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摄政大明- 第5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少,朝廷究竟要如何封赏赵俊臣的这般显赫战功,必然会引来一场大议。

    对此,赵俊臣很是期待!

    而就在赵俊臣暗思之际,帐外突然又传来了一阵喧哗,似乎是有人吵着要见赵俊臣。

    接着,有人进入帅帐禀报,称是戚斌新军的几位军官闹着要求见赵俊臣,情绪颇是激动,似乎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

    ……

第八百九十五章。戚斌新军的消息。() 
……

    ……

    “启禀钦差大人,刚才有十余名武官闯入了中军大营,全都是出自于戚斌新军,吵闹着要见钦差大人,但这些武官的品阶都不高,大都只是百户、总旗官之类的职位,原本是没有资格与钦差大人见面的,所以帐外的侍卫们就拦住了他们,谁曾想这些人一言不合就拔刀相见了……如今他们已经被侍卫们包围控制了起来,究竟应该如何处理,还请钦差大人定夺!”

    侍卫进入帅帐禀报消息的时候,赵俊臣正与周勃商议军功赏银的事情。

    周勃在军中一向是负责功过赏罚之事,对戚斌此人也颇有好感,听到戚斌新军的大量武官冲闯帅帐的消息之后,顿时是面色微变。

    不等赵俊臣开口表态,周勃就大声怒斥道:“戚斌是怎么管束麾下武官的?就算是当真有急事、又或者是受了委屈,又岂有冲闯军营的道理?”

    周勃的这一番话,看似是训斥戚斌御下不严,但实际上颇有维护开脱之意,却是把戚斌新军武官们“冲闯帅帐”的罪名变成了“冲闯军营”,罪行顿时就减轻了许多,又给这些武官们的莽撞行径寻了“有急事、受委屈”的理由。

    表态之后,周勃又转头向赵俊臣劝道:“钦差大人,据下官所知,这戚斌新军自从成军之后就一向是军机严明、令行禁止,远要比寻常的边军更守规矩,他们这次急着想要见您,必然是有什么大事,您还是召见他们询问一番也好,也算是给他们一个解释的机会。”

    赵俊臣转目看了一眼周勃,自然是看明白了周勃的小心思,但也没有拆穿,只是顺水推舟的点头道:“既然周大人这样说了,就给他们一个解释的机会,传令下去,缴下那些武官的兵器,把他们押入帅帐见我。”

    事实上,赵俊臣早就料到会有现在的情况,他把周勃留在帅帐中商议军功赏罚的事情,也是因为周勃的刚直名声广为人知,接下来的事情若是有周勃作为见证,事后传扬出去也能让人信服。

    随着赵俊臣的命令,帅帐内很快就被押入了十余位军官。

    正如之前的禀报,这些武官皆是年纪不大、官职也不高,大都只有二三十岁,也都只是些百户、总旗官之类的底层武官,至于千户以上的武官却是一个也看不到。

    在这群年轻武官之中,为首之人却是一名总旗官,不过是双十出头的年纪,皮肤白皙、身材修长,相貌还与赵俊臣隐隐有着三四分相似,相较于军队武官的身份,气质却更像是一位地主家的少爷。

    赵俊臣仔细打量了此人一眼之后,开口问道:“你们都是何人?为何要冲闯中军大营?戚斌为何没有管束你们?他难道就没有教给你们军中规矩?”

    听到赵俊臣的询问之后,为首的那名年轻总旗官却是双目泛红,冲着赵俊臣重重磕了一个响头之后,又泣声说道:“启禀钦差大人……戚将军、戚将军他……战死了!”

    随着此人的话声落下,不论是赵俊臣还是周勃皆是面色大变。

    周勃惊声问道:“戚斌战死了?怎么可能?为何此前的战报之中没有提及此事?”

