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流浪汉的逆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流浪汉的逆袭-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平平低头弄了半天,一脸紧张。最后看着屏幕好一会儿,突然尖叫起来,搂住齐田一阵鬼叫。

    张多知虽然情绪上没有表露太多,但微微松了口气,表情不再那么严肃,泼冷水“不要高兴得太早。”

    分数线还没有公布。

    回到首都张平平就说有事先跑了,张多知送齐田回去,一路两个人都没有过多交谈。下车时张多知问她“那时候害怕吗?”

    齐田站在车下,认真地想了想,才摇头。

    赵家谁也不知道这件事。只以为她出去玩了一趟回来。推开门家的温暖扑面而来。

    随后而来的是填志愿和等各省各校各专业划分数线。

    齐田没有从赵家感受到什么压力,反而从楚则居身上感觉到了。他每次过来吃过晚饭都要问一句“分数线公布了吗?”“如果没考上你有什么打算?”让齐田觉得两个人不像夫妻,像父女。自己每天要面对的是盼女成龙的老父亲。

    好在很多事都转移了她的注意力。

    第一件,是楚则居即位后的第一场科举考试,就快到了。

    下面已经号召各地各乡张贴告示,大力宣扬,不论出身如何哪怕是乞丐,只要有学识就可以去考官,二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下不设门槛,上不封官位。只要你考得上,连阁老都做得。

    不只贴告示,到处都设了传告人,成天打着锣,到处传唱科考的好处。街头巷尾四处都听得见他们的声音。谁都知道读书就是赚钱。

    椿回来觉得奇异,问“传告人设来有何益处呢?”识字的人只需看了告示,便知道这件事。而那些自己并不识字,需要别人到处传唱才能明白的人,告诉他们又有什么用呢?他们又不考。

    齐田不答,问关姜“你以为呢?”

    关姜笑,问椿说“先皇帝设科考的时候,难道就设下了门槛,非得要什么出身才能考试不成?彼时也未设立,怎么却没有这样气势汹汹的溢美之词在天下传扬呢?”如今庶民说起这件事都喜气洋洋,只夸楚则居是个好皇帝,以后穷苦老百姓也有饭吃有官做,有些恨不能把给他设生祠呢。

    椿想想,这才明白些。

    阿桃在一边催促“娘娘把热汤喝了再与她们分说。”真正是个管家婆,半点不关心这些杂事。

    齐田喝完了汤,便拿了纸笔来。

    这一段时间楚则居开始发展军工,打算研制枪械火药什么的,开始广招在奇技淫巧方面有些建树的人才。各地的工匠被举荐都往都城来了。齐田也受了启发。

    椿伺候在一边,看了半天也不知道齐田画的这是个什么东西。

    但齐田虽然画得歪歪扭扭,却十分认真。画好了,吹干,叫椿拿给辛游去“请教他,这个能不能做得出来。”

    椿拿去时,辛游正在摆弄自己的木鸢,拿起这个东西不免奇怪“这东西奇形怪状能有什么用处呢?”

    椿也摇头“娘娘不曾说。”

    辛游只以为是宫中妃嫔的玩意儿,说“日前陛下招纳工匠,我也报了名,不日恐怕就要去工匠营里,却不知道有没有闲与娘娘做这个。”可拿着研究了半天,突地恍然大悟“这不是耒耜吗。”

    古时候的耒耜和后世的犁大有不同。

    齐田画的是改良过的,用力更省,孩童妇人都能扶得住。她是在学馆里看到辛游的木鸢才想到这个。古代虽然很多东西都有了,但是相比较,并不如后世所用的完善。

    不过,辛游没有想到堂堂皇后给自己的会是这么一个东西。拿着怔怔的。她是怎么弄出来的?也未必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可哪怕是集了其它人的智慧,可她想得到这件事。

    他一直不说话。还是在一边的苏任先开口,向椿说:“娘娘虽为寒门之后,想来也是锦衣玉食。身居高位却能心怀庶民。辛游他必不负所托的。”拉着辛游对椿大礼“仅代庶民百姓谢皇后”

    送走了椿,苏任推辛游“你傻了?为何呆滞不语?”

