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流浪汉的逆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流浪汉的逆袭-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目送齐田走了,二夫人到是免不得跟嫫嫫感叹“我们这小祖宗能跟阿芒交好,我倒欢喜。能学着别人处事,就更好了。”

    嫫嫫说“如今都城哪里都在说这位小娘子,奴婢没有见识都觉得她有勇有谋。只可惜了是姓周的。”

    二夫人说“以前我也不懂得许多,嫁到徐家来,看了族谱又常听太夫人讲古,才渐渐知道一些。太夫人以前说,越是到了动荡的时候,各家挑宗妇越是谨慎。只因一族要鼎盛,想要流传百年,家主与宗妇便一个也不能差,不能光是联两姓之姻,还得有本事。毕竟谁也不愿意一氏光辉断在自己这一辈。当时我还在想着,宗妇说起来也不过是后宅的妇人,可到了如今这世道,再看阿芒才有些感悟。她做这些事,便是男儿也未必做得到。品性又坚韧。今天瞧着,处事也自有妙处。要有这样的做宗妇,她恐怕便是爬着也不会让家族衰败。哪一家不喜欢呢。”

    “只可惜了是姓周的。”嫫嫫叹一句。

    谁想丢这个人。

    关雉回了自己院子,在屋里头已经摔了好几个花瓶子。

    院子里的下仆都吓住了,不敢出来走动。

    上一世,关雉是在父亲被斩,家道中落之后,才被徐二夫人接过来的。

    关氏一族鼎盛,但她家这一支离嫡系十万八千里,去关阁老家里拜会,人家还未必让进门,想想有多疏远吧!

    她父亲又是那么不体面的死法,族中恨不得从没出过这个人,怎么会管她死活。

    家里没有人帮她作主,继母就有意要把她嫁到李氏去,给人做填房就罢了,还不是想巴结人家。那户在李家也是数不着的旁支,只是比她家情况好些,还是个三十多岁的人了。

    关雉从小自视甚高,娇花似的地小娘子却要嫁个这样的,怎么会肯!这才写信往姑母这里求救,被接走逃出升天。

    还以为来了就有好日子,可徐二夫人却看不起她。

    给她看了亲事,不是官职不高,就是出生不好。

    她哪里肯。

    到了最后,连徐二夫人身边的嫫嫫都来刺她,说“二夫人在关家并非嫡系,却能嫁到徐家正脉,是因为两位太夫人是打幼时的交情,我们太夫人过得早,硬是熬到徐家太夫人到了,把二夫人托给她,才闭眼睛。太夫人心眼也好,硬是作主把二夫人订下了。说句不好听的,二夫人有太夫人以死相托,小娘子你有什么呢?这世家门当户对的里头,嫡系昌盛从来不缺名声在外的小娘子,里头尽有贤良淑德的。小娘子又比她们好在哪?人总归是有底气才能心高,不然就成了异想天开。害的难道还不是你自己吗?”

    关雉怎么不愤然,如果不是姑母看不起她,嫫嫫怎么敢这样羞辱她!

    可她寄人篱下,心里就是恨得滴血,受了一个下仆的教训,也要诚惶诚恐地请罪去。还不得不应下姑父帐下军僚的亲事。

    一个粗人,她竟也要捏着鼻子嫁。想着以后嫁了人,得仰着姑父鼻息,还要天天腆着脸去巴结对她不冷不热的徐铮。

    她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徐铮可对她有半点体贴?

    何止一次叫她在许多人面前下不来台?

