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拜见李品仙就不一样了,李品仙在桂系的排名除了李宗仁白崇禧外,与廖磊齐名。1月26日,他刚被任命为战区副司令长官,志得意满的他,准备在五战区好好表现一下。
但他也知道任务并非容易,他接到的命令是必须确保淮河防线,为此,编制了四个集团军的部队归他指挥。
四个集团军,乍看很拉风,其实不然,全是杂牌,只有他桂系的第31军和东北军系的第51军有战斗力。其余的廖磊的部队在淞沪被打残,元气尚未恢复;杨森的川军战斗力一塌糊涂;至于徐源泉的部队,他压根就没指望。
对许鸣的这支1万多人的部队,他还是抱有期望。许鸣能指挥部队以千人之兵突袭芜湖,至少是有一定指挥能力,何况还有张文舫、谢晋元这样的人协助。
李品仙见到许鸣,并不像徐源泉一样客气,而是板起了脸,拿了一本战区通报给许鸣。
许鸣不看都知道怎么回事,战区的敌情通报。
历史虽然在华北拐了个弯,但还有其自有的惯性。平津之战中**队失利后,日军兵分两路,一路攻略太原,一路沿津浦、平汉进攻保定、石家庄、山东各地。
人的性格是不可能改变的,阎锡山还是一样的消极。事实上日本当时的高层并不主张先打山西,因为山西地形复杂,易守难攻。但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力主进行,理由是山西并不难打,特别是阎锡山“保守、呆板”。果然,在太原会战的前期,板*垣征四郎进军非常顺利,虽然在忻口遭遇顽强抵抗,但日军还是11月底拿下了太原,仅比历史上晚了半个月。
阎锡山人称老谋深算,却忘记了一回事,日军之所以侵略中国,理由只有一个,就是中国好欺负。或者对于侵略山西来说,就是你阎锡山好欺负!对侵略者,妥协和软弱只会增长他们的气焰。只有奋起抵抗他们痛,甚至让他们痛苦,才能真正阻止侵略。
阎锡山改不了,韩复渠也一样,甚至比阎锡山更恶劣。阎老西好歹还把自己的老本拿出来和日军大战了一场,最后失败主要还是实力的原因。韩复渠则来个一枪不放,将山东济南、泰安等要地丢弃。李宗仁问他,他来一句:”南京不守,何守泰安”,把李宗仁气个半死。
和历史上的一样,老蒋在开封召开军事会议,这是为韩复渠一个人召开的会议,最终,他被诱捕,并被枪决于武汉。
“看了这封战区通报,有何感想?”李品仙严肃地问道。
在李品仙看来,许鸣的标准回答应该是“韩复渠作为战区副司令长官因为失陷要地被处决,卑职一定引以为训,以后严守军令,以死报国云云。”
前半句许鸣还像样子,“韩复渠避战自保,死有余辜。”后面就跑偏了,“不过韩复渠之死主要原因还是他和委员长不对付,老早就有矛盾。”
韩复渠之死当时给**各部队长官带来极大的震撼,正面的影响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但许鸣可乎,他多少年前就知道了。他甚至还有八卦之心:韩复渠在开封会议上到底有没有和老蒋在吵架“济南丢失是我的责任,那南京丢失是谁的责任!”
“好啦好啦,这种话以后不能乱说。”这种事情只能私下里讲,是不能公开说的。李品仙见这小子不上道,也没有办法。
我还有更劲爆的,韩复渠之死的原因据说是和刘湘一起密谋反蒋,刘湘也被毒死。不过这话可真不能说,刘湘现在还健在,说出去就捅大漏子了。许鸣腹诽道。
“你对战区的作战任务有什么打算?”李品仙干脆直奔主题。
许鸣有点小吃惊,听李品仙的意思是自己可以自由选择作战任务,这可是一个大大的照顾。
“一切听李长官您的安排,现在都有什么作战任务?”
