鹫津立刻明白他参谋长的意思,村田不仅仅是为掘井富太郎辩解,也是隐晦地提醒他,自己也没有和中**队的作战经验,反而对手是一支久战之师,自己再不能有轻视对手的行为了。
日军没有再仓促发动进攻,而是在做着进攻的准备工作,日本步兵和工兵开始修建出发阵地,赶来的炮兵也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炮兵阵地,不时有日军的小部队和**在交火,来试探对手的火力强度和火力点的位置。
不久,日军第22师团主力也赶到这里,同样的,这个师团也没有立刻投入进攻,而是等待部队的完全集结和做着各种准备工作。中日战争到了第4个年头,彼此都十分了解,进攻一支有着顽强战斗意志和凭借有利地形防守的对手,匆匆忙忙进攻是没有好下场的。
8月27日黄昏,勉强完成进攻准备的日军开始了对**防线的攻击,第21师团和第22师团一共出动了9个步兵大队,向中**队防守的各个山头猛扑过来。
天空中,日本航空部队出动了50多架各式战机,替日本步兵进行掩护,在日军空军和炮兵的掩护下,进攻的日军分成一**的作战队列,连续发起冲击。
日军的进攻第2次毫无保留,日本的炮兵将一发发宝贵的炮弹打到对手的阵地,重机枪和其余自动火器也拼命喷射的火舌,日军步兵一个个被打倒,但其余的立刻填上,冲锋道路上,到处是黄色军装的日军尸体,像被药死的蝗虫一样,布满在山谷之间。
“板载…”眼看就要接近中**队的山头,爬在底下的鬼子兵纷纷狂嚎起来,在最后100米,进行了急速的冲锋。
山头上响起了阵阵枪声,散兵壕里的步兵开始射击,因为距离极近,**的射击极为准确,向山上冲锋的日军一个个滚了下来。
后方观战的步兵第84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水原正次中佐的心揪紧了,对手至少有一个连,却一直没有用重机枪射击。
果然,在日军冲锋部队攻上山头,双方展开白刃战的时候,中**队的重机枪发火了,在山右侧的石丛里面,4挺重机枪将日军的行进路线全部封锁,现在冲上山头的日军已经失去了支援,也无法撤退!
山上的中**队开始了反击,一个连的**将士,纷纷从掩体和战壕里面跳出,向对方冲去。
30分钟后,山头上陷入了宁静,水原的望远镜里,一个残破的中**旗在山头上飘扬着,一个中队的日军被全歼,尸体密密麻麻地从山头一直排列在山下。
水原正次两眼发红,他抽出了军刀,带头冲向了对手的阵地,剩下的3个步兵中队,一个牵制**的重机连,另外两个一左一右,在大队长水原正次的带领下,继续向山头发起进攻。
这次黄昏攻势打得分为惨烈,进攻的日军几乎用同伴的尸体铺垫了一条冲锋路,向**阵地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势,一波被歼灭,一波再起。而对手也毫不示弱,凭借有利的地形,对日军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反突击,将突进来的日军成建制的消灭。
天色渐渐昏暗了下来,战斗还在残酷地进行,许多阵地上,爆发了激烈的白刃战,日军决死攻击,**死战不退,往往双方为争夺一个山头,甚至一个山包进行血腥的厮杀。
与此同时,双方的后备部队也一个个增援了上去,暮色暗淡的山谷,被到处飞舞的枪弹点缀得亮光闪闪,隆隆的炮声,激昂的喊杀声,还有日军愤怒的“板载”,回荡在天地之间。
“支那军一点也不保守啊!”第22师团师团长土桥一次中将看着眼前的战局,感叹地道。
鹫津松平苦笑了一下,“土桥君,对手是一支常胜之军,怎么可能保守呢!”鹫津现在非常无奈,打仗是靠军心和士气的,从未和中**队交战的第21师团和第22师团在这方面毫无优势,他现在已经查明了面前的敌人是谁,正是**名将黄百韬,他的新2军是以原第5军第201师为基础组建的。
“暂且停止进攻吧!”土桥也无奈地说道,刚才他在用炮队镜观看前线的战况时,就发现有部分日军部队主动撤退,进攻已经无法持续下去,再勉强进攻,搞不好会有战败的危险。
而且,两个师团的补给出现了问题,他们从建德转进到浦江,本来就没有携带过多的粮食和弹药,而在浦江的攻势中又消耗了一部分,现在大部分日军从早上到现在一整天都没有吃饭,子弹也不充足。现在日军的补给已经无法从富春江得到了,只能靠着飞机空降,空降的数量毕竟太少,根本无法满足前线的消耗。
“好吧,让部队撤下来暂且休整,明天凌晨在进攻吧!”鹫津也同意了土桥的意见。
正在这是,一个通讯参谋前来,对着土桥一次和鹫津松平迅速各行了一礼,然后道:“土桥师团长阁下、鹫津师团长阁下,铃木将军请求战术指导!”
