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四世三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四世三公- 第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邹丹看向单经,一脸的焦急之色。

    原本邹丹这一次率领二万大军前来容城,只不过是想要守住容城。只要不让袁常大军进入幽州地境就可,等另一边公孙瓒和袁绍的战斗分出胜负,公孙瓒才能率大军到这边的战场支援。要不是单经想出诈降的主意,此刻他们也许还躺在被窝里舒服的睡觉,只要稳稳的守住容城就行,哪用得着像现在这样提心吊胆的,容城还随时都有丢失的可能。

    单经自然听得出邹丹话语之中抱怨的意思,单经心中也是大骂,当时邹丹也同意了他的计策。如今计策失败了,就怪罪到自己头上。心中如此想着,单经也没有说出来,如今正是危急之时,怪罪谁都没有用。要是丢了容城,他们二人都不好过。如今要做的事,就是挡住赵云和典韦的攻势,守住容城不失!

    “邹太守,如今危急之时,你我也不能顾及太多。普通的士兵怕是根本无法抵挡他们二人,你我且将麾下亲兵派出,同时从城内调集弓箭手,如此,方有扭转的机会。”

    听了单经的意见,邹丹想了想,也就同意了。

    二人的亲兵都是军中好手,战力比之普通士兵强一些,如今似乎也只有将亲兵给派上,也顾不得心疼了。

    果然,有了单经和邹丹的亲兵加入,赵云和典韦二人的攻势果然被延缓了,前进的速度也慢了许多。

    “哈哈,果然有效!待城内弓箭手到达,必定要这二人死无葬身之地!”

    单经见状,顿时得意的大笑起来。然而,还不等单经得意多久,随后出现的情形,却是让单经和邹丹的脸色的再一次大变。(未完待续)

第四一四章 战事起(七)() 
“轰隆隆!”

    让人心惊胆颤的震荡声响起,只要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这种声势只有骑兵才能造成。单经和邹丹自然不是新兵,对于这种声势更加清楚。显然,战场之上出现了一支人数众多的骑兵队伍。然而,容城内根本没有骑兵,邹丹这一次率领二万大军前来支援的全是步兵,公孙瓒的要求也是让他们守住容城即可,其他的就不用单经和邹丹操心。所以,很明显了,突然出现的这一支骑兵队伍,不是容城的人马,这便是让单经和邹丹脸色大变的原因。

    “来人,上城墙看看到底是哪里来的人马!”

    单经脸色极其难看,如今战场上就他们的人马和袁常的人马。如果这支骑兵不是他们的人马,那就很可能是袁常的人马了,那样容城就危险了。当然,单经还是抱有一丝希望,期望来的骑兵不是袁常的人马,而是来打酱油的。只是,这可能吗?

    “启禀将军,来人打着‘于’字旗号,似乎不是我方人马。”

    当听到小兵的汇报,单经的脸色轻松了许多。对方虽然不是自己的人马,可是也不是袁常的人马。若是袁常的人马,自然是打着“袁”字旗号,而不是“于”字旗号了。

    可惜,单经注定要白高兴一场,当听到城门处袁常的喊声,单经最终还是绝望了。

    “儿郎们,于校尉的骑兵已经到来,马上就能加入战斗。有了于校尉的骑兵,容城还是个问题吗?胜利就在眼前,此时不努力,更待何时?儿郎们,随本太守杀入城内!”

    袁常大呼一声。挺枪便冲到人群前,他的护卫还没有反应过来,袁常一溜烟就冲了上去。顿时把护卫们给惊到了。

    “弟兄们,大人都如此努力。我等岂能落后?随本将杀啊!”

    “杀啊!冲啊!”

    先是有于禁的骑兵支援到来,再有袁常的话语鼓舞,五千士兵顿时犹如打了鸡血一般,士气猛增,战斗力也是直线上升。城门口处的单经兵马被杀的节节后退,不过转眼的功夫,单经的兵马已经被杀到城门之后,容城的城门已经被袁常的士兵给控制。按照这样的局势。只要再花费一些时间,占据容城显然不是问题了。

    “他娘的,儿郎们,撤退!”

    单经忍不住低骂一声,随后大手一挥,当先调转马身从另一处城门跑路了。当单经这个主将的旗帜在眼前消失之后,单经的二万兵马哪还有什么抵抗力?逃的逃,投降的投降,不过片刻的功夫,容城便被袁常给彻底占领了。

    “属下支援来迟。还请主公责罚!”

    当于禁来到战场,看到已经结束的战斗,连忙俯身向袁常请罪。原本。按照袁常他们先前计划好的,袁常率领这五千士兵先到达容城城门拖住单经的士兵,不让单经将城门关上。而后,于禁和剩下的步兵在后方等待,一旦战事开启,于禁便先率领五千鲍家军驰援,等到其余的步兵到达,便可一鼓作气拿下容城。可是,如今战斗都已经结束了。于禁才到达战场,没有完成指定的战略。于禁自认有罪,便向袁常请罪。

    “文则无须如此。若非你率骑兵到来,单经又岂会害怕,不做任何抵抗的弃城而逃?况且,你未错过约定的时间,又何罪之有?拿下容城乃是喜事,原本当庆贺一番。然而如今不过小胜一场,还不到我们高兴的时候。等待他日拿下幽州,一并庆贺,权且记下。”

    袁常拍了拍于禁的肩膀,随意的说道。

    于禁本就没有来迟,只不过是单经的士兵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难应付。因此,这件事跟于禁没有丝毫的关系,袁常又岂会怪罪!