    那名总旗官垂头答道:“回这位大人的话,当时准噶尔骑兵冲击我军的北岸防线,戚将军则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率领将士们奋勇杀敌,等到准噶尔骑兵被我军彻底击溃之后,戚将军则是突然间口吐白沫、摔到在地,我等自然是深感惊骇,连忙为戚将军检查身体,才发现戚将军的左臂在作战之际被流矢划伤了,若只是流矢划伤也只是小事,但戚将军的伤口却是一片乌肿,流出来的血液也是黑中带紫,显然是中了剧毒……最终,戚将军抢救不及,就这样英年早逝了……等到戚将军过世之际,前线捷报已是送了出去,所以才没有戚将军战死的消息……”

    说到后面,这名年轻总旗官已是泣声不断。

    周勃的表情惊怒,怒斥道:“准噶尔鞑子这般阴毒,两军对阵堂堂作战,他们竟然敢用毒箭伤人!”

    说完之后,周勃又是连连哀叹,道:“可惜了!当真是可惜了!我一直都很看好戚斌,觉得此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已是品性高洁、治军有方,又有梁阁老的看重,将来必然是前途无量,谁曾想……唉!明明是一场百年未有的大捷,偏偏是戚斌战死了!”

    另一边,自从听到戚斌战死的消息之后,赵俊臣就一直是表情复杂、沉默不语。

    此时,听到周勃的叹息之后,赵俊臣缓缓抬头问道:“周大人,你可知道,戚斌可有结婚生子?家中还有什么族人?”

    周勃思考了一下,答道:“据下官所知,戚斌有一妻子周氏,还有一位老母与一个三岁大的孩子。”

    赵俊臣轻轻点头,缓缓说道:“戚斌之死,确实可惜了……我与他虽然是关系不睦,但也重视他的能力与品行,还曾想着战后要重用提拔他……在今后的请功奏疏里面,我一定会重点提及戚斌的功绩,戚斌乃是我军在此战之中战死的最高武官,相信朝廷一定会给足他哀荣的,他的老母、妻儿、以及族人,也会由我出面照拂,从今往后必然是衣食无忧。”

    周勃的心情不佳,只是点头道:“钦差大人实在是有心了。”

    赵俊臣再次沉默片刻后,表情也重新恢复了肃穆,抬眼向那位总旗官问道:“戚斌战死了,这确实不是一件小事,但难道这就是你们冲闯中军大营的理由?”

    这名总旗官抬起头来,表情颇是狰狞愤怒,说道:“钦差大人,我们这些闯营,并非只是为了戚斌将军战死之事,而是为了给军中同僚求情而来!

    若是堂堂正正的两军作战,戚将军就算是战死了,我军的将士们也不会多说什么,只能怪自己保护主将不力,但准噶尔鞑子却是用毒箭害人,却又如何能忍?戚将军一向是爱兵如子,深得军心拥护,所以得知了戚将军因为中了毒箭而死的消息之后,我军的所有将士都是气愤难当,当时我军正在打扫战场、羁押俘虏,许多将士心中激愤之下,就忍不住出手杀死了一些投降的准噶尔鞑子,也引发了一些骚动……

    ……最终,方振山总兵突然现身,宣称钦差大人您有严令不得杀俘,不仅是阻止了我军的杀俘泄愤之事,又因为我军几位武官在激愤之下稍稍顶撞了几句,就把我军的所有千户以上武官尽数罢职关押,说是重罪难恕,必将严惩,我们几人这次闯营求见钦差大人,也正是为了此事……

    还望钦差大人明鉴,我军一直都留在北岸作战,事先并不了解钦差大人您不准杀俘的命令,战后杀俘也是情有可原,并非是刻意违背您的军令,就算是有错,也绝不应该把军中的高层武官全部罢免关押,……还望钦差大人您大发慈悲,念在战死的戚斌将军的份上,宽恕我军那些将领的罪行吧!否则,戚斌好不容易才组建的一支新军,怕是就要从此解体分散了”

    听到这名总旗官的解释之后,赵俊臣依旧是面无表情,而周勃则是神色犹豫。

    赵俊臣不准杀俘的命令,他自然是知道的,更明白赵俊臣留下这批俘虏是为了今后的大计,更何况军中将领们不服军令也一向都是周勃心中最厌恶的事情,周勃不久前还因为这般情况而建议赵俊臣严惩军中武官,所以从原则与立场来讲,周勃应该支持方振山的决定。

