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做门阀- 第5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越扫了一眼,已经溃不成军,再无抵抗之力的匈奴骑兵们,然后,就不再理会这些失去了战斗意志的残兵。

    他举着陌刀,大步向前,朝着早在战前便已经选定的路径前进。

    身后,长水重骑紧紧相随。

    而,原本负责狙击和迟滞任务的匈奴骑兵,没有任何人敢上来阻止。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张越带着他的骑兵,轰隆隆的一路向北。

    而目标,直至在数百步外的匈奴指挥中枢,同时也是卫律大纛所在之所。

    张越非常清楚,也非常明白,时间是他最宝贵的资产!

    因为,重骑兵是不可能无限冲锋,始终保持高速的。

    在耐力上,马是不可能与人类相比。

    哪怕是最理想的情况下,他的重甲骑兵,也最多不过可以保持半个时辰的高速作战状态!

    半个时辰后,无论人马,都将脱力!

    这也是为何,天策上将要用坚壁摧锐的战法的缘故。

    不先消耗敌人的体力与耐力以及意志,将他们拖入泥潭,让他们在频繁的战斗中麻木、绝望。

    重骑兵的突袭,就很难取得最佳效果!

    可惜,如今,乌恒人不给力。

    连一天也未完全坚持下来,让匈奴打成了这个样子!

    张越也不得不冒险出击。

    这样,他就必须在一开始,就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而没有什么,比斩首更容易获取这种优势的手段了。

    嗒嗒嗒!

    雷鸣般的马蹄声,震动了整个战场。

    立刻就引起了,几乎所有人的注意!

    玄甲赤袍的汉军重骑,在出现在人们视线的刹那。

    乌恒义从们,立刻就振奋了士气。

    “杀啊!”独孤敬抹掉脸上的血水,大吼着:“天使已至,匈奴败亡就在今日!”

    “杀!”数不清的乌恒人,在此刻和满血复活了一般。

    特别是原本已经渐渐不支,逐渐败退的骑兵,在看到这个情况后,就和打了鸡血一样,瞬间反扑,牢牢的缠住了他们的对手。

    反观匈奴方面,各个战场,在忽然出现的汉军重骑面前,惊慌失措,以至于乱了阵脚,失了分寸。

    结果让乌恒人的反扑,产生了巨大效果!

    但,这些都不是关键。

    战斗的关键,在此时,悬于一角——张越进军路线的终点,那面匈奴大纛之下的匈奴高阶贵族们。

    砰砰砰!

    沉重的军靴,踩在地面,重达数百斤的甲具,哗啦啦的作响。

    手中的陌刀,虎虎生风。

    而身后的玄甲重骑,声若海啸,以不可阻挡之势,席卷前进。

    沿途上,匈奴人发动了他们的所有的力量来狙击、迟滞。

    他们甚至还将奴隶,也驱赶着上前。

    可惜,一切反抗,都如螳臂当车,瞬间就化作齑粉。

    “大王!”王望看着已经不足两三百步的汉军,立刻牵来一匹战马,将卫律扶上去:“快走!”

    “走?”卫律深吸了一口气:“我还能往那里走?”

    “总比留在此地,坐以待毙要强得多!”王望激动的翻身上马,对卫律道:“当初,韩安国尚且死灰可以复燃!何况是大王?”

    便叫来自己的亲兵队,不由分说的就带着卫律,向着远方奔走。

    而卫律,也只是象征性的反抗了一下,便半推半就的从了。

    对他来说,最糟糕的情况,当然是落入汉军之手,被枷锁绑缚,送去长安问罪。

    而随着卫律的逃遁。

    匈奴的中枢指挥系统,瞬间分崩离析。

    在疾驰而来的汉军玄甲骑兵与那个重甲怪物的兵锋下,原本还有两三百人之多的大纛所在。

    在不过数秒内,便溃散掉了。

    于是,张越与他的骑兵,不费吹灰之力,便轻松的攻陷了这个对于战斗至关重要之地。

    并一刀,将那面已经没有人保卫和看守的大纛砍倒。

    当这面象征着丁零王的大纛倒下。

    整个战场上,匈奴人的士气,随即跌落谷底!

