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半世欢-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一三章 地动() 
阿秀在香铃儿与将军对话时,心神从寻事的困境中转出来,那不同寻常的海风气息再一次引起了她的注意。

    抬头望天,不看则已,一看之下大惊失色。只见晨间的满天卷云,已层层铺开来,似被强劲地海风吹开一道道口子,云与云之间似沟壑般纵深相列,一道天一道云,布满整个天空,又似柄柄长剑,直指东海。

    那尽头处,发出不同寻常的黄亮光芒,幽幽深深,直落往海尽头。

    那军爷听此话,脸上胡子颤了颤,略不满道:“姑娘何出此言?”

    心下则多了几分戒备,本来这个时候,金州就没什么外地人,这两人来的诡异,说话也诡异,让他已打消的防备之心又起。

    不由一手按在了腰间长刀上。

    阿秀脸色发白,匆匆往前走去:“将军请行个方便,让小女子往海边一看。”

    军爷“唰”一下抽出长刀,立在阿秀身前:“姑娘此来,到底所为何事?又为何口出妄言?若不说清楚,别怪我们不客气!”

    阿秀来不及解释,似寻常一般伸出手,可所有人皆是眼前一花,只觉眨眼间,再定睛看时,将军的长刀已到了阿秀手上。

    身在其中的军爷更是愕然至极,他只觉握刀的右手轻轻一麻,手中便一空,自己的刀转瞬就没了!

    幻术?还是妖术?

    他又惊又骇,呆愣在原地,还未反应过来,又是手中微动,那长刀,又回到自己手中。

    两下动作,只一呼一吸之间。

    阿秀诚恳道:“将军,小女子名阿秀,懂一些观天之术,此时海中波涛诡谲,风不平云不静,此事怕不是倭奴登岸那么简单!”

    军爷这才反应过来,额上滴下一行汗,知道若眼前女子真要对自己不利,自己便连一分还手的力气都没有。

    对她所言观天之术虽半信半疑,仍拜服了几分,稍稍让开路,道:“阿秀姑娘,你也是中原人。”

    香铃儿哭笑不得,见他意思,仍是有些怀疑自己,一面跟着阿秀往前走,一面道:“将军,我们不但是中原人,还是万安军自己人。李将军是我师父。你留在北边,是不是北路马帽子的人?”

    马帽子是香铃儿刚和师父在金州一带抗倭时,最早收编的一支义军,他本是金州人,对此一带非常熟悉,敢打敢冲,当初出了不少力,很受师父重要。

    因他常年喜欢戴顶渔夫笠帽,便被军中人称马帽子。

    那军爷听他说出马将军的绰号,心中又多信了三分,马帽子这名字都是熟悉他的人才知道的,又听说这小姑娘是李大帅的徒儿,忙道:“姑娘是李大帅的徒儿?请恕末将失礼,不知姑娘有何凭证?”

    香铃儿见他谨慎,倒也心中颇为嘉许,不过凭证,她还真没什么信物,可以证明师父是自己师父。

    不过想到仙气飘飘的师父被人称大帅,笑得前仰后合,忽想起一个办法,道:“你们谁的弓箭借本姑娘一用。”

    周围几个兵士听她说是李大帅徒儿,又是吃惊又是好奇,又有几分欢喜,一个忙递过来一把寻常铁弓。

    香铃儿接过来,抬头看看,寻了身旁一颗棕榈,拉弓搭箭,只听“嗖”一下,箭矢复又落下,箭上空无一物。

    几个兵士都大失所望,他们以为李大帅的徒儿怎么也要射中个飞鸟什么的。

    可那军爷却一眨不眨眼地看着那棕榈树上的一片叶子,其他人也跟着看去。

    见那细长阔叶上,多了一个箭洞。

    “这是,一箭穿花!”军爷满眼惊奇激动之色,他是知道李大帅展示过这个绝技的。

    要知道叶片花朵,轻风可拂,用箭击碎容易,可只在叶片花瓣上,只留下箭洞,不损花叶本身分毫,这份功力,天下间都没几人能办到,就连以神箭名闻天下的杨昌烈,怕都不一定能成!

