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做门阀-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及冠前,刘据甚至没有遇到过任何挫折。

    有问题,他的母亲卫皇后,他的舅舅长平烈候,自动就帮他摆平了。

    哪怕是及冠以后,他也不需要烦恼太多。

    在长平烈候卫青在世之时,没有人敢对他有什么意见。

    所以,他得以结交大量文人,在这富丽堂皇的宫阙之中谈论道德。

    张越现在严重怀疑,太子刘据,恐怕连旱灾是什么样的凄惨状况,都没有见过。

    只是通过书本知道,旱灾很可怕。

    但可怕到什么程度,就全凭脑补了。

    就像与匈奴的战争,文人们告诉他,战争的恐怖,他自动脑补了以后,就开始反对了。

    后世的小资和白左,不就是这样的吗?

    想到这里,张越就有些捂头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张越拜道:“家上难道就不用听一听,郁夷县现在的情况吗?”

    赵过闻言,马上上前,深深拜道:“臣赵过昧死以奏家上:郁夷百姓的情况,已经是危在旦夕之中。汧水水位,几乎下降到谷底,百姓纵然以木桶取水,肩挑手提,劳苦一日,而所得之水却不足润土一分……”

    “有两个乡的土地,已经开裂了……”

    “数千亩土地,将颗粒无收,百姓皆哭号哀鸣,小民嚎啕之声,十里可闻……”

    “不独郁夷,臣闻之,陈仓、雍县和眉县也都受灾了,只是除雍县与郁夷外,其他各县在右扶风的指挥下早已经开始了救灾,右辅都尉王公亲自调集了驻扎在德阳宫和陈仓的郡兵,在各地凿井,架设桔槔……”

    “郁夷、雍县,家上食邑之地,以为天子之臣也,本当受家上之恩泽,富足于一方,何故苦于他县?”

    赵过的话,让刘据终于动容。

    “何至于斯?”刘据有些不敢相信的喃喃自语:“京畿附近也有月余不雨,何故百姓不苦?”

    从夏四月下旬开始,长安周围,也有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了。

    但,刘据在博望苑里所见,上林苑的百姓,没有丝毫受到影响。

    这也是他一直没有将郁夷旱灾放在心里的缘故。

    郁夷县遇到旱灾?

    在他看来,说不定情况与京畿差不多。

    无非就是渭河水位下降了些,百姓生活遇到了一些问题。

    但要说影响生计?那就过了。

    听着刘据的话,张贺忍不住在旁边出声说道:“家上,长安京畿,有明渠沟通昆明池……”

    “只要昆明池不干,则长安不缺水……”

    “而昆明池……周长四十里,蓄水何止千万?”

    “啊……”刘据挠了挠头,在过去,昆明池在博望苑的形象,就是穷兵黩武的代名词,就是奢华奢靡的象征,更是滥用民力的靶子。

    人人都恨不得踩上几脚。

    这还是刘据第一次听说,昆明池居然还能有好处?!

    张越也道:“家上明鉴,除昆明池之水外,京畿之地,还有漕河相通,引渭河、灞河水相灌……”

    “此外,沣潏浐灞,泾渭镐涝,八水皆汇于上林苑,泽其地方三百里……”

    “而郁夷县处于岐山原之中,只有一条汧水流过,自秦以来地方贫瘠,土地产出很少……”

    话说到这个地步,刘据再傻也明白了。

    郁夷百姓,不是遇到了小问题,而是关乎生死的大问题!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觉悟() 
“郑家令……”刘据是一个仁厚之君。【。aiyoushenm】

    他的博爱,甚至连匈奴人也要顾及。

    何况是大汉臣民?还是他食邑之地的百姓?

    而且……

    若郁夷的灾情被捅到天子那里……

    而他却一问三不知,刘据已经可以猜到,暴怒的天子,会将他怎样臭骂了!

    而这是他最害怕的事情。

    舅父卫青的遗泽,用一点就少一点。

    总有一天会被耗尽。

    若他真令天子彻底失望,这位君王,是绝对有可能行废立之事的!

    而且……

    刘据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梦魇。

    汉家自高帝以来,历代长子为储,都会遇到磨难。

    惠帝就被高帝嫌弃,几欲以赵王刘如意代之,还是留候张良献策,请出商山四皓辅佐惠帝,才让高帝打消了废立的念头。

    想到这里,刘据就深深的看了一眼张越。

    事实上,他能容忍张越辅佐自己的儿子,独立治县,除了他本身性格宽仁之外,最大的缘故就是——宫中有传言,此子乃留候之后。

    当年,留候妙策安天下。

    他也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若遇到惠帝那样的磨难,这位留候之后能若乃祖那样出奇策以安社稷。

    惠帝之后,历经诸吕乱政太宗皇帝入继大统。

    与高帝一般,太宗皇帝也有废立之念。

    他甚至将自己的智囊和绝对心腹贾谊贾长沙也送去梁国,辅佐梁怀王刘揖。

    先帝的储君之位,一度岌岌可危。

    要不是怀王意外坠马身亡,那位有贾长沙辅佐,又深得太宗宠幸,以为‘类我’的梁王说不定可以入继大统!

