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做门阀- 第6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汉朝是不能隔着匈奴惩罚我们……”翁归靡道:“但,匈奴可以借汉朝之力来打我们啊!”

    “如今,匈奴人因汉朝干涉,恐怕正满腔怒火而无处发泄……此时,若我国给了匈奴人借口,叫匈奴人找到机会做文章,将我国拉下水……”翁归靡看着自己的堂弟道:“到时候,汉朝使者来问罪,匈奴人再趁机发难,我国在这大宛的利益,必定受到严重打击,甚至可能一无所获!”

    对匈奴人来说,这几乎是他们必然采取的手段。

    这也是人之常理了。

    汉,对匈奴人来说,实在是惹不起的对象,这从汉朝人一封书信,就让匈奴十万大军顿足不前看的清清楚楚。

    面对一个如此强势又不敢得罪,更不敢开罪的对手。

    正常人会怎么选?

    当然是找别人打一架!

    最好找一个明显可以打的过的人打一架。

    一则挽尊,一则转移焦点和矛盾。

    更何况……

    “汉朝人恐怕也在等着匈奴人与我国开战……”翁归靡在心里叹道。

    但他却不敢说出来,只能将这个事情,埋在心中,藏在心底。

    因为……当前乌孙,根本没有面对汉的能力与资格。

    哪怕明知道某些事情,对乌孙而言,最明智的选择,只能是揣着明白当糊涂。

    只有这样,才有一线生机。

    不然……

    一颗棋子没有当棋子的觉悟,反而想要喧宾夺主?

    那是自寻死路!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节 威加四海(2)() 
七月中旬,天山脚下的龟兹王国,岁月静好,一派田园牧歌的恬静气氛。

    唯一有些不太寻常的是,从前最喜欢口嗨的汉朝商人与官吏,最近都安静了下来。

    很少再看到有汉人趾高气扬的在城市、集市之中,吹牛口嗨,夸耀汉朝的富庶与强大。

    没办法,半个月前,他们斩钉截铁的告诉其他人——匈奴人这次完蛋了,王师必然惩戒!你们就等着看大汉兴义师,伐无道吧!

    结果,等了好几天,只等到令居方面的一纸交涉而已。

    至于吹嘘之中的王师?

    汉军精骑,连影子都没有在龟兹出现过。

    嘴强王者们大受打击,士气低落,于是一个个都耷拉起脑袋,好多天都不活跃了。

    而龟兹人天性慕强,见此情景,也多有私底下腹诽甚至调侃汉室的言论。

    毕竟,先前汉家商人与官吏们,可都是言之凿凿,自信满满,断言匈奴必定要因此倒大霉!

    结果,却连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汉人只是派些了使者过去警告。

    虽然措辞严厉,但在龟兹人看来,却是色厉内荏,不过挽尊罢了。

    匈奴人若是能被人一封书信,几句警告就吓住了。

    那还是匈奴人吗?

    事实上,不止龟兹人,尉黎那边乃至于楼兰人,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这汉朝人的话,也没必要信太多……”

    “都是吓唬人的罢了……”

    “匈奴终究还是有些底蕴的……”

    各国贵族,纷纷开始思考起来。

    甚至有人,敢公开议论此事,说什么‘鹰杨将军,到底年少,面对匈奴这等强国,有所顾虑也是正常’。

    一时间,原本几乎已经为亲汉派所控制的列国政局,又有了些别的味道。

    毕竟,西域诸国,是天生的墙头草和慕强者。

    历来就是谁强给谁当狗。

    如今,汉匈局势,看上去似乎又要起波澜。

    自然难免有人要起歪心思,想给自己留条后路,装个备胎,以备将来有变,可以转换阵营。

    便像现在,龟兹王宫之中,龟兹左大将,就在龟兹王面前,苦心劝说着:“大王,汉、匈皆强国,龟兹小国也,小国在两大国间,唯两属方是自保之道……”

    “今大王一心慕汉,万一将来匈奴得势,我恐龟兹……”

    龟兹王听着,目光闪烁,显然有些意动。

    因为,对方说的确实很有道理!

