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雄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雄军-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伊东政喜不说话,上次在东兴门吃了亏以后,他现在只能算是一个打酱油的干活。

    岗村没有正面回答,眼睛依然看着这个木牌,淡淡地道:“诸君,你们从这个《参观须知》上面看出什么吗?”

    众人摇头,这只是一个普通景点的挂物,谁知道那个许鸣从哪里搞来的。

    冈村宁次笑了笑,“对手想要告诉我,他们依然保持着信心和秩序。”说完这个,岗村脸上露出了坚决的表情,“不过诸君,我们依然要采取积极进取的姿态,我命令,第27师团从西南方向发起进攻,近卫师团从东侧强攻,101师团在九江东面实行策应!”

    “哈伊!”所有的鬼子军官全部鞠躬,地下室内一片杀气。

    ********

    凌晨时分,许鸣在十里铺的临时指挥部踱来踱去,脸上露出犹豫的表情。

    外面传来了隆隆的炮声,日军占领磨盘山一线后,不加丝毫休整,就立即投入了进攻,整个夜晚,经被火光照耀成白昼。

    许鸣终于停下脚步,似乎是决定了什么,他手写了一份电令,对着旁边的张少舫道,“把这个发给军委会!”

    张少舫拿到手里一看,大惊地道,“总司令,这…这个计划能行吗?”

    许鸣冷酷地点点头,“可以,敌我存亡在此一搏!”

第173章 烽火南浔(58)() 
当冈村宁次在九江猛攻26军的同时,蒋介石在武汉珞珈山的官邸也在紧急召见陈诚和罗卓英。

    陈诚是武汉卫戍总司令兼第九战区总司令,罗卓英是老蒋非常信任的将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安庆会战、马当湖口之战均担任重要角色,此刻老蒋召见,自然是询问九战区事宜。

    办公桌上,左边是一面青天白日旗,右边一座地球仪,老蒋的手上则拿着一沓文件。

    罗卓英恭恭敬敬地接过,这些全部是九江方面发到军委会的电报抄件 。

    罗卓英认真地将电报一封封看完,疑惑地道:“委员长,许鸣在电报中提出,他大约可以再坚守一个月,建议我军从德安方向反攻,瑞昌方面以防守为主,以求一举击灭倭寇主力,职部以为许鸣这个计划确有可能成功,我建议在南浔线集中主力,以一月为限,强攻德安!”

    蒋介石眉头紧锁,没有回答。

    陈诚知道老蒋的心思,说道:“委员长不是担心这个计划不可取,而是担心许鸣坚持不了这么久,磨盘山5天就丢了,委员长怕九江只能再撑10天时间!”说完,陈诚又提醒道:“当初南京保卫战,和九江也一样,国军也是被压缩在南京附近,结果几天就把首都丢了。”

    罗卓英当初是南京保卫战的副总司令,想到当时的盲目和混乱,道:“委员长,陈长官,九江不会是南京,因为许鸣不是唐孟潇。”

    老蒋的声音有点哑,他喝了一杯白开水,才慢慢地道,“要是许鸣能坚守1个月,我们无论如何都能打赢这仗,区别不过是将倭寇打退或围歼而已,可如果只能守10天,那从德安反攻是来不及了,只能从瑞昌方向反击。”

    九江到底能守多少天,才是老蒋担心的,他把罗卓英从南昌叫回来也正是想得到这个答案,罗卓英对许鸣的熟悉程度可能仅次于王耀武,而且战前他还在九江视察,对这个问题有着相当的发言权。

    罗卓英也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才道:“委员长,我还是以为许鸣能守住九江,理由有三,其一、许鸣非夸口之人,九江的敌我情况他最为熟悉,能守一个月当有他的依据;其二、磨盘山五天失守并非被日军攻占,而是许鸣主动放弃,现在守军的纵深虽然缩小,但防守密度大增,以许鸣之善谋,胡琏、谢晋元之善战,26军之顽强,绝对可以信赖;其三、九江并非绝地,日军无法完全断绝补给,职部建议组织船只,运送援兵给养,输回伤员。另外,对长江的布雷必须加强,尤其是铜陵贵池段,因在我军掌控之中,务须强令布雷队伍每人每天完成若干;且空军须加强对长江航线的攻击,以求损耗倭寇战力的效果!”

