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岐黄大宋-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快,那稳婆再次开门出来,道:“恭喜,这次娘娘又产下一位公主!”

“啊!”众人的心再次坠落谷。

“哦,老身说错了,对不起,是一位皇子!”那稳婆一边用那皱巴巴的手抽着自己的嘴巴,一边说道。

“唔!”众人的心随着这稳婆短短的几句话从高到底,又从地到高。这么来了几次之后,众人都变得迟钝了,赵婧有些不满地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倒是给我说清楚啊!”

那婆子见公主似有发怒之像,一惊,忙老实应道:“殿下,公主所产的,乃是一男一女,一对龙凤双胞胎!”

“哦!”众人先是轻轻地吁了一口气,随即,也不知是谁开的头,就听得一声“啊!”的长嘶,所有人都跟着疯狂地欢呼起来。

李唐初为人父,所得便是一子一女,那欢欣鼓舞之情,自非常人可比,忘形之下,他也蹦蹦跳跳地欢呼起来。

忽听,一个温香软玉的身子一下子投入他的怀抱,他连忙顺手抄住,便和赵婧对了一个正脸。

这是他们二人第一次拥抱,就连李唐自己也难以想到,这样的事情居然会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或许极度的兴奋可以让人忘却了羞涩,赵婧居然会忘情地主动拥住李唐,这也着实大跌众人的眼镜。一时间,众人都停住了欢呼,一个个都充满好奇和羡慕地看着他们。

不管是宫娥还是内侍,他们几乎都没有经历过男女之间的爱恋,自然对这种感情存着一种由衷的向往。眼前这一对甜蜜的恋人,郎才女貌,看起来是那般的般配,加之二人又一起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情真意切,这感情之真切,就越发惹人羡嫉了。

就连吕无忌也失了一会子神,随即又转过头来,目注众人,道:“还不快去敲钟!还有,你们几个立即去准备依仗,接引列位大臣入宫!”

吕无忌知道,事到如今,他已经是完全被绑在孟皇后的船上了,他的命运和前程,应该说与孟皇后以及刚刚出生不到一刻钟的那个小皇子休戚相关。而孟皇后如今最为宠幸和喜爱的两个人便是眼前的这两位了,他自然乐于讨好。李唐乃是外臣,而公主又不理会朝政的。他们都和自己没有利害冲突,对这两个人,自然是要竭力拉拢、巴结,以交好为要务。

所以,为怕李唐和赵婧尴尬,他便率先出来驱赶众人。

事到如今,云开雾散,没有必要再压着赵煦的死讯了,敲钟召群臣进宫,一则商议赵煦的伤势,一则安排小皇子既皇帝位,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众人得了命令,纷纷应答着,飞也似的跑开去了。

赵婧这才意识到这里乃是大庭广众之下,实在不是花前月下男欢女爱之所,“啊”的一声,羞涩地放来李唐,那俏脸之上就在这片刻之间,已经布满了红霞。

就在此时,忽见对面一个内侍跌跌撞撞地向这边跑了过来,他跑得太快,一不留神脚下一绊,摔倒在地上。但他浑不在意,继续半跑半爬地向这边跑了过来。

吕无忌心下一动,迎了上去,沉声问道:“怎么回事?”

那人哭丧着脸,尖声说道:“吕大官,不好了,那沐云逃走了!”

吕无忌好无再好的心情顿时消散得2无影无踪,他的脸在这一瞬间便垮了下来:“怎么回事?那沐云只是一个文臣,能有什么本事从皇城司的手上逃走?莫非是你们行事不秘,被他们洞察在先,或者是根本就是你们中有人得了他的好处,偷偷的为他通风报信?”

