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摄政大明-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赵俊臣虽然让楚嘉怡进来了,但并未抬头,而是继续低头审阅着一份折子,眉头微皱,不知在考虑着什么,沉吟片刻后,似乎终于拿定了主意,又执笔在折子上写下了批复。

    自见到了赵俊臣后,楚嘉怡就觉得,赵俊臣的气质形象,完全颠覆了自己对贪官奸臣的印象,如今也是如此。

    看赵俊臣处理公务时如此认真,一丝不苟,又哪里有贪官奸臣们那碌碌无能却又为所欲为的样子?

    转头向着书房四周打量,亦是装饰简单,书籍很多,却不见丝毫奢华。

    “这个贪官,倒是随时随地都在装模作样。”

    楚嘉怡暗暗想到。

    就在楚嘉怡暗思之间,赵俊臣也终于批复完了一份折子,抬头向着楚嘉怡看去。

    待见到来人是楚嘉怡之后,赵俊臣的脸上,露出了些许惊讶的模样。

    “哦?本以为你要准备到晚上时候,怎么这么快就来了?”赵俊臣上下打量了楚嘉怡几眼后,缓声问道:“你那边都准备好了?”

    楚嘉怡向着赵俊臣屈身行礼,柔声道:“回老爷,府里的那些管事办事很快,为婢子换了屋子、派发了衣装、更替了腰牌,也讲明了老爷身边的各种规矩,大都已是准备妥当了,所以婢子也不敢耽搁,听说老爷还在书房办公,就赶过来了。”

    赵俊臣点了点头,说道:“你倒也勤快,不枉我对你的看重。我这里不像是厨房那边,规矩反而不多,平时听我吩咐用心办事,在我办公的时候轻手轻脚一些,别弄出太大声响就好。”

    说着,赵俊臣又吩咐道:“既然来了,也别闲着,先做事吧,为我磨墨。”

    听到赵俊臣的吩咐,楚嘉怡恭声应是,来到赵俊臣身边,手脚麻利的为赵俊臣磨墨备笔。

    只见楚嘉怡磨墨时动作熟练,力匀而急缓适中,加水浓度适中,没片刻就为赵俊臣磨好了墨汁,然后又取过笔架上的兔毫,轻轻的沾染了些墨汁,然后又将兔毫递给了赵俊臣。

    动作不快不慢,悄无声息,一边磨墨,一边观察着赵俊臣的动作,待赵俊臣阅览完了折子,楚嘉怡恰好将兔毫递到了赵俊臣手中。

    见到楚嘉怡的动作,赵俊臣满意的点了点头,拿过兔毫在折子上落笔,却见笔下的墨迹细腻均匀,浓淡正好,不由夸奖道:“这磨墨不仅是个细活,而且也是一门本事,易懂难精,需要下不少功夫,嘉怡你说自己仅只是读书识字,恐怕是过谦了,看你磨墨的手段,想来学问也是不错的。”

    说着,也不等楚嘉怡谦逊,赵俊臣已是瞪了旁边的许庆彦一眼,又说道:“说起来,庆彦他的父亲许老夫子是我的授业恩师,学问极佳,许家也算是书香门第,但庆彦却是连墨都磨不好,不是太浓就是太淡,墨迹总是一到纸上便扩散四处,平白让人笑话。”

    听到赵俊臣的打趣,许庆彦偷偷看了楚嘉怡一眼,面色微红。

    楚嘉怡只是轻声说道:“老爷过赞了。”然后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细心的继续为赵俊臣磨墨备笔。

    赵俊臣一笑,也不在意,只是继续的批阅折子。

    一时间,书房中悄无声息。

    然而,没过多久,又有敲门声传来。

    随着赵俊臣一声“进来”,楚嘉怡抬头看去,只见一名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须的大汉,快步走进了房间。

