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雄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雄军- 第1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闻着这个味道,狙击手赵天才知道他命中了这个敌人,刚才这个日军隐藏得非常深,离他仅仅一百多米,但就是确定不了位置。

    中国是第一个拥有狙击部队编制的国家,而赵天才是第一批被选拔进狙击营的狙击手,凭借优秀的战场嗅觉,他能闻到敌人的气味,一个狙击手是否合格,甚至优秀或者杰出,往往取决于这种嗅觉。

    还有耐心,足足等了近20个小时,赵天才和他的观察员才最终等到了机会。

    赵天才朝左边的大树看过去,那里有一群很大的樟树,浓密的枝叶将里面的空间全部遮盖起来,一个人如果隐藏在那里,是极难发现的。

    一个发黄的樟树叶向左边摇了三次,又向右边摇了三次,这是观察员王云生给他发的信号,这里还有一个鬼子的狙击手!

    也有可能是观察员,日军现在也有了狙击编制,往往一个狙击手,配备一个观察员,有的还有副狙击手,长期和残酷的战争,双方都学会了这种战术的精髓。

    只剩下一个日军,不过赵天才丝毫不敢大意,这种狙击手的对抗,生死不过是一瞬间,尽管己方有2个人的优势,但也不过是两颗子弹的事情。

    双方还在等待,等待着对手露出破绽,狙击手最重要的品德不是别的,正是耐心,一个没有耐心的狙击手,哪怕他的伪装再逼真,哪怕他的射击再精准,也不过是敌人的战果。

    他不禁回想起一年前的情景,那时候小鬼子是多么蠢啊!一个班甚至一个排的鬼子大摇大摆地前进,戴着明晃晃的钢盔,刺刀也不收起来,反射着夺目的光芒,有的不知死活的鬼子还一边前进一边大喊大叫

    哎,这么蠢的鬼子再也见不到了!

    ***********

    以小董为中心,双方的狙击手在附近的山岭和树林里进行了激烈的对抗,双方不时有狙击小队被灭,也不时有后续的人员加入。

    安井藤治看着眼前这份伤亡统计表,三天的战斗,日军付出了大约300人的代价,平均每天100人,却没有取得战斗的主动权,小董西北和西南的区域,第2师团依然无法顺利展开搜索和侦察工作。

    “师团长阁下,让他们撤回来吧。”这份统计表是参谋长原田次郎统计的,看到安井忧心忡忡的表情,原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安井藤治摇了摇头,“坚持下去把,这个地方我们不能退让,传令下去,再补充一批上去。”

    狙击手是非常宝贵的兵种,从狙击教育到单兵装备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日本44个师团,也仅仅有第2、6、13师团配备了独立编制的狙击大队。

    日军每个狙击大队约550人,结果3天死伤一大半,也难怪安井和原田心疼,日军的狙击技战术水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装备上还强于国军的狙击手,但小董这里的中国狙击部队却有一个重大的优势。

    这就是主场优势,在日军未来之前,第26军和第5军的狙击营就全面勘察了这里的地形,甚至布置了相当多的单兵工事和秘密掩体,日军的狙击大队属于“客场作战”,这正是日军在狙击对抗中失利的重要原因。

    不过安井也没有办法,狙击战术的重要性并不仅仅是用来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这种战术很受战场环境局限,也很难大规模杀伤敌方人员。狙击手最重要的是起到军队斥候的作用,像小董地区,因为中国方面控制了这里的地形,日军的一举一动基本上落入国军的眼中。

    为了不变成瞎子和聋子,安井不但把第2师团狙击大队的所有人员全部投入,配属了部分步兵,但这没有挽救日军的劣势,第2天,日军在小董西南和西北两个方向的搜索工作遭遇重大挫折,在持续一天一夜的对抗中,日军上百个狙击手、观测员死伤,配属的上百名步兵也伤亡过半。