    失去了指挥系统,又遭到了汉军重骑的突袭。

    匈奴人再无战意,各个骨都侯纷纷吹响了自己的鸣镝,开始撤退。

    这就是重骑兵的可怕之处!

    只要出击的时机恰当,并找到敌人的弱点。

    便可以用一个支点,撬起整个世界,改写战争的进程!

    就像现在,汉军的重骑在张越的率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了卫律手里唯一的机动骑兵后,迅速直趋其指挥中枢,并快速的打下、摧毁。

    战果,其实很少。

    前后斩杀的敌人,加起来撑死也就一百多。

    但对整个战局,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几乎就和后世的苻坚,在肥水之畔,被二五仔喊了一嗓子一样。

    当卫律的大纛倒下。

    匈奴骑兵从贵族到武士到奴隶,瞬间战意尽丧,再也无心恋战了。

    而让他们绝望的,却是现在想撤也撤不了!

    经过了上午的激烈战斗,又在这日暮之时,激战了一个多时辰。

    匈奴骑兵的战马的马力储备,本就已经匮乏。

    很难再进行高强度的高速机动。

    就是人,也疲惫至极,肌肉酸痛。

    他们能一直坚持战斗,完全靠的是乌恒人的水平低劣,无法对他们造成太大的麻烦。

    但再怎么说,乌恒义从也是有六千余人。

    虽然在战斗中,损失了差不多两千左右(包括失去作战能力的伤兵)。

    然而,再菜的军队,也终归是军队。

    是武装起来的作战人员。

    当匈奴人想撤时,乌恒义从的战斗意志与精神,却勃发起来。

    倔强青铜,固然打不过星耀选手。

    但匈奴人如今却已经丧失了战意,而且,随着士气低落和战意低沉,之前被掩盖的问题,一下子就全部浮现了出来。

    匈奴人一下子就发现,他们的马好像跑不动了。

    人也提不起力气来了。

    更要命的是,汉军的玄甲重骑,已经在那个铁甲人的率领下,沿着一条斜线,直插进匈奴骑兵最脆弱的结合处。

    那里是他们目前的命脉所在。

    亦是联系彼此的关键!

    当匈奴的骨都侯们,发现这一点时,无不大惊失色。

    “汉朝骑兵是怎么找到的?”他们大叫着,慌忙的想要增援。

    可惜,却被身边的乌恒义从们死死的拖住!

    不知道多少人,大喊着“天使保佑!天子保佑!”

    便对着企图调转马头的匈奴骑兵,首次主动进攻!

    而同时,汉军的玄甲骑兵,亦排着密集的队形,从战场的北端,从北向西,沿着一条斜线,发起了冲锋!

    不过半刻钟的时间,这支铁骑,便如飓风一般,从战场穿插而过,截断了匈奴骑兵的前后与南北的联系。

    而这,正是张越研究和审视了匈奴人数十次的冲锋与组织后,找到的命门——其攻击骑兵的汇合与修整之所。

    几乎所有的匈奴骑兵,在一次冲锋后,都会回到这一条斜线附近,进行重新组织。

    而现在,祂被汉军骑兵,从头贯穿到尾。

    这意味着,匈奴人不仅仅被分割在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战场上。

    更意味着,他们的前后左右,再也无法互相呼应,陷入了任人宰割的局面。

    到得此刻,聪明人终于醒悟了过来。

    这一战,他们败了。

    而且,败的一塌涂地!

    现在他们的前后左右,都是敌人。

    更要命的是,那支汉朝的玄甲军,已经在那个怪人的率领下,再次整队,准备新一轮进攻。

    于是,这些聪明人,迅速的明白了自己身处的战局,已经糟糕到何等地步?

