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做门阀- 第4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从龙首山取土,怎么运输是一个大问题!

    而阳成延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还将工期缩短在了一年和半年内!

    这太恐怖了,除了轨道运输,张越想不到,还有什么技术可以实现这样的速度。

    而这项技术,是张越一定要得到的。

    而杨家是最可能拥有此项技术的家族!

    千万不要以为,木轨是什么简单技术。

    就像后世的地球,很多国家都拥有钢铁产业。

    但几个国家,能掌握生产钢轨的技术?

    木轨也是一般。

    不是随便找几块木头,就可以制作木轨的。

    更非随便找几个木匠,就能造出合格的木轨的。

    轨道的铺设,更是一个大工程!

    无数的魔鬼,都潜藏在细节中。

    若张越要从头摸索和研究,恐怕要做好用数年时间,花费数千万的资金的准备。

    不仅仅需要建造几条实验轨道,还要得去摸索如何使用。

    若能从杨家得到这项技术,那就再好不过了。

    明年就能上马一条实验性的轨道,连通新丰至长安,然后再接连新丰、临潼、万年、郑县,打造一个环京畿生态链。

    内心想着这些事情,张越就笑眯眯的上前,扶起杨叙,道:“杨君莫要惊慌,本官没有恶意……”

    杨叙擦了把汗,他当然知道,张越是没有恶意的。

    只是,内心却依然忍不住的害怕。

    没办法,他才十六岁多一些,根本就没有什么城府和应对经验。

    “侍中公宽厚,天下尽知……”杨叙低着头,一副老老实实的模样,让张越看着,都有些感觉好像在欺负小孩子一般。

    “坐吧……”张越摇摇头,安慰的拍拍对方肩膀,不想再给他压力了。

    要是吓坏了,可就不好。

    还是等他们家大人来上门吧!

    杨叙听着,如蒙大赦,赶忙坐了下来。

    张越扭过头来,笑着看向一旁的田明。

    和杨家不一样,田家可是有靠山的!

    而且,这个靠山相当之硬扎,整个关中都知道,田家和张家的关系。

    所以,张越也没跟田明客气,笑道:“早听张尚书说过,田家有麒麟儿,曰田明……”

    “小子明,恭问世叔安!”田明是个聪明人,一听张越的说法,立刻就打蛇随棍上,啪的一声,跪到张越面前,大礼拜道:“却是不敢当世叔夸赞……”

    张越听着,笑了起来,连忙扶起对方,道:“贤侄毋需多礼!”

    张安世家族与田氏家族的关系,张越心里有数。

    那相当于张越和田苗、李禾兄弟一般。

    甚至犹有过之!

    只要张安世家族不倒,田氏便无虞。

    田氏不仅仅对张安世家族有义,甚至还有恩情!

    在有恩必报,有债必尝的汉室。

    这样的关系,比一切契约、誓言,都要牢固。

    而田氏家族,也早就被张越排到了拉拢序列中。

    拉拢田氏等于拉拢张安世兄弟。

    “贤侄啊……”张越笑眯眯的拉着田明的手,又扯上杨叙的手,肩并肩坐下来,对两人道:“田氏、杨氏,都在新丰工坊园建有作坊,更踊跃认购新丰债券,此事,不止是本官心有感激,便是长孙殿下也说‘田、杨两家,虽为商贾,但心系社稷,可谓义商也!’”

    田明和杨叙听着,心里面跟吃蜜糖一样甜,两人立刻道:“这都是小子家族的本分……”

    “能为社稷出力,小子等便已经知足了……”

    “往后工坊园和新丰建小康的大业还需两位的家族鼎力协助啊……”张越轻声说着。

    田明立刻闻弦歌而知雅意,当下便拜道:“好叫世叔知晓,吾父已经决意,年后在新丰扩大作坊,至少要增加一倍的人手!”

    这本来就是田家要做的事情。

    工坊园的作坊太赚钱了!

    而且,还能与长孙殿下,拉近关系。

    张越听着,呵呵的笑了起来。

    田明见状,再拜道:“小子听说,侍中欲建县学,以广教化美风俗……”

    “深为侍中大志敬佩!”

    “小子不才,愿捐献五铢钱一千万,以助侍中教化……”

    张越闻言,笑容终于灿烂了起来,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道:“田氏虽为商贾,却心系教化,不愧是关中名门啊……”

    “贤侄放心!”张越笑着道:“贤侄所捐资金,本官必定全部用于县学教育之上,以其为本金,设立一个奖学金项目,作为县学师生的奖励!”

    田明顿时眼前一亮。

    这可真的是太好了!

    因为那一千万钱,本来就是要出的。

    现在,却买回了一个名声。

    一个好名声,可是最好的护身符啊!

    这买卖真是赚大了!

    连袁常听着,都是怦然心动,立刻道:“老师欲兴教化之事,弟子也愿出钱助之!”

    他想了想,便道:“弟子愿与田兄一般,出资千万,以助益老师大业!”

    张越听着,笑道:“袁常有心了!吾替县学士子谢之!”

