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雄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雄军- 第2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矢野君,正是如此,帝国要想彻底击败支那,必须将支那部队的作战意志彻底击溃!”

    在山胁正隆对中**队有了新认识后,在义乌的一个防空洞里,许鸣正在听取第10集团军参谋主任藤志远给他的报告。

    守军付出了超过2千人的伤亡,这还不包括夜晚的反击,从反击的胶着程度来看,中**队第一天就可能损失四五千人。

    开战3天来,**的有些部队采取的作战方案是有问题的,比如安徽战场的唐式遵第23集团军,一直与日军死拼硬打,部队已经伤亡惨重,还是选择正面迎战日军第6师团。

    而在诸暨守军的左翼,今晚第25军的反攻也是不合适的,这种大规模的反击,要么是瞅准了敌人的薄弱环节给予狠狠一击,而且还要有炮兵等部队配合进攻,要么是守军的战略要地被敌人占领,自己没有办法,只能在夜晚拼死一搏。像今晚的反击,即便收复最前方几个山头,也没有多大意义,风险很大,收获很小。

    不过许鸣没有批评前线的将领,他已经知道了,现在的中**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种改变,就是勇气,现在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都有了迎战日本军队的勇气。

    这比什么战略战术,什么武器装备都重要!

    许鸣清楚地记得历史上的1940年,那个时候是中国最为危险的时刻,国外英法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减少了对中国的支援,苏联也不再援华,和日本互相承认“伪满洲国”和蒙古。而在国内,汪精卫跳了出来,在日本的诱降下建立了伪国民政府。那个时候的中国,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具体反映在战场上,就是战役一败再败,只能用一些焦土抗战等杀敌八百,自伤三千的办法苦撑。有的地方部队已经失去了继续抗战的勇气,对日军一直畏战避战,像阎锡山这样的,甚至和日本人偷偷联系。

    而现在不会了,国外环境虽然不佳,但国内的情况已经大有改善,连续在武汉和南宁取得胜利,中**队已经不再惧怕对手。

    哪怕是战斗力最差的川军!

    “报告副司令长官,王总司令来电!”

    “念!”

    “昨晚我军对敌人左翼发起反击,已全面收复观音桥、石塔山等前沿阵地!”

    许鸣笑了一下,“请转告王总司令,我对第10集团军的表现,非常满意!”

第406章 浙皖战役(15)() 
一夜激战,中**队将白天丢失的山头全部收复,不过第二天上午,第3师团师团长山胁正隆听到一个令他哭笑不得的事情。

    “支那人已经撤退了?”

    “是的,师团长阁下,我军炮击后发现,支那军已经全部撤退到二线阵地,昨晚占领的山头尽数放弃。”

    山胁听到这个消息苦笑不已,中**队昨晚付出了那么大代价,双方杀了天昏地暗,只是来斗气的。

    矢野在一旁分析道:“山胁师团长,支那人应该要告诉我们,他们的阵地不可能被皇军占领,只会主动放弃!”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不过山胁正隆顾不得纠结了,新的一天已经开始,今天的日军将进攻**的坚固阵地。

    山胁其实知道,中**队昨天防守的根本不算第一线阵地,对手不过是占领了一些孤立的山头,而且没有形成系统的防御态势。但是今天不一样了,今天对手的各个山头都能相互策应,还会有隐藏的炮兵阵地对日军实施轰击。

    最麻烦的是浙赣铁路线正面,这里有一条浦阳江,以前有个铁路桥连通,现在铁路桥已经被全部炸毁,连桥下的地基也爆破掉。平时浦阳江一般为150米宽,不过现在是雨季,江水泛滥,已经涨到了300米,给日军的行动带来极大的阻碍。

    这还只是浦阳江的麻烦之一,麻烦之二依然是浦阳江带来的,浦阳江在这里和浙赣线交叉,经过浦阳江铁路桥之前铁路在左,浦阳江在右,中**队的右翼不仅有一大堆山头可以依靠,守军还可以凭江坚守。