第416章 浙皖战役(25)()
铃木贞次躺在岩洞里面的大石头上面,耳边传来了隆隆的炮声还有子弹掠过的破空声,如果静下心来,还能感受到敌人的喊叫。
那是狂野、坚决和胜利的叫声,从昨晚开始,对手的进攻似乎毫无保留,也永不停息,这个第8师团的代理师团长感觉自己就像风暴里的一扁小舟,承受着无边无际大自然的压力。
铃木贞次现在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在昨晚要命的时候,他居然命令部队停了下来,几乎是配合着对手完成对自己的合围。这是一个要将第8师团终结掉的失误啊,昨天晚上自己怎么会下达这样的军令呢?明知道对手会追上来的…此时此刻,铃木贞次的心里充满了悔恨。
“师团长阁下,刚刚松田大队长守住了阵地!”参谋长武田馨鼓着笑脸安慰道。
果然,西北边的松田高地(东王山)的枪炮声停了下来,应该是像武田馨所说的那样,步兵第5联队第2大队守住了这个西边的制高点。
铃木贞次感到一丝安慰,松田高地在自己手中,第8师团的防御体系就还是完整的,万一战况严重不利,自己还可以从西北边进行突围。
不过还没高兴5分钟,西北边又传来了隆隆的炮声,中**队对东王山的又一轮强攻开始了!
“让各个联队的部队长来这里吧!”铃木咬着牙道。
在战斗如此激烈的时刻,联队长却要回去开会,不过几个鬼子大佐都很能理解他们的代理师团长,第8师团现在面临了建军以来最大的危机,必须要紧急商讨出对策。
虽然是午夜十分,但这个天然的岩洞里面还是非常的闷热,步兵第5联队长渡边藤、第17联队联队长河野毅、第31联队联队长大本四郎,还有炮兵、工兵、辎重部队的各个部队长,均全部到场。
会议的主题有2个,一个是第8师团是突围还是继续坚守待援;另外一个是如果突围的话,是从西北方向突围,撤回到桐庐一线,还是朝东南方向突围,与来援的第21师团和第22师团取得联系。
第一个主题很快达成了一致,几乎所有的部队长和参谋们同意突围,步兵第31联队联队长大本四郎的话很有代表性,“师团长阁下,支那军至少有20个师!敌人根本不用考虑兵力不够的问题,而是兵力过剩。从今天的战斗来看,支那军是轮流进攻,而我们,已经无法应对这种情况了!”
“是啊!是啊…”几个老鬼子一通附和,今天他们被对手的攻势吓住了,对手似乎没有主攻副攻的区别,所有地方都在主攻,对手的兵力似乎无穷无尽,说不定不止20个师,搞不好支那军还会继续从后方调兵!!!
