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国家的高层在推卸责任的时候,问题往往就很严重了,而日军在武汉的战局,随着航空兵的失利,陷入了绝境。
首先是进攻富金山的日军遭到惨败,这个时空宋希濂的71军可不是历史上在南京几乎全军覆没的部队,而是保存了相当的元气,整个军达4万余人。宋希濂将36、87、88师沿史河、八里滩、富金山、石门口一线布防,以46师在长江河为预备队。自10月1日开始,日军第10师团和第16师团连续强攻,一度突破史河,并突破富金山西侧的武庙对中国军队形成包围。而宋希濂以富金山为依托,对日军左翼进行猛烈反击,同时国军于学忠第51军、田镇南第30军也各以一部从金寨和峡口出击,双方一度胶着。
正在这关键时刻,日军的飞机跑去炸武汉了,然后一去不复返。到了10月14日,中国飞机来了,这一反一正的加减如何吃消,从10月15日开始,日军第10师团、第16师团全线转入防御。
半个月的战斗,日军战死超过七千,受伤或其他减员的超过一万五千,第二军东久迩宫稔彦王提出,希望补充2万名士兵,否则无法完成突破大别山的任务。
富金山突破不了,日军进攻罗山的2个师团是非常危险的,其实即便攻占罗山甚至信阳,日军在没有突破大别山的前提下也绝不敢向武汉进攻,看地图就知道了,富金山的部队可以抽出一部到他们的后方,从武汉和平汉线南下的中国军队两面夹击。
第二师团,早就歇着了,病号比战斗伤亡多多了。
“哈哈!”爽朗的大笑从湖边的一个亭子里传来,笑着这么开心的,正是我们的主人公许鸣,九江的战事告一段落后,他和手下的将领在赛湖旁边摆上了一顿宴席。
的他已经接到了战情通报,日军在武汉4个方向的进攻全部停止,且各个死伤惨重。
令他高兴的不仅是上面,他已经得到了最新情报,日军在杭州、绍兴、富阳一线集结兵力,目标不言而喻,显然是以衢州为核心的浙赣线。
“小鬼子居然还有兵力,听说日军动用了第5师团、第18师团、第104师团,幸亏这三个师团没有来九江。”说话的是师长胡琏,他感到一阵后怕,和大多数国军高层一样,他也认为日军在武汉会战已经尽了全力,没想到还能用上3个野战师团,这支部队要是来九江可不得了。
“为什么日军不将这三个师团派到这里来。”谢晋元皱起了眉头,他到现在也搞不明白日军这样做的目的,衢州有什么好占的,就一个破机场,周围还全是山,将主要方向的兵力削弱,投放到毫无意义的一个地方。
许鸣笑了笑,“这都是东京空袭带来的利市,打仗也不能完全从军事上考虑,而要从政治上考虑,只不过,是日军在做这种痛苦的抉择。是维持武汉的攻势,还是跑到浙江的山区去打一场无关痛痒的战斗,日军选择了后者。”
谢晋元还是摇摇头,“不明白,我还是不明白。”
只有许鸣知道,这种事情,中国人是不能理解的,只有作为一个日本人才会切身体会,天皇对他们的国家究竟有多重要,要是再从衢州机场扔几个炸弹把裕仁给轰翻了,那…
“难道鬼子就不攻武汉了?”谢晋元问道。
许鸣微微一笑,“不,日军还会进攻武汉,只不过,他们少了7万预备队!”