    辛游回神摇头,说:“今上一心壮大军势,皇后却以天下苍生福祉为已任……”

    苏任看着手里那张轻飘飘的纸,一时觉得重如千金。

    沉思了一会儿,问辛游“你说,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第一眼他只以为皇后是个不谙世事的深闺女子,看上去天然无害,受先生青眼不过因为她的身份。可后来才体会到她言辞犀利,对事情也不会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想法。如今看来,先生收她为弟子,也未必不是因为她这个人本身。

    辛游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问他“先生说有权力之处便有派系,人当择贤而从,兄台有不日就要赴考,可有什么打算?”

    苏任说“我?我还没有打算呢。”笑了笑。小心把纸放到桌上。

    椿回去。齐田正在院子里跟宫人玩丢沙包。

    这段时间齐田理完杂务,闲时就喜欢玩些小游戏。她说这宫里静寂,要是不动一动人都要得病了。

    场上关姜被小沙包砸中退场,提着裙角跑到椿身边,与她一道看着场中眉飞色舞的齐田,说:“娘娘现在活泛多了。”以前齐田很安静,闲时坐着看一看书,写写画画,有些东西连她也看不懂。但最近整个人松快了,性子渐渐更开朗起来。

    椿点头。

    关姜笑着无意扭头,发见椿表情与去时不同,问“怎么?”

    “没怎么。”椿摇头注视着齐田的身影,想一想说“先时从学馆里出来,娘娘说自己是皇后,我还不大能明白娘娘的意思。可现在我以为,我们娘娘以后必当是个受人敬仰的皇后。”一副余有容焉的模样。

    关姜被她逗得笑,说“是是是。我们娘娘最好了。”

    椿羞赧,有些不好意思“你别笑话我。我认真的。”

    关姜问“娘娘做了什么,叫你折服呢?”

    椿想了想说“说做了什么,到不如说,是因为娘娘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齐田从来不觉得自己做的是什么大事,不觉得做皇后有什么,也不认为推广音字值得自傲,更不会把自己关心庶民怎么种地这种事,当成了不得的高贵品德。她大概觉得放在别人身上,也会像她这么做。

    “我也许一世也不能成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椿说。

    她识了许多字,也在关先生学馆里读了许多籍典的白话译本——大部份的书都是田家活霸王译来的,世家没有肯相译的,觉得读书便是要靠悟性,高深的道理,便生来当以雅文书写,才显其清贵。田中姿将译本送来时椿也在,他把书往桌上一掷,抖着腿说“会读书有甚么了不起的?弄得谁都看不懂有甚么自得?我偏译将出来,以后连我家马夫熟读三书,气死那些老畜生。”当时学馆之中哄笑四起,他也得意得紧。

    椿从学院借了田中姿的译本来看。知道了许多了不起的人一生故事。对于自己的一生是不是会有所建树,或者会碌碌无为也有三四分思考。

    她觉得,自己自为一个下人,大概是不会有什么了不得的成就。

    可皇后不同。

    自己有一个了不得的主家。椿看着齐田的背影笑说:“若我能为娘娘甘脑涂地,便也死得其所,不算毫无建树吧。”

第116章()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啊啊明天继续送。自己造的孽,哭着也要送完。

    皇帝兴建匠工所,来都城的工匠,哪怕是被举荐而来,也都需要交出像样的作品,若通过审核便会被录用。

    每天匠工所主事衙门外头都排着长队。外面站满了带着大件小件的匠人。

    主事衙门里新上任官儿原是都城治官属下,不过是个文书小吏。后来都城大乱,死了不少人,朝廷中又暗涌如潮,他得了个机缘便升任做了个小官,因为灾民善后做得好,得上官赞赏,给他请了个功,善后做完正逢着皇帝兴工匠,便被派来主理匠工所事宜。