    “主公宽厚,属下敢不效死命!”

    虽然袁常那么说,但是,于禁没能在战斗结束前到达,算起来还是来迟了。袁常不怪罪他是袁常宽厚,于禁自然不能当做没有发生。因此,对于袁常如此言语,于禁自是心中感动,更是要报答袁常的恩德。

    不多时,韩恂率领剩下的四万大军也到达战场,郭嘉也跟随到达。

    此次战斗,袁常的五千人马战死五百余,重伤百多人,轻伤一千多人。而反观单经的伤亡,战死了三千多人,重伤千人,轻伤至少也有五千。相比之下,袁常这一战可谓是大胜了。

    原本容城内有二千兵马,再加上邹丹支援的二万兵马,除却战死的三千多人,还剩一万九千左右。其中,一万多人逃脱,剩下的九千多人,要么是因为受伤的缘故无法离开,要么就是已经投降的。这一战,袁常却是得到了九千多的战力,倒也弥补了损伤的士兵。

    “将战死士兵的尸体火化,他日归去之时,将他们的骨灰带回家乡。他们的牺牲不会白费,他们的名字将永远被牢记。在此,本太守定下规矩,但凡战死沙场的,都可以将骨灰安放在烈士纪念馆,同时铭刻他们的战绩。而且,每一个战死的士兵,他们的家属都将得到优渥的抚恤金,让他们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这件事必须认真落实到每一个士兵身上,但凡发现有克扣士兵抚恤金的将领,立斩无赦!”

    “大人威武,大人仁义!”

    “我等愿为大人效死命,决不后退!”

    听到袁常下达的命令,士兵们顿时都欢呼了起来。大部分的士兵参军就是为了能够在战场上混点战功,能够赚点赏钱,然后交给家人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在战场之上,没有人能够保证永远都是胜利,失败了而丧命也是有着极大的可能。士兵们也担心他们战死之后,家人会如何伤心,生活没有了着落。然而,如今袁常给了他们荣誉,同时还保证了他们家人的生活,士兵们岂能不感激。岂能不激动?至于袁常是否会实现,在场这么多的士兵,也不可能全部战死。袁常能否做到,都被大家看在眼里。

    等安抚完士兵。解决了九千的降兵,袁常、郭嘉、赵云、典韦、韩恂和于禁等人来到容城的府衙,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军师,依你之见,今后的行动将如何?”

    袁常看向郭嘉,一脸诚恳的询问到。袁常作为一名穿越者,有着熟悉历史的优势,但是。在战事策略上,袁常的能力跟郭嘉相比,那就是天差地别了。想要顺利的攻克幽州,还是要靠郭嘉的能力。

    郭嘉微微一笑,没有回答袁常的问题,而是反问道:“主公,今后如何行动,却是要看主公如何看待幽州,还请主公将心中的想法告知,属下方能提出相应策略。”

    郭嘉作为一名顶级谋士。有的是放眼天下的目光,小小一个幽州,自然没有多大的问题。然而。在这些时间以来,郭嘉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袁常对于幽州的态度是相当的看重。所以,郭嘉知道袁常对幽州有着很特别的想法。因此,郭嘉才会询问袁常究竟是如何看待幽州,从而想出相应的策略。

    “哈哈,知我者奉孝也!”

    袁常大笑一声,对于郭嘉能够看出自己的心思,袁常也没有太过于惊讶。要是郭嘉没有看出。那才会让袁常惊讶。

    “奉孝,你们以为百家学院、中科院的建设如何?”

    只是。让郭嘉等人纳闷的是,袁常却是问了一件跟战事没有丝毫关系的问题。不过。袁常显然不会无缘无故的说出这样的废话,既然在此时说出,显然是有着重要的关系。

    “主公,百家学院和中科院的建设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主公之名,必定载入史册!”

    “百家学院和中科院的建设令人惊叹,怕是世间仅有!”

    郭嘉、赵云等人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内容都差不多,那就是百家学院和中科院都让他们很惊叹。事实也是如此,百家学院的存在,打破了士族垄断知识的局面,同时百家学院的知识也更加全面,更具有学习性。就连郭嘉知道百家学院的具体情形之后,都恨不得进入百家学院学习深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而至于中科院,那就更不用说了,重要性已经得到验证。经过研究、改良后的武器和铠甲,在阅兵仪式上已经大出风头,让人惊艳,如此明白的事实,还需要什么言语来说明?显然,已经用不着了。

    “不错,在你们看来,百家学院和中科院的建设已经相当不错了。然而,在我心中,却还是不够,远远不及我心中所想的一半。”

    当听到袁常这句话的时候,在场的众人都瞪大了眼睛,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神色。如今的百家学院和中科院已经足够让人震撼了,可是,袁常竟然说还不满意,而且还没有达到心中所想的一半?那袁常心中所预想的百家学院和中科院,又是怎样一个情形?