第154章 烽火南浔(39)()
1938年,中日之间的局面只有两种,一种是战斗,一种是准备战斗。武汉会战的日军,尽管一度在前线陷入僵局,但补充的兵员、粮食、弹药和药品还是源源不断通过长江,运输到前线的各个日军部队里,为下一阶段的进攻做准备。
十月的秋季已经是叶黄风冷,人们也穿上了稍微厚一点的风衣和外套,但安徽省的原省会安庆处在一片萧条之中。不过东面的机场上,却有一大堆穿着黄色军服的日军人群,在等待着什么,人群中间,还要不少身着九八式将服,领口上金星还在闪闪发光,为首的,正是日军华中派遣军总司令,指挥武汉会战的烟俊六大将。
一架飞机在众人的目光中出现,随即,一个又矮又壮的日军将军从舱口首先走了出来,看到烟俊六大将亲自到安庆机场迎接,他用套着洁白手套的大手微笑地朝众人挥了挥手。
来的人正是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这位名义上的日军最高指挥官,在战争的忙碌阶段跑到中国来,显然是另有隐情。
一间平常的日式房间,墙上贴着两副青山秀水的画儿,带有明显的中国风格,还有一张笔走龙蛇的大字。进入玄关,中间的榻榻米上,跪坐着两个神态凛然的日本将军,正是烟俊六和板垣征四郎。
“没想到陆相阁下居然能抽空到这里来?”烟俊六的话与其说感叹,不如说是带有目的性的询问。
“战事不顺,所有部门和人员都在推卸责任,还不如在部队里当个将军,奋勇征战,替帝国建立功业。”
烟俊六好好看了一眼这位老兄,去年攻入太原时的神采飞扬的将军现在已经呈现出了老态,头发虽然剃光,但掩盖不了变白的发根,眼神也显示出一丝疲惫,看来陆军省的日子不好过。
“征战可以,想建立功业就难了!”烟俊六带有感慨地说,“支那人已经学会了战争,记得一年前,支那最精锐的德械师也不会躲避炮火和飞机,任凭帝国的重炮和飞机整批整批的消灭;重机枪掩体修着非常明显,丝毫不加隐蔽,皇军曾经在一天之内,将一个师的支队军队所有重机枪火力点全部击毁。只是现在,支那很难有这样的部队了,反而我们经常犯一些错误,辻政信参谋带领一个联队,居然被一个装备低劣的保安团击败!”
板垣点点头,他知道这个战例,这已经成为了大日本皇军的笑柄,这个保安团可不是有多强,也就几百号人,1挺重机枪,却把精锐的第9师团的一个联队打得大败,冈村宁次特地将这个战例下发,去引起各部队注意。
“烟大将说得不错,可我们必须一鼓作气击败支那,趁支那的部队补充不上,支那的部队还未完全学会战争,彻底解决支那事变!”板垣征四郎终于表达了来这里的意思。
他来是坚持前线日军作战信念的,进攻武汉4个方向的日军全部陷入停战状态,板垣征四郎知道事情不妙,亲自来给烟俊六做工作。要是武汉攻略不顺,烟俊六未必有多大问题,他板垣恐怕要倒霉的。
烟俊六苦笑了一下,“支那确实遇到了困难,但皇军亦然,从6月初的合肥之战,到刚刚停下战火的富金山,4个月的时间,帝国损失了超过15万士兵,阵亡超过6万人!即便能补充上,也有很多是30多岁甚至40岁的中年人,没有经过适应性训练,就被征召入队。当年的帝国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猛,但现在这些优点正在丢失,甚至在不利的条件下出现了大量被俘的士兵,这是皇军作战意志正在削弱的表现。”
“不攻下武汉,就不可能结束支那的战事,帝国将陷入可怕的持久战和消耗战!”
“恐怕已经是了。”烟俊六没有回答,但心里却在哀叹,用举国之力,战况却寸步难行,这不是持久战是什么,而国内的很多人还以为帝国皇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板垣征四郎见烟俊六不说话,只好使出最后一张牌,转身拿起一张诏令。
烟俊六赶快站起,躬身谨立,接过裕仁的密诏。
板垣离开后,冈村宁次走了进来,“烟司令官,板垣陆相的意思是什么?”
清茶已经冷了下来,烟俊六跪在榻榻米前,一动不动,好久才睁开了眼睛,面无表情地道:“武汉会战,要继续打下去!”
