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做门阀- 第4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这就是现实!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旦出现更好的选择,更强力的人物。

    抢班夺权和改朝换代,只是眨眼的事情。

    只要张越踏上舞台,来自李广利的压制和打击甚至是敌视,就一定会到来!

    只要他成功,李广利的权柄和部将以及地盘,就会不由自主的聚拢到张越身上!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赢家通吃。

    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是一样。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正如后世,西方社会通过工业革命与殖民,抢占先机,于是主宰地球,制霸两百年。

    将其他所有文明与竞争对手,压的喘不过气来。

    弱小的直接消弭在历史长河中,失去了一切。

    想清楚这些,张越的念头瞬间通达。

    “城父候……”张越微微侧头,看向续相如,低声道:“在下有一事,想要请教……”

    “侍中请说……”续相如立刻点头,看向张越,凝神屏息。

    “吾奉天子诏,将使乌恒,其副使一职,如今暂缺……”张越笑着道:“君候曾为社稷立功,为生民雪耻,吾甚敬之,未知能否有幸,令君候居于副使之职?”

    续相如闻言,眼中猛然显露出惊喜之色,当即就恭身拜道:“如能蒙侍中不弃,用为副使,相如愿为侍中门下走牛马,此生招之而来,挥之则去,无怨无悔!”

    张越听着,心中暗暗点头,续相如比任安就聪明和敏锐多了。

    当然,嘴里却是连忙道:“君候言重了!快快请起,吾择君候,乃是为国事考虑,非有私心也,还望君候莫要如此……”

    续相如听着,当然不会信,但也没有再说,只是深深的再拜稽首:“末将谨受教!”

    这却是让其他人看的都是目瞪口呆,不敢相信。

    霍光与金日磾,更是满脸狐疑。

    这不久前,看张子重的态度,好像还在忌惮李广利,不愿点头。

    怎么转变的这么快?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都为此高兴。

    金日磾更是立刻举起酒樽,走到张越和续相如身前,道:“今日幸甚,相如兄终得复起之日,谨贺之!”

    又对张越笑道:“贤弟得一良佐,亦为快事!”

    “来!”金日磾举起酒樽:“谨为相如兄与贤弟贺!”

    张越连忙举起酒樽,敬道:“不敢,正要谢过都尉,若无都尉,岂能见城父候之英雄?”

    续相如更是感激不已,有些眼眶泛红,举杯谢道:“多谢都尉引荐,吾始能得侍中知遇!”

    过去数年,如同噩梦一般的生活,如今终于是醒了。

    前途,更是光明普照。

    侍中张子重,可不是一般的权贵!

    那可是写了《孙子兵法十三章》《战争论》张蚩尤!

    更是公羊学派的未来领袖,大汉天子和大汉太孙的心腹肱骨!

    只要一领兵,其可以调动的资源与掌握的精兵强将,必将是史无前例的!

    更别提此去乌恒,几乎就是零风险,但收益巨大的事情。

    等于躺着就能捞到足够的功勋,刷到足够的声望!

    更不提,其在天子和太孙面前的地位,足以使得,哪怕是一头猪当了他的副手,也能从此简在帝心……

    这可是无形的,但却人人趋之若虞的好处!

    …………………………………………

    第二天,张越将自己写好的奏疏与提名城父候续相如为自己副手的条陈,送到兰台,由兰台转递天子。

    顺路,他去拜见了一下张安世,同时也见了见新任的御史中丞魏不害。

    魏不害是天子从雍州刺史的位置上提拔上来的。

    张越和他也没有打过什么交道,对他不熟。

    这次在张安世的引荐下,也算是与这位御史中丞,混了个脸熟。

    当然,张越也没有刻意的结交和拉拢对方。

    那样做的话,暴胜之若是知道,面子怕是不好看。

    魏不害对张越的态度,也把握的很好。

    既不刻意巴结,也不疏远。

    自然,宾主尽欢,互相交换了拜帖,约定‘有空的话,大家一起坐下来谈谈郡国风土,交流一下朝政看法’。

    只是两个人都知道,要实现这个约定,恐怕得猴年马月去了。

    辞别魏不害,刚刚出门,就有着尚书郎来报:“禀令君,陛下已经诏准了张侍中所奏,以城父候续相如为副使,同时许侍中奏疏所言之‘募天下敢入漠南,教化夷狄之士……’所议之事,授予侍中全权……”

    “此乃陛下制书!”