    与此同时,周勃对于戚斌以及戚斌新军却是感官不错,也觉得戚斌新军这次犯错算是情有可原,却又觉得方振山的决定有些不近人情了。

    最终,周勃在心情矛盾之下,却是把决定权交给了赵俊臣,说道:“钦差大人您确实有过严令不准军队杀俘,但戚斌新军的做法也算是情有可原,下官虽然是负责军中功过赏罚,但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还是请钦差大人您亲自定夺吧。”

    赵俊臣轻轻叹息一声,说道:“这位总旗官,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

    这名总旗官抬头答道:“小人名叫李贺,义乌人士。”

    赵俊臣点了点头后,又说道:“你刚才所说也有道理,戚斌新军隔在渭水北岸,并没有及时收到本钦差不准杀俘的军令,并不算是有意违背军令,因为戚斌之死,你们的做法也算是一时激愤、情有可原,确实不必严惩……但无论如何,终究是做出了私自杀俘的事情,罪责还是有的……这样吧,戚斌新军的所有千户武官,因为放纵将士杀俘、败坏军纪,皆是降职两级,暂且留职察看……唉,戚斌新军确实是一支难得的强军,本钦差也不愿意让这支军队就这样散了!”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决定,戚斌新军的几位武官顿时是大声欢呼了起来。

    然而,下一瞬间,赵俊臣的表情已经更加严肃,又说道:“杀俘的事情,算是就这样揭过了,但你们冲闯帅帐的罪行,可还没有揭过!你们私自杀俘,还可以说是不知军令、一时激愤,但你们难道不知道冲闯帅帐的严重性?若是真有委屈,大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本钦差传达,又何必要莽撞的冲撞中军大营、强行要闯入帅帐、甚至是与帐外护卫拔刀相向?这般行径,若是本钦差就此揭过,从今往后还要如何治军?说吧!这次闯营,是你们之中何人提议带头的?”

    见赵俊臣的这般说法如此严重,这些戚斌新军的武官们顿时是停止了欢呼,纷纷是面露出惶恐,一时间没有任何人敢说话。

    就在这个时候,李贺却是把所有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说道:“钦差大人,这件事情全都是由我而起,与同袍们没有任何关系,是我提议!是我带头!还请钦差大人您责罚我一个人吧!”

    ……

    ……

第八百九十六章。卫国军。() 
    ……

    ……

    “钦差大人,这件事情全都是由我而起,与同袍们没有任何关系,是我提议!是我带头!您若要责罚,就责罚我一个人吧!”

    听到王贺的回答之后,赵俊臣却是面现冷笑,说道:“冲闯帅帐、拔刀相向、以下犯上、冒犯主帅……这般严重的罪责,你不过是区区一个总旗官,承担得起吗?”

    说完,赵俊臣转头向周勃问道:“周大人,依照军规军法,这般罪行理应是如何惩处?”

    周勃看了王贺一眼,却是面现不忍之色,说道:“冲闯帅帐的罪行,至少也要惩处以二十军棍……若是再考虑到他们有过拔刀相向的行为,更还要罪加一等,轻则五十军棍,重则就是斩立决了!”

    赵俊臣轻轻点头,再次把目光转向王贺,眼神之中满是严厉与压迫,缓缓说道:“五十军棍、斩立决……依本钦差看来,这两项责罚相差不多,一旦是五十军棍罚下去,受罚之人就算不死也要终生残废,还不如斩立决来得痛快!你叫王贺是吧?你当真要一人承担所有罪责?”

    在所有人的注目之下,王贺重重点头,大声说道:“只要钦差大人您能够赦免这些同僚的罪行,卑职一个人死不足惜!”