    他每天带着一群属吏,忙得焦头烂额。因为匠人不认识字的多,见一个人看一样东西,就要把这匠人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记了下来,再用工笔规规正正地把对方所造的东西描画下来,登记造册。初选一次把不堪入止筛选,再呈宫中经阁老审核,最后请皇帝御览。

    最后能留下来的,便聚居于匠工所内,每月享若干俸禄。这其中的匠人,又各有品阶不同。有些只是最底层的工人,有些可升做匠吏、大匠官等。奉旨建制各种器物。小到□□,大到投石器之类。

    工匠所就在冯家对面的街上。每天排队的人把整条街都堵了。有些人还拖家带口的。拿着或常见或古怪的器物,等着召见。

    辛游有意为匠人。可他家的人却不愿意。

    他家里老阿爹一听他没有报科考,却报了工匠所,差点活活气死。杵着拐杖到学馆来,追着要打死他。

    这世间唯有读书高啊。工匠?工匠是什么?

    世人深以为工匠,不过是做些柜子桌子的粗鄙之人,怎么能与科举出生的官吏媲美呢?那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啊。

    家里虽然银钱无缺,可因为地位低下,衣不能穿绸的,屋不能住宽的,几世同堂蜗居在一起,家里姐妹兄弟那么多,可院子有数,房屋有数。一间屋里头,光主人都恨不得要往二三人,下仆睡的地方都要没了。他却还不思进取。

    追得累了,站在廊下直抹眼泪“我区区匹夫,没有甚么本事,孙辈之中只有你还有些出息,又碰上了好时候。你若能考得中,得个官职,起码能把那几进几出的屋子往外扩一扩了。难道非要弄得,我人还没死,就眼睁睁看着你父亲叔叔分家?别人会怎么说我们家?我有什么脸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

    辛游也黯然。

    阿丑与珍娘养兄的女儿阿痴正要进门来呢,就看到自己最‘崇拜’的‘飞筝王’正被家里老人训斥。生怕能扎出‘最大风筝’的人从此就真的再不能‘扎风筝’,可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与阿痴嘀咕“挤一挤又有什么?”

    阿痴虽然是女孩,可一直喜欢野跑,乐得做男孩打扮。自从学馆建了起来她弟弟阿并跟着阿丑阿贡一起读书,她也常常到学馆来。听了阿丑的话,不满道“你们家宽敞,你当然这么说。怎么知道住得紧局促的不好呢”揪着阿丑去自己家看。

    冯家还算是人口少的。家里只有冯远道,冯意来,珍娘,阿痴 ,阿并。但因为是商户,房舍大小有定制不能超过。以至于冯远道现在跟冯意来住在一起。珍娘得带着阿痴与阿并住一起。再加上家里有七七八八的下人、雇工。到处都是满满当当。

    阿丑虽然常到冯家来往,可从来没有留意过这些。只在前厅坐坐,今天突然看见后面,十分震惊。人口多了,便是再怎么收整,都难免凌乱逼窄。下仆洗衣裳就在主院的花园子里,衣裳也晒得到处都是。

    默默回家,等入宫见了齐田便有些期期艾艾。围着她打转,总是欲言又止,唉声叹气。

    齐田问他“你又闯了祸 ?”

    阿丑连忙摇头“我可没有。”

    过了一会儿才说自己看到冯家的情况,又听说辛家的事情。“人为什么不能住得宽敞些呢?阿姐,你能不能下令,叫他们能住大房子?”

    齐田摇头“我不能。”

    阿丑不解“你不是皇后吗?书上也说,皇帝是一国之尊,是上天之子,我们都是天子的子民,阿姐身为皇后,便是一国之母。你为什么不能下令呢?”

