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做门阀- 第4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特别是那些扁鹊的遗存!

    你要知道,扁鹊不是一个人。

    而是,至少十几个,活跃于春秋至汉的数百年间的名医。

    这些化名扁鹊或者秦越人的名医,在史书上,有着种种的在当世看来神乎其神,但对后世来说,却属于常识的医学知识。

    至少,张越回溯的《史记》,有关仓公,也就是最后的医扁鹊,齐国名医淳于意的记录里。

    就明显提到了很多,只有解剖过人体,而且,不止解剖一两具,恐怕是数百具人体,才能得到的一些数据。

    譬如,肠胃的长度、宽度,五脏六腑的作用和相关功能。

    这些还只是史记记录的事情。

    那些不在史记记述中的数据,还有多少?

    譬如,人体的骨骼数量、结构。

    血管分布和肌肉分布。

    甚至,脏腑的解剖图……

    只是,刚刚才睡了人家,就想对方要她家赖以为生存的底蕴。

    这似乎有些渣男了。

    所以,张越没有开口。

    但……

    淳于文何等聪明?

    作为女官,特别是女医官,若不机灵些,再有些直觉。

    早就被那恐怖的宫廷吞的渣都剩了。

    所以,她趴在张越胸口,听着这个自己的男人,从今以后生命主宰的男子的心跳声。

    她轻轻的道:“以后,侍中就是妾身的天,就是妾身的地……”

    “但有事情,侍中就吩咐好了……”

    张越听着,心里面感觉舒服极了。

    万恶的封建社会,就是这么的腐蚀人心。

    “我听说,淳于家族,源于医扁鹊?”张越轻声问着。

    淳于文轻声答道:“回禀侍中,妾身的元祖讳意,师从阳公,阳公为扁鹊之传人……”

    “妾身家中,秘藏有先祖的《症籍》《脉经》,还有扁鹊残篇二十余卷,各类图帛一百余副……”

    淳于文,根本就没有任何想要保密的意思。

    一下子就将自家的老底,全盘托出。

    甚至,就连秘而不宣的那些古老帛书,也都讲了出来。

    没办法,虽然现在汉室不讲什么三从四德。

    但妻妾以丈夫为天,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大部分的女子,都是完全认同的。

    所以,在张越说要留下她以后,淳于文就没把自己当成淳于家的女儿了。

    而是立刻就接受了自己是张家妾的设定。

    既然是张家人了,那当然要为张家考虑。

    再说了,她也不觉得这些事情,有什么需要保密的。

    自己的男人可是大名鼎鼎的侍中张子重!

    连疫病都要俯首的男子!

    淳于文压根不觉得,自家的那些珍藏,算的了什么?

    张越听着,却是动心了。

    症籍、脉经,大名鼎鼎啊!

    是中医的病例学与诊脉学的先驱!

    但这还只是次要的。

    那一百余副图帛,才是关键!

    因为,它们很可能就是历代医扁鹊在解剖学上的认知与成就!

    是极为关键的原始数据!

    更是从源头开始,建设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东西。

    淳于文是女医官,当然清楚人体的变化。

    更不提她还趴在张越胸口。

    所以,在察觉到张越心跳变化后,她就立刻道:“侍中若是喜欢,妾身过些日子回家,便将那些书与图帛带来,与侍中一观……”

    至于家族会不会同意?

    敢不同意吗?

第七百五十节 淳于文的野望() 
翌日,张越早早的起来,给赵柔娘和南信,煮了她们最好的鸡蛋羹配豆腐脑。

    当然,豆腐脑是甜的!

    没有白糖和蔗糖,但有蜂蜜啊!

    如今,关中的咸党与甜党,阶级分野太明显了。

    高层贵族,吃豆腐脑基本都是甜的。

    而底层和中层人民,则是咸菜或者酱料佐食。

    这让张越真是忧心忡忡,担心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所以,他已经让袁常派人南下交趾,去寻找野生的甘蔗苗回来。

    必须让广大人民群众,也能吃上甜品!

    为了甜党大业,张越自认为是鞠躬尽瘁,劳心劳力了。

    两个小丫头,吃完张越做的鸡蛋羹与豆腐脑。

    一抹嘴巴,都是开心的笑了起来。

    对她们来说,似乎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吃完早餐,两个小丫头,便嚷嚷着要去新丰城里玩。

    只是,刚刚下过雪,街道上的积雪都未扫干净。

    张越怎么肯让她们出去?