    小娘子们坐在一起说话,她见识有限插不上嘴,给徐铮端茶想接个话头,徐铮却会一挑眉说“你又不是下仆,干嘛做这些!”在座个个都看住她,她只恨没有地缝钻进去。

    徐铮明知道礼制上宽下严,她家那般,教女儿自然是许多事情不让做的,却偏要叫她跟大家一起去骑马。她怎么会骑吗!怕被人笑,硬着头皮爬上马,只以为坐着不动应当也没什么,却当众摔了个四脚展天。

    徐铮在旁边笑得可欢。她却死的心都有了,还要陪笑假装没事。

    就算是家境再不如人,只要父亲在世自己也不会这样落魄。可上一世父亲案发,姑母却并没有伸以援手,亲兄妹不过如此。毕竟嫁到徐家来,觉得自己也‘清贵’起来了吧。

    关雉深深吸了口气,脑子异常地清醒起来。

    觉得自己太傻。

    既然自己知道后事,怎么就没想明白呢?

    一开始竟然还打算去巴结什么周家。到了现在,也只想着挑个好人家做主母,过点舒心日子。

    起先想做皇后的志气,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放下了。

    到底怪都城的日子安逸。才会这样不思进取。心思都放在眼前,鼠目寸光。

    也不想想,周有容之所以后来能权倾一时,无非是因为抱对大腿。徐铮能做皇后也无非是利益交换。

    现在父亲又还在世,她先人一步知道大腿是谁,将来形势如何,只要帮助父亲得了那位的青睐,就自然不会再像今天一样,看别人眼色过日子,连受了气也只能忍了。

    到时候她要算帐,又有谁能拦她!

    彼时再想想如今这忍辱负重,也没什么不值得的。

    即刻便叫下仆拿纸来,她要给父亲写信。

    齐田回到现代以后,心里还回荡着楚则居的话。头埋在软绵绵的枕头里,望着天花板发呆。她门半掩着没关,能听到餐厅章丽和赵多玲说话。母女两个到也亲热,时不时有笑声传过来,齐田站起来,从窗户往下看,赵建晨在院子里头修车。

    本来今天也是要出摊的,可是一大早车子动不起来。他躬着腰摆弄了半天,弄完了差点站不直,花白的头发不服帖,有一撮翘着,在风里一颤一颤的,可脸上喜气洋洋。

    有邻居路过跟他说话,问他家里的事,他可高兴了,说“女儿带外孙女儿回来了。”他在这儿似乎人缘不错,个个都替他高兴。说赵家有福气。人回来真是万幸。

    齐田听着妈妈和外婆的说话声,看着院子里头的外公,突然有一种这才真的回家了的感觉。就好像她也在外头流落了很多年,现在才找到真正的家人。

    她想着,老人家年纪大了,就算得做点什么,那也是有个铺面要轻省得多。起码不受风吹雨淋,她和妈妈可以在店子里头帮忙。一家人也不会坐吃山空。以后考上了大学,自己就只能周末才回来,可能店里还得请个人。那人要实在,性格要开朗。

    做着这些打算,她心里原本的雾霾就消散了不少。拿起手机看看,大姐还是没回消息。打大勇的电话也不在服务区。不知道是没电还是信号不好。关上手机屏幕,想想又打开,盯着屏幕好半天,才打给张多知。

    张多知那边很吵讲话声音老大“这可稀奇,你主动打电话给我。”

    电话那边隔一会儿才传来齐田的声音“也没有什么事。才搬地方高洗文今天来不了,我想去洗牙。不知道你忙不忙。”

    张多知说“不忙不忙,你等我一会儿。我马上就来。”

    挂了电话会议室忙得四脚朝天的所有人都看着他,这里好多人几天没回家了,头发一缕缕,人都是馊的。

    张多知却笃定,齐田这是有事儿。别看她现在不见形,如果必须,她绝对一个人就敢去艹天。不可能是那种洗个牙都要打电话找人陪自己去的姑娘。

    这肯定是有大事。

第42章 张总() 
张多知来得飞快。见家里人都在,讲了讲关于解救拐卖妇女的进度,赵多玲问得很仔细。章丽和赵建晨也很紧张那些跟自己女儿一样遭遇的女孩。一听大概都安排好了,只需要再等几天,大家都松了口气。

    不过提起这件事,心情难免低落。

    讲完话章丽不让张多知和齐田不吃早饭就出门“稀饭都好了,就一会儿。”

