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做门阀- 第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现在的威名,不敢说能止小儿夜啼,起码也算是深入人心了吧。

    而能到现在,依旧屹立不倒的权贵,不可能有这么蠢的人吧?

    要知道,这是在向他和他的新丰系统开战啊!

    一旦被发现,几乎就是不死不休的结局!

    想当年,张汤和庄青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事情,就闹到同归于尽。

    而对方,却明知道是这样,还敢下场。

    只能说勇气可嘉。

    或者说,情商太低!

    很快,田禾就回来了。

    跟着他一起回来的,还有袁常。

    “老师!”袁常看到张越,首先就表示了恭喜:“听说老师新得佳人,弟子诚为老师贺之!”

    说着便递上了礼物——一个被装在了楠木匣子里的几套银饰。

    白银在现在的汉室的价值,可比黄金高多了。

    因为现在中国几乎不产白银,相反,有大量黄金储备。

    故而,白银比黄金更珍贵、更稀有。

    事实上,在明朝中期,西班牙白银大量输入前,中国的银价一直高于黄金价格。

    张越却只是扫了扫匣子里的礼物,就让田禾收下,去送给金少夫。

    “先不说这个……”张越让袁常坐下来,然后问道:“汝可打探清楚了,到底是谁在这其中搞鬼?”

    袁常闻言,先看了看四周,然后凑到张越面前,低声道:“老师,弟子已经打探了明白了,应该是东市的王家和戚里的赵家……”

    “王家……赵家……”张越玩味的笑了一声。

    长安城姓王的商人很多,姓赵的外戚也不少。

    但能让袁常如此小心,而且还有底气做这种事情的人却很少很少。

    张越几乎是下意识的就知道了自己的敌人是谁?

    “难怪呢……”张越低低笑着:“有这样的底气,原来如此啊!”

    赵家当然不必说,这斗城里,姓赵的外戚,还敢和他对台的,只有一个家族——钩弋夫人的外家!

    至于王家……

    张越冷笑着,道:“过气的外戚,也敢骑在现任的宠臣头上拉翔?”

    “真是稀奇!”

第五百四十四节 对手(2)() 
    王氏家族,在长安城里,有好几个显贵的。

    但,真正能算得上人物的,可以触及权力核心的,却只有两个。

    一个是太子刘据的正妃,太子妃王须翁的母族。

    不过,这位太子妃本人与太子成亲后,并没有生育子女,按照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的政治原则,其几乎就是下一位废后的备选。

    故而,没有外甥的太子外戚家族,在长安城里一直很低调,几乎是夹着尾巴做人。

    所以,就只剩下另外一个家族故王太后的外族。

    也就是当今天子的舅舅、表哥表弟们组成的王氏外戚家族。

    在当年,第一代盖候王信还活着的时候,王氏外戚家族,确实称得上风光无限。

    但,那位谥曰靖候的老大人,早已经作古多年,怕是连骨头都烂掉了

    今天的盖候家族,与其说是权贵外戚,倒不如说是一条靠着过去荣光,狐假虎威的鬣狗。

    就靠着吃腐肉维生。

    这样的渣渣,张越有些搞不懂了。

    是什么给他们胆量,居然让他们生出可以在这个事情里获利的错觉

    袁常听着张越的冷哼声,忙拜道“老师不可轻敌”

    “弟子来前,家父曾嘱托弟子,转告老师王氏虽衰,却也并非乏人,尤其是盖候妇鄂邑主颇为厉害愿老师三思”

    张越听着,也忍不住神色严肃起来“鄂邑盖主”

    “然”袁常却以为张越不知道这位帝姬的能耐,连忙介绍道“当初,靖候王信病重,天子亲临其病榻,握其手问曰君病重至斯,却犹有坚持,可是有什么放不下心的事情”

    “靖候口不能言,只是一直望着其子受,不能瞑目”

    “故陛下乃诏,以鄂邑主妻其子受,为鄂邑盖主,靖候乃瞑目”

    “鄂邑主入盖候府,迄今凡二十年,盖候家族上下大小事务,悉数皆由其所令,訾产暴增,据说便是大农也颇为忌惮这位殿下”

    张越听着,眼神迷离,问道“此番王家参与呵呵该不会是姓丁的在狐假虎威吧”

    袁常闻言,有些摸不着头脑,一脸懵逼。

    张越挥手道“常啊,你替为师再去打探打探,看看主持此事的,是不是姓丁的人”