    这名大汉年纪三十有余,身穿着西厂服饰,楚嘉怡却是见过几面,正是赵俊臣的另一名长随——秦威。

    秦威平日里负责赵俊臣的随行护卫,以及与西厂之间的联系,倒不似许庆彦那样随时都候在赵俊臣身边。

    ~~~~~~~~~~~~~~~~~~~~~~~~~~~~~~~~~~~~~~

    PS:其实这段时间以来,虫子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又是工作码字两头忙,已然到了极限,本以为再坚持一下就能撑过去,结果没能撑过去,反而病了一场,刚从医院回来,今天恢复更新,还会把前两天的断更补上,说好的爆发也依然会有,希望大家可以见谅!(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八章。利用与探查(第二更!)。() 
………

    见到秦威的出现,楚嘉怡先是心中一惊,然后又是一喜。

    秦威负责赵俊臣与西厂之间的联系,如今突然求见,必是有什么重要事情禀报!而楚嘉怡也可以借此机会,打探到赵俊臣的情报消息。

    然而,秦威进入房间之后,原本正想说些什么,但看到一旁的楚嘉怡后,却突然闭口不言了。

    此时,赵俊臣正好批复了一份折子,抬头看到秦威的神色后,犹豫了一下,却是向楚嘉怡吩咐道:“正巧有些饿了,你去拿些茶点来。”

    明白自己不过是刚刚来到赵俊臣身边,赵俊臣对自己还不大信任,所以楚嘉怡也不迟疑,答应一声后就离开了书房。

    然而,在出了书房后,楚嘉怡并没有去准备茶点,而是向那两名正候在书房外不远处的赵府下人招了招手。

    那两名赵府下人见是楚嘉怡召唤,不敢怠慢,连忙来到了楚嘉怡身前,并问道:“楚姑娘可是有事情吩咐?”

    楚嘉怡轻声问道:“刚才却是忘问了,两位怎么称呼?”

    见楚嘉怡这般询问,两人皆是大喜,那名身材较为高大的赵府下人连忙答道:“回姑娘的话,我叫毛鑫。”

    那名稍显内向的赵府下人,也是跟着说道:“我叫鲁宁。”

    楚嘉怡点了点头,然后浅浅一笑,说道:“老爷饿了,想要吃些点心,可我要为老爷备笔磨墨,却是有些脱不开身……”

    听楚嘉怡这么说,毛鑫连忙答道:“这点小事,不用劳烦楚姑娘,我们去准备就好。”

    说着,毛鑫也不迟疑,立马就转身去了。

    鲁宁却是依旧站在那里,没有随着毛鑫离去,只是期期艾艾的想要和楚嘉怡说些什么。

    见到鲁宁这般模样,楚嘉怡暗中眉头轻蹙,不想与他纠缠,却是又轻笑着补充道:“对了,老爷他还要些茶水香茗。”

    听到楚嘉怡的吩咐,鲁宁露出些许失望神色,但还是转身去准备茶水了。

    将两人打发走后,见书房周围再也没了其他人,楚嘉怡轻出了一口气,然后却是靠在了书房窗外,支起耳朵,探听着书房里面的谈话。

    …………

    还好,秦威的禀报才刚刚开始,楚嘉怡并没有错过什么。

    只听书房之中,先是一道粗豪的声音响起,应该是秦威在说话。

    “厂督大人,西厂番子刚刚得到消息,又有难民要入京告状了,这次一口气来了两波,都是江浙地方的百姓。”

    然后,楚嘉怡就听到赵俊臣的声音响起:“哦?又是因为南巡筹备的纰漏?他们大概什么时候能来到京城?”

    秦威答道:“据番子们说,这些难民已是到了北直隶顺德府地界,大约明天此时,就会到京。”

    赵俊臣却是叹息一声,说道:“如今随着各地难民不断来京告状,太子接下来的麻烦,怕也会越来越大,想遮掩都不成了。”

    听到这里,楚嘉怡心中一沉。

    这些日子以来,京城中所发生的种种事情,楚嘉怡自然也听说了一些,也知道太子朱和堉如今的麻烦,如今听赵俊臣提及此事,自也是更加的留心细听。

    而书房之中,接着却是许庆彦的声音响起:“少爷,那咱们该怎么做?”