    老蒋的脸上阴晴不定,按照许鸣和罗卓英的计划,要么国军大胜日军大败,要么九江失守精锐被歼,不过蒋介石在军事属于理想主义者,最终他站了起来,道:“辞修、尤青,你们再拟定一份九江外围的作战计划。

    10月26日,国军统帅部重新调整了南浔线和瑞武线战斗序列,南浔线以薛岳为总指挥,统领修水一线的卢汉第60军、叶肇第66军、李汉魂第64军、樊崧甫第46军,同时严令通城王耀武第74军、咸宁关麟征第32军团往永修一线集结;而在瑞昌方面,以罗卓英为总指挥,集结李延年第2军、霍奎章第54军、李玉堂第8军,同时,清江一线的汤恩伯第31集团军,岳阳一线的黄维第18军。两路援兵共14个军,35个师,总兵力达30万,兵分两路,向日军发起猛攻。

    如此大兵力的集结,不可能瞒住日本的谍报系统,相关的情报立刻传送到南京的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畑俊六听闻不敢怠慢,立刻带领一群幕僚从南京出发,乘坐日军运输机到达湖口。

    冈村宁次带着他的原班人马赶忙过去会见,在湖口的虹桥见到了他的直属上司。

    见面的地方颇为简陋,是在一个高小的操场,见穿着高级将服、持着天皇御赐的军刀畑俊六大将走下飞机,岗村赶快检讨“东京慰问团覆灭事件”,畑俊六一摆手,道:“这些事情是以后的麻烦,现在我们要解决的,是当前的麻烦。”

    “是江南(长江以南)的支那军频繁调动的消息吗?”

    畑俊六顾不得高级将领应有的含蓄,直接开门见山道,“特情处有确切情报,支那军从西南各地猬集而来,一改以往节节抵抗的战法,恐有威胁九江附近皇军的企图。”

    畑俊六是基于整个战局考虑的,对手大量增兵,己方却没有后援,他的心里充满了焦虑,但他惊讶地发现,对面的第11军官佐却一副乐观的情形。

    冈村宁次的参谋长宫本贞一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上前一步说道:“畑大将,岗村司令官已经自信研究了当天支那军的战况,当面之敌不足为虑,在刚刚结束的战斗中,皇军取得来了击毙了支那悍将秦烈平的大战果,支那军已经胆怯,昨天许鸣就放弃了他的司令部和坚固的磨盘山阵地,只能依托九江孤城困守,我第11军有信心,在7…10天内解决战斗。”

    冈村宁次也在一旁附和道:“请畑大将不必忧虑,我军定然在支那援兵到达之前,全歼许鸣兵团!”

    许鸣放弃磨盘山,结果将冈村宁次的信心搞出来了,这恐怕出乎所有人预料。

    畑俊六看着眼前自信满满的一群人,半个月前还想放弃会战,现在稍微尝些甜头,就又干劲大了起来,简直和日本的国策一样,没有个标准。

    着急的他直视着冈村宁次的眼睛,慎重地道:“岗村君,作战要计划最好的方案,准备最坏的结果。当前的许鸣兵团,极为恶劣顽固,正如你以前报告的一样,26军的军官都由充满民族意识的黄埔军官组成,士兵为支那最凶悍的湖南籍士兵,这不是一支可以忽视的力量。一旦九江短时间无法攻克,战局可能处于无法预料的凶险结局。”说完这些,畑俊六又加重语气,“岗村君、宫本君,派遣军手里已经没有任何预备兵力,能应对额外的状况!”

    畑俊六说这话,感到深深的无奈,在最关键的决战时刻,他手里没有兵了,浙江战役把宝贵的3个野战师团抽调了出来,跑到浙江西南的崇山峻岭里面去打转转。

    如果现在他手上有7万预备队,他畑俊六又如何会这样的担心!

