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做门阀-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就出现了牧丘恬候石庆为相,关东大灾,石庆想要在这个事情上发表一下意见,却被皇帝禁止参与讨论的奇葩之事。

    而在这兰台之中,本来是御史中丞的小弟的尚书令的地位也瞬间与御史中丞齐平。

    张越与刘进在门口,拿出符印,道明来意,很快整个兰台就一片鸡飞狗跳。

    在一片喧哗热闹过后,身着绛衣,头戴进贤冠的张安世就与一个身穿朝服,戴着獬豸冠的中年男子出迎。

    两人见了刘进与张越,立刻就恭身敬拜:“臣尚书令张安世……”

    “臣御史中丞暴胜之……”

    “恭迎长孙殿下莅临兰台……”

    他们身后,数十名尚书、御史,也都纷纷拜道:“臣等恭迎长孙莅临兰台……”

    而在这些官吏之中,几个身材干瘦,巍巍颤颤的老御史甚至激动的脸色都有些潮红了。

    这几个人挤出人群,张安世与暴胜之见了都是下意识的让开道路,如同弟子们微微欠身以示尊崇。

    “老臣持书御史张宰……”

    “老臣持书御史严成……”

    “老臣持书御史李会……”

    三位年纪在七十余岁,已然须发皆白,连走路都有些晃悠的老御史,走到刘进身前,微微欠身行礼拜道:“敬拜长孙殿下,恭问殿下安……”

    刘进与张越见了,连忙长身而拜,刘进更是上前道:“小子何德何能,岂敢当诸位长者之礼!”

    汉家祖制,孝字最大。

    而孝道以尊老为上,在汉家,年七十以上受杖老人,哪怕是个农民,也可以见官不拜,享有种种特权。

    至于这些在朝的七十岁以上老臣,更是地位尊崇无比,广受爱戴,在天子面前都不需要行跪礼的特殊存在。

    “老臣等盼殿下来兰台,已经十九年了……”三位持书御史,却是一把抓住刘进的双手,笑着道:“今日殿下既来,老臣等便是死了,到了九泉之下也可瞑目喽!”

    当先的一个老御史拄着拐杖,敲了敲地面。

    马上就有几个年轻人,捧着一卷卷竹简,来到刘进跟前,敬拜献呈。

    这一卷卷竹简,每一卷之上,都扎着封口,用着印泥封印。

    竹简的外侧的颜色都已经变得深黑,可以猜测这些竹简存在于世的时间,恐怕要以百年为单位。

    “这些是?”刘进疑问着。

    就连张越也充满了好奇,因为眼前的事情,让他闻到一些味道。

    特别是那几位老御史的存在,让他诧异。

    刘氏对于大臣,特别是老臣,可是很优待的。

    像这几位老御史,按说早该致仕,颐养天年了。

    但他们却坚守在宫廷之中,甚至在今日以前,张越都不知道,兰台之中竟然有这几位老御史的存在。

    而显然,眼前的场景,充满了神圣的仪式感。

    似乎是一个刘氏内部,传承日久的传统?

    这三位老御史,一直在等着刘进来此,将这个仪式进行下去。

    “这些啊……”三位老御史,伸手从这些竹简手抚摸而过,笑着道:“这些都是瓒文终侯萧相国亲笔所书,平阳懿候亲自下令封印起来的书简啊……”

    三人说道这里,神色立刻凝重起来,就连精气神也陡然拔高。

    “殿下,此《九章律》原本……”

    “分为《户律》《盗律》《贼律》《捕律》《杂律》《具律》《擅兴律》《驷律》……”

    听到这里,张越的眼睛猛然瞪大,他不可思议的看向了张安世和暴胜之。

    他的手指都颤抖了起来,心脏猛然的跳动。

    “原来……原来……张安世一直以来不是在向我示好,而是要借着向我示好,将长孙带来此地,完成这个仪式……”他终于醒悟了,张安世从一开始就没有将目标放在他身上,而是要曲线救国!

    这个大汉尚书令,和他一样有着同样的野心!

    这三个老御史……是法家的宿老!

    他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向帝国未来的主宰,灌输法家思维和法家意识!

    “看来法家并不准备一直跟着儒家玩儒皮法骨的游戏……”张越在心里明白了过来,这个曾经影响和主宰了中国历史的思想派系,一直在等待着机会,等待着这个机会。

    将帝国的未来,从儒家手里抢回来!

第一百一十四章 法家永不为奴(2)() 
道理是很简单的。

    若非法家还在打着崛起的主意,他们怎么可能在摆出这样的阵仗?

    错非法家还想取儒家而代之,重新执政,暴胜之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这可是一个刽子手!

    双手沾满了鲜血,他的御史中丞的职位,就是靠杀人博来的!