    齐田说“便是先朝贤后,也不能干涉政事。”就好像学馆,她能催成,却不能下令。否则整个朝廷都不能容她。

    阿丑闷闷不乐“那怎么办呢?那他们岂不是要一直这样窝居?”他实在无法想像,那要怎么生活。

    齐田说“不会的。不是有你吗?你知道他们的苦处,有一天等你长大了,就能为他们发声。”

    阿丑问“那所有人就都能住大些的房子了。”自己什么都不懂,能做得出这样的大事?

    “那要看你有多大的本事了”齐田摸了摸他那颗大脑袋。

    阿丑倍感责任重大,想想,自己今天功课都还没有做完,爬起来就跑“我还有事呢。”

    关姜都好笑,与齐田送阿丑出去。

    看着他那身影,哪怕是齐田这样的心境,也不由得感叹,好好的一颗小包子,已经长到一步肉三颤的恐怖境地,实在惨不忍睹。也亏得他一点也不喘。健步如飞。

    不过知道了辛游的事,却不能只当不知道的。使椿去问。

    椿去了学馆,但正遇到辛游在收拾行李,正在同窗帮助之下往外抬。

    椿急忙拦他“娘娘也说凡事总有转圜余地,志向与孝道也未必不能两全。家里地方不够,那便修楼中楼嘛,怎么还要退馆呢?娘娘说工匠在以后,可是能能造出负着几十人从一处飞到另一处去的大鸟呢。”

    辛游身边的苏任笑“他不是要退馆,是被工匠所录用,要把这些杂物搬到工匠所去。”家里的事也想了别的办法。

    椿这才松了口气。

    辛游问“鸟怎么能负几十人呢?”

    椿说“那要问你。我可不是匠人。”

    辛游抓抓头,又问“娘娘以为,鄙人能做出这样了不得的东西来吗?”

    “郎君不可妄自菲薄。不说工匠,便是农人,也有一亩种出八石的神人。”椿认真说“娘娘说,各行能有什么建树,是我们想也想不出来的。后世人的成就,未必就不是以我辈为基石?”

    说着把译好的几本籍典交给学馆中的童子,叫送到关先生那里去。苏任拿起来看,是本《齐民要术》。都用大白话译来,看得出这本书写下来,是出自许多人的手笔,有些字迹娟秀,有些苍劲,有些绵软无力,有次一看就是没有练几年字。

    椿虽然持重,但脸也不禁有些红,说“这里头我也有写一段。不过我字写得不好,但是娘娘说不妨。字迹工整看得清楚就行了”

    反正书放在那里,宫里头哪个人得闲,便坐下来商译誉写。这些天齐田没事的时候,就拿这个做消遣。阿桃因为识字不久,还常常闹笑话。有一次还来问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不是‘自己都不富裕就不要施舍给其它人’的意思。但每天凑在一起笑笑闹闹,到底也有些长进。

    椿说罢了,郑重对在场那些学子们说起阿丑入宫的事“娘娘对小郎君说话,未必不是对天下学子说话?椿身为奴仆,识字不多,道理也不如众位懂得多,但籍典杂话传记之中,凡胸中怀有志向者,哪一个不是步步坎坷呢?还望众位以后在艰难之时想想,娘娘对众位给予厚望,是以为将来国之兴衰,民之福祉都寄托在众位身上的。众君一路去,是为天下,也未必不是为家人,为自己,为后人。”

    这一席话,便是苏任也听得胸口有些豪情翻涌。哪怕平时巧舌如簧,这个时候即不知道说什么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只郑重地展平大袖双手合捧到额头,默默躬身。

    这一礼,在场学子无不表情庄重肃穆。

    椿吓了一跳,她从来没有受过这种事,先是退了一步。可随后,便将步子站定了,端正了姿态,她知道,自己代表的是皇后。她家娘娘受得起这一礼。

    等他们起身,郑重回礼。

    目送椿离开。在场的人静默地站了一会儿,便匆匆离去。毕竟科考就要开始了。

    苏任对辛游说“你不是问我有什么打算吗?”

    辛游了然“你要投效皇后”

    苏任笑一笑说“她,可是胆大到把苍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