    说着,这尚书郎就将一份包裹着的帛书,呈递给张安世。

    张安世接过来,拿在手里看了看,就对张越笑道:“恭喜贤弟,得偿所愿……”

    “陛下信重,吾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必夙兴夜寐,以奉圣命,再报捷报!”张越低头道。

    天子批准他的奏疏,这是早在预计之中的事情。

    盖汉家出使,素来都会委以正使全权。

    许其招募任何自愿追随的随从。

    这从高帝时,娄敬第一次出使匈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定例。

    没办法,绝大多数贵族大臣士大夫,将出使夷狄,视为畏途。

    连正使都要天子亲自点将,乃至于再三催促,才肯上路。

    其他随从嘛……

    正常人是肯定不愿意去的。

    只有犯法的官吏、贵族,才会在‘功成之后,将功赎罪’的条件下,勉为其难的跟着出去。

    或者,寒门布衣子弟,为了博取未来,获得一个出仕机会,而赌上性命,自愿追随。

    没办法,不给正使这些权力的话,使团恐怕一万年都凑不起来。

    但,哪曾想,如今冒出张越这样的怪胎。

    不仅仅自己主动请缨,而且,还一下子就将乌恒塑造成为了一个充满机会的金山。

    如今,长安城内,为了抢一个使团随从的名额,很多官员连狗脑子都快打出来了!

    这让张安世见着,真是啧啧称奇。

    不过,他也就是将这个事情当成趣闻看。

    张安世,真正关心的还是张越此行的胃口。

    “贤弟上书,请求招募‘天下敢入幕南,教化夷狄之士’,可是欲要化夷为夏?”

    “嗯!”张越也不隐瞒,点点头道:“错非怀有此志,愚弟何必主动请缨?”

    “惩治乌恒,遣一小吏可也!”

    “只要化夷为夏,方才值得吾辈出手!”

    “嘶!”张安世听着,倒吸一口凉气,道:“贤弟志向远大,只是……”张安世忍不住道:“此事艰难啊!”

    “再难也要做,不做的话,永远没希望成功!”

    “做了就有希望!”

    “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成,百年!”

    “昔者太公治齐,伯禽治鲁,召公治燕,皆乃典范!”

    “况且……”张越神秘的笑道:“愚弟还有一策,可令乌恒、匈奴、西羌争相为夏!”

第八百三十七节 大司农的疯狂() 
张安世听着张越的话,自然非常好奇,问道:“贤弟有何良策?”

    化夷为夏,从古至今,无数先王、先贤和英雄,都尝试过。

    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有先成功,然后失败,最后子孙卷土重来,终成大业者。

    更有起先不断失败,遭遇挫折,但却百折不挠,代代接力,最终功成者。

    当代文人的典故之中,就有着无数与此相关的故事、成语。

    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薄伐西戎、城彼朔方。

    而所有的人,所有的故事,无论古今,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此事从来艰难,非一朝一夕,所可以成功!

    近代,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百越之地的诸夏化。

    自秦始皇南征百越,深入不毛,直到今天。

    秦汉两代,百五十年的勤恳经营与无数将士、官员和人民的牺牲,才换来如今百越之地并入中国的结局。

    但是……

    即便如此,百越之土,也依然有很多地方的百姓,迄今依然被发文身、父子同庐而居,悬棺而葬。

    诸夏?中国?先王?

    那是什么?

    交趾、日南、珠崖、詹耳等地,随处都可以找到依然刀耕火耨、结绳记事,锥发垂鬓,不通文法,更不知自己已经是汉家天子臣民的部族与人民。

    也是因此,儒家现在主流的一些学派,才会坚持‘夷狄禽兽,不可与之言’的主张。

    概因,化夷为夏,实在太难太难了!

    即使是天纵之资,不世之娇子,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没有百年以上的功夫,根本看不到成绩。

    周公、太公、恒公,这样的圣贤都无法在其有生之年,见到成功的希望。

    楚国、秦国,更是历经了数百年,十几代先君的牺牲与付出,才功成圆满。

    现在,这个小兄弟居然告诉自己,他有良策,有速成之法?

    这叫张安世如何敢信?

    张越当然也知如此,他笑了笑,对张安世道:“兄长且拭目以待便知!”

    张安世听着,笑了一声,道:“那愚兄就在长安拭目以待,等候贤弟功成归来,再把酒言欢!”

    内心却是真的不太相信!

    毕竟,这可是连当年的大司马骠骑将军,狭不世之功,雷霆之威,也无法做到的事情!

    乌恒、浑邪、休屠、义渠、诸羌。

    能臣服,能顺从,但变不成真正的汉人。

    哪怕是霍去病在世之时,他们也依旧是逐水草而居,以湩乳为食,父子同庐,兄弟同妻。

    至于如今?

    连当年最忠心的月氏义从,都已经不那么忠心和顺从了。

    故而,张安世真的不看好张越此行可以功成。

    没办法!实在是史无前例!

    自古以来,就没有人能够一朝一夕之间,改变一个族群的心气、信仰、文化与习俗。

    哪怕是周公、太公这样的圣贤,穷其一生,能改变的也不过是其治下核心的区域。

    但张安世哪里能想到,这个时代,出了一个穿越者呢?