    只是一个念头的时间,他们就做出了选择——逃跑!

    首先逃窜的是,原本在外围,进行接应和修整的数百骑。

    他们在其骨都侯的率领下,彻底放弃了自己的同袍,向着墙垣之外奔逃。

    而他们一跑,在战场上的其他匈奴骑兵,便陷入了最终的绝望之中。

    而张越根本就没有给他们思考和冷静的时间。

    立刻便带着长水骑兵,再次冲锋!

    这一次,他选择的目标,是他观察了全场后,发现的最脆弱、最疲惫的一支匈奴骑兵。

    这亦是古今中外,无数名将统帅,都会做出的选择——柿子,永远要挑软的捏。

    因为软柿子,是最好的友军!

    他们会将失败的情绪,传染给他们的友军。

    他们会把混乱与绝望,传播给他们认识的每一个人!

    这也是天策上将,之所以可以百战百胜,创造奇迹的缘故!

    善于利用敌人,比用好友军,更有利于作战!

    而那支骑兵,也不负众望的在张越进攻发起后,立刻崩溃,旋即逃奔。

    于是,战斗,就变成了一个很简单的事情。

    只需要追着这支溃兵,一路攻击向前就可以了。

第九百四十四节 双赢() 
从日暮战至晚上,星辰闪耀,月牙半掩之时,战斗就已经逐渐停止。

    数不清的匈奴骑兵,放下了武器,跪在了地上请降。

    当穿着米兰甲,手持陌刀的张越,走过之时,俘虏们战战兢兢,瑟瑟发抖,纷纷将头贴在地上,连看都不敢看!

    日暮的战斗,无数人都亲眼目睹过,这位汉朝的铁甲将军的勇武与无双之姿。

    更见证了其恐怖的杀戮方式!

    尤其是那卷起的长刀,比匈奴人传说中的一切鬼神兵器,还要犀利三分,厉害三分。

    几乎就是挡者披靡,无人可以在这长刀之下,生存一息!

    而这对于信奉萨满教,相信万物皆有灵,一切皆可为神的匈奴人来说,几乎不亚于信奉佛教的人,亲耳听到释迦摩尼;就类似于信奉基友教的人,亲眼见到摩西分海。

    所以,战至后面,匈奴骑兵几乎是只要看到张越的甲具与长刀的影子,就自动丢下了武器,跪到了地上,亲吻起了地面。

    几乎就和当年,他们的父祖,在霍去病的战旗面前一模一样——霍去病大军就经常接受整部整部的匈奴部族的投降。

    甚至,还组织这些降军,反过来去打匈奴!

    这也是游牧民族的特性与民族性格。

    只要够强大,分分钟就可以在这个草原上,从无到有,创建一个大部族,甚至是一个大帝国!

    从前的鬼方、东胡如此,现在的匈奴如此,未来的乌恒、鲜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都是这样崛起的。

    强者主宰一切,是草原上永恒的旋律。

    “侍中公……”郭戎提着铁胄,在数十名乌恒贵族的簇拥下,走到张越面前,禀报道:“匈奴统帅,丁零王卫律跑了!”

    “据说,在我军刚刚突袭之时,便已被其亲兵裹胁向北逃窜了!”

    “敢问侍中,是否派人去追击?”郭戎目光灼灼的看着张越。

    “不必了!”张越看向远方,被星光与黑暗笼罩的原野:“丧家之犬,不值得冒险!”

    “先统计好战果,将俘虏都收容起来!”

    他回身看向南方的盐泽方向,心中想着:“也不知道盐泽战事如何了?”

    无论怎样,他都得尽快将此处战事结尾。

    然后将缴获的卫律部的大纛与军旗、鸣镝与其他物品,带去盐泽。

    告诉盐泽的匈奴骑兵——你们已经没有援军了!

    这才是最根本的要务!