    众所周知,刘氏帝姬,除了少数人外,其他人都喜欢养小白脸。

    而且,和小白脸的感情还非常深厚

    譬如已故的馆陶太长公主去世后,遗愿却非是与结发丈夫堂邑候陈午合葬,而是和历史上最有名的小白脸,那位留下了绿帽子以及主人翁这两个典故的董偃合葬。

    这真是丢光了老刘家的颜面。

    要知道,这位太长公主认识董偃的时候,已经六十几岁了,而董偃彼时不过十七八岁

    几乎都能做对方的奶奶了

    这位鄂邑盖主,在现在关注她的人,没有多少。

    但在历史上,她却成长成为了汉家朝堂上最有权势的女性。

    因为昭帝即位时,当今天子的诸女全部扑街,只有她一个火种,故而霍光等大臣,迎其入宫抚养昭帝。

    由是,这位帝姬摇身一变,得以成为鄂邑长公主。

    而这位长公主在汉家历史上,同样成为了一个痴情之人。

    其去世后,选择了和她的面首丁氏,而不是丈夫盖候王受合葬。

    只能说,这汉家帝姬自有国情在此

    而,根据张越回溯的史料记载,这位鄂邑公主殿下的面首,恐怕在此刻,已经是这位殿下的入幕之宾,裙下之臣。

    若此事,是他在主导,倒也说得过去。

    面首与小妾一般,都是吃的青春饭。

    讲究的就是有机会捞一把,捞到多少算多少。

    “诺”袁常微微恭身,领命而去。

    张越看着这个便宜弟子远去,心里面,却已经开始在盘算了。

    “无论是不是姓丁在搞鬼,我都必须拿王家立威”张越在心里盘算着。

    至于赵家

    打疼他可以,斩掉他伸出来的爪子也行。

    但若是要穷追猛打。

    那建丰同志上海打老虎的结局,就是张越的前车之鉴

    钩弋夫人在当今天子面前的地位,可是仅次于长生不死和擒单于问罪于长安的第三位。

    在事实上来说,老刘家的皇帝,虽然是出了名的刻薄寡恩,拔鸟无情,但有一点要承认,当他喜欢某个妃子的时候,那是予取予求,呵护备至,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想当初,李夫人受宠,连大将军长平侯卫青也要去捧马屁,也要去奉承。

    更何况,这位钩弋夫人,还是当今天子晚年证明自己依然年轻的证据。

    所以呢,对赵家,张越的态度只能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这威风就只能耍在王家和鄂邑公主的头上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更是这个世界的现实。

    两强相争,倒霉的一般是周围围观的吃瓜群众。

    这就好比后世凉茶大战,加多宝与王老吉打成一团,打着打着,和其正躺枪,莫名其妙的丢掉了大量市场。

    只是

    不知道为什么,张越总感觉不爽,念头非常不通达

    “赵家呵呵”他咬着牙齿,在心里告诉自己“若尔等不识相,将来有尔等好看的”

    赵氏外戚现在依靠钩弋夫人受宠,张越也对他们无可奈何。

    但将来呢

    新君即位后,赵氏是哪根葱

    区区先帝妃嫔外家,张越一根指头也能捏死他们。

    此刻的长安城中,气氛依旧紧张。

    虽然,戒严令已经取消了,但市面上依旧人心惶惶。

    在天子的封口令下,暂时大多数普罗大众,压根不知道建章宫的事情。

    无数流言蜚语,漫天飞舞。

    吃瓜群众们一脸问号的小心翼翼的观察着政坛的变化。

    而很快,一些事情就引发了人们的集体关注。

    太子太傅牧丘候石德,被仆人抬着,回到了府邸,随即宣布要闭门读书,石家子弟立刻如惊弓之鸟,消失在长安的闾里之中,连斗鸡走狗也不敢参与了。

    这可就真是太稀奇了。

    要知道,自从上一代的石家家主丞相牧丘恬候石庆去世后,石家的家风就一落千丈,甚至面目全非,在曾经的老家主镇压下,连玩个妹子也不敢的石家子弟,一下子就自由了。

    他们斗鸡走狗,博戏行猎,极尽奢靡之事。

    传说石家的子弟,甚至连马鞍也要镶嵌黄金珠玉。

    整个长安城,到处都能见到石家子弟的威风。

    但,现在,一夜之间,仿佛老家主复活了,老石家的人一下子就龟缩了回去,连门都不出了。

    这可真是稀奇。

    更稀奇的是,太子诸官,几乎全部被太常和宗正革除。

    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太子官吏被遣送回家。

    吃瓜群众们哪怕再傻,消息再闭塞,现在也都知道了,太子出问题了。

    区别只在于,问题的大小。

    不过,很快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关注和探究这其中的深层内幕了。

    因为

    一个天大的馅饼,从天而降

    天子诸官尽罢,据说从太子太傅一直到太子身边的侍奉官员,十去七八。

    这意味着,一下子就空出了数百个位置。

    而且是数百个前途光明,钱途也光明的职位。

    瞬间上至公卿列侯,下至寻常士大夫,人人都是心潮澎湃,深感机会来了。

    尤其是那些近二十余年才崛起的新贵们,人人摩拳擦掌,想要大干一场。

    在这些纷纷扰扰的余波中,丁少君怡然自得的,端坐在府邸之中,喝着今年刚酿的醇酒,小日子过的舒坦极了。

    “京兆伊于己衍果真是怯懦之人,好欺负啊”丁少君得意的道“不过稍微吓唬了一下,其便拱手让出了槐市的三间商铺”