    ……………………………………

    辞别张安世,张越直接驱车,到了大司农官署,递上拜帖,求见桑弘羊。

    很快,桑弘羊就带着人亲自出来迎接。

    “侍中公大驾光临,怎么也不先派人来通知一声?”桑弘羊笑哈哈的迎着张越,进了官署大门,就笑了起来。

    他最近心情很不错,事业更是再上一重楼。

    前些天,他上书天子,提出‘海船官营’,禁止私人拥有和制造可以出海捕鱼的大型渔船。

    更将整个辽西到朝鲜四郡的海域,全部划归到大司农直属的海官衙门。

    天子当然不会拒绝。

    立刻就批准了下来,准许大司农新设‘海官署’,专门负责处置和管理出海船舶,特别是辽西、朝鲜四郡的船舶。

    这让大司农的业务范围和权柄,一下子就从陆地延伸到了海洋。

    如今,大司农中有些人甚至已经喊出了‘楼船所至,皆吾疆域’的口号。

    端的是霸气侧漏,威风不已。

    他本人,更是因为此事有功,而被天子恢复了大司农的身份,再也不需要顶着一个‘治粟都尉’的头衔,来主持大司农事务。

    也是因此,桑弘羊对张越是真的很感激。

    因为,错非张越提醒和指点,他哪里能有今天?又如何能找到捕鱼这条全新的财源?

    在桑弘羊眼中,张越就是一个拥有着点石成金之术的经济奇才!

    更妙的是这个经济奇才,根本不愿意也不想和他争权夺利。

    人家盯上了军功,看上了匈奴。

    这样一来,桑弘羊的地位,非但不会受任何影响,更会在日后,因此沾光无数。

    战争这种事情,是大司农最喜欢的事情。

    因为只有开战,朝野和天子才会知道,大司农有多重要。

    才会明白,汉家绝对不能离开大司农的盐铁官营与平准均输系统。

    也只有开战,并且是大战,大司农才能为所欲为,趁机扩张权柄,侵占其他同僚的利益。

    故而,张越在整个大司农官署中,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得到了数不清的敬意和崇拜。

    进了官署正厅,桑弘羊热情的将张越恭请到客席上,命人奉来茶点,才问道:“侍中公百忙之中,拔冗而来,未知可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大司农协助?”

    张越闻言,微微一笑,拱手道:“正是有事,欲要劳烦大司农!”

    “侍中但请直说!”桑弘羊笑眯眯的道。

    “前次,吾曾登门拜访,请求大司农海官尽快筹措的那些物资……”张越看着桑弘羊,道:“不知道,大司农能不能提前将这些物资,运一部分去到上郡狼猛塞备我之用……”

    桑弘羊听着,微微皱眉,想了想,道:“这确实有些难度……”

    张越上次来拜访他,请求大司农海官衙门,为他准备大批物资。

    这些物资奇奇怪怪,让桑弘羊看了一头雾水,甚至不知道张越的意图。

    不过,想着反正那些东西也不值钱,最多花点资源,运去令居塞罢了。

    所以,他满口答应。

    但现在,张越却又登门,想要大司农提前将东西运一部分去狼猛塞。

    这就让桑弘羊有些犯难了。

    倒不是别的原因,而是成本的问题。

    因为前次,张越的请求,只是请大司农在今年内将东西送到令居。

    大司农自然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只需要将东西,放到各地均输平准司的物资车队、船队中,顺路运抵令居就行了。

    开支并不大。

    但现在,要提前将东西,从辽西运去狼猛塞。

    这肯定就要组织许多的运输车队,需要调度各方资源,更需要派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去通知海官有司。

    这样,都要钱。

    而且是很多很多的钱。

    保守估计,仅仅是运费恐怕就在千万以上了。

    张越听着,却是看了一眼桑弘羊,道:“大司农尽管放心,此番协助,并非无偿!”

    “吾将会按照大司农平准均输司的报价,偿付大司农……”

    桑弘羊一听,眼睛立刻亮起来,抿了抿嘴唇后,他看向左右。

    发现,左右官员,都是兴奋难耐,不停的搓手。

    大司农的平准均输司是干什么的?

    答案就是买低卖高。

    其具体操作模式是这样的,大司农在天下郡国主要城市和商品主要贸易集散中心,设置均输官和平准官。

    均输官负责从天下州郡的主要商品和生活必需品产区,提调物资,上供长安。

    然后由长安大司农,发卖到天下各地,赚一个差价。

    简单的来说,就是由国家来当二道贩子,剔除私营中间商。

    依靠国家的邮传系统和设置在天下的亭里,大司农得以轻松掌握各地物价水平,从而在其中获利。

    而平准官就更可怕了。

    平准官是大司农设置在天下州郡主要商品集散中心和贸易中心的官员。

    他们负责的事务只有一个——衡量和制定各地主要商品的基准价格。

    当某地某个商品,低于基准价格下限时,平准官就以基准价格全面收购。

    当其高于基准价格上限时,平准官就从其他地方或者仓储之中,以基准价格大量出售,以此平抑物价,打击投机。

    当然,这只是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