那人苦笑着摇头,道:“都不是。大官有所不知,那沐云武功好生了得。他身边还有另外一个年轻人,也极为凶猛。而最为厉害的便是沐云的老父沐苍穹,我们都以为他不会武功,整日只会吃斋念佛,实则不然。那人的武功是属下一辈子见过最为厉害的,他以一人对我们几十名弓弩手弟兄,竟然差点就将属下击杀……”

说到沐苍穹的时候,他的身子开始微微颤抖,可见直到如今,他依然是惊骇无比,可见当时的情形是如何让他恐惧了。

其实,这也是他们皇城司的失职之处了。其实,他们对于朝臣,尤其是大臣的家中状况都是进行过调查的。但是他们却并没有把沐苍穹放在心上,只将他与一般快要入土的老头子相提并论,根本未加注意。这次也终于因此付出了代价。

吕无忌心下一紧。他可知道这些皇城司的人都是一些杀人不眨眼之辈,出手凶狠,目无王法。素来只有他们吓别人,可没有别人吓他们的,尤其是还吓得这般厉害。而且,这些人多半都是见识过世面的,对付一般的高手都不在话下,要不然的话,吕无忌也不会对他们这般放心了。这样看来,那沐苍穹的武功,真是已经强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地步了。

“这么说来,这次你们是一无所获了?”尽管明知道事出有因,但想起最近最大的一次立功之机就这么溜走了,吕无忌还是恼怒得很。

那人连忙说道:“那也不是,那沐苍穹为了保护沐云离开,已经被我等格杀在当场。还有,我们在搜查他们家的后院之时,发现了这个——”

那人忽然从怀中掏出一件物事来,交给了吕无忌。

吕无忌接过那件物事一看,不由呆立当场。原来,那是一个明尊像,而且通体耀眼,拿在手上也极为沉重,显然是纯金所铸。

吕无忌喃喃地说道:“明教素来以明尊像来区别身份。一般的教众都是玉像,根据这像的质地不同区别高下。而头领之类的人物都是银像,只有教主才用金像。难道——”

那人连忙点头道:“大官,你想想,那沐苍穹武功那么厉害,岂会是一般的人?只有明教教主的身份才符合他的武功哪!还有,沐云若是一般的文官,燕王岂能和他合作,要知道,他在朝中的宰执里面,是资历最浅的,根本无太多的实权。所以,这一对父子中的一个是明教教主的可能性最大了!”

吕无忌深以为然,他这时可真是后悔不已。早知道他就该多派人,甚至亲自出动去抓捕沐云一家了。明教教主!那可是放今天下头号案犯,大行皇帝最恨的就是此人。此人若是被擒住,那功劳还用说吗?

一念及此,吕无忌连忙下令道:“你立即去将那些和沐云走得最近的大臣都抓来,莫要让他们也跑了!”他心下忖道:“宁可错抓,这次可不能再逃走一个了!”

忽听一声“且慢!”。吕无忌回过头来,却见李唐缓缓走过来,道:“吕大官,下官倒是以为这样做,实在不妥。如今朝廷乃在多事之秋,很容易滋生变乱。若是你再在这浑水之上再搅上几下,恐怕人心更是惶惶,对新皇登基极为不利哪!对于这些人,倒不如派人暗中监视,若是却有外逃之心,再行抓捕也不为迟!”

第220章 要回来了!

大行皇帝驾崩,新皇刚刚出生的第二天早上,就被其母抱着登御文德殿,受群臣膜拜。。

这一日的早朝,事情最多且都是大事。

首先是,按照大宋的规矩,皇帝是薨后再建陵墓的,这陵墓必须要建七个月,在第七个月建好才将停柩已达七个月的大行皇帝入葬。皇陵就建在离东京不远的拱县。拱县乃是大宋的皇陵所在,大宋迄今为止所有的皇帝都葬于此,而且有不少的名臣、骁将也在此长眠。

按照旧制,建皇陵必须要以首相为山陵使,驻于皇陵之上监工。这七个月之内,山陵使是不能回京的,朝政要归于其他的宰执。所以,很多时候,山陵使这个职位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一种荣耀,也意味着一种危险。因为人不在朝中,很多阴谋阳谋就会一股脑地冲着他来,而他本人又无法辩解,皇帝一旦心生疑窦,他也就不免丢官去职,下场凄凉。宋朝历史上不少的宰相都是在担任山陵使的时候丢了相位的。