李品仙将目前的各部队作战任务简要介绍了一下:“本司令长官的第11集团军现在位于定远西三十里铺至淮河两岸之间,负责侧击临淮关、蚌埠之敌之侧背威胁,以牵制其渡河;廖磊总司令第二十一集团军,在合肥、张桥镇一带集结后,向含山、全椒一带前进,侧击津浦南段之敌;第27集团军及安徽保安第三、第四团,归杨森军长指挥,为第三野战兵团,位于安徽以东,任安庆及附近江面之守备,并在安庆、庐江、无为间游击;于学忠军长指挥第51军、第31军为第二野战兵团,于淮河北岸布防。”
介绍完后,李品仙说道:“千里你可以在这四个战区任选一个。”旁边的参谋长在一旁解释道:“对于其他的部队,李长官直接下达命令,但考虑到许师长你的部队刚放组建,李长官特许你可以自由选择。”
许鸣知道这是李品仙给他的人情,感激地朝李品仙笑了笑。
这是李品仙用人的技巧,他早就知道许鸣在金山卫、南京和芜湖的事情。这位绝对算是个冲动的主,不用担心他会避战保存实力,但要防止他不听话。所以他才开头严厉,然后再施以恩惠。
许鸣想了下,杨森的部队在安庆现在肯定是没仗打的,那里要等到武汉会战;合肥的廖磊兵团其实是在休整;他如果记得不错的话,将来的淮河保卫战,主力就是第31军和第51军。
许鸣下定了决心,“我请求到淮河北岸布防李长官下达命令。”
李品仙很满意,果然此人有作战决心。不过许鸣敢,他还不敢,淮河防线实在太,这是津浦线的南大门。济南、泰安一丢,津浦线北段门户洞开,这边再出现什么问题,李总长官李宗仁的五战区就全完了。许鸣的部队毕竟刚组建,战斗力还很难说。
他沉吟了半响,给许鸣下达了作战任务:“千里你的部队在淮南集结,限于3月15日完成,对津浦线南段之敌进行侧击,作战区域为定远、明光、滁州之三角地带,具体军令等你的部队完成集结后另待通知。”
许鸣庄重地行了个军礼,“坚决听从李长官军令,任务不能完成,甘当军法。”
第五十五章 全师总动员()
许鸣算了下时间,离3月15日还有二十几天,自己还有时间回祁阳一趟。
他已经和诸位军官商量过,回祁阳进行部队开拔前的总动员。
打仗并不只是战斗,准备工作非常,尤其是大战来临前的各种动员,要让士兵们意识到为何而战。
部队还是在原来的那个营地,只是规模扩大了许多,一眼望不到头的临时军营,各种工事建筑。操场上,士兵们端正地排着队列,听着他们的首任师长给他们训话。
“……亲爱的弟兄们,一个星期后,我们将开赴前方,一起走上神圣伟大的抗战征程,这次伟大的为国战争,我们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也许我们会牺牲,我们会战死,也许,不远的将来,你们和我一样,在祖国的一片深山上埋骨他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自古以来,湘省的优秀儿女绝不害怕牺牲。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将赋予上天赐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保家卫国。”
“日本侵略者妄图全面占领我国中华大地成为他们的殖民地中华民族成为他的奴隶;让你们和你们的父老姐妹为他们做牛做马。尽管我们消灭了他们多达五十万的日军,但他们还是新组建了一批部队,占领了咱们的首都和许多大城市。”
“但他们失算了,中国人是不可征服的,中国是不可击败的,日本鬼子以为可以用武力来征服我们,那我们就要用同样的武力来打败他们!”
“鬼子来了大炮,我们把它拆毁!鬼子来了刺刀,我们把它折弯!鬼子来了军舰,我们将他打沉!鬼子来了飞机,我们把他击落!至于日本鬼子的狗头,我们将会砍下,丢在地里任由他们腐烂,任由他们生蛆!”
“鬼子的末日就要来临了,他们国内为这场侵略战争已经快支撑不下去,他们的国内充满贫穷和饥饿,他们的兵源正在枯竭。他们只要我们坚决打击,辉煌的胜利就在眼前。”
“我非常高兴,非常荣幸能与我的兄弟们在一起,去参加、去见证这场伟大的战争,一体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奋斗。”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万岁!我们伟大祖国的独立自由万岁!。”
底下一万多人静静地听着,许鸣富有感染力的演讲在操场上回响。不知谁带头,喊起了“中华民族万岁!独立自由万岁”的口。很快,口声震天动地,久久不息。
演讲动员只是一方面,许鸣还准备了另外一记大招在芜湖突袭中立功的士兵到湖南各地巡回演讲。
这招是后世中国常用的招数,但用在这里效果出奇的好。长沙大学里,台下无数文质彬彬的大学生和学识渊博的教授,台上是一群只能给家里写信的普通士兵。但当士兵们用普通质朴的语言讲起战斗的各个环节,从月夜渡江,金湾伏击,强攻机场大楼,到反击追兵。有的士兵甚至掀开身上的军装,展示他们伤痕累累的身躯,那是激战的痕迹和男人的勋章。下面的教授和学生掀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甚至有的学生为之落泪。
同样的场景出现在湘雅医院,祁阳师范,和县里的各乡各村。各届民众的抗日热情被进一步点燃。现在的兵营仓库里,已经堆满了各种慰问品甚至慰问金。
巡回演讲还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好处,湖南公医院和湘雅医院主动派人和许鸣联系,各出5名医生和5名助手,作为军医。
许鸣大喜,他一直为这事发愁,虽然部队里建立了卫生队,团里也有编制,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合格的医生,他们只会简单的包扎和急救。祁阳虽然有2个医院:施仁医院和博爱医院,但规模太小,能的医生加在一起才五个。
湖南公医院和湘雅医院的大力帮忙无疑能大大缓解将来士兵受伤的问题。
“医生的待遇要按连长的级别!有伤亡也按连长的待遇抚恤。现在的15个医生,要让他们培训,争取在以后,自己可以处理简单的伤情。”许鸣在军官的例行晨会上高兴地宣布。
“许师座,有一个问题有点麻烦。”赵忍提出了一个难题。
“什么问题?”