    赵俊臣的声音沉默了片刻,似乎正在考虑着什么,然后缓缓说道:“太子的储君位置,之所以稳固,原因有三;一是陛下对他的看重,二是他本身的贤明名声,三则是都察院对他的拥护,只要这三者依旧存在,太子的地位就会稳如泰山。”

    顿了顿后,赵俊臣又说道:“而如今,南巡筹备出了这么大的纰漏,陛下他必然会对太子的办事能力心存疑虑;而针对太子的流言已然兴起,即使想要平息,也是根本不可能了,太子的名声,也再难像从前那般贤明。如此一来,太子他的三大根基,竟已是有两样动摇了。”

    许庆彦应声道:“是啊,如今就剩下都察院了。”

    赵俊臣却是一笑,缓缓说道:“这些日子以来所发生的种种,恐怕是有人在刻意针对太子,手段倒是高明,不动声色之间就动摇了太子根基,如今又怎会独独放过都察院?昨日那山东菏泽的难民去都察院告状,但在有心人的挑唆之下,都察院竟是没有受理。这件事看似寻常,但正是针对都察院的伏笔。你们想想,南巡筹备的纰漏一旦闹到了朝廷中枢,太子定然是一身麻烦,而都察院拒绝受理难民案件的事情,就是他们庇护太子的明证,到时候被人弹劾,也必会迎来一场清洗整顿。而一旦失去了都察院的拥护,太子的位置,怕也就不安稳了。”

    许庆彦恍然说道:“原来如此,看来这太子在接下来定是会不好受了。”

    赵俊臣又是沉吟片刻后,说道:“不过,都察院的那些人如今恐怕也想到了这一点,等到这第二批难民入京的时候,他们定会抢先受理案件,除了摆脱他们庇护太子的嫌疑之外,也是把案子接下来的发展掌控在他们自己手中……”

    说到这里,赵俊臣好似下了什么决定,却是向秦威吩咐道:“秦威,你马上把这批难民来京的消息,暗中通知刑部与大理寺,让他们赶在都察院之前把这批难民接到手中。如此一来,这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就由不得都察院做主了。”

    “卑职明白。”秦威答应后,却又迟疑道:“不过,当初山东菏泽的难民来京告状的时候,刑部和大理寺也同样没有受理,如今……”

    赵俊臣却是说道:“放心吧,刑部和大理寺当初不受理案件,是想要把事情闹大,如今事情已然闹大了,他们就会琢磨着要把事情掌控在自己手中了。”

    另一边,许庆彦已是说道:“原来如此,还是少爷看的明白。”

    ~~~~~~~~~~~~~~~~~~~~~~~~~~~~~~~~~~~~

    接下来,赵俊臣又与秦威商量了一些细节,当秦威离开书房的时候,却正好看到楚嘉怡端着茶点来到书房门外。

    又看到不远处正有两名赵府下人在旁边候着,秦威也没有怀疑楚嘉怡偷听,只是向楚嘉怡点头示意后,就快步离去了。

    楚嘉怡看着魏槐离去的背影,看似神色寻常,心中却是思绪百转!

    通过刚才在书房外的窃听,楚嘉怡得到了两个有用的消息。

    第一个消息:如今针对太子的种种计划,赵俊臣似乎并没有参与其中,但也乐见其成。

    第二个消息:赵俊臣虽然并没有参与针对太子的计划,但显然也打算推波助澜,让太子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必须要赶快通知太子殿下,让都察院把入京告状的难民,抢先接到手中,否则,若是当真像赵俊臣计划的那样,太子他怕是就要更加麻烦了。”

    楚嘉怡心中暗暗想道。

    ………

    暗思之间,楚嘉怡却是不动神色,只是端着茶点来到书房之中,见赵俊臣神色如常,正在继续批复着折子。

    楚嘉怡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茶点端到了赵俊臣身边,然后轻声道:“老爷,茶点来了,先吃些在办公吧。”

    赵俊臣点了点头,放下了手中折子,然后拿起一块绿豆糕品尝,但吃了一口之后,却是摇了摇头,向楚嘉怡说道:“这些日子以来,我的嘴都被你养刁了,这般寻常糕点,吃起来总觉得不是味。”