    那三间商铺,过去是周家的,日进斗金。

    自周氏被诛,其家产尽数充公,这三间商铺落到了京兆尹手里,按照制度发卖私人。

    本来,每一间都可能需要数百上千万才能拿下。

    但他靠着自己背后的盖候家族,特别是鄂邑主的身份,直接以不过百万的资本,拿下三间价值千万以上的商铺。

    然后转手作价两千万,卖给了大贾袁广国,倒手之间获利二十倍。

    也正是靠着这个操作,他成为了长安城里新晋千万大贾。

    “明公神武”一个坐在他下首的文人阿谀着道“此事之后,长安城中,谁不知明公威名”

    “只是”这文人低头拜道“臣听说明公,欲在华县效仿新丰,这会不会得罪那位”

    丁少君听着,却是嗤之以鼻。

    “阁下太胆怯了些”他微微沉吟,极为自满的道“当世欲求富贵,必须胆大”

    “那位张蚩尤,即使再能耐,还能隔着京兆伊来打华县不成”

    “还能隔着鄂邑主,来对付吾”

    “况且,此番,也不是吾一人如此”

    他望着远方的戚里“还有更多人做的比吾还夸张”

    他还算是小心翼翼的,甚至只是一个跟风之人。

    其他贵戚,那吃相可比他难看多了。

    甚至已经有人,准备落到实处了。

    那个张蚩尤,即使知道这些事情,要震怒,要报复,在丁少君看来这报复的铁拳也落不到自己身上。

    毕竟,他上面有赵家顶着,下面也有很多公卿子弟。

    哪怕有事,他也能及时脱身。

    更不提,在他看来,他与其他人做事都很低调。

    而现在,那个张蚩尤又忙于太子之事,应该是没空也没时间来管自己等人。

    恐怕,他得等到大家把好处都差不多吃进肚子里,才能反映过来。

    到时候,无论如何,不管怎样,他都只能帮大家伙来擦屁股,把事情的收尾收拾干净。

    大不了,自己吐一点出来就是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

    反正,想要他现在停手,那是不可能的

    几千万甚至更多的利益,就摆在眼前,谁能无动于衷

    那文士听着,却是皱眉不已,本着尽忠的心理,他不得不再次劝告道“明公不可如此啊臣听说,吴子兵法说不合于国,不可以成军,不合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合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合于战,不可以决胜如今明公虽然幸贵,有鄂邑主和盖候家之势可借助,然则那张蚩尤非比寻常啊明公还是不要掉以轻心,以免祸患降临”

    这长安城里谁不知道,对方的威名。

    而自己的这位主君,居然胆子大到敢到他头上动土

    一旦被发觉,以对方的性格,雷霆般的报复立刻降临

    对于那位,文士深知,再怎么过分的评估对方的能耐也不为过

    想想都知道了,京兆尹于己衍,连自己的主君,这位鄂邑主的面首和白手套也能吓唬的住,那位要插手京兆尹事务,还不是一个眼神,于己衍就跪下来了

    更别提对方可不是过去的权臣

    他在权臣之余,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公认的大学阀,未来的公羊领袖。

    他的学术地位,是建立在一次次胜利,和一本本著述之上的。

    作为士人的他,自是清楚,这位张蚩尤在舆论界拥有着怎样的能量

    夸张一点说,那位张蚩尤已经可以呼风唤雨,能排山倒海了。

    丁少君听着文士的话,却是很不耐烦了。

    他只是市井出身,没有什么文化,靠着生了一副好皮囊和在市井练就的一番床笫本领,才博得了鄂邑的欢心,独占其宠。

    如今,虽然看似风光,但他同样知道,这样的风光恐怕维系不了多久。

    鄂邑主现在宠爱他,但将来呢

    年老色衰,体力不在,必定有更年轻的人取代他。

    不趁着这个机会多捞点,将来怎么办

    那文士却是大着胆子,想要继续劝说,丁少君见状,一拍案几,怒道“阁下不必再劝了”

    “旁人怕他张子重,我丁少君不怕”

    他昂着头,自己给自己打气“更何况,我听说,法不责众,如今长安贵戚,皆觊觎于此,纷纷谋划,我与众人行,那张子重难道还能只打我一人那也太无赖了些”

    文士见着,心中一叹,暗道“这丁少君,怕是要自取灭亡了”

    “我不能与他赴死,得找机会,脱离丁家”

第五百四十五节 基层冗官问题() 
    秋日的太阳,甚至比夏季酷暑之时,还要炙热。

    尤其是中午时分,?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几乎让这个斗城变成了一个蒸笼。

    渭河两岸,于是成为了很多人的纳凉之地。

    很多人都选择在此时,躲到柳树下纳凉。

    特别是,上次长安伤寒疫情之后,很多人就开始有事没事,爱到杨柳树下静坐了。

    尤其是方士们,某些脑洞比较大的家伙,甚至以为,杨柳树有灵,久坐能增进修为,甚至可以得道。

    于是,这长安城里的杨柳树,一下子就成为了香饽饽。

    很多机灵的小商人,甚至从中找到了商机。

    在杨柳树密集之地贩卖草席和叫卖豆腐脑的人,越来越多,渐渐的形成了一个个小型集市。

    由之,大司农的视线也被吸引过来。

    经常能看到骑着马的市吏,在渭河两岸来回巡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