    “哎!”收到这个消息,师团长安井藤治深深叹了口气,这种纯粹技战术水平上的失利,让安井有一种失落感,不过他想到狙击战术居然是中国人发扬光大的,据说还是许鸣亲自编制了支那部队的狙击营,安井只能报以苦笑。

    “让他们撤回来吧,在道路两旁3公里处设置警戒即可。”安井吩咐道,说完,他带上军帽,走出房间。

    “司令官阁下,今天我军在小董以西方向的搜索工作非常的不顺利”安井藤治走到钦州寺内的临时指挥部,这里原来是一间法国人修筑的教堂,日军9月份登陆后,114联队将其辟为联队部,寺内看这个地方比较安全,环境也不错,就将其作为第6军的司令部。

    “安井师团长,为什么不多派些步兵?要不,派迫击炮部队去?”

    见寺内寿一提出这样的问题,安井知道这位出生尊贵的伯爵是对狙击战术一点也不懂,他只好委婉地提醒道:“司令官阁下,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步兵,无法承担狙击兵的职责,而小董周围复杂的地形,是不适合大部队作战的。”

    寺内点点头,装出一幅懂了的模样,不过至少他懂得了一件事,那就是中国军队遮蔽了战场。

    “安井君,你的部队做好出动准备了吗?”

    “已经全部完成战备,正在急切等待司令官您的指示!”安井一个标准的日式鞠躬。

    旁边的第10师团长佐佐木和第4师团长山下奉文也同时致礼道:“第10/4师团也全部准备好了。”

    “吆西!”寺内寿一拖着长音,然后把手指向西边,“命令部队,全军出动!”

    随着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兼第六军司令官寺内寿一的一声令下,日军第2、第4、第10三个师团,还有第1野战重炮兵旅团、独立攻城重炮兵第4联队,独立野战重炮兵第22联队和相关的工兵、装甲兵、通信、高射炮部队,将近10万名日军,从钦州和防城两个方向,向邕钦路进发。

    一眼望不到头的日军步兵,一眼望不到头的日军火炮,还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日军辎重,像沸腾的开水一样,全部涌了上来,公路上,还有公路的两侧,到处是穿着土黄色军服、带着钢盔的日军队伍,以骄狂的气势,逼向邕钦路的枢纽,大塘。

    8888888888888

    “报告总司令,前线最新消息!”一个匆忙的通讯兵向许鸣行了一礼,这是狙击手传来的消息,日军从钦州和防城出发,许鸣就得到了信息,他不仅知道了日军出动的信息,还知道了日军出动的规模。

    只不过,许鸣丝毫没有放心和满意的感觉,他眉头紧锁,呐呐地自言自语。

    “小日本这么明目张胆地进军?为什么他们觉得一定能攻下大塘?”

第307章 邕州会战(65)() 
文件袋里面,是日军参谋们制定的邕钦地区作战计划a,日军作战计划的制定与中国军队不同,他们是由参谋制定的,而日军的部队主官,只负责提出要求,然后参谋根据部队长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方案。

    比如这次的打通邕钦路的作战方案,是“支那派遣军”参谋长冈部直三郎和司令部的参谋在南京制定的,这种在南京制定广西作战的事情,在国军是不可想象的,但日军很正常,经过一番折腾,这些参谋在南京就把广西作战的计划制定了出来,还一口气制定了三个计划,分别代号为邕钦地区作战计划a、邕钦地区作战计划b、邕钦地区作战计划c。

    邕钦地区作战计划a主要内容:“以第10师团主力,配属野战重炮兵第一旅团,独立野战重炮兵第22联队,独立攻城重炮兵第4联队,正面进攻支那正面防线。

    以第2师团为主力,协同相应配属部队,从左翼实施迂回,绕至敌主力侧后,配合正面第10师团攻击敌军。

    以第4师团为主力,配属工兵一部及山炮兵一部,从右翼实施迂回包抄,目标为支那后方旧州、百济,切断支那部队退路。

    在攻势发起前后,联系南宁板垣兵团,请求派出一部,从邕钦路东北方向对大塘支那实施攻击,与第6军一起,夹击支那部队。”

    这是一个典型的日军进攻计划,一部正面佯攻,主力实施迂回和包抄,另以一部切断敌人退路,这种进攻计划目标不仅仅是打通邕钦路,而是将对手一网打尽!

