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大明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大明星-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防止辩儿亦是如此,自小便放在宫外寄养,一年我也见不到几次,上次见他还是因为年节回宫一聚,倒是出落的一表人才。可是哀家作为辩儿的亲娘,却难见自己的孩儿,实在是。。。实在是。。。。。。”说着说着,何皇后语音已然哽咽,带着哭腔,她抬起手来,以袖掩泪,“兄长。。。兄长不妨跟陛下说说,让陛下将辩儿召回宫中,也好与哀家日日相伴,解哀家想思之苦。”

    “这。。。”何进听了面色纠结,他倒是想让自己的侄子回宫,可是今日朝堂之上如此局面,这话他是万万说不得的,若是说了,自己的侄子非但回不了宫,很可能会更加难办。他此来不是想让自己的妹妹已思念儿子为由去向皇帝请求召辩儿回宫。

    何进安慰住何皇后,斟酌的小心说道:“皇后娘娘,今日朝堂之上有人提到要立储。。。”

    “立储?”何皇后面上一喜,急切的问道:“陛下可是答应了?可是要立辩儿为太子?我的辩儿要成为太子了?哈哈,哈哈哈。”何皇后高兴的笑了出声。

    何进赶忙阻止,将何皇后的兴奋之情压住:“皇后娘娘且听我说完。”

    何皇后愣了一下,面色不解的看着何进,等着他给一个解释。

    “今日司徒杨赐当庭提出请陛下立储,陛下震怒。。。”

    “怎么,难道陛下不想立辩儿为太子?哪他想立谁?他是对辩儿有不满吗?”何皇后不待何进说完,便急冲冲的问道,整个人都慌了神一般。

    何进有些无奈的看着自己这个急性子的妹妹,抬手示意她不要说话,“陛下并未说不立辩儿,只是我觉得陛下并未是对辩儿有不满,而是对立储一事不悦,一来陛下正当壮年,此时让陛下立储,必然引起陛下反感。”

    何皇后点了点头,“那也应该立辩儿啊,不立辩儿立谁啊?难道陛下向立那个还在吃奶的刘协吗?”想到这何皇后越发觉得不对味,眼中闪过一丝阴毒,恶狠狠的接着说道:“我就知道王荣这个小贱人没安好心,烟视媚行,勾引皇上,哼,可恨上次未能将其毒杀。不除了这个小贱人,我便不姓何。”

    “皇后娘娘慎言。”何进谨慎的环顾左右,见没有异常才继续说道:“皇后娘娘,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定要想个完全之策,莫要被抓到了马脚。”

    “兄长放心,此事我自省得。”何皇后眼神坚定,脸色阴鹜的点了点头。

第八十章 钜鹿来信() 
“父亲大人,今日朝会您为何。。。。。。?”杨彪有些不解的问道。

    杨赐却是没有回答,反是递给杨彪一封信函,吩咐杨彪道:“文先,你派亲信之人素将此信送去陈府。”

    “父亲,这是?”杨彪接过信不解的看着杨赐。

    “莫要多问,照做便是,日后你自会知道。”杨赐摆了摆手。

    “是,父亲。”

    “彪儿,今日之事你怎么看?”

    杨彪略一沉吟开口说道:“父亲,今日这立储之事是否稍显仓促?若是再谋划一番。。。”

    杨赐看了杨彪一眼,摇了摇头,“你当真以为我是要让陛下立储?”

    “那是?”杨彪一惊,有些不解。

    “彪儿,这立储对我杨家有何好处?”

    “这。。。”

    “你以为这立储受益最大的是谁?”

    “何进?”杨彪有些不确定的答道。

    “那你觉得我又何必为他何进做嫁衣,让他占了便宜?”

