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做门阀- 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对于乌孙使团的神色,已经习以为常。

    “恭迎乌孙来使!”一位羽林卫的校尉,策马而出,翻身下马,微微作揖拜道:“请使者上前,我皇钦使,已在萧关之下,略备酒宴,为使者接风洗尘!”

    由于这一次来汉出使的乌孙正使的身份,极为敏感。

    所以,在整个汉室,哪怕是高层,都少有人能知道,这位正使的来历,只隐约知道来的是乌孙国内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而为了安全,泥靡当然也不会大咧咧的告诉别人,他是乌孙小昆莫。

    事实上,此番出使,连乌孙国内的权贵,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除了昆莫翁归靡、大相和左右大将外,其他人只被告知,小昆莫率军前往康居,去交涉康居去年无故袭杀汉朝商旅一事了。

    这个事情是不会有人怀疑的。

    因为,过去十余年,负责保护和为汉朝商人讨还公道的,就是乌孙骑兵。

    乌孙人做这种事情,是非常有动力的。

    这不仅仅是因为昆莫翁归靡本人的坚决态度。

    更和乌孙的利益息息相关。

    汉人给乌孙作为保护和庇护自己商旅、使者的报酬,非常丰厚!

    通常都是以丝绸为谢礼!

    更不提,这是汉…乌孙联盟之所以能存在的根基。

    是汉朝愿意向乌孙提供相对廉价的铁器供应的基础。

    所以,哪怕是亲匈奴的部族,也不介意,为汉朝人去找康居蛮子的麻烦。

    反正,康居小受,武力差,不禁揍!

    说实话,哪怕汉朝人不请求,乌孙人自己也会找借口,翻过葱岭去打康居人的草谷。

    甚至,就连匈奴单于庭,对乌孙人主动保护汉朝商旅、使者的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匈奴现在对乌孙唯一的战略诉求就是不要出兵和汉朝夹击自己!

    故而,泥靡此行,连匈奴单于庭也不知道。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泥靡走上前去,用乌孙人的礼节,双手抚胸,微微低头,大礼道:“还请将军带路!”

    “请!”校尉微微一笑,就领着乌孙使团,从列队的重甲骑兵组成的通道穿过,然后,两翼的骑兵纷纷调转马头,簇拥着乌孙使团,缓缓向前。

    这当然没安好心!

    因为,当重甲骑兵集群从纵队变成环队时,他们的兵器是向外侧展开的。

    这样被簇拥的使团,实际上得以近距离的接触和看到他们厚实的甲片,甚至能听到甲片碰撞的时候发出的金属声。

    而向外展开的马槊和斩马剑,巨大的枪头和刀刃,更是充满了视觉冲击力。

    这样的阵列,已经在入朝的西南夷夜郎王君臣和滇王君臣身上得到了良好的反馈。

    泥靡当然也是一样。

    他一边跟着那位校尉,一边仔细打量着周围的汉骑。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两侧隆起的马鞍,一种似乎被钉在马掌上的奇怪物体?

    当然,吸引他所有注意力的,还是那钢铁铸造的甲片与兵器。

    “汉之强,竟至于斯啊!”他观察着那些甲片和兵器,心里长长叹了口气。

    在乌孙时,他经常听右夫人,那个汉朝公主说起一些汉朝典故。

    所以他知道,汉朝有一句话叫做‘从一个管子里看到一个斑纹,就能知道豹子的全貌’。

    现在也是如此!

    从这些骑兵身上,他看到了许多他前所未见的东西!

    就连这些骑兵的武器,哪怕是随身携带的小刀,也是用钢制造的!

    而钢制武器,全乌孙,仅有三十把!

    其中二十把是两代汉朝和亲公主带到乌孙的嫁妆,另外十把里有七把是匈奴人送的,而其他三把是乌孙花费重金从居延购回的。

    这三十柄钢制武器,在乌孙是大贵族才能拥有的宝物。

    哪怕是他,也仅五件而已。

    每一件,他都视若珍宝!