    这个计划如此宏大,如此具有日本特色,要是2年前,甚至1年前,寺内肯定大加赞赏,不过此刻的寺内寿一和一干日军高级军官均在心里摇了摇头。

    这种计划的成功不仅仅在日军的身上,更在对手身上,对手必须是一个很保守的将领,在日军各部实施迂回的同时,守军主力按兵不动,呆呆地等待日军完成内外纵深的合围。

    如果对手敢于冒险,而且有很强敌情分析能力,能预测到日军的攻击方式,那敌人只要用一部守住主要防线,另以主力围攻迂回日军的一部,那日军就麻烦了,搞不好百济惨败再来一遍

    对手的指挥官是许鸣,想到这,寺内寿一不由得发出哀叹,为什么对方的指挥官不是阎锡山呢。

    寺内用眼神示意了下,藤本继续开另外一个文件袋,这次的文件袋很厚,是邕钦地区作战计划b。

    这个计划没有冒险的远距离迂回,日军兵分三路,从左、右、中路实施正面强攻,以飞机、火炮为支援,配属步兵、工兵,对中国的阵地实施中央突破,突破的同时,日军各个作战部队利用火力上的优势,将对手的阵地逐一分割,并且一一围歼。

    等主攻方向取得突破后,日军再以有力一部,在左右两侧实施迂回和包抄,将支那部队捕捉消灭。

    邕钦地区作战计划b看起来比计划a要简单,其实不然,这个方案比前一个要复杂的多。

    这个方案必须要求三个日军师团互相紧密配合,而且日军各个兵种之间也要协调到位,还要对战局的实时进展有精密的控制,这是一个具有德军特色的作战计划。

    山下奉文摇了摇头,道:“这个方案,我军暂时无力施行。”

    山下年轻的时候当个驻奥的武官,知道这种方案不是日军能执行的了的,这种方案不仅仅对火力要求极高,还要各参战部队有超强的协同作战能力,所有的参战部队像一架机器上的零件,全部有效地运转,不能出任何差错。

    日军的战术能力强,只是比中国军队强,其实比中国军队的王牌军也不见得强到哪里,不要说在这个时空,就是在历史上,日军取得胜利的大部分方式不是因为他们会打仗,而是日军的作战意志强于中国军队。

    日军的战术充其量在当时也只能算中下水准,营连级别的协同尚可,但团级(联队级)以上就基本没有配合了,淞沪会战期间,西方国家对日军的战术素养大为鄙视,认为日军的战术水平也就是一战时期的标准。

    更不用说三个野战师团、一个炮兵旅团,和其他工兵、辎重兵、通讯等诸兵种加在一起、超过10万日军的完美配合,小鬼子有这个水平,早就把中国灭了。

    安井藤治和佐佐木到一也点点头,不是同意这个方案,而是同意山下奉文的观点,作为日军精锐师团的师团长,这些见识还是知道的。

    藤本铁雄叹了口气,开始发放第三个作战计划,邕钦地区作战计划c。

    两个海军中将也拿到了这个计划,近藤信竹看了下内容,眉头皱了起来。

    这个方案和前面两个相比,在进军路线上毫无新意,日军依然是正面强攻,两侧协同进攻,唯一与前面不同的是,日军的进攻方式与前者不同,是特种作战。

    所谓特种作战,是日军计划在正面一次性释放7…10万枚毒气弹,这是日本所有的库存,利用中国军队防化学能力不足的缺点,将其在一天之内倾泻到国军的主阵地。

    根据日军的推测,眼前中国军队虽然号称王牌军,但防毒能力也仅限于每人一个防毒面具,日军这次使用的毒气弹是特地在国内开发的,中国军队根本防止不了!