    死在他手下的官吏、豪强、盗匪、游侠的尸首铺起来,差不多可以从长安一路铺到居延。

    仅仅是在十二年前,他持节南下,平定燕赵齐鲁之间的盗匪。

    就砍了一万多个脑袋,其中包括了数百个千石官吏,十几个两千石。

    地方几乎被他犁了一遍。

    所过之处,鲜血汇聚成河,尸骨堆磊成山。

    其凶名几乎直追王温舒、义纵,堪称当代酷吏之首。

    江充什么的,其实都是捡了他玩剩下来的把戏。

    就听着那三个老御史说道:“自元鼎六年,殿下降世,陛下就诏老臣等以授殿下法经……”

    “老臣等受命于君,一直等到今日,终于盼来了殿下……”

    “请殿下随老臣等入兰台,为殿下仔细讲解,汉律变迁及其社稷制度……”

    刘进却是傻眼了。

    他终于明白,他爹为什么十几年来,怎么都不肯来兰台。

    就算有事,也是遣人过来。

    原来根子在这里!

    这三个老御史,在兰台恐怕不是等了十九年,而是足足等了三十年!

    从他父亲被册立为储君开始,直至今日。

    三位老御史,就像望夫石一样,等候在此。

    刘进回头,看向张越,他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只能求助于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和朋友。

    暴胜之、张安世,以及三个老御史,也都将目光盯在张越身上。

    张越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是一场对自己的考验。

    张安世和暴胜之,都在等待他的回答。

    是要做朋友?还是要当敌人?

    这个事情几乎不需要太多的思考。

    张越上前,走到刘进身边,在他耳畔低声道:“殿下,臣以为殿下不妨答应诸位老御史的要求……”

    “一则,此陛下之命,老御史们期盼日久之事,殿下总不能辜负陛下和老御史们的一片苦心……”

    “二则,律法制度,关乎国家大政,殿下倘若连律法变迁和社稷制度的演变都不知道,谈何开太平?”

    “三则,臣听说古代的圣王治理天下,皆以霸王道佐之,殿下过去皆习王道,而少涉霸道,臣以为此非社稷之福……”

    听着张越的话,刘进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但内心,还是有所纠结的。

    原因很简单,当今之世,法家的名头实在是太臭了!

    自汉以来,天下舆论就将秦代称为‘暴秦’。

    而主政‘暴秦’实施‘暴政’的,都是法家的人物。

    于是秦=暴秦=法家=暴政的公式成立了。

    贾谊贾长沙在其著名的《过秦论》之中,直接对法家统治的秦朝下了一个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而至于当代,宁成、义纵、咸宣、王温舒等法家酷吏,凶名赫赫的同时,也用事实向天下人证明了法家=暴政这个公式的准确性。

    而自小就接受了儒家教育,深受‘仁义忠恕’影响的刘进,当然不可能对法家和法家思想有什么好感。

    更别提认同了。

    要不是张越相劝,加上三位老御史年纪这么大,还坚守在兰台,让他感动,恐怕他已拂袖而去。

    心里纠结许久,刘进才终于说道:“诸位长者诚意相邀,又有钦命,孤自当从命!”

    他能答应下来,张越的劝告,占了决定性的因素。

    在刘进看来,现在谁都可能骗他,独独张越不会。

    正是这种信任,让曾经对法家思想视为洪水猛兽的刘进愿意尝试接触一下。

    三位老御史听了,高兴的跟小孩子般手舞足蹈起来,纷纷拜道:“请殿下入兰台,容臣等准备一二,再为殿下讲解……”

    但眼泪却是忍不住的流了下来。

    天可见怜!

    在有生之年,能够完成这个使命。

    于他们来说,他们的人生就已经没有遗憾了。

    因为,火种终于传了下来。

    只要星星之火存在,总有一天可以燎原!

    然后,他们就簇拥着刘进,朝着兰台殿内的某处而去。

    张安世与暴胜之则相互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是长出了一口气。

    兰台存在的使命,不仅仅是为天家整理图册、文档,提供参考建议。

    更具有传承的使命。

    可惜,当朝太子成年后,思想就偏向了谷梁,尤其是最近十几年中,更是彻底滑落到了谷梁的立场上。

    朝野中外,不知道多少人忧心忡忡。

    一个偏信谷梁的储君?

    别说军方的鹰派人物了,就连兰台的御史和尚书们,也是充满了绝望和愤懑。

    谷梁的学者,谁不知道,平时袖手读经义,那是一等一的好手。

    但临危报国效忠君父的本事,恐怕就只剩下殉节了。

    而今日长孙来到兰台,这让暴胜之和张安世,终于看到了希望。

    储君或许已然无药可救。

    但长孙若能回头,国家社稷不至于毫无希望。

    张安世深深的看了眼张越,他很清楚,方才长孙在犹豫,正是这个年轻人在长孙耳畔的劝谏,方才让长孙答应下来。

    这太了不得了!

    这个张侍中在长孙面前几乎就是晁错之于先帝,汲淮阳之于当今一般的地位啊!

    暴胜之更是向前一步,对张越拜道:“张侍中今日之助,胜之谨代表御史台上下谢之!”

    在暴胜之看来,这个恩情简直太大了!