    张多知盛情难却。

    等饭吃时闲得没事,齐田复习功课,张多知便在院子里头跟赵建晨一起修车。衬衣袖子挽到手肘,到也像模像样的。

    齐田下来时,就看到外婆在厨房盛稀饭,表情乐滋滋的,跟她妈妈说话

    章丽说:“你们刚回来,要添点东西。我和你爸也买不好,还是你们自己去买。”把准备好的钱掏出来,好大一叠,总有万把钱,散发着淡淡的霉味。

    赵多玲不肯收“我们有钱的。”

    “你的钱是你的钱,爸妈给你的钱是爸妈给你的钱。”章丽有点急“你别看我们家现在出摊卖馄饨,给你和田田买点用的东西还买得起。”

    赵多玲以前的衣服都还留着,章丽年年给她拿出来晒,但现在已经不能穿了。

    前一天帮母女两个收拾东西,章丽也看着了,两个人衣服还没装一箱子。马上换季,一件能穿的都没有。再说,母女两个又没有收入,总有要花钱的地方。

    “你们留着自己用。我们真的有钱。我和田田有积蓄。她到首都来上过班,立了功,公司奖了不少钱。我也打算找份工作。”

    章丽不听硬把钱塞到她手里。以前她也嫌女儿花钱太大手大脚,可现在女儿不要钱了,她这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女儿懂事了,可她巴不得女儿不懂事。

    钱塞给她就出去叫赵建晨和张多知吃饭了。

    赵多玲拿着钱,低头站着半天没动。

    上了饭桌眼睛还有点红。但情绪很好。一家人有说有笑。章丽特别关心张多知,生怕他吃不好。看到齐田吃饭喜欢咬筷子,说她“别咬了,不好看。”拿公筷夹肉丸子给她,嘱咐“洗完牙回来再跟你妈出去逛街。房间里少什么的,都买齐了。再给家里带点洗衣粉。”

    齐田都没意识到自己在咬筷子,松开问“买哪个洗衣粉好?”

    章丽想说买个最便宜的就行了,又怕她们听了舍不得花钱,临了改口“你跟你妈看着办。”

    又催张多知“小知脸色不好,你们年轻人生活要规律一点。”一个劲给他夹菜。

    赵建晨说“你又不知道人家爱不爱吃!夹一堆!”

    章丽嗔他“不爱吃就不吃了?别的我不管,吃饭都得听我的。小孩子不能偏食!!不能光挑喜欢的吃,营养不均衡。”

    知道张多知一个人,叫他多到家里来吃饭“丫丫和她爸爸以前就爱吃外头的饭。外头的没有家里的好,外头盐重味精多。养人还是得靠家里的饭。”好像做妈的,都喜欢叫子女的朋友来家里吃饭。

    赵建晨老神在在说“我们不爱在家吃,是因为你以前都不会做饭!难吃你知不知道?你问丫丫是不是难吃!”

    赵多玲笑得很腼腆“那我可不说。”

    一家人和乐融融吃完饭,张多知开车带齐田出门。

    上了车齐田一直没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张多知也不着急。

    出小区的时候齐田看到小区门口有个铺面贴着招租,下车看了下,还跟保安说了一会儿话。

    回到车上突然问张多知“你觉得我们救村子里其它人算不算无用功?”

    张多知从后视镜里扫了她一眼反问“你觉得呢?”

    齐田就不说话了,扭头望着窗户外头热闹的城市街道。

    “你觉得我们在做无用功吗?”张多知追问她。

    齐田没有回头“我见到楚先生,楚先生这么问我。他觉得我是。但回来以后我一直在想他说的对不对。也许是因为我没有知识,读的书太少。很多事情我都不懂。但虽然我觉得他说得不对,也不知道要怎么表达。”

    “那你试试嘛。”张多知笑“我听了不告诉别人。”

    齐田不笑,她很认真“这二天我也有在网上找新闻看。我觉得有口拐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穷。”