    日军在往常的特种作战中,大部分使用的是失能型(催嚏性)的毒气弹,比如日军称为“红1号”的二苯氰胂,“绿1号”的苯氯乙酮,这种毒气弹让国军暂时失去抵抗能力,日军从而轻松占领阵地。

    武汉会战中,日军也试用了部分糜烂性毒气弹,比如“黄1号”芥子气,这种黄弹毒性极强,人的皮肤只要露在空气中就会中毒。

    这种毒气战日军使用的数量较少,这并不是日军怕国际公约或者坚守武士道精神,而是这种毒气战有很强的后遗症,日军使用后,这种毒气战会遗留在中国军队的阵地里无法消散,日军一旦占领国军阵地,他们自己也会中毒!

    武汉会战中,部分染毒的日军无法得到有效的根治,当时的日本,连自己也无法治理这种毒气弹。

    而这次参谋们计划采用的毒气,不仅仅包括“黄1号”芥子气,还有“黄2号”的路易氏气,特别是后者,人的皮肤只要沾上,会迅速腐烂,而且还有一点,人的衣服无法防护这种毒气!

    长谷川清和近藤信竹互相看了看,两人眼里均大起鄙夷之色。

    寺内装作没看到,对众人问道:“诸君,你们看第三套方案能否使用?”

    三个师团长沉默不语,这次使用的毒气弹规模极大,根本无法在国际上掩盖,使用这种战术后即使能取得成功,相关的将领也会成为舆论的指责对象,可现在日本又有什么办法了,正常的战术已经无法打通邕钦路的任务了。

    还是参谋长冈部直三郎打破了会场的寂静,他用颤抖的语气道:“这种战术成功可能性极大,但皇军使用后,必须尽可能消除使用的痕迹,还有,还有皇军必须大批使用特制的防护服装,确保皇军将士不受影响。”

    到现在,日本陆军仍然不考虑国际影响或者道德观念,甚至不考虑自己士兵的安危,他们唯一考虑的,就是是不是能取得胜利,“尽可能消除使用的痕迹,”那是占领国军阵地后,将所有失去抵抗能力的国军士兵全部杀死灭口,而所谓的防护服装,以日军的工业水平,恐怕也不能防护这种号称“毒气之王”的芥子气和路易氏气。

    寺内一一看过去,三个师团长和他们的参谋长接连点了点头,最后,寺内寿一拍板道:“那就这样吧,此次邕钦攻略,采用此战战法,参谋部,立刻拟定详细作战计划!”

    接下来的内容,是陆海军对各自职责的划分,海军第三舰队负责对中国广东、广西地区轰炸和对地支援,第五舰队负责运输辎重、人员、装备,一共有9万7千名日军需要运输,还有105万吨作战物资,预计分三期进行装运

    会议的最后,是陆海军签订合同,近藤信竹看了过去,合同的一个重要条款,是向任何人不得泄露这次特种作战的内容,战后也不承认,连对天皇都不行!

第308章 邕州会战(66)() 
日军如此大张旗鼓的进军,反而让许鸣感到极度的不安。

    打仗这回事,是非常讲究隐蔽自身的作战企图,甚至用战略欺骗来完成预定的作战目标。前段时间,许鸣第5军长途迂回的时候,就让白崇禧和徐庭瑶摆出一副大规模进攻南宁的架势,第64军在出发前,为了吸引日军注意,也故意在广东地区大肆招摇。

    许鸣的第一反应是日军正面是佯攻,然后用一支有力部队实施大范围迂回,许鸣再次想了想,还是否决了这种可能。

    钦州、防城西北的山区地形复杂,属于十万大山的余脉,山岭纵横,树木繁盛,而西南方面尽管地势稍低,但有很多沼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