不过,这一次,许将为山陵使是大家早就心知肚明的了,早朝上只不过是宣布一下而已。但代替许将行首相之责的却是许将的忠实盟友韩忠彦,韩忠彦此人并无什么取而代之的野心,所以许将倒是历来少有位置安稳的山陵使了。

然后是,新帝登基,一系列庆祝的仪式,孟皇后都交给了韩忠彦会同礼部去做了,她自己对于这些东西实在不懂。想当初,她被封皇后的时候那一系列的礼仪就把她晃得有些晕,如今大行皇帝的丧礼和新帝的继位礼自然是更加繁琐,更加令她头晕了,交给下臣去做倒是正好。

最后就是燕王赵俣勾结尚书右丞沐云谋反一事。大家经过廷议,将燕王贬为魏郡公,也算是连贬几级了,而且还要实行幽禁。换句话说,赵俣这一辈子也就算定型了,他这一辈子也就是窝在家中混吃等死——尽管他只有十六岁。

至于沐云,因为他和明教有莫大关系,自然是要发布海捕通告,悬重赏缉拿,他的抓牙方腊也是被悬赏。

论功行赏方面,皇城司这次在化解宫廷危机方面,虽然立有大功,却放走了沐云和方腊,功过相抵,无咎无誉。但吕无忌个人却被提拔为内侍押班。而另一个就是李唐了,他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吃住在内宫,保证了新帝能够顺利登基。而且,是他提出重用皇城司,才为顺利平定燕王叛乱奠定了基础。所以,这一次,李唐的功劳比起吕无忌来,又自高了几分。

令人意外的是,李唐被封为开封府司录参军。这司录参军可算是一个很重要的文职了。因开封府尹和开封府牧是不常置的,开封府的实际堂官乃是权知开封府事,下面是判官、推官、领南司,然后就是司录参军了。这司录参军在开封府内也算是坐头几把交椅的人了。

这司录参军的主要职责便是管理境内的田地、婚姻、诉讼等事,然后就是直接统领六曹。

这自然是一个极为紧要的位置了,一般非正五品以上的官员是不可能担任的。李唐如今是从六品,这一下跳跃之快,实在是太过令人炫目了。从从六品到正五品,一般人就就算官运亨通的,也要十几年的光阴才能爬上去,而李唐入仕至今,也不到一年……

群臣的目光中充满了嫉妒,还有一丝丝疑惑。

他们所以疑惑的是,既然大行皇帝和皇后——哦,不,如今已经是太后了——太后都如此欣赏李唐,为什么都不把他放到朝堂之上来呢。开封府的司录参军虽然也算是极为紧要的一个职位了,可这毕竟比不得在朝堂之上容易获得表现机会,容易得到提拔。况且,太后宠幸李唐,总会希望他在君前为官吧!

他们却不知,太后考虑的是,李唐乃是小皇子的生父,自然不好在殿前和群臣一起天天朝拜自己的儿子。

只是,司录参军毕竟是一个紧要的职差,非是轻易就可以胜任的,众人对于李唐这个官场新人能否胜任这一职位都是怀疑得很,就连李唐自己也是颇有忐忑。说到底,他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官,其实根本没有接触什么实在的民政实务,基本只是当皇家的御用医生而已。

下了朝之后,李唐虽然很有心要直接回家,看看好久没有见到的几位红颜知己,但又不好私而忘公,略一计较,还是先往开封县衙去了。

李唐一到,整个开封县衙立即沸腾了起来。李唐在任开封县令之时,说穿了只是一个甩手掌柜,大家做事的自主权很高。同时,李唐自身又很受皇帝皇后的宠幸——至少表面上是如此。作为下属,自然都喜欢这样的上司,后台硬,又不瞎指挥。李唐高升,大家为李唐高兴,也很有些为自己担心。

一时间,众人七嘴八舌,叽叽喳喳的,热闹是热闹了,李唐却只能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心下叫苦不迭。就连那一直不停介和李唐作对的吕颐浩在开封县呆了这么久的时间,也“近墨者黑”,对李唐的敌意大减,倒是有些佩服了,只是碍于当初的敌对态势,不愿主动出声说话而已。