    杨彪一时无语。

    “彪儿,这朝堂便如下棋,庸手只看眼前,凡手料敌先机,高手算敌五步,国手算敌十步有余。所以,彪儿,莫要只看眼前。”

    杨彪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

    “陛下,今日大将军何进进宫去拜见了皇后娘娘。司徒杨赐府上的家丁去了一趟陈蕃府上。”赵忠站在汉帝面前恭谨的说道。

    “嗯?陈蕃。。。这杨赐想干什么?”汉帝敲着桌子思索着。

    “阿母,朕欲往河间旧府一行,你先派人一路安排妥当了。”

    “是,陛下。”

    。。。。。。

    蓟县。

    几队骑兵在校场上来回冲杀训练着,不一会终于停了下来,眭固跳下马来,一路小跑的来到一旁一直看着的张平身前。

    “天师,您改进的这马鞍、马镫太好用了,大大得提高了骑兵在马上的行动力,再也不用向从前一般,一面需要战斗,一面还需要控马,需要分心二用,有了这马镫马鞍,控马变得更加简单、自如随心,能让骑兵腾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战斗之中,我骑兵的战力至少提高了三成。”眭固一脸兴奋,嘴上飞快不听的夸赞道:“还有这个马掌,有了它,再也不担心费马了,这让战马的使用程度大大提升,有了这般神器,天师,我眭固保证,必能打造一支太平铁骑。”

    “好,好,好,”张平听到眭固所言,也是开心不已,如此一来,太平军战力再次有了提升。“不过,这马镫马鞍马掌都是我太平道的最高机密,切记切记,勿要泄露被他人效仿了去。”

    “是,天师,眭固定不负天师所托。”

    这算是张平这些时日与匠人们不懈研究改进的结果,能取得如此结果已经非常让张平欣喜了。

    “报!”就在这时,一个兵卒高呼着远远朝张平跑来。

    “报天师,钜鹿城杨凤都尉派人传信,有一人叫司马直来到钜鹿,言说是朝廷所派的钜鹿太守,杨都尉不知真假,特来请示天师,要如何处理。另外,杨都尉还派人言说翼州刺史王芬派了人前来想要与天师一会。”

    张平听了微微皱眉,“杨凤都尉可还有说什么?”

    “杨都尉说这司马直一应印绶齐全,看起来不像是假的,如今杨都尉已将其稳住,等待天师定夺。至于翼州刺史王芬的使者,杨都尉并没有任何言说。”

    张平点了点头,“去叫燕将军,郭祭酒,郭祝侍前来。”

    “此事你们怎么看?”张平向张燕、郭嘉、郭白太三人问道。

    “天师,如此看来,这司马直应当是真的,只怕是朝廷并不放心我太平道啊。”郭白太当先开口说道。

    在场几人听了都皱眉点头,心中认同郭白太所说。

    “天师,我倒觉得不用担心,此事没准还是个好事。不管他是司马直也好,司马弯也好,也只是一个太守而已,而钜鹿城可以说完全处于我太平道的掌控之下,凭一个小小太守,任他有什么本事也翻不出什么浪来,更何况我太平道中目下也无善于治理民生政务之人,这司马直送上来的人才,不用白不用,这样一来朝廷也能对我太平道放心,二来也能帮我钜鹿城发展,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郭嘉微微一笑分析道。

    张平点了点头,“那小嘉的意思是就此放任不管,任其治理钜鹿?”

    “非也,非也,这司马直我们不但要管,还要大管特管。”

    张平看着郭嘉,等待他给予解释。

    “嘉以为,天师应该待之以重,对着司马直以重礼相待,将钜鹿大小民生政事都交由司马直处理,当然涉及我太平道之事就不用他管了。如此一来麻痹司马直,从而朝廷对我太平道放心,这样才利于我太平道之发展。所以,天师应该回一趟钜鹿,好好渐渐我们这位新上任的钜鹿太守司马直大人。”

    张平点了点头,“好,这两日我便回钜鹿一趟。这翼州刺史王芬的使者你们又如何看?”

    几人相互看看,都摇了摇头,几人都对着翼州刺史王芬不太了解,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

    “如此,那便等我此次回钜鹿一并见见再说。还有这蓟县,你们以为该如何处理?”