    说着,赵俊臣把糕点推到一旁,却是继续审阅折子了。

    楚嘉怡虽说急着想要把自己打探到的情报送给太子朱和堉,但也知道,如果自己在这般时候突然找理由离开,恐怕会引起赵俊臣的怀疑。

    所以,楚嘉怡依旧是不动神色,一边继续为赵俊臣备笔磨墨,一边轻声说道:“老爷若是不喜欢,一会婢子就去准备老爷你最喜欢吃的桂花糕。”

    赵俊臣也不知道有没有听到,只是点了点头,继续批阅着折子。

    就这样,时间流逝间,很快已是傍晚,天色昏黄。

    而赵俊臣也终于把折子批阅完毕,伸了伸懒腰,一副放松模样,叹声道:“终于结束了。”

    另一边,楚嘉怡轻声说道:“老爷您辛苦了。”

    说话间,楚嘉怡已是手脚麻利的将赵俊臣的书桌整理好。

    然后,楚嘉怡小心翼翼的向赵俊臣请示道:“老爷,若是没了其他事情,婢子就去为老爷准备今晚的宵夜了。”

    赵俊臣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去吧,这里也没什么事了,有庆彦在就好。”

    听赵俊臣这么说,楚嘉怡心中一喜,向赵俊臣行礼之后,就快步离开了。

    然而,在楚嘉怡离开的时候,赵俊臣的眼睛一直盯在她的背影上,带着些审视,若有所思。

    ………

    却说楚嘉怡离开书房之后,却并没有去厨房准备晚上的糕点夜宵,而是找理由离开了赵府。

    但楚嘉怡却不知道,自她离开赵府之后,就一直被魏槐安排的西厂番子偷偷跟踪着,而她的所作所为,也尽数没有瞒过赵俊臣的眼睛。

    ~~~~~~~~~~~~~~~~~~~~~~~~~~~~~~~~~~~~

    PS:这章是补26号欠下的章节!(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九章。抢人!(上)。() 
………

    身在官场,达到一定的地位高度之后,需要关注的事情越来越多,周围的对手敌人也是越来越多,只要有心,就总有处理不完的公务,也总有完结不了的党争。

    如今,赵俊臣就是这样,虽算不上是事必躬亲,但朝中事务,不论大小,也不论是否归他管辖,赵俊臣总是要明里暗里的过问了解一番,好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心中就会涌现出莫名的不安,好似有什么事情被自己遗漏忽略,又好似有什么计划脱离了掌控。唯有不断忙碌,才能有一种知晓局势的安心感。

    所以,赵俊臣总也是少有空闲。

    不过,偶尔有些时候,赵俊臣觉得身心疲惫了,觉得有些厌倦不耐了,也会稍稍放松片刻。

    比如现在,待楚嘉怡离去之后,赵俊臣从书架上随意抽出一本前些日子在书市里淘到的闲书,翻阅之间,稍稍放松着这段时间以来不断绷紧的心神。

    可惜,不过翻阅了几页,书房之中,再次响起了敲门声。

    对此,赵俊臣好像早有预料,轻轻一声叹息后,扬声道:“进来吧。”

    随着赵俊臣话声落下,房门推开,一名西厂番子快步进入了书房。

    西厂番子向赵俊臣屈膝跪下,恭声禀报道:“厂督大人,魏大人那边传来了消息,说那个楚嘉怡离开大人府中后,就找到了礼部左侍郎鲍文杰的府邸,向鲍府投了密信。不久之后那鲍文杰就急冲冲的赶向了太子东宫,又过了不久,太子就招来了都察院左督察御史李成儒与都察院右督察御史吕纯孝密谈,但具体内容不知。”

    赵俊臣将手中闲书放到一边,轻声道:“他们如今商议的内容,你们虽说打探不到,但我倒是可以猜到一些,不外乎就是得到了楚嘉怡的密报后,打算先发制人了……这么说,这个楚嘉怡的背后之人,果然是咱们那位太子殿下了……看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他终究还是成长了一些,不错不错……”

    说话时,赵俊臣神色复杂。

    太子朱和堉的为人心性,一向最是刚正倔强,如今竟然做出了往赵俊臣府中安插探子的事情,虽然尚不知他这么做的原因究竟,但对太子朱和堉而言,总算是一种进步。

    一时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