    齐田组织了一下语言,才再次开口:“你知道吗,人跟人是不同的。就拿我家打比方,妈妈常常会抚慰我,抱抱我,告诉我她难过或者高兴,我们会说悄悄话,有时候她会故意睡得很迟,在门口禾场打麦子,就是为了休息的时候,静静不动看看星星。但是爸爸不会,他从来不会安慰别人,虽然会生气会笑,但我觉得他似乎没有感情……”

    齐田顿一顿又说“也不是说没有感情,只是……没有感情”尴尬地不知道怎么表达“你懂吗?他不怜悯别人,也不关心别人,欺负弱小的人,打断我妈的腿,他从来不觉得自己不对。”

    齐田想了想才继续说:“更不会看什么星星……我的意思,也不是说真要他看星星,我的意思是……我不知道怎么说……”

    “感情需求?”张多知帮她说。

    齐田点头,算是找到一个合适的词:“也许他有感情需求。但我觉得,他不爱别人,也不需要别人爱他。他从早到晚,除了干活,就是干活。”

    她认真琢磨了一下,想到一个词“生存。不论是生儿子还是干活,一辈子活着就是为了生存,为了延续自己。”这几乎是动物的本能。

    “妈妈和爸爸为什么不同。我现在渐渐有点明白。”齐田对张多知说“就是因为穷。”

    “你觉得你爸爸可怜吗?”张多知问“他受骗了。村子里其它跟他一样的人,可能攒很多年的钱,还借了帐,可好不容易才有了媳妇,结果全打了水漂。”

    齐田摇头。好半天没说话,最后只能放弃“我不会说了。”她只知道,他们不应该被可怜。

    更不应该觉得一方可怜,就将他所犯的过错淡化。让他,让其余跟他一样的人都觉得,自己可怜就有特权,可以去害人。

    这件事只应该有对错,不应该有别的。

    说这么多,齐田想说的是最后一句话“我想过,五百万是买房子还是留着上学,现在我想,拿它在老家开公司。”

    齐田对张多知说“但这也只是个设想,我自己随便想的,你别笑我。我不懂这些,所以想托你帮忙出主意。就当是我请你做咨询,给你开工资。”

    张多知有点转不过弯来,刚才说的话还热着,一调头就要去扶贫?听她这个设想,还真是沉思熟虑过的。还说不要可怜这些人?

    齐田说“做什么项目我不知道,但最好有需要技术和知识的岗位,也有不需要的。工资差距要大。需要技术和知识的岗位一开始先从外面请,低层都用镇上村子里的人。”让这些人知道,有文化就能赚更多钱。

    张多知顿了顿,就顺了过来——齐田是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打断这个‘穷得只能买媳妇,买了媳妇生孩子,孩子生多了更穷,穷得只能继续买媳妇’的死循环。

    这小丫头……怎么说呢……

    他都觉得有点异想天开。但他把车子停到路边,沉思了好一会儿,又觉得似乎也不是真的无法实施。认真说:“行到是没什么不行的。地方偏一点,不做需要运输的就行了,也不是没有项目合适,但可你要想清楚,这是五百万。”

    这些钱,对楚则居这种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她一个山沟沟里出来的小丫头来说,可以算是天文数字。

    低层人民,一生有多少个五百万?

    “四百多万”齐田纠正,认真说:“我觉得我能赚回来。你这么厉害,找的管理人员和项目一定都不错,公司能不赚钱吗?”她对爸爸和那个山村里的家没有感情,这一点让她自己非常心虚,自己这样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村子里头人说的白眼狼?但只要公司办起来,让这些人有了稳定的收入,她觉得自己就再不欠爸爸的、不欠那个自己生长过的地方什么了。再不会有那种隐隐不安的感觉。

    反正对于那个家来说,她只是一个能卖好价钱的女儿,而之后她也可以爽快地把这些人摒弃在自己和妈妈的生活之外。

    再说,她想妈妈外婆外公生活得好一点,一家人受了太多苦,但坐吃山空却没道理。

    听了齐田的计划,张多知表情正经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