    “天师想要如何?是要占据这蓟县呢?还是要弃了这蓟县?”郭嘉问道。

    “占要如何?弃要如何?”

    “天师先前已上奏朝廷,保荐邹靖为蓟县太守,经过这些时日的观察,嘉觉得这邹靖已逐渐接受了我太平道,天师若是再发力,应当可以将其拉入太平道中,若是朝廷任命下来,这蓟县也就不取自得了。只是。。。。。。”

    “只是这朝廷的任命可是由不得我们,天师你不在朝中,怕是无人会为我太平道说话,这邹靖虽然有功,可朝廷却未必能如我们所愿。”

    “那小嘉以为该当如何?”

    郭嘉看了一眼郭白太,郭白太点点头说道:“天师,不若我们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怎么个釜底抽薪?”

    “我们将这蓟县中百姓统统带回钜鹿城,天师意下如何?”郭白太微微一笑,只是笑容看起来略微有些邪性。

第八十一章 司马叔异() 
郭白太的话语引起了张平的主意,他转过头注视着郭白太,等着他给个解释。

    郭白太赶忙说道:“这蓟县中有十数万人原本就是太平道教徒,占了这城中一半之数,这部分百姓只要天师有命,必会随我等回返钜鹿。而城中剩余一半百姓我们或可动员部分随我们前往钜鹿,如此这蓟县百姓少说也有半数以上能随我们离开。到时无论朝廷派谁来任蓟县太守,留下的也最多不过半个邺城了。”

    “钜鹿可纳的下如此多百姓?”张平转头向张燕问道。

    张燕毕竟打理钜鹿多日,对钜鹿了如指掌,想了想摇了摇头,“钜鹿城小,怕是难以容下如此巨量人口。”

    张平听了手指抚额来回的按捏着,陷入了思考当中。

    过了一会郭嘉轻咳一声,开口说道:“天师对我太平道未来可有想法?”

    “嗯?小嘉有话但说无妨。”

    “这钜鹿城只是我太平道临时居所,还是日后作为我太平道总坛所在?”

    张平被郭嘉这个问题问住,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张平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他尚没有对太平道有个清晰的规划,但此时郭嘉提了出来,他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

    就钜鹿的地理位置而言,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钜鹿城地处翼州,但并非冀州治所,位置更在冀州北部,毗邻幽州,从位置和交通上来讲并不是算好。但如果从未来发展来看,翼州在未来纷乱的三国中,因为不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倒是能偏暗一隅,自由发展。如果张平想要发展自身势力,从钜鹿而起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以翼州为跳板,进可攻取中原,退可独守翼州,北面有幽州阻挡外敌,再加上冀州粮产富足,倒不失为一个好地方。

    而现在所在的蓟县乃是幽州的治所,因此算的上是北方大城,城坚墙高,固守不成问题,更兼地处北方,有草场之便,可以大肆饲养马匹,扩展骑兵,还能偏安一地,默默发展,不受干扰。只是幽州苦寒,作物不易生长,粮草实属一个大问题,同时幽州地广人稀,也是制约发展的一个难关。还要分兵防备北方异族入侵,又是一大难题。

    张平有些举棋不定,心里分析来分析去,也拿不定主意。他看向郭嘉,“小嘉怎么看。”

    郭嘉略一沉吟开口道:“钜鹿城虽小,但发展潜力巨大,钜鹿土地肥沃,适宜耕作,能够提供充足的粮草,而且有了这十数万人口,想要发展成蓟县这般大城只是时间问题。倒是这草场和马匹问题,对蓟县来说确实钜鹿无法比拟的优势。”

    张平不由得再次陷入纠结。

    这时张燕一派桌子,爽朗的说道:“何须如此麻烦,既然钜鹿日后有发展,那便将这些人口带回钜鹿城,慢慢发展钜鹿。而这蓟县我们也可将其掌控手中,从而获取马匹,而且因为北接异族,还能将太平军拉来练军,岂不是两全其美?”