*********
湖口码头,冈村宁次看着停泊的日军运输舰,一批一批的日军士兵,穿着整洁的黄色军装,背着整齐的背囊,脸上带着自信和剽悍的神采,从年初以来,这样的表情就很难从其他的日军中看到了。
来的是日军本土最后的野战师团,近卫师团,这个师团和一般师团不同,编制较大,除了2个步兵旅团外,他的骑兵和炮兵都是旅团编制,师直属部队也得到很大的加强,满编近4万人,不过,因为运力不够,首批来华的只有3个步兵联队和1个野炮兵联队,加上师属部队,约2万人。
终于,从船上下来了一个穿着身材高大、相貌清秀的高个子军官,如果是许鸣看见,觉得这人长得像《西游记》的唐僧,正是近卫师团师团长饭田贞固。不过此人虽然长相和善,但侵华却是有很长历史的,早在九一八事变中,他时任骑兵第三旅团长,参与对抗联的围剿,他还有很出名的同学,现任陆军省次官东条英机。
“岗村司令官,听说在九江遇到了麻烦?”在冈村宁次举办的欢迎宴会上,饭田贞固藉着酒意问道。
松浦淳六郎和饭田贞固也是同学,知道他的想法,饭田和半年前的自己一样,以为支那是很容易征服的,根本不能体会到有多么艰难。
“饭田君,九江由极为严密的防御体系,参战的3个师团均受到巨大挫折。”
“哦,松浦不会在这里失去勇气了吧。” 饭田贞固的话带有一丝幸灾乐祸的意味。
两人开玩笑惯了,不过这个时候松浦没有和他辩论,而是劝道:“饭田君,我的106师团已经不成了,全部剩下不到7000人,只能在彭泽和湖口担任警戒,你不要轻视支那军,不然,可能是受挫的第4个师团。”
对于这种劝告,饭田贞固显得并不在乎,他自信地朝冈村宁次道:“司令官阁下,我请求对九江实施主攻,彻底歼灭支那守军。”
冈村宁次听了却只有苦笑,这位老兄的思维还停留在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期间,皇军在那里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只是现在,却不可能遇到一支不抵抗的军队了。
还是用事实来说服他吧,冈村宁次站了起来,朝众人做了个手势,来到一间精心准备的作战室,饭田贞固走进一看,一个空荡荡的房间,里面只有一个物体,九江的军事沙盘。
磨盘山的山峰、妙智镇的房屋、九江的建筑,都尽可能按照实际精心缩小,不仅这样,所有中国的炮兵掩体、重机枪掩体、壕沟、甚至兵力分布图,都做了极详细的说明。
看到如此精心布置的沙盘,饭田贞固大为惊讶,“司令官阁下,支那军的情况我们如此了解,还不能攻占九江?”
101师团师团长伊东政喜也苦笑地回应,“这是10天前的支那部署,他们每天都在改变,每天都在建设。”
不过冈村宁次紧跟着回应到:“伊东君说得很对,不过,我已经找到了支那人的弱点。”
当冈村宁次等人在准备第三次进攻九江的时候,许鸣也在苦苦思考,如何防守他的弱点。
九江的防御不是无懈可击的,有很致命的弱点,日军第二次的进攻之所以失败,是德安之战后,没有经过休整,然后一头撞上他防线的最强部分。但这次,敌复来,必有恃,冈村宁次定然改变攻击策略。
第155章 烽火南浔(40)()
“弱点?我们有什么弱点?”
磨盘山指挥部里,谢晋元正在喝着茶,他的旁边,是副军长万全策、参谋长张少舫和108师师长胡琏,一个个神态轻松,听到许鸣说九江防线有弱点,众人的脸上都露出不相信的表情。
许鸣看了这些人一眼,心里摇了摇头,不仅是眼前的这些人认为九江防线固若金汤,不可能被日军攻破,连武汉的老蒋这些天也在吹嘘。
《大公报》已经登出了蒋介石武汉空战大捷的讲话,说到九江,老蒋宣称,九江是中国的马奇诺,绝不会失守!