    这是归元宗宗主李丹在入军杀倭奴之时,利用归元宗真气,特创的箭法。将真气裹于箭尖,使其力道发挥至极限,真气越足,威力越猛,在战场上,能一箭穿一列兵,神勇无匹!

    香铃儿笑嘻嘻地将弓箭递给那长大嘴的兵士:“看来你在军中职位也不低嘛,见过一箭穿花。”

    那军爷哪还不信,忙单腿跪地抱拳行礼道:“小的北路军金州所千户石腾,姑娘来此,可是李将军有何吩咐?”

    香铃儿忙还礼:“军爷快起!叫我铃儿就好,我们确是为私事来的,我这位姐姐,却有观天之能,我们快先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一行人忙匆匆折返,往海边寻阿秀去。

    海平静得可怕,海风吹得越来越猛,却没翻起大的浪花,只有微波,轻轻漾到细沙滩上,再缓缓退下。

    “姐姐,可算出什么来了?”

    阿秀紧盯着一望无尽地大海,眼神不断闪烁,对香铃儿的话置若罔闻。

    又过了一会儿,方转过身来,对香铃儿和那石腾道:“必须赶快离开这里。东方海中有地动,惊龙搅海,此处地势低浅,海潮或可登岸!还有两刻钟的功夫,请军爷尽快发令,让大伙儿速速往山上撤!一人不留!”

    “地动!”香铃儿和石腾同时大惊失色道!

    石腾还有些迟疑不定,就算是海里地动,他们在岸上,又怎会受影响,如果倭奴真的来了,岂不是让他们漏网了!

    香铃儿则毫不犹疑,忙催石腾道:“石千户,快传令下去,大伙儿赶紧走!听姐姐的,准没错!”

    阿秀看他迟疑,急急道:“石千户可仔细想想,往日倭奴是不是根本摸不到首尾,为何此次又刚刚被你们抓到蛛丝马迹,知道他们要今日登岸?倭奴长期出没海上,定是有懂得海潮之人,也知道今日事非寻常,方设此局,诱了万安军主力到此。”

    石千户心中有所动,倭奴贼子奸猾异常,也不是没有此种可能,又见香铃儿对阿秀信之不疑,终于下定决心,振臂道:“传令下去,全军立刻西撤,进山!”

第一一四章 陷阱() 
风不知何时忽然停了,大地变得愈加静谧,连一丝鸟鸣都不曾响起。刀锋云一道道静止在空中,似被寒意冰冻,就连空气中的潮湿气味似乎都凝固起来,万物皆止。

    只有行军人的马蹄声,踏在泥沙土地上,发出如暗雷滚过的惊动。

    村民是早已撤走,石腾手下,包括埋伏在村庄中还海岸两旁的,约两千人,都尽数撤退。阿秀和香铃儿自然也随军一起,往西边山区而去。

    等他们登上最近的一座小山丘时,远处天极,可见大海尽头,那一丝黄亮已湮灭下去,似沉入海底。

    正是正午时分,本该当空的太阳,许是被云层所挡,不见踪影,留下一道亮白一道乌黑的天,如一张粗线织就的渔网,将呈现乌黄色的大地牢牢罩住。

    石腾和兵士们也发现了天色的诡异,今日真有地动吗?

    众人平气凝神,透过似凝住时间的空气,看着海际,一切都安静得可怕。

    风又动了,如一堵风墙从海上生,越过沙滩礁石,掠过村庄,或高或低的树丛枝叶翻飞,嗡嗡作响。那风,瞬间推至跟前,风中还带着海边的沙尘,劈头盖脸朝山丘顶上的众人扫至。

    砂砾砸得脸上生疼,有人“哎哟”叫了起来,大伙儿都捂上眼睛,呈弓步站定,透过指缝,穿过大风,继续盯着海的尽头,不肯转过身漏掉一丝变化。

    风声可真大呀,呼呼烈烈,扎扎作响,刺得耳膜发疼,有听力高绝一些的人,渐渐发现那风声起了变化,愈加低沉,开始如松涛阵阵,后来渐变成滚雷隆隆,似有千军万马踏风而来,踩着云端,擂响战鼓。

    “那是什么?”忽然有人喊道。

    几个能扛得住的兵士首先放下捂着脸的双手,罩在头顶顶着风,往远方看去。

    只见天极处,多了一条长无止境的白线,像是在天与海之间撕裂一道长缝,漏出宇宙无极的真容。

    滚雷隆隆声越来越响,随着那声音愈烈,大风愈乱,白线也越来越粗,越来越近。

    “是浪头!”有人喊道!