    冈村宁次看着畑俊六凝重的表情,站起来大声地道:“大将阁下,帝国已经没有选择了,从南京攻略战开始,帝国发表不承认支那政府的宣言开始,就没有选择了,武汉会战,我们只能一直打下去,第十一军、整个派遣军、帝国上下都没有了退路!如果不能击败当前的对手,等待我们所有人的,才是真正的凶险结局!”岗村宁次说完这些,将目光环视在座人群一圈,坚决地道:“请畑大将和派遣军的同僚放心,在这种意志的较量中,帝国一定是胜利的一方!”

    在冈村宁次表达决心的一瞬间,畑俊六的眼神里似乎有一种迷茫,战争怎么会打成这样子,压倒性的优势却形成吉凶难料的决战,但一随即他反应过来,也站了起来,缓缓地道:“既然各位如此决定,那么整个派遣军会给予最大的支持,我会要求保证最大规模的运输,请第11军皇军将士,必须在短时间内攻占九江及其附近。”

    “哈伊!”

第174章 烽火南浔(59)() 
决定战争的,不是兵力,也不是地形,更不是武器,而是意志!

    炮弹像暴风一样,拖着橘红色的尾焰,铺满了整个天空,目标所向之处,腾起重重烟雾和一团团的火焰。

    整个大地都在颤抖,从10月25号晚上开始,日军所有的火炮都开始集中射击,150口径毫米的八*九式和九六式加农炮,三八式和四年式15厘米榴弹炮,九二式、三八式和十四年式105毫米加农炮,还有不知道多少的75毫米山炮和野炮,对准26军的妙智镇一线,全力进行轰击。

    四处飞舞的榴弹碎片,引起山体震动的穿甲高爆弹,还有到处喷散着燃烧剂的烧夷弹,有的炮弹没有着响,也没有钻地,而是嘶嘶的冒着五颜六色的气彩,那是日军使用的毒气弹。

    曾经山清水秀的大地已经是笼罩在一片硝烟之中,除了炮弹带来的轰鸣,人的耳朵里听不清任何声响,除了爆破产生的烟尘和火光,肉眼到处,天地不见别的颜色。在狭窄的国军防线上,日军二个野战重炮兵旅团加上军属、师属数百门重炮,和二个半个师团接近三万名的日军已经完全做好了攻击准备。

    炮火刚开始延伸,“板载!板载!板载!”就震天的响起,日军像波浪一样,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像国军阵地涌来。

    妙智位于九江南侧,距长江约10公里,西侧是赛湖,是九江城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被日军攻克,九江城将无险可守,守卫这条防线的,是中国最精锐的部队第26军胡琏第108师。

    白天打成了黑夜,黑夜打成了白天,师长胡琏穿着一身普通的作战服,腰间束着小皮带,一边挂着水壶,一边挎着一支脚蹬在战壕的外侧,两手拿着蔡司高倍望远镜,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前方。

    根据火力推测敌人兵力是任何一个中高级指挥官的基本能力,胡琏放下望远镜,转头道:“当面大约一个联队的兵力。”

    紧跟在后面的620团团长杨伯涛也用望远镜看了下前面,点头道:“不到500米的小山头,用1个联队,看来鬼子花大价钱了。”

    胡琏摇摇头,反驳道:“杨团长,这不是普通的山头,南山是620团和621团的结合部,一定要确保,不管鬼子如何进攻,你都要给我守住!我告诉你荡波,你是我从黄军长那里要过来的,可不能给我丢脸。”

    杨伯涛出自于18军,1935年进入陆军大学第11期,今年7月从陆大毕业后,被老上司胡琏要了过来,听了这话,拍着胸脯道:“请师座您放心,我杨伯涛绝不会给您丢脸,619团能做到的,我620团也一定能做到!”