过不多久,接任的县令来了。却是原来的祥符县令,名唤洪升。京畿两个赤县便是开封县和祥符县。只是开封县所属的,乃是包括皇城、开封府以及许多其他朝廷部门在内的中心地带,而祥符县则是稍微偏僻一点。所以,对于洪升而言,从祥符县调到开封县,虽是平调,却也不啻小小地升了一级,甫一接到敕令,他便屁颠屁颠地赶来和李唐交接了。

李唐终于趁此机会得以从众人的包围中脱身,倒也正中下怀。他连忙起身将洪升带到自己的屋子里开始交接。

其实,说是李唐和洪升交接,实则只是秦牧和洪升交接而已。李唐的一应文书、公告、敕令、账本等物,都是秦牧在掌管的,而且掌管得井井有条,李唐在旁边看着秦牧将这些物事一件一件地交给洪升,嘴上还不住地作着解释,心下颇为感慨,秦牧此人若是为官,可成一能吏,只是李唐对于他的所作所为总有些怀疑,觉得他似乎别有所图一般。

不一会,这交接便完成了。显然的,洪升也看出秦牧是一个可用之人,便试探着说道:“秦师爷,你对于本县的公务,可算是滚瓜烂熟,不知这次是要随着李参军进驻开封府还是……”

言语之间,颇有招徕之意了。

其实,到目前为止,秦牧的东主还是李唐。洪升这样公开招徕秦牧,而且是在李唐的面前,是很不给李唐面子的,但他却能不计面子上的事情出言招徕,也可见他对秦牧的喜爱和看重了。

秦牧微微一笑,道:“县尊美意,小人多谢了。只是,小人身上正有事情,早有请辞这师爷之位的意思了,只是李参军一直在宫中停驻,小人倒也不好不告而别,故此才在这里盘桓了些许时日。如今,正是小人请辞之期了!”

洪升满脸的失望,李唐也觉得很是失望和意外。但是一想,秦牧这个师爷是自己白捡的,他帮自己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却没有拿过自己的一钱银子,也算是很对得起自己了,若要强留,也毫无理由。

当下,李唐便问道:“先生此次,又要栖止何方呢?”

秦牧向外面指了指,道:“咱们边说边走吧!”

李唐便向还沉浸在失望之中的洪升拱一下手,道:“李县主请了!”便不顾兀自没有醒过神来,率先出了房门。

到了县衙外面,秦牧忽然说道:“李参军应该知道前些日子发布的那个特赦诏吧?”

李唐顿时醒过神来。当时太史丞贾言提出特赦苏轼兄弟、范纯仁、李格非等人,虽然有人反对,但因着许将的强烈支持,此事还是这么定了下来。

“我想起来了,当时群臣议事的时候,我也在旁边侍候。”李唐点头。

“要回来了!”秦牧忽然有些激动,脸色涨红,道:“苏大学士要回来了!要回来了!十多年了,终于要回来了,我要去接引一程,明日,哦,不,今日下午就动身去江南!”

李唐有些愕然地回过头来,看着这位苏轼的超级粉丝。直到这时候,李唐才算是真正的相信了秦牧,相信他只是一个超级粉丝而已。只有他这样狂热的粉丝,才会为偶像的免罪而兴奋至斯。

同时,李唐心下涌起愧疚。是啊,这是一个多么坦率,多么真诚的人哪,自己怀疑他,实在是被阴谋论侵蚀得有些迷失了心智了。李唐也有些庆幸,好在没有因为对秦牧的怀疑,便对他采取什么行动,否则……

“是啊!要回来了!要回来了!范二相公,晓璐的爷爷,也就是我的爷爷了,他老人家要回来了;李学正,清照的父亲,要回来了,清照也该回来了吧!但愿该回来的都回来吧!”

第221章 重大决定

李唐回到家中,自然又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欢喜。、快一个月不见了,每个人都感觉似乎好多个月,甚至,是好几年一般。

三个女子抱着他又哭又笑,直到客人来了,才讪讪地擦去眼泪,换上了一本正经的表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