    这下子,杨叙再傻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于是也出言,愿意捐赠千万助学。

    于是,困扰张越良久的新丰县学的建设和启动资金以及教学资金,一下子就齐了。

    三千万钱,足够在新丰建设一所规模不亚于蜀郡的石室官学的学校。

    而且,在政治上也很好听。

    新丰工坊园的商贾,出巨资助学。

    此事传到长安的博士们耳中,便是再不喜欢技术和工匠的儒生,也没有话说了。

    这对工坊园未来发展,有着极大的助益。

    因为,儒家是一个唯心的思想学派。

    而唯心学派有一个毛病。

    那就是对人不对事。

    某人道德水平高,那就一定不会犯错。

    某人道德水平低,那就肯定是个坏蛋,他的一切都要打倒!

    对穿越者来说,只要善用儒生的这个毛病,就可以无往而不利。

    当然,前提是别碰到孟子、荀子、董仲舒这样的大能。

    而当世儒家,一个能打的也没有。

    张越在此,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好不快活!

    “世叔……”田明舔着脸,凑到张越面前,轻声道:“小子等此番前来,乃是有事相求,还望世叔援手……”

    “嗯……”张越明知故问,道:“未知是何事?”

    “小子等听说,陛下对小子等的家族,有所误解,以为小子等,皆为周氏那等祸国殃民,鱼肉百姓之辈,小子之父,内心惶恐,本欲自裁以谢陛下,但唯恐因此伤及圣君仁德,故不敢自作主张……”

    杨叙也道:“小子家族,亦是如此……”

    张越听着,呵呵的笑了起来。。。

    恰好,天子那边昨日也派了使者来传话,叫他敲打敲打。

    如今正好一箭双雕!

第七百五十八节 官商(3)() 
当然,该拿捏,还是要拿捏的。

    即使是在后世,资本也只是权力的奴才。

    何况现在?

    商人们必须知道,并且认清楚他们在这个国家的定位和角色。

    “两位君子,陛下如何会有误解呢?”张越不动声色的说着,眼睛看着田明:“可不要自误!”

    田明立刻就被吓得赶忙趴在地上,脱帽谢罪:“小子死罪,小子死罪!”

    汉家官场生存法则第一条:天子不可能有错,假如错了,那错的必定是这个世界!

    别看刘家天子可以动不动就说:朕德薄、无以致远方之类的话。

    但是,大臣贵族,要是信了,那就洗干净脖子等死吧。

    当初董仲舒膨胀的时候,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便想在道德上和伦理上给君权织一个笼子。

    然后……

    他的首席弟子,吕步舒便奉旨泄密。

    将董仲舒的奏疏,给贬了个一无是处。

    一句人臣无将,将则诛,让董仲舒从此再不敢乱说话。

    儒门领袖,尚且如此。

    区区一个商贾岂能随便说出‘陛下误解’这种话?

    那不是在暗示当今天子脑子不清楚,不够圣明吗?

    永远正确,永远圣明的天子,岂会误会一个小小商贾?

    笑话!

    所以,田明真的是被吓坏了。

    当年颜异,身为九卿,什么都没有说,便被扣了个‘腹诽’的帽子给杀了。

    他的这个‘口误’,真要被捅上去,就是张安世也救不得他。

    看着瑟瑟发抖的田明,张越叹了口气。

    他想起了一些后世的记忆。

    虽然时隔两千多年,某些方面,还真的是特别相似。

    甚至没怎么改变过。

    不过……

    这跟张越有什么关系?

    上前扶起田明,张越笑呵呵的安抚着:“君子不必惶恐……”

    “陛下乃是圣明天子,不会随意降罪的……”

    嗯,只要刘家一天,还需要汉太宗孝文皇帝那块招牌来遮羞,那么太宗的除诽谤诏的效力便会一直存在。

    大臣、贵族、士大夫,或许需要小心谨慎,要提防祸从口出。

    但普通百姓,随便议论和传八卦,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人管。

    也就是田家是商人,而商人没人权,所以要担心害怕。

    但其实,这些担心害怕都是多余的。

    皇帝要宰一个商贾,需要借口和理由吗?

    根本就不需要!

    只是,田明终究年轻,比张越这么一番敲打,顿时就变得和绵羊一样温顺乖巧起来。

    他战战兢兢的道:“侍中说的是,陛下神武天成,泽被苍生,四海之中,连鸟兽也是承恩日久……”

    张越轻轻笑着,拉着田明与杨叙的手,意味深长的道:“天子圣恩,两位君子要牢记啊!”

    “诺!”两人皆是恭身低头。

    张越看着他们听话,这才道:“陛下昨日遣使来问本官:闻有富商大贾曰田氏、杨氏、袁氏,坐拥千顷、万顷良田,蓄奴婢千人,僮仆八百,富贾海内,奢侈放纵,卿可有闻邪?”