    卫兵在后面远远的跟着,走到角落处,胡琏悄悄递给杨伯涛一张支票,杨伯涛一看,是张3000元的现金支票。

    杨伯涛大为感动,“师座,我…”

    胡琏轻轻的道:“26军和咱们的18军差不多,吃不到空饷,也捞不到什么外快,你刚刚到部队,手头紧,伯母身体不好,这些就当我孝敬她老人家的。”

    杨伯涛眼含热泪,哽咽地道:“师座,别的话我也不说了,只要我杨伯涛在一天,鬼子就休想占领南山。

    胡琏满意地笑了笑,拍了拍杨伯涛的头,“荡波,你办事我是放心的,但要小心自己,我不想108师损失第二个团长了。”

    ******

    “上弹带!”班长嘶着嗓子吼道。

    五百发的帆布弹链立刻被接上,不到10秒,二四式重机的火舌又一次喷舞过来,像死神的镰刀,无情地收割一片片日军的生命。

    进攻旁边山头火力点的日军被迫再次停了下来,阵地前的日军尸体像湘江旁边晒着的鱼干,一堆一堆地躺在谷地面前。

    冷凝管出现了问题,掩体内部充满了蒸汽,班长热得一头汗,他把帽子扔掉,轻蔑地骂道:“妈的,小鬼子,不怕死的就来!”

    突然一声巨响,班长只感觉脚下一震,一声巨响随即响起,班长顾不得查看掩体伤损情况,拿起电话机大声地道:“二排三班遭遇敌人平射炮轰击,请速支援,请赶快支援…”

    步兵第三联队第三大队大队长长野荣二看到那个掩体已经崩塌,大喜,一声令下,刚刚被这个火力点阻住的日军中队立刻又像野猪般嚎叫起来,猫着腰,做着之字形的战术动作,向国军的山头冲去。

    长野怕冲击力量不足,做了个手势,传令兵见后,立刻跑去,不一会,另外一个中队跟随着前面的部队,呈波浪形的攻击队形。

    “哒哒哒…”,突然,又一条死亡火舌飞舞起来,就在那个被摧毁不远处的一个土包,伸出了2挺重机枪,子弹像泼水一样,洒向侧翼冲锋的日军。

    被侧击的2个中队像被一群野猪糟蹋过的庄稼一样,也没有人冲锋了,全部东倒西歪地趴在地下。

    日军的惨叫顺着风传来,其中有一个是长野非常熟悉的,是他的中队长,就在国军暗火力点突袭的同时,中国军队的迫击炮部队也开始轰炸起来,一发发炮弹准确地落入卧倒的日军人群中,带起一蓬蓬血雨肉泥。

    长野眼都红了,揪着旁边通讯队长的胸口,狂喷道:“让山炮部队,全力射击!全力射击!一定要将支那的火力点…”

    话还没完,长野荣二惊恐地看到远方一片白光闪来,长野张大了嘴巴,就像飞来的是天照大神一样。

    雷鸣般响声和天崩一样的震动传来,这是中国军队的重炮部队再开火,日军把山炮部队放在最前线,用来摧毁国军的重机枪掩体确实有效,但也意味着这在国军精确的观测范围内,日军的两门山炮立刻被摧毁,天空中飞起了一片火炮零件和日军炮兵的残肢。

    一声惨叫特别的悠长,是山炮中队的中队长传来的,他的一个大腿已经随着炮件在空中飞舞,这位老兄抱着唯一的一条大腿在为之伴曲。

    真是太打击士气了,长野刚准备收兵,远方一个通讯兵猫着腰跑来。

    “大队长阁下,宫崎联队长要求必须在下午三点前攻占6253高地!”

    “八格!”长野骂道,不知道他是骂当面的中国人,还是骂不近人情的联队长宫崎富雄,可作为一个日军军官,这种命令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烟雾弹投了出去,一个头上缠着白布的鬼子抱着一个炸药包冲了过去。

    一声枪响,而不是一声爆破声,烟雾慢慢散去,那个抱着炸药包的鬼子倒在路上。

    长野不知道敌人是怎么在烟雾弹里将他的士兵射杀的,只知道这是事实,他又做了个手势,又一个敢死队员冲了过去。

    长野这回看清了,敌人重机枪掩体的左侧有一个隐藏的狙击点,或许不止一个,日军只要通过那里,敌人的狙击手就会进行近距离射击,烟雾弹效果再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