还有一个原因这几位老兄不好说出来,第8师团的粮食和弹药不够了,不过这个大家都知道,不需要说出口,说出来反而损伤士气。
很快众人讨论第2个问题,是向东南方向突围还是像西北方向,从哪里突围不仅决定了第8师团的前途,甚至对战局也会产生影响。
从东南突围,一旦成功,日军3个师团会合的话,日军有可能会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当然难度也很大,对手肯定会在东南方向布置重兵,而且,即便突围成功,两支部队还要打通龙王山和南华村一带的黄百韬兵团的封锁线,苦战之后的第8师团还有进行更加艰难的攻坚战。
从西北方向突围,肯定要容易一点,西北的制高点还在日军手中,不过第8师团一旦跑回了那个方向,最好的结果也就是退到桐庐,日军左翼部队打通建德、迂回到诸暨的任务还泡了汤,而且还有一点,这里的“20…30个师”的支那部队一旦抽出身,龙王山下的第21师团和第22师团恐怕就要倒霉了。
众人开始争论起来,几个部队长都坚持向西北方向跑,打仗突围,当然要向敌人防御薄弱的地点进行啊,哪有朝对手的重兵方向撞过去的,第21师团和第22师团有问题?那是他们的问题啊!关我们第8师团何事!
搜索兵第8联队联队长小谷一雄的语气非常坚决,“师团长阁下,诸位!不能再迟疑下去了,皇军必须向西北方向转进!我师团已经胜利完成了牵制支那主力部队的企图,并且在半个月的作战中大量消灭了敌人,现在…”
小谷一雄话还没说完,就被第8师团作战参谋杉本厚一中佐打断。
“小谷君,逃跑没有必要说得这么冠冕堂皇!现在皇军绝不能向东南方向撤退,那是放弃了我们的职责,我们必须打通和鹫津师团、土桥师团的联系,并且加以反攻,将支那主力捕捉消灭!”
小谷听着听着笑了,“将支那军队捕捉消灭?杉本参谋,你还生活在7年前,对手不是汤玉麟的东北军,请认清现实!”
杉本怒了,“小谷联队长,对手确实不是不抵抗的部队,但皇军正在失去勇气,失去继续胜利的勇气…”
两派人马直接在岩洞里吵了起来,声音都掩盖了外面的炮声,也不知道过会他们有没有力气指挥作战。
铃木贞次不知道说什么好,几个部队长的想法是从实际出发,几个年轻的参谋和副官还拥有理想,谁对谁错?恐怕一时是分辨不出来了。
看到众人越吵越离谱,已经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地步,铃木站了起来,“请示泽田司令官吧!”
几个联队长头低了下去,参谋们则面露得色,似乎他们取得了一场胜利。
果然,电报发出不久,泽田茂亲自进行了回复,告诉第8师团,第21师团和第22师团正在连夜猛攻对手的防线,并且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具体泽田没有说),第8师团向东南方向攻击前进,并且将南华村一线的黄百韬兵团彻底击溃!泽田茂还同时允诺,日本将会出动超过200架飞机为第8师团实施掩护,和空降补给!
“明天早晨,步兵第31联队向西北方向实施佯攻,调动支那军队,其余部队,在中午时分,向支那东南方向攻击前进!”