    这就意味着日军想从右翼迂回的话,首先要渡过浦阳江,渡江后还要攻占对手的山地,想想进攻的难度谁都会头疼。当然,山胁正隆是不会头疼的,这里现在由第11师团负责进攻,头疼的是第11师团师团长牛岛满。

    上午9时,日军川保支队(以步兵第6联队为基干组成,支队长川保雄人大佐)和岛村支队(以步兵第68联队为基干,配属一个山炮兵中队,支队长岛村英二郎大佐),分别向守军据守的铜钱湾、石牛山一线发起攻击。

    日军以前的进攻是步兵冲和炮兵轰的二人转,现在加上了飞机炸,20多架日军战机来回投弹扫射,将**的阵地变成一片火海。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对地攻击的效果,日军的航空部队是轮番上阵,往往一个中队的日军战机返航,另外一个中队立马接替。

    几次试探性进攻后,日军开始了狂攻,在火炮的掩护下,一大堆鬼子头上扎着白布,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向**阵地冲来,有的刺刀上面绑着膏药旗,从阵地缺口纷纷涌入。

    这正是日军精心组织的猪突战术,这些日军根本不顾满地的地雷、刺桩和铁丝网,嚎叫着向前冲锋,不得不说,对于火力被压制住的中**队来说,这些玩命的招数还是有效的,阵地上不断展开了白刃战,有的山头失守。

    不过今天第25军负责防守不是战斗力相对较弱的40师,而是**的精锐之一第52师,这个师是王敬久当年任军长时苦心栽培的部队,无论是武器装备和战斗意志都相当出色。

    中**队也陪着日军玩命,**同样组织了奋勇队,向日军发起反击,这些奋勇队员拿着大砍刀,身上挂着手榴弹,和日军展开了对攻。

    阵地上,奋勇队对敢死队,大刀对刺刀,手榴弹对手雷,一边是不怕死的日本鬼子,一边是死不怕的**将士,大刀飞舞,杀声震天,双方杀得天昏地暗。

    不过随后日本的指挥官就发现一个悲剧的事实,那就是这种战术使日军的炮火优势和空中优势失去了作用,现在山头上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两军乱战成一团,一炮轰过去,不知道炸到的是自己,还是对方。

    左翼日军的指挥官,步兵第5旅团旅团长上树干男暗骂自己糊涂,一声令下,三颗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同时,鬼子的号手也吹响了撤退的号声。

    不过现在小鬼子想撤也不容易了,双方已经乱战成一团,许多日本兵根本撤不下来,反而是中**队看日军想跑,愈战愈勇。

    刚才嚣张的小日本已经彻底萎了下去,已经不是猪突冲锋了,而是猪突逃窜,鬼子兵四散奔逃。有的日本兵枪也不要,旗子更是不知道丢到哪里,但就这样,中**队还是不放过,在后面紧追不放。

    日军的“敢死队”最终还是在炮火的掩护下撤了回来,不过这种狼狈逃窜的败像已经完全被后方的日本兵看见,所有鬼子均大感泄气。

    猪突战术已经彻底失败,随着日军各个指挥官的命令,中**队的山头上又响起来了连绵不断的炮击声和炸弹的轰炸,炮兵轰、步兵冲、飞机炸,日本军队又开始了 “正常的”循环。

    ***************

    浙赣线正面,浦阳江铁路桥。

    这里是日军进攻的重点,占领了这里,日军才可以有效的分隔**的相互联系,并且向中**队纵深发展。

    天上的日军飞机就像讨厌的苍蝇一样,布满了阵地的上空,足足有50多架,来回投弹扫射,中**队炮兵阵地和重机枪阵地,已经完全被压制住。

    随后,划着冲锋舟的日军士兵开始在江对面实施强渡,隐藏在江对岸的中国火力点也顾不得暴露位置,全力对准江面射击,各个冲锋舟上的鬼子登时死伤一片,有的冲锋舟被炮火打翻,一大堆鬼子在江水里面扑通几下,去寻找他们的天照大神。