    但,这些汉朝骑兵,却随身携带。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即使汉朝人特意炫耀,祂的钢产量,恐怕也比想象中要多的多!

    更不提……

    在事实上来说,这一路上,他已经见过了汉朝人将铁用到许多地方。

    他甚至见过汉朝的平民,用铁器挖掘路面。

    也见过汉朝小孩,背着铁制的武器。

    这些乌孙国的珍惜资源,在这里似乎随处可见。

    想着这些事情,泥靡内心之中的震撼,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至于使团其他人?

    更是目瞪口呆,不能自已。

    每一个人都已经确信了,汉朝,是一个在国力上百倍千倍于乌孙的超级帝国。

    甚至,还有人在心里冒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

    “或许,汉朝人其实并没有对匈奴用尽全力……”

    这个念头只是刚刚升起,立刻就扑灭了。

    因为,他们不敢,也不愿相信这个事情。

    因为,若此事是真的。

    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情一旦这个国家认真,用尽全力,那么已知世界没有能抵抗和抵御他们的力量!

    乌孙人也好,匈奴人也罢。

    对他们来说,只是顺手为之的产品。

    这个念头太可怕,太匪夷所思了。

    泥靡沉默片刻后,追上前方带路的校尉,用匈奴语问道:“请问将军,贵国天子此番是派谁为使来迎接我和我的使团?”

    “若我没有记错的话,贵国的贰师将军和解忧公主,都保证过,迎接和招待我的,一定是贵国最强的年轻大臣!”

    这也是他出使前,翁归靡与右夫人亲口答应的事情。

    更是李广利拍着胸脯做出来的保证!

    而他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是基于自身的骄傲!

    他希望,通过此番出使,折服和镇服汉朝最年轻的大臣,从而达到彰显自己地位,塑造形象的目的。

    就像他去年,前往匈奴王庭,与匈奴的于靬王共游,得到对方的赞许和拜服后回国一样。

    这是他加强自己地位的一种策略。

    对于乌孙人来说,若是自己的昆莫,曾经折服过匈奴和汉朝这两个超级帝国的年轻贵族,那么昆莫的神圣与伟大,自然毋庸置疑!

    而在现在,这个念头,在泥靡心里,已经变得比所有事情都大了。

    他甚至前所未有的希望,能够尽快与汉朝最强的年轻贵族交手了。

    他必须通过这样的方法,告诉自己和自己的大臣乌孙不比任何人差!

    汉朝是强大,是富裕!

    但乌孙人有他,伟大的狼神后裔。

    汉朝的强大与富裕,未必能和团结在他麾下的乌孙骑兵抗衡!

    而对于自身的优秀,泥靡有着十足的信心!

    他是谁?

    一代天骄猎骄靡的嫡系子孙,身体里更流着匈奴冒顿单于的血液!

    自小开始,就以勇武和聪慧,闻名国内和匈奴。

    十六岁就已经在马背上,能够开弓,甚至射下了天空中翱翔的大雁,荣膺射雕手的美誉!

    十八岁就能带着一百多人,穿越大漠和戈壁,找到匈奴王庭所在,与匈奴的狐鹿姑单于谈笑风生,与匈奴单于的弟弟于靬王比试射术,甚至还曾得到了匈奴的右校王和丁零王的赞誉。

    每一个人都说,小昆莫真的是天才!

    纵然是乌孙国内,那些不服他的部族首领,也不得不承认,他泥靡,确实是先昆莫猎骄靡最优秀的子孙,乌孙最强的勇士!

    今年,他已经二十岁,身强力壮,发育的非常强壮!

    无论是体格,还是智慧,都已经远超常人!

    他现在甚至已经学会了如何统计部族的人口和牲畜,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算出,一个部族的牛羊存栏量和奶酪产量。

    如今,他决定,再次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武,为乌孙赢得声誉与颜面!