    “在我心中,百家学院要遍布天下,让每一个百姓都能知道百家学院的名字;同样的,中科院也是要遍布天下,为天下的人民,都做出巨大的贡献。不过,若是群龙无首,一切都无法进行。而百家学院和中科院,自然也要有一个中心。”

    说到这里的时候,袁常停了下来,灼灼的目光扫过在场的几人。那火热的目光,似乎要将众人给融化。

    郭嘉心头一动,回应道:“主公,莫非你的意思是让幽州成为百家学院和中科院的中心?”

    听到郭嘉的话,赵云、典韦他们都是一愣,他们没有郭嘉这么快的反应,还没有从袁常的话中听出明确的意思。赵云、典韦他们是武将,自然没有郭嘉这种谋士的敏锐智慧,他们没有想到,也是很正常的事。

    然而,郭嘉话刚说完,却是突然摇了摇头,看向袁常的目光,却是充满了惊奇。

    “不对,不仅仅是百家学院和中科院的中心。主公是想要将幽州成为一切起源的中心,就如朝廷的都城一般,幽州,也将是主公的都城。主公,属下所言可对?”

    “奉孝之智。果然敏锐!”

    袁常笑着称赞了一句,随后脸色一正,肃然说道:“奉孝所言没错。在我心中,幽州将会是一切起源的中心。日后。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都将以幽州为中心。幽州才是我们建设的目标,所以,幽州对我们而言,至关重要。因此,这一次幽州之战,我们绝对不能有失,还望诸位与我共同努力。拿下幽州,为实现我们的理想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等与主公共勉!”

    知道幽州在袁常心中的重要性,几人自然都很亢奋,对于幽州的战事,更是充满了激情。

    “奉孝,如今你既已知晓我对幽州的意图,可有何良策应对?”

    郭嘉点了点头,自信的说道:“主公既然如此看重幽州,那么,自然应当执行以稳打稳扎的策略。就如主公如今拿下容城。可以先不急着继续进军。应当先在容城加强主公的影响力,让城内百姓认可主公的统治权,如此。方能彻底的掌控幽州,从而方便主公日后行事。”

    袁常闻言,认可的点了点头。郭嘉的意思跟袁常的差不多,袁常也是想要循序渐进,就如某个伟人说过的话一样,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要得到民心的支持。袁常本不是很确定这个想法,如今连郭嘉都这么说了,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自然是二话不说的执行起来!

    “奉孝。按你如此说法,可有执行对策?”

    “主公想要加强对容城的影响力。自然是要得到百姓们的认可。而想要让百姓认可,其实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那就是让百姓能够得到好处。只要在主公的统治下百姓们有足够的好处,他们自然会支持主公。幽州贫乏,地境苦寒,故此,一直都少有粮食,以致于幽州的粮价都是居高不下。而冀州的粮食却是极其丰富,主公可从冀州运粮进入幽州,将粮价压低。同时,也可以将食盐传到幽州境内。正所谓一传十,十传百,当幽州的百姓们都知道主公到来幽州之后能够带来如此多的实惠,百姓们又岂会抗拒主公?皆是只要主公的大军到达,无不望风投降。主公如今拿下容城,正好可以容城为桥头堡,将冀州的粮食和食盐运入幽州,让幽州的每一个百姓都知道。”

    “哈哈,奉孝的攻心之策甚善,我有奉孝,何愁天下不能平定?好,便依奉孝之计,即刻传令渤海郡,立即实行军师的计策。”

    “喏!”

    商议已定,袁常也是雷厉风行的开始执行,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等散会之后,当即便让韩恂领了一千东平铁骑返回渤海郡,将袁常的命令传达。随后,渤海郡的各种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输至幽州,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同时,袁常和郭嘉商议之后,也考虑到幽州种粮的艰难,将赋税降低了许多。渤海郡的赋税是三十税一,而在容城执行的税率,却是四十税一。得到这个消息的容城百姓,自然是无不欢庆,家家户户都称赞袁常英明,仁善,对于袁常统治容城,百姓们自然也没有了抗拒的心思。而且,袁常也没有提高商税,提高商税这件事倒是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如今袁常刚占领容城,在容城的影响力还不够,若是引得商人的反抗,那就得不偿失了。即便是用血腥的手段镇压下来,那也只会在百姓的心中产生不好的印象。商人的商业活动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和运转,起着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没有完全掌控局面之前,袁常也不会去打压商人。

    袁常在渤海郡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袁常的命令传达到渤海郡,立即便得到执行,根本没有相关部门的拖沓。

    在十天之后,冀州的粮食和食盐便已经运输到容城。

    冀州粮食和食盐的到来,自然对容城的粮商和盐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必然会引起这些商人的不满。在开始的时候,他们联合起来向袁常讨要说法,反正是法不责众,他们也不担心袁常会怎样对待他们。

    当然,袁常可没有那么多的心思和这些商人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