***********
武汉,军委会大厅。
一副逼真的沙盘,上面插满了蓝色和红色的旗帜,蓝色代表中**队第32集团军和第37集团军的各个部队,红色代表日军第8师团、第21师团和第22师团。沙盘上,有一个区域,蓝色的旗帜已经将红色旗帜的区域团团包围住,尤其是东南方向,中**队将最精锐的第74军布置在那里,防止两路日军会和。
大厅里,一个兴奋的奉化口音在回响着:
“告诉顾墨三,第29军必须于明日午时攻占东王山、沙田岭、长石陇一线,第88军,必须于明日午后三点攻占煤塔山、下塘一线,第49军…”
典型的蒋介石风格,老蒋指挥作战,很少考虑部队的实际情况,也不大给下面一些具体的作战空间,而是常常给部队下达极其明确的命令。
当然,这次建德战役,中**队是躺着打也能赢,现在**已经判断了被围日军的具体情况,第8师团只有不到1万人,并且极端缺乏弹药和粮草,而中**队有16个师,其中12个师参与对第8师团的围攻。
而且日军想要救援是非常困难的,第21师团和第22师团看起来是来救被围的第8师团,但在武汉**高层中,这两个师团自身难保,刚才老蒋已经计划到:将第8师团歼灭后,立即围攻这两个日军师团,具体的计划是…
钱大均、陈诚、何应钦等一批高官在旁边,听着老蒋在眉飞色舞地讲着他的作战计划,还随时以各种动作和语言来进行配合。
第417章 浙皖战役(26)()
战场上的士兵在舍生忘死地拼杀,后方的指挥官在绞尽脑汁地想着对策,此刻的许鸣,也在考虑着整个战局的方向。
在指挥上,许鸣和蒋介石有着明显的不同,他很少对前线的将领规定得太过具体,并且经常用中立或者超脱的眼光来看待当前的问题。
现在建德一线是战局的焦点,中**队的主力正在围歼日军第8师团,想到这,许鸣有点无奈,仗打得好好的,老蒋偏要插一杠子。你说你一个国府最**oss,管这么宽干嘛?指挥还非常的具体,哪个地方,什么时候开始进攻?由哪支部队开始进攻?甚至进攻的细节光头兄都详细地交代。
好在那里对中**队非常有利,区别不过是怎么赢,或者是小日本怎么输,现在不要说是老蒋去指挥,就是美龄姐姐去指挥,仗也是稳赢的。
其他的地方,安徽的战局依然不利,不过这影响不了全局。总体来说,皖南地区的战斗是辅助性质的,日军第6师团就算占领了一些地方,他也没有兵力防守,只要唐式遵能灵活一些,避实就虚来打击敌人的交通线和后方,胜负依然有望。
奉化一带,李觉的第23集团军摆出一副持久抵抗的架势,不过现在日军的第8师团陷入了危机,小日本还有没有心思去围歼奉化一线的守军?
小日本如果不傻的话,应该能猜到李觉部队的动向,许鸣都不打算再去骗小鬼子了,不过他想想还是算了,打仗这回事,能骗就骗,能瞒就瞒,不到最后一刻,不要让对手知道你的底牌,也不要让对手知道你的计划。
而且许鸣还发现一个现象,小日本这段时间一直在犯傻,拿第8师团来说,居然在撤退的时候停了下来,许鸣接到报告都感觉不可思议。从逻辑上来说,日本人的选择毫无道理的,既然日军选择从建德跑路,肯定是发现了中**队的主力,那就要用最快速度脱离与对手的接触。停下来干什么?在山区里面,没有补给,援兵也难以及时到达,纯粹是自寻死路。
日本人似乎是头脑短路了。
本来老蒋的指挥太刻板,意图也太明显,没想到碰到一个犯傻的对手,哎,打仗这回事,那真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会发生。
现在还有一个地方,是中**队陷入不利的局面,正是王敬久的第10集团军,从8月16日日军开始进攻,到现在守军已经抵抗了将近2周时间。
“帮我接委员长电话!”
“什么!让王敬久从诸暨撤下来!”蒋介石听说许鸣要放弃诸暨,登时一惊,“许鸣,敌冢田师团已处于覆灭的边缘,刚刚日军在东南方向的突围已被我军完全挫败!现第8师团残部五六千人依托几个山头死守,明日我军就可以将其全部歼灭。等我军歼灭第8师团后,再返身捕捉歼灭敌第21、22师团…”
总算听完了蒋介石的如意算盘,许鸣无奈地道:“委员长,歼灭第21师团和第22师团绝无可能,龙门山山势陡峭,不适合大兵团作战,我军兵力优势并不能充分发挥,且日军占有空中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