右的功夫就粉碎了大理守军的顽抗,占据了滇地省城。

第502章 险关伏击() 
就在张海,石垒等人所率领的南路两路大军顺利而轻松的从元江府,威江府等方向上攻入云南腹地的时候,马冲昊,杨波等人率领的第五旅群和第六旅群也分别从七星关和巴中至万县方向从川北和川东北的大道直接发起了正面进攻。

    为求同川蜀一带的敌军决战,两旅人马虽然只有几千人的精兵,完全可以翻山越岭走一些小路,但是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堂堂正正的沿着当年魏伐蜀汉的大道前进。

    马冲昊等人从陕南向七星关方向进发的时候原因以为这里应该有一场大战,至少这样的川北门户之地川蜀一带的残敌不可能没有重点防备。

    却可不曾想到在七星关一带驻防的敌军水准远远低于关外北方那些强敌,两三万人的大军仅仅在跟随第五旅行动的六部空中热气球七八千支火箭的威慑之下就彻底的溃败了。

    “这残明政权在川署一带如果从入夏的时候开始算到现在也有大半年的时间了,怎么队伍还是像刚刚召集起来新训不久的队伍一样?”马冲昊有些疑惑起来。

    经过了关外同蒙古后金等部的交战,就连不少的新军主力部队官兵们也不适应敌人反差这样巨大的变化。

    就连一些营一级的学塾弟子也开始怀疑起来,这会不会是敌军的疑兵诱敌之计:“敌将也是有点儿水平,敢于下决心用两三万拥有不少旗号铠甲的正规军做代价,这可能是害怕我军嫌取得的战绩太少。我不相信这些力量就是敌人的全部家底,应该还有不少精锐在前面。”

    马冲昊也是持同样的看法,因此在沿着川北的山路前进的时候时常派出队伍去两边侦察,可越往南似乎道路就越险峻,对于几千人规模的力量来说如果要保持对侧翼山头上的有效警戒那么,就必然会让队伍的进军速度奇慢。于是在队伍沿着山路向前推进的时候,第五旅的部队更多是用配属到旅的数部航空热气球升到几百米的高处去侦察那些悬崖两边的敌情。

    第五旅不少官兵们的预感并没有猜错,此时驻守四川等地的朱燮元和杨愈茂等人的确把防守的重点放在了北部。经过收拢不断有战斗力的残兵外加这半年来的整训,退居川蜀等地的残明势力重新拥有了近十万规模左右相对较精锐的野战集团,加上动员起来的乡兵和土兵总计二十万大军。这二十万大军也是残明最后的力量了。虽说并不比当年的蜀汉逊色多少,可也如蜀汉一样在各个方向的防御上捉襟见肘。在兵力有所不足的情况下,贵州地带还有因为新军针对明朝的战事而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安彦邦等人,为了防备以安部为首的民族地方武力,不得不牵制了整整两三万堪战精锐足足一个总兵的力量。这样川蜀一带的明军就只能再北方两个重要的方向上各五万左右兑了一半水份的大军进行防备,并分别由周遇吉和秦良玉统领,在川蜀腹地则只有两三万人左右的集团做为预备队。

    而对于云南等地来说,主要就是以原有的地方武力和土兵等构成防御了。

    经历了夏季的长江水战之后,拼死才逃出险境的朱燮元与周遇吉等人再也没有了反攻复国的野心,川蜀一带又没有象样的皇族可以封皇帝,因此暂时也没有策立皇帝以示同新朝的决裂。

    让对方感觉到进攻蜀汉的困难,维持一个割据的局面,在张海等人北方大胜的消息传来后就已是蜀中残明势力的最大期望了。

    周遇吉等人原本对于有效的蜀中防御也没有抱多大期望,可是当得知新军主力部队光明正大的从川北和川东北的大道上攻来之后却不由的多少有了一丝信心。

    为了让几万人规模的部队尽可能的做到有效的伪装和隐蔽,周遇吉从五万多人大大军中淘汰出三万余人。就是原有的精训主力也淘汰出去几千不怎么听话的人,用这些淘汰出去的人在七星关一带仰装正面防御敌军,以让敌军产生“已经消灭了这一方向上抵抗之敌”的假象。

    而两万多人精锐主力则部署在广元境内的剑门关一带。为了对付空中可构成威胁的热气球,配属给两万余明军的上百门轻炮以及堪用的上千支鸟枪全部备在山崖上构筑的壕沟内以特制的石木架子架了起来做为防空应对。而为了让两万大军从空中看起来也能保持隐蔽,几乎用谁天的时间在广元剑门关以北修建了不少用于隐蔽的被覆壕沟,并用在他处连土带草连在一起的土木精心的构筑了伪装。为了最大限度的打击那些披甲的敌军,两万余人的大军不仅准备了不少重箭,使得从山崖上向下射去的时候仍然能够拥有足够的威力。还准备了不少带着“马尾”的投石。这种类似古罗马军队中的马尾投石相比真正意义上的投石索射程近的多,仅仅比手投要远一些而已。但是最重要的是普通士兵也能掌握,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投石索不仅仅训练要花费不少时间,还扔不方便,也扔不快。而对于宽不过一百五十步左右的山谷来说,这些投石也完全能够满足打击谷中敌军的需要。

    经过同新军主力部队的不少了解和交战,山谷的两侧周遇吉也命人准备了也不少用于火药抛射碎石石块构成的“抛石雷”。连绵几里范围内的三十万支重箭与二十多万碎石并不能保证成功,毕竟敌军有事先发现危险或者绕路的可能。不过对于此时的周遇吉来说,这也是他能够做的全部事了。如果伏击没有埋伏到那些北方来的强敌,那只能说是天不佑大明。

    “我们一定可以成功的,最新传来的探报说,北面而来的几千强敌并没有打算绕路,也没有在山谷两侧进行细致的侦察。只要天上那些气球里带的人不亲自下来事先做查探,我们的伏击一定可以成功。”周遇吉摩下的一名部将传来了似乎令人兴奋的消息。

第503章 险关伏击(二)() 
经过了辽东地区的不少攻坚战,之前还经历过不少山地作战,这使得包括马冲昊在内的新军主力部队官兵们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传统部队对于地形的敏感和认识。在新军主力部队官兵们的印象和直觉中,也就是那种传说中的“一线天”地形才是不可在有敌军把守的情况下通过的死地。而广元境内剑门关以北的地形和地势,也就是并不算宽阔的山谷而已。山崖之间的句里多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