    至于先帝,废粟太子而后逼杀之的教训,更是言犹在耳。

    作为刘氏子,刘据太清楚,刘家的帝王,对于社稷和宗庙的看重,远在父子亲情之上。

    尤其是他的父亲,当今天子!

    而他的父亲,不喜欢他,不是一天两天了。

    哪怕当年,舅父长平烈候在世之日,也多次公开训斥他。

    认为他性格软弱,过于仁恕。

    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不类己’。

    而‘不类己’就是悬挂于他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掉下来!

    那时,他日夜惊惧,恐惧不安。

    被长平烈候看了出来,于是带着他与他的母亲,去求见天子,把事情摊开来说。

    终于得到了天子的首肯,说: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

    之后更是历次将监国之权,授予给他。

    委以全权,哪怕他多次释放囚犯,平反冤案,也只是训斥几句,并未发怒。

    但,若郁夷县因旱灾而闹出大问题甚至是民变。

    那么,他的父亲恐怕就再也容不得他了。

    对刘氏而言,宗庙社稷重于君王,君王重于储君。

    任何可能危及宗庙安宁,导致社稷倾覆的事情,只要发生了,连天子都要鞠躬谢罪,去太庙告罪于列祖列宗。

    至于储君……

    但凡做出危及宗庙社稷的事情,哪怕只是露出一个苗头,也必定被废!

    粟太子为何被废?

    因为他有一个可能危及宗庙社稷安宁的母亲,所以先帝不得不废!

    他又为何该死?

    因为,周亚夫、窦婴为他奔走相告,所以他不得不死!

    他的母亲,卫皇后,曾经多次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不要忤逆君父,不要逆君父之意。

    但他一直没有当回事。

    直到现在,他终于害怕了。

    听着刘据话语里的冷冽,郑全也终于察觉到了一丝恐惧。

    但他不肯服软,依旧倔强的道:“家上明鉴,郁夷百姓受灾,最多不过苦一年,若用张侍中之策,凿井汲水,架设桔槔,则从此胥吏小人,操持政务,上下其手,鱼肉百姓,且夫机变械饰,祸乱人心,百年难安啊!”

    张越听着,冷笑一声,道:“好叫郑家令知晓,本官不仅仅要凿井,架桔槔,本官还要上奏天子,请少府卿遣百工能吏,也助臣做机械之利,改良桔槔,使一具机械一日可汲水千桶!”

    他上前一步,对刘据说道:“家上可知,机变械饰,出自何处?”

    “嗯?”刘据对此其实也不是很懂,只知道,自他及冠以来,周围文人,总是在告诉他‘机变械饰,机心巧诈,奇技淫巧,祸乱人心’。

    还举了秦代的许多例子来佐证。

    “所谓机变械饰,出自《庄子》天地篇所载的一个子贡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的寓言故事,其辞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则道之不载也!”

    对于拥有着可以无限回溯所读文章和简牍的张越来说,只要给他时间和书籍,诸子百家的所有主张和一切理论,他都可以了然于胸。

    可以追溯到源头,找到每一个说辞的起源。

    张越欠身拜道:“而家上可知,仲尼闻后,如何对子贡说的?”

    张越向前一步,拜道:“仲尼闻之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识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其意思就是说,那是研讨和实践浑沌氏主张的人,这些人不懂顺应时代的变化以社会的道理,只知道抱着过去的老经验,拒绝一切新事物,这样的人,子与我,如何能懂?”

    “至于这所谓的机变械饰……”

    “自三王治世,五帝用德,三代以降,历代先王,都可以算的上机变械饰之主了……”

    “伏羲氏教人渔猎,神农氏劝民耕作,仓颉做文字,而有巢氏建立房屋……”

    “机变械饰之说,从未见于儒法黄老列子先贤之言,独庄子说之,及汉兴,鲁儒以为是,用之……”

    张越的话,每一个字都像重锤,击打在郑全心里。

    郑全此刻才想起来,这个侍中是黄老学派的!

    在他面前,这机变械饰的理论的漏洞,根本藏无可藏!

    “庄子之言,不过荒诞之说,而郑家令等却奉为瑰宝,若无利益牵扯,臣是不信的……”

    “臣听说,家上宾客,谷梁之士李循乃是郁夷豪族李氏之子,臣还听说,郁夷李氏,自郁夷受灾便暗中积蓄粮草,图谋待百姓破产后,兼并其地,没其家人……”

    “所以,臣说郑家令是杨朱之士,欲损天下以肥己身……”

    刘据听着,神色变幻不宁。

    事实上,他已经明白了过来了。

    郑全说的所谓担忧机变械饰,所谓担心机心巧诈,所谓的害怕徭役伤民,很可能就是如张越所言。

    他们在趁火打劫,他们想要发国难财!