老蒋在上面吹,何应钦、陈诚一群人在下面吹,什么“中国马奇诺”、“千里防线”、“钢铁九江”、“日寇坟墓”、“抗战转折”不要钱的称号一个接一个吹来,结果,胡琏、谢晋元和整个26军都高兴的不得了,许鸣召开了这次战前会议,几个将军一个个自信得很,压根不把再来的日军当回事。
许鸣干脆直说,“日军此次复来,已经得到极大加强,日军的补充即将到位,据我估计,日军可能携带240毫米重型火炮参加攻击,日军近卫师团也完成了动员。”
“240毫米重炮?当年进攻旅顺是不是用这种火炮?”
许鸣表情严肃地点点头,“正是,当年日军进攻旅顺屡屡受挫,使用了240毫米重炮对俄军的工事和炮台进行轰击,取得了不小战果,我们的大部分掩体是顶不住的。”
听许鸣这样说,众人的脸上才一个个沉重起来,许鸣接着道:“这种重炮是有弱点的,尤其怕飞机,我会和军委会联系,让飞机进行轰炸,我们要做的,只是建立空地的联络渠道,步兵必须即时通报这种重炮的方位和距离,并用白布或白灰等做标记,指示作战,从明天开始,进行演习。”
胡琏听了这话,笑道,“千里,你吓了我一跳,原来你早有准备,还怕…”还没说完,看见许鸣仍然眉头紧锁,问道,“难道日军还会玩什么花样?”
许鸣点点头,干脆站了起来,道:“日军上次的进攻失败,是他们自己的失误,德安会战后,日军应该将兵力和炮兵进行补充,但他们没有,第一次进攻不到2个师团进行作战,炮弹也不够,第三天只打出3千发炮弹,还没有第一天的十分之一!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日军的进攻带有很强的侥幸心理,指望一击而下。”
许鸣走到五千分之一的九江军事地图面前,指着磨盘山的位置,“日军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正面进攻我军的防线,这种进攻我们早有了准备,但这次,日军定然会重新选择主攻方向,而主攻的位置,就在这!我们的弱点所在…”
***********
当许鸣在九江召开战前会议的时候,湖口的日军临时指挥部,第11军的各个师团长、旅团长、军直属的参谋、副官济济一堂。逼真的沙盘、精确的军用地图,表明日军也在举行一次军事会议。
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穿着笔挺的将军服装,领口上的三颗金星闪闪发光,同时发光还有他的一副老脸,给人感觉一种胸有成竹的模样,仿佛上次是他而不是许鸣取得了胜利。
“ 上次的受挫是因为急于求成的缘故,本次九江攻略,经本司令官多方面考虑,决定拟定如下作战方针。”
“第一,以101师团一部及海军攻占九江北岸之小池口,切断支那军江南江北的联系,有情报表明,那里有桂系的一个师防守,建议以奇袭的方式将其击溃。”
“第二,以101师团主力及海军舰艇配合,攻击九江,请伊东师团长做好巷战准备!”
“第三,以近卫第一联队、第二联队及近卫重炮兵联队,攻击妙智镇一线。”
“第四,吉住良辅第九师团…”
双方都在举行作战事会议,无数军事物资分别通过各种道路、水路甚至空运补充到前线,利用暂时的空隙,补充的兵员络绎不绝。从鄱阳湖到九江一线,双方的警戒部队和搜索部队不停地交火,规模不大,但往往极为激烈,一切都表明,双方将要再次展开大战。
不过大战来临之前,许鸣遇到一个不可想象的人的求见。
“冈村宁次的特使?”许鸣刚喝完一口茶,听到前线的报告,差点将那口茶喷出来。
岗村派人来干什么?劝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