    汉朝人再强,再富,还能有血统比自己还高贵,武力和智慧比自己还强大的人?

    怎么可能呢!

    对吧!

    匈奴冒顿单于和乌孙昆莫猎骄靡的血统,何等的高贵啊?

    汉朝,有这样的存在吗?

    绝不可能有!

    所以……

    “我必将获胜,带着汉朝人敬畏和尊崇的神色,从汉朝光荣回国!”

    心中想到这里,泥靡就不由得跃跃欲试了起来。

    就听着那位汉朝将军以匈奴话回答道:“回禀使者,我主陛下,自然已经清楚并且明白了使者的意思,故而,弊国侍中领新丰令,钦命全权除疫大使张公讳毅,奉命招待贵使,并陪同贵使,巡游汉家大地……”

    “他很厉害?”泥靡凝神问道。

    “当然!”校尉骄傲无比的道:“张侍中乃是我朝少见的全才,几乎可与古代的名臣相提并论了!”

    “坊间已经有人以为张侍中乃是管仲、南仲这样的名臣……”

    管仲?

    南仲?

    泥靡不知道他们是谁?

    但不要紧!

    很快,汉朝人就会知道,谁才是这个世界最强的勇士!

    “是吗?”泥靡呵呵的笑着:“既然如此,本使非常期待与贵国的这位张大臣会面……”

第六百七十六节 调)教(1)() 
    远远的望着被重甲骑兵簇拥过来的乌孙使团,张越也悄悄的抬眼,观察着这个来自遥远异域的使团成员,打量着他们的模样。

    因为,张越自己回溯的史料,对于乌孙人的人种问题,一直是个谜团。

    从出土的古乌孙贵族墓葬来看,墓主的骨骼和体型,都有着明显的欧洲人种象征。

    唐代的颜师古,在给汉书做注的时候,也曾详细说过:乌孙于西域诸戎,其形最异。今之胡人青眼赤须状类猕猴者,本其种也!

    从这个角度来看,乌孙当是深鼻高目,赤发碧眼的欧罗巴人种。

    然而,汉人看乌孙,却非如此!

    汉代文献《焦氏易林》之中,曾经描述乌孙人种特征说:乌孙氏女,深目黑丑,嗜欲不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乌孙人种似乎应该是类似三哥家的棕色人种。

    而《焦氏易林》的作者焦延寿是昭宣年间活跃的《易经》系巨头,后世有名的大儒,《易经》京氏学派的祖师爷京房就是他的亲传弟子。

    而当昭宣之际,乌孙王国已经是汉之血盟。

    两国往来不能说频繁,至少很亲密。

    所以,焦延寿肯定和乌孙人接触过,并且深入研究过。

    故而,有关乌孙人的这两种争论,长期争论不休,养活了许多历史学者。

    现在,张越抬眼看去,所见乌孙使团众人,几乎全部戴着一顶奇特的毡帽,穿着羊皮缝制的袄衣。

    身材高大、挺拔,几乎与中国男子,相差无几了!

    至于其外貌?

    张越抿了抿嘴唇,低下头来,嘴角溢出一丝笑容。

    后世的争论,在此刻可以休矣!

    因为,眼前的乌孙使团的成员外貌特征,可以称得上百花齐放了。

    既有深鼻高目,赤发碧眼或者黑发褐目的欧罗巴人种,也有粗狂低矮、厚实强壮的蒙古人种,更有二三十个看上去瘦弱矮小,看上去肤色较黑的棕色人种。

    “这似乎是月氏西迁的影响……”张越在心里猜测着。

    月氏的西迁,给整个中亚和西亚带来了长远的影响。

    且不提,它最终导致的贵霜王朝和贵霜文化的出现。

    单单就是月氏人的西迁,搅乱了中亚和西亚甚至南亚原本的力量格局,就足够写几百万字的论文来阐述了。

    想到这里,张越就抬起头来,有些摩拳擦掌,眼中更是跃跃欲试。

    一个小小的月氏西迁,还是被匈奴人揍的哭爹喊娘的残部西迁,就给世界造成了如此重大的影响。

    若汉军西征呢?