    龟兹也就是在西域三十六国之中,勉强可以算一个大国。

    但与汉、匈相比,无疑是蝼蚁。

    偏偏龟兹又处于天山北麓之下的战略要冲,现在汉室强大,固然可以庇护龟兹。

    但将来万一局势有变……

    龟兹岂不是……

    龟兹王沉吟许久,正要开口说话之际,忽然,宫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龟兹王眉毛一皱,侧头看去,就看到几个贵族急匆匆的走进来,对他拜道:“大王,匈奴人停止进军了……”

    龟兹王目瞪口呆,他面前的那位左大将更是满脸不可思议的神色。

    他们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汉朝那位鹰杨将军一封书信,几句警告,就能让匈奴十万大军俯首。

    这比神话还荒诞!

    恐怕是连梦里都不会有的情况!

    沉默良久,龟兹王站起身来,看着那位左大将:“你竟敢在我面前妖言惑众,企图蛊惑我背弃伟大的天子陛下,罪无可赦!”

    “来人,将这个罪臣绑起来,马上送去城外的王师军营,请王师处置!”

    “再传本王的命令:即日起,有敢诽谤王师,非议上国贵人,甚至蔑视上国天子者,一概就地缉捕,械送上国官署!”

    说完这些话,这位龟兹王深深的出了一口气,只觉得背脊和脖子都凉梭梭的。

    此刻,他无比庆幸,自己对大汉天子的忠诚坚定不移,不然的话……

    那位左大将却是一脸错愕的楞在当场,直到十几名龟兹武士冲上前去,将他按到在地时,他才反应过来。

    正要开口求饶,却已经来不及了。

    因为有人将一块破布,直接塞进了他的嘴中。

    然后,将他的衣服扒光,用绳子直接捆起来,抬着走出了王宫。

    这时,整个延城都已经疯癫了!

    匈奴的回复,这个时候已经传遍全城——匈奴人无条件接受了那位汉朝将军的所有条件!更派出了使者,前来龟兹,与汉协商!

    最开始,连汉朝的商人与官吏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直到匈奴使团入境的消息传来,他们才反应过来。

    然后,之前所有质疑过的人,都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紧接着无边的恐惧袭上心头。

    尤其是那些曾经公开发表过某些言论的贵族,如坐针毡。

    好在,他们不需要担心太久。

    因为很快,龟兹王派来的军队,就直接闯入他们的家里,将他们抓起来,捆起来送去城外的汉军军营。

    此事,在龟兹的历史上留下了重重一页。

    甚至,成为了龟兹历史的分水岭。

    从此以后,龟兹上下再无敢质疑、怀疑汉家的人或者势力。

    于是,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全力汉化,不过数年,这天山脚下的夷狄之邦,就变成了衣冠礼仪之地。

    他们因此,甚至比汉人更讲究礼仪、秩序、尊卑,更强调钢厂伦理!

    以至于有内郡来的文人,在抵达龟兹后,以为自己来到了齐鲁之地。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匈奴人低头臣服的事情,从龟兹迅速传遍整个西域都护府治下,随之传进边墙之中。

    而张越已静候多日了。

    “匈奴人还算识相!”听说这事后,张越抿嘴一笑:“既然如此,也就不必太苛责他们了!”

    “田水!”张越挥手叫来自己的家臣,对其吩咐道:“你带人替吾走一趟,去匈奴军中,担任监军……”

    “主公……”田水一脸错愕的不敢相信:“下仆可以吗?”

    “自然可以!”张越笑了起来,对他道:“反正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他从怀里取出一份早就写好的册子,交到田水手里,叮嘱道:“去了匈奴,汝便依照此册之上的吩咐,见机行事便可!”