    好说歹说,才以‘给柔娘和南信做玩具’的理由,说服了两位小公主,暂居行宫。

    然后,张越就带着人,给两位小公主,用木头做了一个类似后世的旋转木马的东西。

    这种东西,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只是用一个中轴带动木马旋转,虽然没有机械能,但人力推动,也是可以的。

    在木马上按上柔软的垫子。

    小公主们,坐上去,便开心的玩耍了起来。

    等到玩累了,就扑到张越怀中,像两只小猫咪一般,沉沉睡去。

    …………………………

    将这两个小丫头,抱着放到寝宫的床榻上,盖上被子。

    张越就去了淳于文的房中。

    虽然,已经到了正午,但淳于文依然沉沉的睡着。

    她蜷缩在被褥里,似乎在做着噩梦。

    嘴角微微颤动着,小脸轻轻皱了起来。

    “不要……不要……”轻轻的呢喃声,让张越心生怜爱,轻轻的握住她的柔夷,安抚着她的身子,抱在怀中。

    终于让她平静了下来。

    “侍中……”淳于文睁眼看到张越抱着自己,便痴缠了上来,一双凤眼,带着无限的爱意与倾慕:“能得到侍中如此怜爱,妾身马上去死也值得了……”

    张越听着,笑了一声:“说什么胡话呢!”

    “既是跟了我,我便不会让你受什么委屈……”

    他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和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

    只是……

    张越轻轻皱眉,这次一个没忍住,怕是人设要崩啊!

    虽然说,这个所谓的人设,对张越的未来影响不大。

    但问题是……

    这个人设一崩,后患无穷。

    以后,恐怕就得重新找个借口,来当挡箭牌了!

    不然……

    光是张越那些‘大兄们’,每人塞一个妹子过来,张越就已经吃不消了。

    更别提,还有天子、太子和卫皇后。

    他们塞妹子可如何是好?

    更可怕的,恐怕还是汉家的公主与翁主们。

    这些可都是虎狼一样的存在。

    要是叫她们知道了,张越毫不怀疑,这些人会蜂拥而来。

    可不止男人会集邮。

    刘家的帝姬与宗室女们,也都是狂热的集邮党。

    作为侍中官,张越知道,这些人的恐怖。

    他宁愿去面对匈奴的千军万马,也不想与这些人打交道。

    因为太可怕了!

    虽然在后世,什么ons的很流行。

    默默啊弹弹啊之类的软件上,类似的事情,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但……

    张越可没有这个兴趣,更不喜欢与谁当连襟。

    这感觉很奇怪,也很别扭。

    最主要的还是,与帝姬们春风一度,看似不需要付出什么。

    但实际上呢?

    想想公孙敬声,想想李延年兄弟,再想想那些管不住下半身gg的人。

    心里想着这个问题,张越就微微皱眉。

    但身下,却传来阵阵温热的触感。

    张越眉毛一跳,心头火起。

    便懒得再想了。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天的事情,现在头疼干嘛?

    ……………………………………

    一个时辰后,张越神清气爽的步出房门,对着门口的两个宦官吩咐道:“淳于小娘,这两日身体不适,尔等好生照料!”

    “诺!”宦官们赶忙低头,但眼中却都是按捺不住的惊喜。

    因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便有圈子。

    很显然,他们与淳于文是一个圈子的。

    往日交情也不错。

    不然,也不会跟着淳于文来此了。

    如今,见着淳于文心愿得偿,更紧要的是,张蚩尤还如此照顾。

    自然是为淳于文高兴,也为自己等人高兴。

    张蚩尤,那可是通天一般的人物!

    天梁宫的万安的传奇故事,宫中谁不知晓?

    他们不敢奢望,成为万安第二。

    便最起码,有了淳于文的这层关系在,他们在宫中的日子和生活都要宽松起来了。

    所以,张越一走,十余个宦官宫女,便捧着衣服,抬着浴桶和热水,一拥而进,对着躺在床榻上,蜷缩在被窝之中,有些害羞,更有些窃喜的淳于文拜道:“恭喜淳于小娘,得偿心愿,脱离苦海!”

    两个与淳于文交好的宫女,更是扑到她面前,哭了起来:“恭喜阿姊!”

    其他人也都跟着哭起来。

    淳于文看着,想起过去数年,在宫廷提心吊胆和日夜不安的日子,也是哭了起来。

    但她只哭了三声,便止住眼泪,从床榻上下来,立刻有人为她披上衣服,服侍着她进入浴桶。

    坐在浴桶中,让滚烫的热水,洗涤身上的苦涩与辛酸,淳于文左右看着,默然道:“诸位兄长、姊妹,往日对妾身的好,妾身永世难忘!”

    “将来必定有所报答!”

    在宫廷数载,淳于文岂能没有手段?

    她若没有手段,又怎么能混到南信和赵柔娘身边?

    要知道,自从在宫中不知道多少人,打着与她一般的主意!