“以前我们的士兵待遇比较高,普通士兵津贴加各种福利有15元一个月,比其他的部队高一倍,军官的待遇更高。现在师里的待遇该怎么处理。”
许鸣的部队待遇可不止比别人高一倍,由于部队里财政公开,队伍里绝没有其他军队里克扣军饷的情况。
这确实是个问题,当初在祁阳建立保安团的时候,许鸣的薪酬超有吸引力。但一千人的部队可以,一万多人就不好办,财政上的压力太大。
不过这难不倒许鸣,他早已想过这个问题。他采取的对策是建立一个没有实体的公司,原保安团的人民待遇和**其他部队保持一致,损失的部分由这个公司支付。
真是个天才的主意,新任的642团团长彭聪举一反三,“这个办法甚妙,只要人的待遇不变,形式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看这种办法可以用在伤残将士的身上和家属上,我建议建立一个机构,处理伤残的士兵和阵亡将士的家属问题。”
这个问题非常有必要,士兵们的后顾之忧不解决,是不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的。在日本,他们的厚生省做得非常出色。反观中国,迫于财政压力和**,这方面极为糟糕,大大影响了民众的抗日热情。
不过这种事情经济上的压力很大,而且政府也有责任。众人商量了一下,许鸣决定军政联合处置此事。
“首先要联系政府,凡是参军的家庭不交税,并有补助,伤残阵亡的将士家属30年内不交税。这个方案我会和湖南省政府联系,取得政策;另外我们,先拿出100万作为基金,建立一些公司企业,招收伤残阵亡将士的家属,确保将士的家属能衣食无忧。”
赵忍也补充道:“他们的子女也应该建立特别的小学,保证受到教育。”
众人七嘴八舌加以补充,很快,《伤残阵亡将士家属优待办法细则》出炉。这种方案影响很大,很快得到推广,甚至二战的美国也加以借鉴。
许鸣在祁阳进行各种动员,日军也没有闲着。许鸣就接到电报,江北的日军第13师团进来调动频繁,情报显示有北进迹象许鸣所部尽快向在淮南集结,然后与莫德宏第138师一起,负责津浦线南段的作战。
虽然许鸣和众人知道大战即将来临,他们也非常期望能与之一战,但还是有些担心。
第107毕竟新组建,还没有准备好,在许鸣的认识中,这支部队至少需要6个月的训练才能投入战争。
但日军是不会的,日本侵略中国就是要在中国没准备好的时候进行。战争,绝不会在你事事如意的情况下进行。
最大的问题是山炮兵部队,师里面有个山炮营,辖12门博福斯75mm山炮和一个高射炮连的4门苏罗通20mm机关炮。炮兵可不像步兵,练几天就能凑合着上战场。炮兵的观测、修正、射击、故障修理都是非常专业,虽然山炮兵比野战重炮兵要简单一些。但也绝不是简单的三个月能学好的,何况他们在操练时,没有样品的火炮,只是一些理论上的讲解。大战来临,炮兵太了,营长刘子远现在的头发都快愁白了。
许鸣没有责怪刘子远,这不是他的错。“刘营长,我们的山炮兵什么时候可以实施作战。“
刘子远愁眉苦脸地说道:“山炮还在淮南,到那边要先熟习炮的使用,还要实弹操练,我算过时间了,最少一个月。”
许鸣很想直接下命令,要他半个月形成战斗力,时间不等人,但他还是忍住,刘子远是黄埔7期炮兵科毕业,能力很强,上面让他来107师是给许鸣面子。军令的下达,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是不行的。
“师座,大概什么时候会打仗。”刘子远盘算着时间够不够用。
“大约半个月吧,最多不超过20天。”许鸣深深地叹了口气。
除了炮兵没有形成战力,营团配合也颇成问题,三个月时间士兵熟练进行各兵种大范围的配合作战太强人所难,许鸣深深为即将到来的战斗担忧。
第五十六章 明光之战 一()
接到战区的军令后,许鸣不敢怠慢。3月上旬,许鸣的部队经粤汉线北上,过武汉、信阳,然后坐船转运到淮南。在这期间,日军的进攻迹象越发明显。
本来日军计划在1938年年初就发动攻势,理由是肃清凤阳、蚌埠之敌,确保津浦线南段不受中**队袭扰。但计划在上报大本营的时候被阻止了下来,日军上层明确表示在1938年不要扩大占领区域,将主要精力放在扫荡后方的游击队和安定占领区。
第13师团师团长荻州立兵心有不甘,他的部队无论在淞沪会战、还是南京之战均无多少表现,他一再要求率军北上,就这样和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烟俊六大将扯上了皮。
烟俊六也不赞成荻州立兵的激进行为,他在日军早期的各司令官里面,算是相对理性。他清醒地认识到,日军虽然占领了许多地方,但仅仅是占领大城市而已,大多数乡村和山区还活跃着无数抵抗势力,这些抵抗势力现在还非常弱小,也无统一指挥。但如果在初期不加压制,被中国方面统一组织的话,将会像草原上的野草一样,满山遍野,无法根除。
烟俊六的意见到了三年以后日本各阶层才发现是多么的有预见性,但1938年的荻州立兵是不能理解的。剿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