    

第一千一百三十节 援兵() 
数日之后,匈奴使团自玉门入塞。

    随同他们一起入塞的,还有龟兹、尉黎、楼兰三国送来的‘犯汉之官’,差不多有三五十人。

    但,最引入注目的,还是匈奴使团带来的马车。

    整整二十余辆马车,装载着满满的金器、银饰以及珍宝珠玉。

    其重量压得车辙深深陷入路面,车轮嘎吱嘎吱的响个不停。

    每到上坡,便需要十几名奴隶牵引,方能动腾。

    及至玉门,匈奴人便打开了这些马车上盖着的帆布,露出其中所装载的物事金灿灿的金币,充满异域风格的美玉,雕琢的宛如水晶一般剔透的珍宝,以及精美至极的各种银饰。

    一时间,整个玉门塞下都是珠光宝气,耀的人眼睛都花了。

    城楼之上的商贾士民,见到这个情况,都是目瞪口呆:“这匈奴人,怎么变得如此阔绰了?”

    而张越见此情景,也是感慨一声:“论起搜刮的本事,匈奴人一骑绝尘,天下无双也!”

    想都不用想,这些金币银饰珍宝珠玉,肯定是匈奴人在大宛掘地三尺找出来的战利品。毋庸置疑,这些珍宝身上,必定沾满了无数大宛人的血泪。

    恐怕,匈奴人已经将大宛人过去十余载的积蓄以及其在丝绸贸易上的利润,都给挖出来了。

    不过……

    这与汉家何干?!

    张越于是满脸笑容,带着部下,亲自出城相迎。

    “匈奴使者呼衍冥,再拜大汉鹰杨将军张公!”正使是老熟人,就是上次来使的那位呼衍冥:“奉我主单于之命,小使特来向将军请罪!”

    接着,他便奉上了一份礼单以及一封匈奴国书。

    张越轻笑接过来,看了看其中内容,便喜笑颜开,上前扶起呼衍冥,道:“贵使远来劳顿,还请入内休息!”

    这匈奴人,真是给足了他与大汉帝国面子。

    国书之中,不仅仅全盘低头认错,更送来向郁成城百姓赔礼、道歉和抚恤的金银珍宝。

    足有金币一万枚,银饰千件,更有宝玉、玛瑙等千余件,价值不可估量。

    至于为何这些东西不赔给郁成城百姓,反而送来玉门关?

    匈奴人不说,汉家也不会计较。

    毕竟,上国还是要有些度量的!

    既然匈奴人这么给面子,张越自也大度了起来,也就不再计较匈奴人在郁成城的‘倒行逆施’,甚至闭口不谈大宛之事。

    反倒是慷慨应允了呼衍冥的诸般请求。

    包括,扩大在尉黎、龟兹与匈奴的榷市,增加对匈奴的盐铁、粮食出口,甚至同意了匈奴人采购一千套汉军制式甲胄的要求。

    同时,还允诺,增加从匈奴的进口。

    放开从前的许多限制,准许匈奴人可以不受限制的将牛羊、皮毛输送进汉塞。

    得到这些优惠条件后,呼衍冥自是千恩万谢。

    因西域匈奴,目前正陷入战争泥潭之中,不可自拔。

    若无张越的这些承诺,很可能,在今年冬天之前,李陵大军便只有从私渠比海撤退的这一个选择。

    而这也就意味着,西域匈奴将从单于大位的竞争中淘汰的命运。

    一旦漠北统一,傻子都知道,等待他们的必定是那位单于的征讨。

    且,单靠西域一隅之地,根本无法自立。

    现在,有了张越的这些承诺,他们总算可以喘一口气。

    可以用从大宛的掠夺所得,从汉室购买粮食、盐铁甚至武器,维持战争,甚至赢得这场事关生死的单于夺位之战!