    那如雷似鼓的喧声,自然也是这海浪滚滚而来的步响。

    众人皆是色变!

    许多都是住在海边的村民,对浪自然熟悉万分,暴风雨起时,那大浪便是从远处翻腾起浪墙,越往前越低矮,越往前越萎缩,直推上沙滩,变成一丛丛水花。

    他们可没见过这样的浪!

    离着这么远的距离,便能听见那看见那白腾腾的浪花,那该是多高的浪!

    很快,快到几个呼吸起落之间,山丘上已能看见浪的形状。

    高如城墙般的九丈水墙,黑蓝如墨,顶着滚白的浪头,牵引这身后汹涌而至的波涛,下渡海上齐天,厚不见壁,硬生生在天海之间,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怕是东海龙宫的宫墙也不过如此吧!

    有人正在怀疑自己的眼睛,怎能将那海上的波浪看得如此清晰,下一个念头便从脑中升起,那浪,是已推到了岸上!

    陈礁村虽然地势低矮,却是位于起伏海岸线的凹处,内水环抱,平时浪不进港,何尝有过这样的直推上岸的浪潮!

    众人随着那浪潮一往无前的奔涌,原本静止的山丘发出一片“呼呼嗬嗬”地惊叹声!

    石腾也早已看呆了眼,口中喃喃道:“海神怒了!海神怒了!”

    那代表着海神之怒的浪潮奔腾到岸上,仍丝毫不停歇,卷起浪头,推入村庄之中,九丈高的浪头遇到陆地阻碍,缓缓往下降去,却不减浪威半分。

    那澎湃起的浪花,咆哮着,嘶吼着,打在村舍屋头,推道泥墙,漩走屋顶。牲棚草舍,更是如孩童玩耍的泥沙般,瞬间浸泡在浪里,渣土不剩。树木如杂草,被浪卷进去,再吐出来,带着泥沙的绿叶沉浮在水面,更提醒眼前人,这是大地,这本不是大海!

    天地苍黄昏昏,只剩一片汪洋!

    有人经受不住此等场景,“扑通”跪倒在山丘上,对着滚滚而来的浑浊墨浪磕头不止。接着,更多的人跪了下去,口中念念有词,都诚服在这大自然的浩瀚威力之中,对着充满敬畏的上苍,五体投地。

    那浪就似无穷尽一般,一波接一波,浩浩而至,直到吞进整个村庄,快到山脚下,才渐渐跌落成股股污水,如溪流般,在山脚的丘野中留下印记。

    两刻钟过去,那浪才渐渐弱下来,退回去,仍留了汤汤水痕,卷着泥沙,在村庄与田野间打着转,玩耍嬉戏似不肯尽兴离去。

    那充盈耳膜间的轰隆声渐渐散去。山顶上重新陷入一片寂静,每个人都目送着那退去的潮水,毫不掩饰神色中的震惊激动。

    石腾微微松一口气,若是他们一直守着村子里,这会儿只怕,早已葬身无底汪洋之中。

    想到此,他忽地朝阿秀跪下,撑地磕头道:“多谢姑娘救命之恩!”

    兵士们也早已得知,就是这位忽然到来的陌生女子,说动了石千户,让大家撤出村子。开始时还认为石千户被人诓骗,跟着瞎胡闹,现在才知后怕。

    来不及怕起来,都纷纷跪在原地,跟着石腾齐声道:“多谢姑娘救命之恩!”

    阿秀也方从那滚滚浪涛的惊天动地之威中回过神来,天地之力,人与之比,如螳臂挡车,蜉蝣撼树,根本不能相匹。

    此时也更明白阴阳术中,借势而起,乃是借天之力,方能一定乾坤。

    她扶起石腾,沉声道:“倭贼奸猾,竟知道以天之力,来设下陷阱。”

    石腾眼露庆幸之色:“幸好这一代沿海村子,早已撤空。也亏得神仙一般的姑娘到此,救了尔等性命,也才不让倭奴奸计得逞!哼!我们必要十倍百倍地还回去!”