    说话之际,王贺的表情间满是毅然决然,语气里全是义气当先,一副甘愿为了同袍们而英勇就义模样。

    见到王贺的这般表态之后,戚斌新军的众位武官们皆是满脸的震惊与感动,谁也没想到王贺竟然会把所有责任揽在自己身上,甚至是不惜一死来赦免众人的罪行。

    戚斌组建新军的时候,兵源大都是来自于义乌的矿工,完全没有招募陕甘三边的亡命徒与兵油子,就是为了防止这支新军沾染上边军的种种恶习,帅帐内的这些底层武官也大都是戚斌近段时间所提拔的,前不久还只是矿工的身份,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性格也保持着淳朴与谦卑。

    他们也明白这次莽撞冲闯帅帐究竟是多么严重的罪行,只是连续经历了戚斌战死与高层武官被羁押的事情之后,戚斌新军连续遭到重创,眼看就要分崩离析,这些人皆是有些热血上头,被人稍一挑拨就干出了冲闯帅帐的蠢事。

    然而,在帅帐外被侍卫们团团围住之后,绝大部分人的冲动劲头逐渐冷却,就已是有些后悔了,随后又被侍卫们夺去兵刃押入帅帐,见到了威望日渐高涨的赵俊臣,绝大多数人更是心中胆寒,连话都不敢说了,还需要王贺来代替众人表态,最终也正是王贺的据理力争挽救了戚斌新军。

    如今,赵俊臣突然要追究他们冲闯帅帐的罪行,语气表情又是这般严重,更是让这些戚斌新军的底层武官们感到了无比惶恐,只觉得自己这次完蛋了。

    就在这个时候,又是王贺突然间挺身而出,表示要代替众人承受所有责罚,甚至是不惜一死!

    这般情况下,帅帐内这些性格淳朴的新军武官们究竟会多么感动,又会多么钦佩王贺的义薄云天,也就可想而知了。

    于是,王贺在这些新军武官心中的声望,也就瞬间到达了顶峰,甚至还要更高于戚斌在世的时候。

    感动与钦佩之余,这些新军武官们也再次热血上头,终于有了说话的勇气,纷纷是为了王贺向赵俊臣求情。

    “钦差大人,这次冲闯帅帐是我们所有人的决定,绝不只是王贺兄弟一人的带头!”

    “若要责罚就责罚我们所有人吧,我们所有人一同分担,千万不要杀掉王贺兄弟啊!”

    “钦差大人,王贺兄弟的所作所为,全是一心为了新军考虑,您可不能害了他啊!”

    “钦差大人……”

    听到众位武官的求情,赵俊臣的表情反倒是更加严肃,冷声道:“你们难道以为军法是儿戏不成?罪行又岂有共同分担的道理?若是这事是由李贺一人承担,那就是李贺一个人斩立决或者重罚五十军棍!若是由你们所有人共同分担,那就是所有人皆是斩立决或者重罚五十军棍!你们可要考虑清楚了,冲闯帅帐的罪行究竟是由李贺一个人承担?还是由你们所有人一同承担!”

    随着赵俊臣的话声落下,刚才还群情激动的底层武官们纷纷噤声。

    原以为罪不罚众,没想到最后的结果竟是所有人同罪。

    接着,一些人不敢再多说什么,另一些人则是面现决然之态,似乎是打算要与李贺同生共死。

    就在这个时候,李贺再次开口,大声道:“钦差大人,冲闯军营之事确实是由卑职一人引起,也是卑职一人领头,众位同袍们的表态只是为了军中义气罢了,确实是与他们无关!此事自然是由李贺一人承担!”

    说完,李贺转头向众位武官劝道:“众位同袍,众位兄弟,戚斌将军战死了,众位高层将领也得罪了上峰,如今正是我军风雨飘摇之际,若是你们也要受罚而死,咱们这支军队就要完了……所以,都不要再说了,这件事情由我一人承担就好!若是我一人之死就能换得咱们这支军队的延续,那么我死又何惜?”

    看着李贺一副慷慨就义的表情,听着李贺这般感人至深的表态,众位军官终究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所有人都红了眼睛。

    就在这个时候,赵俊臣突然开口问道:“我且问你,你们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