    是故,对于张越的所有条件,他们只能接受。

    于是,呼衍冥离去之时,就带上了田水以及田水的数十名随从,他们将作为汉室代表,前往匈奴在大宛的战场,监督和管控匈奴在战争之中的‘不义无道之行’。

    至于什么是不义?何为无道?

    那自是自由心证。

    但总算,匈奴人终于可以继续向着大宛的膏腴之地,继续前进了。

    ……………………

    实际上,匈奴大军只在药杀水河畔停留了三天,等王远将从郁成城缴获的金币珍宝装车,并派人护送回国后。

    匈奴大军,旋即继续向着贰师城进军。

    于是,短暂的和平结束了。

    大宛人再次陷入梦魇之中。

    好在,这短短数日的和平,让他们赢得一丝喘息之机,得以根据情况,重新调整布防。

    同时,他们也终于迎来了,他们渴望已久的援军大约有三千康居骑兵,冲破了乌孙人那漫不经心的阻截,抵达了大宛王都贵山城。

    而这些康居人给大宛人带来了月氏人的保证月氏五部,绝不会允许匈奴灭亡大宛!

    只要大宛人能坚持到明年春天,月氏援军就将赶到战场!

    这让大宛贵族们,稍稍能有一些安心。

    然而,旋即,郁成城大屠杀的消息传到了贵山城匈奴人在屠杀之时,特意选了三百人没有杀,而是让他们挖坑埋尸,然后将他们向着贵山城方向驱逐。

    沿途中,这些被屠杀吓破了胆的幸存者,慌慌张张的向着他们遇到的每一个人诉说他们的见闻,描述着匈奴人的残忍与暴虐。

    恐慌迅速在大宛全国蔓延,甚至连奴隶们也被吓坏了,纷纷向着贵山城逃亡。

    而贵山城城中的大宛贵族们,也被传来的消息所震惊。

    屠杀这种事情,他们的祖先自也做过。

    但,一般来说,贵族是不会被杀的。

    但在匈奴人在郁成城,却没有放过任何一个高贵的贵族。

    连同总督在内,阖城数万人,竟只有不到三百人活命!

    这让那些自诩血统高贵,即使灭国也能活下来的贵族们,惶惶不可终日。

    而这个消息,也刺激了整个大宛上下。

    郁成城大屠杀让他们明白哪怕投降也可能会死,而且,无论男女老幼,高低贵贱。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奋战到底,争取生机了。

    一时间,大宛王国上下,竟有了众志成城的味道。

    加之,又有康居援兵到来,得到月氏保证,大宛人终于开始有了他们祖先的一丝丝味道。

    尤其是在贵山城内外,人人秣兵历马,摩拳擦掌,誓死要保卫这座他们祖先所建立的雄城!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节 仁义(1)() 
五颜六色的粟米穗,沉甸甸的垂下来,随着秋风翻滚。

    五百里居延,已成为一片粟海。

    今年春天播下的粟米种子,现在已经接近成熟了。

    整个居延,旋即投入到了为秋收准备的战争之中,再没有人有什么心思去关心什么大宛战争了。

    哪怕是张越也是如此。

    “各部都要投入到粟米的抢收和晾晒、入库工作之中,其他所有事情,都必须让步!”张越端坐于军营之中,对着他的部将们下令:“除了公田,各塞私田、民田的抢收之事,各部也需要尽力提供帮助、协作,不可让一粒粟米,烂在田中!”

    “诺!末将等谨受命!”诸将齐齐恭身领命,旋即次第而出,奔向各地。

    整个居延汉塞,从此刻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场名为秋收的战争之中。

    哪怕是张越亲领的鹰扬旅也不例外!

    没办法,这居延方圆五百里,水系密布,地形复杂,湖泊林立,沼泽遍野。

    汉家于此垦田数十万亩,以供给居延汉家二十万军民。

    张越接受后,重新规划居延垦田,以水淹十余万亩处于低洼、沼泽区的土地,又组织军民,开垦荒地二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