    说道最后一句时,目露凶光,眼角刀疤都狰狞起来。

    阿秀看着蜿蜒延伸出去的海岸线,静静道:“眼下便有一个加倍偿还回去的好时机。”

    香铃儿忍不住插嘴问道:“姐姐快说,什么办法?”

    石腾此时早已对阿秀心服口服,丝毫不疑,也大喜问道:“姑娘请说!”

第一一五章 引敌() 
阿秀指着海岸线南端,比陈礁村更靠西的小小凹点,道:“只要你们能够,在明日午时前,将倭奴引到此处。”

    石腾顺着她指去的方向,疑惑道:“那边是仙人湾,海边多礁石,虽然比这边靠近内陆,但不好泊船,倭奴甚少从那边登岸。”

    阿秀沉吟道:“所以,才要说引。”

    “倭奴能在海上隐得见首不见尾,每每避开万安军登陆,说明他们在我们的人中,也必有奸细。石千户不妨利用此点,想个说词,传到倭奴耳中去。”

    石腾低头思量半响,他终是有勇有谋之辈,倒是想到一计,复又抬起头跟阿秀确定道:“只需要将他们在午时引来么?姑娘究竟有何妙计?”

    阿秀嘴角轻翘,在石腾看来,这张貌不惊人的脸上,此刻的笑容却明媚无匹。

    她胸有成竹道:“只要他们肯来,来了,就必遭天谴!”

    她扫过石腾一眼,再盯着茫茫大海,道:“石千户可还想看看,天神之威?”

    石千户想起刚才的一幕,心血顿时澎湃起来,立定行礼,大声道:“非常想!姑娘等着,明日午时,倭奴必来!”

    万安军在金州,长期以流动状态沿海岸线巡逻,是以军粮仓储,也转到沿海的几个据点中。其中一个据点,便在这陈礁村后的山里。

    不过,这日的登岸之潮,将金州千户吓得不轻,虽侥幸逃了性命,但再不敢去陈礁村晃荡。连日命人,将山中五大仓军粮并军需等物,转移到更内陆更安全的仙人湾去。

    兵士们也都很配合,谁见了当日那潮水,不心惊?别说这山丘了,要是潮水再往前冲冲,就算金州城墙,都挡不住它!

    军马都成了物资拉货马,众人齐出力,将一袋袋粮食连夜往仙人湾驮去。

    有人向石腾提议:“千户大人,这军粮放在此处,是不是离海太近了,不甚安全。”

    石腾累得脑袋发晕,像属下解释:“此乃权宜之计,这边暂时山中没有苍库,只得放此。再说,仙人湾的礁石,倭贼的船敢靠近吗?他们要来,也只能从陈礁村登岸过来。嘿!那他们要是从那边来,正好合爷爷我的意,正等着呢!再说了,昨日那神仙姑娘多厉害,你们都见识到了吧,她亲口算过的,粮食放这里,绝对安全!”

    几个幕僚下属方放心去了。

    仙人湾旁的小村子,暂时成了军仓所在。

    士兵们累了一夜,将军粮码好,都横七竖八在营中躺地便睡。

    日头刚升上半空,整个仙人湾静悄悄一片,军士们都放心休息了。

    恢复平静的大海,此刻也不太平静。

    海风掀起浪头,哗啦哗啦,一层层浪花抛起,再落下来,碎裂开。

    浪花丛中,一片黑色船只,悄然往仙人湾靠近。

    船只拉着黑色的帆帷,丝毫不惧浪花的戏耍,破开浪头,摇晃着往海岸而至。

    守在简单答成的哨台上的卫兵,也在声声有节奏的海浪声中,昏昏欲睡,空气中一丝木头的味道飘来,他抬抬略微沉重的眼皮,心中一个激灵,整个人瞬间清醒过来。

    眼前的海域上,上百艘黑色小船泊在海面外,还有更多数不清的木筏子,独木舟,气势汹汹朝海岸而来。

    他立马跳起身,“呜呜……”吹响了号角。

    仙人湾的军营中,一片混乱,有人大喊:“不得了啦,倭奴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