    张平一拍脑门,与郭嘉相视一笑,知道是自己想岔了,“好,便依护法所言,你们且去安排,尽快整顿将这些百姓转移到钜鹿城去。我明日先行一步,去回回这位新到任的钜鹿太守司马直大人。至于这翼州刺史的使者也待我见了再说。”

    众人一一领命前去整备。

    。。。。。。

    “司马大人。”

    “叔异拜见国师大人。”

    张平看着眼前这个年约四十左右,一身浆洗的发白却干净不染的官袍,行为举止一板一眼,态度恭恭敬敬,让人挑出不半分错来。张平心下已经将司马直归入了板正腐儒的行列。

    “本座日前封陛下旨意往幽州招抚黄巾余党,未在钜鹿,对司马大人多由怠慢,还望司马大人见谅。”

    “国师大人客气了,国师大人乃是为国事操劳,叔异难及万一。”

    “司马大人这些时日在这钜鹿城可还习惯?”张平漫不经心的跟司马直聊着天。

    “有劳国师大人关心,叔异一切尚好。这还多亏杨凤都尉关照。我再这钜鹿城观察数日,这城内百姓安居乐业,壮有所劳,妇有所养,老有所依,幼有所教,每个人脸上都满带着笑容,真乃一副和美景象,可见国师治世之能。”

    张平微微一笑,算是接下了司马直这记马屁。

    “只是。。。。。。”

    张平听到只是,微微皱眉转过头去看了司马直一眼。

    “只是小臣来此以有些时日,不知何时可以正式上任?”

    张平惊讶“啊”了一声,转过头去看了杨凤一眼,面色严肃的问道:“怎么回事?”

    杨凤见了赶忙答道:“回国师,司马大人初来,末将还未来的及将城中政务整理完毕,交于司马大人,您也知道末将一介武夫,哪懂得这些,所以耗费了些时日。”然后杨凤转向司马直一拱手,“还请司马大人见谅。”

    张平也依言向司马直道歉道:“司马大人,实在不好意思,这城中诸事繁琐,本座麾下又皆是些粗人,不善此事,还请司马大人多多担待。”

    张平向杨凤使了个眼色,“尽快将城中政务移交司马大人。”

    司马直见此也不好再多说,连连拱手向张平道谢。

    待司马直走后,张平看向杨凤问道:“杨都尉,你与这司马大人多由接触,你以为这位司马太守如何?”

    “这司马直古板的很,不懂变通,不通事故,我百般讨好贿赂于他,他却坚辞不受,因此毫无效果,天师您一回来,就急匆匆的向您讨要钜鹿治守之权,只是拿了鸡毛当令箭。”杨凤撇了撇嘴,有些不屑的说道。

    张平笑了笑,用手点了点杨凤,从与司马直的交谈中他也能感觉到司马直是一个食古不化的老古板,从其装束应该也是一个清廉之人,怕是最烦杨凤这种贿赂讨好之人,没有将其怒斥赶出已是照顾其面子了。

    “无妨,你且将城内政务交于他,只需把好兵权即可。我倒想看看他到底有何本事。”

    “喏。”

第八十二章 术士襄楷() 
杨凤又将翼州刺史的使者请来。

    “贫道襄楷,见过国师大人。”

    来人头挽道髻,一身羽衣,做道士打扮。这让张平不由有些好奇,这翼州刺史为何会让一个道士做使者?难道是借此与自己套近乎,博取自己的好感?

    “襄道友,不知道友此来所为何事啊?”

    襄楷却没有回答张平的问题,而是笑着说道:“国师真乃我道家楷模,能够以弱冠之龄撑起这太平道,弘扬我道家学说,执掌我道家大旗,实在非凡人所能啊。”襄楷的眼中满是赞叹与羡慕之色。

    张平赶忙谦虚,岔开话题:“还不知襄道友传承的是那派之学?师承何处啊?”

    “贫道与国师一样,皆是传承黄老一派所学,至于这师承嘛,岂是不过是家传,贫道对此又颇感兴趣,因此上有些研究。”

    “哦?”这让张平不由好奇,这个年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