    不说改变世界,起码可以重写亚洲历史了吧?

    而汉军想要西征,走向更远大的世界,创造更辉煌的历史。

    仅仅是地缘政治上的考量,乌孙都是必不可少,不容有失的关键一环!

    而此番来长安的这位小昆莫,更是重中之重。

    能不能纠正他的三观,改造他的人生,对张越与汉室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样想着,张越嘴角就溢出了一丝笑容,然后提起绶带,迎向使团,同时高高举起自己手中的节旄,长声道:“汉天子钦使,恭迎友邦贵使!”

    说着就朝着使团,长身一拜,微微作揖,以示礼貌。

    这也是汉代外交与后世明清对外外交的区别之一。

    在明清,朝贡体系已然建立,当政的君王大臣,为了显示泱泱天朝的富庶和伟大,常常打肿脸充胖子,让很多聪明人占了便宜。

    甚至在晚清,明明已经被英法的坚船利炮教做人了,却还不肯睁眼看世界,反而将头埋进沙子里当鸵鸟。

    甚至闹出了那位‘晚清苏武’的笑话。

    汉则不然!

    在汉季,外藩朝贡天子,这是义务,也是责任!

    朝觐天子,敬献贡品,这是外藩的光荣!

    不是非常亲密的重要藩国,汉天子还不愿意接受朝贡呢!

    因在汉,接受了藩国朝贡后,虽然不会有回赐,但汉天子却要因此承担起保护朝贡者的义务。

    假如藩国生乱或者发生灾害,作为宗主,必须予以援救!

    所谓‘兴灭国、继绝世’,如是而已!

    像是前几天,夜郎王和滇王入朝,贡天子象牙、珍珠、犀角等物。

    天子只是赐给夜郎王和滇王绸缎各五十匹以兹嘉勉。

    而这两位藩王却高兴的跟种了超级**彩一样!

    这也是确实是中大奖了!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抱上了一根粗的不能再粗的金大腿!

    从此以后,这两个王国的王室就得到了汉室的安全保证。

    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不可能有人能灭亡得了他们了。

    除非,造反的人或者外敌,能够从汉军的尸体上跨过去!

    后世西域的鄯善、车师以及乌孙,甚至匈奴,都是因为尝到了这个甜头,才甘做汉朝爸爸的乖女儿的。

    匈奴人甚至比汉人对汉室刘家王朝还要忠诚!

    而对那些不属于朝贡体系的夷狄外国。

    汉人基本上,只有两个态度。

    第一个是匈奴、大宛模式。

    敌人,无论用什么手段打击和进攻,都是合理的。

    李广利屠轮台,续相如屠扶乐,很多士大夫,连议论都懒得议论。

    夷狄禽兽,反汉贱种,死了活该!

    第二种就是好奇、审视和旁观形态。

    类似于后世的生物学家,在自然界之中又发现了一个新物种一般。

    哇塞,原来还有这样神奇的国家制度和文化啊?值得好好研究研究!万一能发现什么有用的东西,或许能对自己有一定参考价值呢!

    西汉对身毒、大夏,东汉对安息、大秦,都是这样的态度。

    而乌孙,就是游离在这两个模式中间的灰色地带。

    汉对其有所求,也有所图。

    但是,因为离的比较远,暂时爪子还伸不过去,本着战国时代传下来的‘远交近攻’思维,汉室对乌孙的态度,既好奇又亲密,同时还暗藏野心。

    这个野心因为暂时力量还做不到,所以,悄悄的潜藏了起来。

    表面上对乌孙和乌孙使者,非常尊重。

    但实则,无时无刻不在想办法渗透和影响。

    历史上常惠和解忧公主就唱了一出双簧,成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