    “诺!”郭戎领命而去。

    而那些在他身后的乌恒贵族们,则立刻一拥而上,跪到张越面前,叩首而拜,纷纷邀功:“回禀天使,小人等幸不辱命,坚守至王师来援,特来向天使复命!”

    张越听着,笑着上前,扶起他们,勉励:“辛苦诸位,本使一定会向天子为幕南群雄请功!”

    心里面却是有些吐槽不已。

    事实上,乌恒人在这一战的表现,堪称是糟糕至今!

    六千之众,依托防御(虽然很简单),列阵于相对有利之地。

    却连一天都没有撑下来(准确的说是不过三个时辰),差点就被匈奴人吊起来锤了个稀巴烂!

    错非是汉军是张越在统帅和指挥。

    借着回溯之功,使得他可以在脑海中建立战场三维地图。

    更凭借米兰甲与陌刀与超人的武力,作为开凿的箭头,不断的迅速粉碎匈奴人的狙击,并率军正确的找到了匈奴人的指挥中枢和软肋,成功的在短时间内就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

    从而彻底瓦解和摧毁了匈奴人的指挥、调度与组织、整备系统。

    不然的话,这一战,匈奴人的胜算恐怕要更多一些!

    但……

    没有办法,青铜小弟虽然菜,但至少立场坚定,是属于可以团结的对象!

    再说,其实,私底下,张越甚至觉得,乌恒人打仗菜,才是对的。

    若他们表现的非常悍勇,张越现在就得头疼该如何削弱和打压他们了。

    现在其实还好啦。

    带不动的青铜,才更可爱!

    难道不是吗?

    ………………………………

    崖原。

    卫律终于停下了不断奔驰的马匹。

    他回首南望。

    远方的原野,一片漆黑,只有风在呜咽的呼啸着。

    想着来时,军容鼎盛,六千铁骑,并排而行,那时可谓气势汹汹,不可一世。

    如今,却只剩下了这身边百余残兵败将。

    想到这里,他就忍不住的流泪,哭着道:“如此大败,本王有何颜面,复见单于?”

    说着,便要拔刀自刎。

    好在,一直在他身旁的王望立刻上前,夺下他的武器,劝道:“大王这便失了斗志吗?”

    其他匈奴贵族,也都纷纷围上来,劝道:“大王,今日之战,非战之罪也,全是那汉朝人奸猾如狐,预设伏兵于侧,大王不察,中了他们的诡计而已!”

    “当年,尹稚斜大单于与自次王,若在漠北一战后,悲观自杀,安能有匈奴之今日?”

    卫律这才垂头一叹,放下了手里的武器,但依旧自责不已的道:“如今,我军大败,哪怕能收拢溃卒,也不过能得一两千之众!”

    “深入幕南的姑衍王,怕是要凶多吉少!”

    “一旦汉朝人击败姑衍王后,顺势北侵,本王恐龙城与圣山,都将再遭玷污、羞辱!”

    “若是如此,本王还不如现在就死了!”

    王望听着,立刻就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便哭着拜道:“正是如此,大王才不该如此轻易轻生啊!”

    “今大单于勒兵在外,国中空虚,若汉人入侵,威胁龙城、圣山,使历代先单于与祖灵受惊,恐怕这将令我大匈奴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当此危急存亡之秋,大王更当珍惜生命,回军漠北,告警各部,集中兵力,防范汉朝入寇,扰我龙城、圣山安宁!”

    卫律听着,这才叹道:“如此,本王这条贱命,便为了大单于与大匈奴,暂且留下……”

    “待单于归来,再听从发落!”

    但实则……

    无论是卫律,还是王望,仰或者现在在他们身边的那些贵族们。

    内心之中,都只有一个念头——如何在这样的大败后,保全自身与各自派系。

    对匈奴人来说,败于汉军之手,其实是可以理解和容易获得谅解的。

    这几十年了。

    汉匈双方大小战役数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