    日军的飞机和火炮又一次开始了轰击,将刚才暴露的**火力点一一摧毁,随后,日军的再一次强渡开始了。

    日本兵一批批地上船,然后一批批地消失,对面的中国士兵也一样,通过交通壕,一批批地从后方赶来。

    浦阳江两岸,已经被鲜血染红,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不过今天的日军分外顽强,一次强渡不成,第二次再来。

    下午3点,日军的一部终于占领了铁路桥对岸,中**队第100军军长刘广济亲自组织了数次反攻,但在日军的优势火力下均反攻失败。

    日军不断将渡口扩大,黄昏时分,日军终于扩大成了一个宽约2公里的渡场。

    不过这个时候,渡过浦阳江的日军也无力向前推进,中**队也没有再反攻,整整一天的血战,双方都似乎耗尽了力气。

    日军在左翼陷入胶着,中路凭借日本航空部队的有力支援取得了进展,但日军的右路遭受了挫折。

    负责进攻右翼的是牛岛满的第11师团,历史上牛岛满很有名,不过是在冲绳岛,但在中国战场,注定他要大败亏输。

    牛岛满也用冲锋舟装载着日本步兵,开始强渡浦阳江,但现在**的阵地不再是铁路两侧的平地了,守军躲藏在山上,居高临下地射击江面的日军。

    日军同样用火炮和飞机支援着第11师团的步兵,但不同的地形对守军的威胁大不一样,中**队躲在山上,日军的轰击收效甚微。

    压制不住**的火力点,日军的强渡几乎是有去无回,牛岛满没奈何,只好另外选择渡江地点。

    日军的一举一动被江对面高地上的**看着一清二楚,等日军准备好了渡河,牛岛满用望远镜一看,中**队已经赶到对面的山头上,正严阵以待地等着他们。

    8月17日对于第11师团来说,是个失败的日子,日军在右翼的行动全部告吹,逼得师团长牛岛满要亲自带领部队,准确夜晚突袭,就在这时,他接到第8师团师团长山胁正隆的通知,请他暂缓攻击。

第407章 浙皖战役(16)() 
战争会有很多让人想象不到的地方,第二天一早,**第100军长刘广济接到报告,日军在浦阳江上架设了桥梁。

    刘广济开始还因为是冲锋舟架设成的临时舟桥,但他到高地用剪型镜一看,日军架设的是铁桥!

    而且是有桥墩的铁桥!剪型镜里,日军的坦克、火炮正源源不断地通过铁桥,跟随在两边的,是像蝗虫一样的日军。

    刘广济头大了,他知道自己犯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错误,昨晚自己的部队根本就不应该休息,而是要利用夜晚反攻,哪怕是反攻失败,日本人也无法顺利地把铁桥架成。

    不一会,第10集团军总司令王敬久打来电话:“刘军长!你是怎么搞的!居然一夜让鬼子把桥架成,你这里被突破了,张军长和冯军长那里全部要撤退!你…”王敬久在电话里几乎是气得说不出话。

    “总司令,我…”刘广济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正常情况下,日军占领了桥头堡这样的要点,守军是一定要反击的,哪怕是付出惨重的代价也要将那里夺回。但现在日本人已经将坦克开过了浦阳江,**的反击没有一丝成功的可能。

    在日军中路取得突破的情况下,8月18日,中国全面收缩防线,退守到应店、三都一带,这里已经是中**队诸暨防线的核心地带。

    许鸣听到日军迅速完成突破,感到有点无奈,第25军在不应该反击的时候反击了,第100军在应该反击的时候没有反击。

    不过许鸣也没有责怪刘广济,刘广济失误的原因还是没有现代化的作战观念,这是大多数**将领的通病,他们根本不清楚像日本这样工业化国家的战役保障能力,在浦阳江上架桥还是小意思,历史上的1944年,日军在黄河上架设了铁桥!