    她能成功,虽然有运气的成分,也有家族在背后使力的缘故。

    但也有着她自身用心和努力的原因。

    所以,淳于文没有半分骄傲。

    她很清楚,以色侍人,就和割肉喂虎,必定不能长久。

    要想长久,甚至得宠。

    她便必须展现自己的价值。

    而这些往日就交好和拉拢的宦官宫女,都是很好的经营本钱。

    众人听着,都是心中欣喜,但表面惶恐,纷纷拜道:“不敢当……不敢当……往后旦有吩咐,奴婢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第七百五十一节 超级豪车() 
数日后,积雪开始消融,道路恢复疏通。

    南来北往的商贾,重新回到新丰,带来了无尽财富与商机。

    而新丰的工坊园,也拿出了新的产品。

    丁缓领着张越,来到了一辆庞大的四轮车前。

    车体宽大,足足有一丈宽,两三丈长。

    看上去就像一个巨大的箱体。

    四个车轮,大如圆盘,车轮采用了类似后世自行车的车轮设计,确保可以承载重物进行运动。

    但这些都不是关键。

    关键在于,车轴部分的构造。

    在车轴前方,安装了转向差速器。

    仅仅是这个零件,便花了丁缓和十几位少府大匠三个月时间,才最终制造出来。

    没办法,如今的冶金技术和生产技术太原始。

    要制造合格的齿轮,只能靠手工打磨。

    好在,齿轮这种零件,在汉室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之中。

    虽然这些原始齿轮比较大,而且应用范围,大部分都是城门、仓储和陵邑工程。

    但,对工匠们来说,却并不陌生。

    特别是少府工匠们,基本都有过制造这些齿轮的经验。

    甚至还有人是专门制造齿轮的大匠,有丰富经验!

    只是,张越的要求比较变态。

    要求,至少要让这个零件具备调整速度和控制速度的能力。

    这就让丁缓等人,感到非常头疼。

    花了许多力气,浪费数不清的脑细胞,最后还是靠着张越给的小册子上绘制的齿轮的三维图形,才找到了正确方向。

    即使如此,最终出来的成品,也是一个傻大粗苯的零件。

    总重超过了五十斤(约合12公斤),而且,工作效率也只是一般,只能算勉强可用。

    倒是车体的轴承,这个张越本以为最难的零件,反而没有难倒丁缓。

    因为……

    轴承技术,特别是青铜轴承技术,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很成熟了。

    秦、韩、齐、赵,都发展出了先进的轴承工艺。

    甚至,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轴承。

    诗经的《泉水》之中,就有描述。

    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这句诗,翻译成通俗语言,就是——油脂把车轴润滑,上好车轴销钉,驱车远行送我回到卫国家乡,路上不要发生危险。

    而之所以导致轴承技术,在诸夏的突飞猛进发展。

    主要原因,是军事上的需要。

    春秋战国,车战第一。

    衡量诸夏列国国力,特别是军事力量,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这个国家有多少辆战车。

    千乘之国,万乘之国,说出去就让人感到畏惧和害怕。

    而车战与后世的坦克会战一般,追求速度、力量与装甲。

    而战争的胜败,关乎生死存亡。

    所以,春秋战国,战车鼎盛的数百年间,诸夏的战车技术突飞猛进。

    春秋时期,列国还只有简单的轴承工艺技术。

    但发展到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就出现了简单的推力轴承——軎。

    战国中期,金属轴承开始出现。

    秦始皇兵马俑的战车残骸,就发现了大量的青铜轴承。

    而在汉代,更进一步,出现了轴瓦(轴缸)技术,发展出了以叠铸金属技术加工轴瓦的黑科技。

    甚至,还有着滚珠轴承这样的黑科技。

    而受此影响,后世的霓虹语言里,轴承是用汉字轴受来表达的。

    所以,技术是成熟的。

    最起码完全可以满足现在的要求。

    只是,金属转向加速器与金属轴承的运用,让这辆马车的成本,瞬间突破天际。

    这样一辆重载马车,需要起码一百万钱的生产成本。

    相当于长安城中五户中产之家的全部财产总和,等于一支汉军骑兵队的全年支出。

    简直是可怕!

    所以,暂时这辆马车,也只能是奢侈品了。

    既然是奢侈品,那张越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将车厢造的华丽非常。

    车厢的四面,全部用最好的楠木。

    而且是双层楠木装潢,两侧车体之间,嵌入青铜甲片,如此可以有效防御箭矢袭击,哪怕是大黄弩在百步内,也无法彻底击穿车身防御。

    而车盖顶,则采用了可收缩的设计。

    就像后世的敞篷跑车一般,可以选择收起或者打开。

    当然,这些都不算什么。

    只是噱头罢了。

    真正关键的还是车厢内部。

    空间大的吓死人!

    仅次于当今天子御用的撵车,有着超过三十平以上的宽敞空间。

    足够在这个空间,摆下一整张床榻之余,还能放上主人想要的大部分家具。

    像什么案几、书架、储物柜、屏风。

    甚至还能满足数个随从、婢女,同车服侍。

    而强大的重载能力,更是足以让这辆马车,拥有超过当世大部分马车的速度。

    毕竟,它的原型是汉军的武刚车,而武刚车是伴随大军行动的运载车。

    拥有可靠的远距离行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