    只是,刘据想不明白了。

    平日里,这博望苑上下,一个个都是嫉恶如仇。

    对于桑弘羊征收商税,盐铁官营的做法,恨不得食其肉,吃起骨。

    怎么,他们转身就能如此心安理得的,对于百姓敲骨吸髓,视为鱼肉?

    这到底是怎么了?

    刘据怎么都想不明白,也想不通。

    “一派胡言!”殿外,忽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张越转身看过去,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你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吧!

    江公!

    正是刘据的老师,谷梁大儒瑕丘江公。

    只见,这位老大人拄着拐杖,在几个弟子搀扶下,走到殿中,对刘据深深一拜,道:“老臣拜见家上……”

    他实在是不得不来。

    他其实本不愿出现的。

    因为,与一个小年轻对质,太掉逼格了,无论胜败,都只是帮对方出名而已。

    赢了,天下人会说,南陵张子重虽败犹荣。

    输了,那就是被人踩着他的骨头上位。

    他的一切都将成为对方的炫耀的战利品!

    但,他现在没有办法,只能出来力挽狂澜。

    因为,如今长孙已经愈行愈远了。

    若连储君也被撬走,谷梁学派的理想与抱负,怎么去实现?

    “家上明鉴,老臣的弟子李循虽然为人愚笨,但绝不是这种会鱼肉百姓,敲骨吸髓之人!”江升一见刘进,马上就拜道:“就在方才,李循来见老臣,说是其家族准备了粟米十万石,准备在明岁开春,青黄不接而民苦之时,假贷与民,以助郁夷百姓度过灾荒,何来欲兼并其地,没其家人的说法?”

    他自然清楚,谷梁学派的招牌,就是仁义道德。

    就是仁恕!

    这个招牌不能丢!

    无论如何谷梁士子在太子面前,必须是君子!

    说着,他就深深的看了一眼郑全,眼里面满是怒意。

    在他看来,郑全无疑就是一个天字第一号猪队友了。

    他居然在太子面前,据理力争,还要胡搅蛮缠?

    这不是明摆着授人以柄吗?

    现在好了,被人抓到痛脚了吧?

    若他再不来,这郑全就要一败涂地!

    而谷梁君子们在太子面前,恐怕也从此要被怀疑、被猜测了。

    这可不妙!

    亲亲相隐的社会都还没有开始建设呢!

    谷梁学派,更只是一个少数派。

    若无储君支持,要不了几天,谷梁学派就要坚持不下去了。

    毕竟,江升很清楚一个事实——谷梁学派能有今日,能在公羊学派的霸权下,守住一些利益。

    靠的就是两个东西。

    第一,大汉太子的青睐。

    正是太子青睐,才有很多年轻人来求学。

    若没有太子青睐,年轻人肯定拍拍屁股,都去学公羊了。

    这第二,就是世族豪强的支持了。

    尤其是关东地区的士族豪强们,普遍倾向于谷梁。

    公羊学派只是在北方郡国占有优势而已。

    但一旦,失去了太子信任,关东郡国就可能去找其他代理人。

    譬如,思孟学派,甚至是公羊学派。

    大不了,不要亲亲相隐就好了。

    反正,他们也没有指望谷梁学派,真的能帮他们扛住汉室的打压。

    他们只是想要多一个发声渠道而已。

    被江升一瞪,哪怕是郑全,也只能匍匐顿首谢罪,拜道:“家上,此皆臣之罪也!是臣理解不深,不明大义,愿请辞家令,为家上一仆从,以谢罪!”

    这就是要玩苦肉计了吗?

    张越心里冷笑着。

    他都能猜到,江升的意图了。

    他就是要把这个事情给糊弄过去!

    反正以刘据的性格,大约过个几天,也就过去了。

    张越于是看向刘据,这位大汉储君,若还想和稀泥,还想着退让,不肯处置。

    那么……

    他也没有办法!

    只能上书天子,严明此事!

    不是他一定要与刘据做对,而是张越很清楚,这个事情若是处置不好,他又没有报告。

    等天子知道了,板子打下来,可不止刘据会被罚!

    他这个侍中还有刘进,统统跑不掉!

    就听刘据道:“老师,您不该来的……”

    他提着剑,站起身来,道:“孤虽德薄愚笨少才能,但也知道,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的道理!”

    “高帝斩白蛇,草创基业,就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太宗与先帝,轻徭薄赋,除肉刑,去诽谤……”

    “孤闻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百姓若与国家离心离德,则国恒亡!”

    “此事,孤当亲奏父皇,令御史中丞议之!”

    “家上!”郑全听了,恐惧万分。

    上奏天子,让御史中丞参与?

    而此事就一定会被查的底朝天!

    他的所有行为都将被曝光于光天化日之下!

    “家上……”江升也慌了。

    太子这样做,岂非说明了,太子已经不信任他了?

    “老师勿复言!”刘据提着剑,看着自己的恩师,意味深长的道:“孤意已决,且如今郁夷百姓陷于水火之中,孤当亲临,以抚民心!”

    刘据是真的怕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