    这话一出口,田明和杨叙立刻就恭身顿首。

    便是袁常,也是紧张不安。

    张越看着他们,笑道:“不必紧张,本官回复天子说:确有所闻,不过,以臣观之,田、杨、袁虽富,然其富而有义,持中庸之行,输家訾以纾国事,长孙殿下以为‘义商’也……”

    听着这话,三人都是长出一口气。

    田明对着张越,深深一拜:“侍中大恩,没齿难忘!”

    杨叙也顿首道:“侍中恩义,小子铭感五内,愿为牛马走!”

    袁常更是拜道:“老师大恩,弟子永世不忘!”

    没办法,刘氏天子已经用无数次的血与火,向天下人证明了他确实可以不受限制的为所欲为。

    而商贾们对此,更是记忆犹深。

    盐铁官营、平准均输、废止私钱、告缗……

    每一刀都砍死过数不清的富商巨贾。

    能活到现在的,都是认清了现实,知道分寸的人。

    张越看着三人,悠悠的道:“本官亲自在陛下面前,担保诸君之家皆为义商……”

    “希望,君等回去,转告各自长辈,勿要令吾失信于陛下之前……”

    这话里隐藏的杀机,三人自然都听的清楚。

    袁常第一个就拜道:“老师放心,家父早有嘱托:袁氏愿倾尽所有,为老师与长孙殿下及天下人的福祉而有所作为!”

    田明紧随其后,拜道:“侍中公谆谆教诲,小子必定回禀家父……”

    杨叙也说:“侍中放心,小子知道厉害!”

    张越听着,都是些聪明人啊!这样最好了,也不枉他的一番苦心。

    而有了田、袁、杨的依附和顺从,未来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特别是那些国家、官府不方便做的事情。

    就都有了去做的人。

    这很好!

    …………………………

    夜幕徐徐降临之时,田明回到了长安家中。

    虽然说,田家的户籍是落在茂陵。

    但五铢钱大神的威力,是远超想象的。

    所以,田家光明正大的在戚里外围,建起豪宅来。

    全长安城都知道。

    但就是没有人来管。

    刚一进门,田明就看到自己的父亲,坐在客厅中,在等着他。

    “儿子恭问父亲大人安!”田明连忙上前恭恭敬敬的行礼。

    他的父亲田文远是一个看上去四十多岁的男子。

    他穿着一身简单的青衣,留着汉家中年男子最爱的髯须,头上戴着爵弁,手里捧着一卷简牍,看上去就和长安城里的士大夫们没有什么差别。

    “子孟回来了?”田文远轻声道:“此去新丰,有何见闻?”

    “儿子不知道该如何评说……”田明想了想,叹了口气,将自己在新丰的见闻,原原本本的说了。

    田文远听完,轻轻起身,嘴里轻叹:“果然不愧是张蚩尤啊!”

    “真是玩弄人心的高手!”

    田明听着,深深的低头,他自然知道,自己其实是完全被那位侍中玩弄于鼓掌之中。

    从见到对方开始,自己的所有一切,就被其操纵在手心。

    最后,差点连内裤都被他拔掉了。

    这让田明内心有着深深的羞愤感。

    他虽然是商人子弟,但也是读过书的。

    大复仇思想熏陶下的汉家年轻人,自尊心和荣耻感都特别爆棚。

    田明自也不例外。

    “子孟……”田文远却是低下头来,放下手里的简牍,看着田明,问道:“汝被张蚩尤这样左右、玩弄,内心是何感受?”

    “儿子岂敢有所想法?”田明深深的顿首:“狭泰山以超北海,岂是人所能为?”

    田文远看着自己的儿子,欣慰无比,他就怕自己这个从小骄傲的儿子,内心有什么非分的想法。

    “我儿!”田文远道:“今日,为父去拜见了张尚书……”

    “可知张尚书如何说?”

    不待田明回答,田文远便道:“张尚书说:建小康、兴太平,汉家之天命也,汝虽商贾,安能无动于衷?”

    田明听着,恭恭敬敬的顿首问道:“尚书公的意思是?”

    田文远看着自己的儿子,轻声道:“张尚书的意思便是,建小康、兴太平,乃是大势所趋,我田氏当顺应潮流,不可逆流!”

    田明听着,深深俯首。

    他明白了,两张的关系,远比他揣测的还要深厚!

    错非诸夏传统,同姓不通婚,说不定张尚书会塞一个女儿,去到那位张蚩尤身边——虽然,好像张尚书的长女,今年也才六岁……

    ……………………………………

    与田府相距不过三百步。

    便是杨府。

    田明父子说话的时候,杨府中,杨叙也在禀报着自己的见闻。

    居于他上首的,乃是一位身着素衣,蒙着白纱的女子。

    她看上去,相当的年轻,身姿婀娜,体态丰腴,更关键的是,那芊芊细腰,宛如妙龄少女一般,端坐着的时候,白色素服下,饱满的身姿,几欲破衣而出。

    脸上虽然蒙着白纱,让人看不清模样。

    但,这种欲拒还羞的滋味,反而令她更增光彩。

    长安城中,不知道多少人,只是见了她一面后,便失陷其中,欲拜倒在其石榴裙下的人,不知凡几。

    便连杨叙,也是不敢直视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