    8月19日,日军第3师团、第18师团到达诸暨核心阵地的杨家坞、直埠、源潭一线;从绍兴南下的日军第13师团也到达枫桥,并且与守军第萧冀勉暂编第33师激战终日,当晚,田中师团突破暂33师防线,向诸暨后方前进。

    在日军中路取得突破的时候,左翼的进展依然不顺。

    8月17日,第21师团终于占领了桐庐,但日军原计划是1天占领,现在足足花了4天时间。

    各路日军继续向建德推进的过程中,又遇到了麻烦。

    麻烦依然是“江”带来的,不过这个江不是浦阳江,而是富春江。现在日本人知道冢田攻是怎么死的了,中**队将水雷埋设在岸边,等夜晚将水雷取出,然后偷偷放入江中,白天日军的扫雷部队根本就扫不到。从8月15日开始,日军的船只不断地触雷,日军前线部队几乎失去了补给。

    没奈何,日本人只能派出整整一个步兵联队的兵力晚上在警戒,但富阳到建德有将近200里,一个联队几千人根本防不过来,日军的运输还是举步维艰。

    第21师团师团长鷲津狻胶偷8师团代理师团长河野毅不得不抽调大批工兵修筑公路,企图用陆路运输的方式代替富春江水域的补给,考虑到炎热的夏季和庞大的工程量,这注定在短时间难以完成了。

    8月19日,尽管各个日军部队到达建德的外围,但大批辎重和重炮等装备依然滞留在后方,原本在16日就攻占建德的计划只好再一次推迟。

    在左翼日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军的右翼进展较为顺利,除了第13师团占领枫桥,向诸暨后方挺进外,第32师团沿曹娥江南下,顺利到达龙浦、虎局,逼近新昌,日军第104师团位于第13师团和第104师团之间,准备随时策应两支部队。

    不过泽田茂阻止了第32师团师团长木村兵太郎进攻新昌的请求,日军必须首先拿下诸暨和义乌才能占领新昌,否则,中国方面第25集团军主力有可能退入西南山区,到了这个时候,泽田茂依然做着歼灭**重兵集团的美梦。

    几乎让人遗忘的是日本海军,同样在8月19日,赶来的日本战列舰“雾岛号”和“日向号”到达镇海海面,两艘战列舰356毫米的巨炮将中**队的阵地轰成一片废墟,守军的4门210克虏伯火炮掩体也被数百公斤的穿甲弹一一击毁。当天傍晚,许鸣向第194师及镇海炮台守备队下达了撤退命令。

    从8月13日到8月19日,日军终于在各个战场取得了突破,只不过,日军耗费了整整8天时间,几乎是日本原先计划三天的3倍。

    ************

    日本陆军第15军司令官泽田茂在铁路线的一个山头上,用望远镜看着对面的中**队阵地。

    当初繁华祥和的诸暨已经消失了,呈现在日本人面前的,是一个由无数铁丝网、无数壕沟和无数火力点构成的军事堡垒。

    周边的山地也被彻底改变,面向日军方向的全部被削成90°的悬壁,不出意外的话,悬壁上面布满了手榴弹壕。靠近东北边的低洼地带,现在是一片泛滥,对手将浦阳江引入低地,形成了沼泽区。

    诸暨城只是中**队的核心之一,在诸暨的左侧,中**队在应店和全堂也修建了坚固的工事群,三者呈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将浙赣铁路笼罩起来。

    “司令官阁下,支那是采取九江的防御策略。”

    泽田茂点点头,认可了参谋长根本博的说法,对手的防御设置完全照办了九江的模式,不仅仅是工事的建立,连三个支撑点的模式也一样,日军对九江之战研究很深,感觉这就是九江的翻版。

    唯一不同的是,现在是1940年,而不是1938年。

    2年的时间,可以发生很多事了。

    8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