    法家能够存续到今天,并且依然在朝堂占有重要位置,掌握强大的权柄,关键就在于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和认可。

    失去这个根基,法家就如无根之萍,转瞬就将风吹雨打去。

    张越连忙回礼拜道:“中丞太言重了,为国家社稷做事,这是毅的本份!”

    在内心之中,张越甚至很感激暴胜之能带那三个老御史出来,做这样的一个事情。

    因为……

    借助此事,张越可以让朝野上下都接受到一个讯息——长孙与太子是不同的。

    长孙愿意接纳包括法家在内的其他势力或者思想。

    这很重要!

    特别是在拉拢和团结朝野力量上,尤为关键。

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诱(1)() 
“张侍中,持书御史授书殿下,恐怕得要四五个时辰,侍中不如来鄙人办公处喝些茶水慢慢等候……”暴胜之微笑着对张越做出了邀请。

    张越立刻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暴胜之又转头对张安世道:“张令君不妨同来……”

    张安世自无不可,笑着道:“中丞有请,敢不从命?”

    于是三人便并肩走入兰台,在兰台的御史台衙署内,找了一个静室,主宾落座,立刻就有着官吏捧来美酒佳肴。

    “张侍中今日与长孙来兰台,可是有所要事?”张安世坐下来,喝了两口小酒后,就笑眯眯的问道。

    “令君所言正是……”张越笑着道:“晚辈与长孙商议,欲绘《大汉一统天下寰宇图》,作天下地理志,以献陛下,乃贺陛下文成武德,一统四海之盛世……”

    “只是,晚辈才疏学浅,恐有所缪误,以至于贻笑大方,于是殿下便说:尚书令张公安世,自侍奉天子以来,恭敬有礼,才德兼备,天下称颂,若能得张令君之助,则大事可成……”

    “于是,殿下乃带晚辈来兰台,求助于令君!”

    张安世听了,虽然心知张越所言,恐怕都是假的。

    但脸上也忍不住乐开了花。

    因为哪怕实际上长孙并没有说过那些话,但他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让长孙知道,他确实是一个那样的人。

    而且……

    张越所说的事情,让张安世心里面也是跃跃欲试。

    当今天子的脾气,他太了解了。

    这位陛下这一辈子,就根本抗拒不了内心之中的雄心壮志所激发的热血。

    若绘制出一副《大汉一统天下寰宇图》敬献君前,龙颜大悦是肯定的。

    而自己倘若参与其中,发挥作用。

    那么陛下必定对自己大大嘉奖。

    地位说不定可以超过霍光、金日磾,一跃而为天子最倚重和信任的人。

    而这无疑,将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

    至于天下地理志这种事情,只要做成了。

    那青史上的地位……

    所以,张安世几乎不假思索的道:“臣既蒙殿下不弃,敢不为之效死?”

    就连暴胜之听了张越的话,也是难以按捺内心的冲动,主动说道:“殿下有如此宏图大志,真乃社稷之幸也,若殿下不弃,臣愿效牛马走之劳……”

    不是暴胜之不够矜持,实在是这年头,想要简在帝心,道路就那么几条。

    暴胜之前半生靠着刚直不阿和铁血冷酷,将路都走尽了。

    基本上,酷吏一途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

    接下来,他若想再进一步,就必须抓住每一个可能讨得天子欢心的机会。

    绘制天下地图,编辑天下州郡地理志,这两件事情,任何一件拿出来,都足以让天子龙颜大悦!

    更别提两个事情一起做了!

    而此事,在暴胜之看来,有长孙牵头,天子新宠大臣侍中张子重游说,尚书令张安世已经答应加盟。

    这样的豪华阵容,几乎不存在失败的可能。

    也就是说:这个事情百分百成功。

    而且百分百能令天子龙颜大悦!

    这么好的事情,就摆在暴胜之面前,你叫他如何按捺内心的激动?

    张越见了暴胜之的模样,内心也是大喜,对他来说,当然是朋友越多越好!更别提暴胜之这样的重量级人物了,于是笑道:“中丞曾历天下,多知郡国详情,此事中丞既然愿意加入,在下自然欢迎之至,长孙闻之也必定欣然应允!”

    暴胜之听了张越的答复,喜不自胜的拜道:“请侍中转告殿下:臣暴胜之必当殚精竭虑,已助殿下!”

    这差不多已经是暗示张越:我,暴胜之,想上长孙的车。

    这弥足珍贵!

    暴胜之是御史中丞,有着丰富的履历和强大的政治资源。

    有了他的加盟,张越内心的想法和野心,无疑得到了一个有力的支撑点。

    于是,张越连忙回拜道:“中丞的心思,臣定当报告长孙殿下,想来殿下若知中丞的一片赤子之心,也定当欣然接受……”

    至于刘进会不会接纳暴胜之?

    这……有那么一点点麻烦。

    因为暴胜之的名声实在太臭了。

    在坊间舆论和士大夫嘴里,这就是一个屠夫,一个刽子手。

    但张越相信,自己可以说服刘进。

    因为……

    今日之后,刘进的三观,大约也会有所改变。

    这样想着,张越就取出自己揣在身上的那份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