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做门阀-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

    “什么可是?!”

    “需要吾为王兄念一下,高帝以来匈奴入寇的记载吗?”

    “高祖七年,匈奴单于冒顿,率四十万铁骑分三路入寇中国,太原陷落,晋阳陷落,大半个北国为胡腥所笼罩,高帝毅然起兵,北上御敌,与匈奴主力合战于平城……”

    “高帝被围七日,方得解围,此汉家奇耻大辱!”

    “此后数十年,汉饰女子衣帛与匈奴,以为可以止其贪婪……

    “然而,彼辈贪得无厌,常常和亲刚立,旋即撕毁……”

    “太宗孝文皇帝三年五月,匈奴右贤王入河南,侵略上郡,烧杀抢掠,死者以万计,无辜百姓被掳数万之众……”

    “孝文皇帝十六年,匈奴单于亲帅十四万骑入寇太原、上郡、北地,彭阳,火烧回中宫,杀死汉北地都尉孙卬,掳走百姓四万余,杀士民官吏两三万之众……”

    “孝文皇帝后二年,匈奴右贤王再入边塞……”

    “先帝前元元年,匈奴右贤王入寇上郡、云中,九千士民被杀……”

    “自高帝及至今上即位,凡六十年,匈奴入寇大小百余次,士民死伤以十万计,数十万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三十余城被屠,雁门关、马邑三易其手,汉家仅仅是两千石大吏就战死十余人……”

    “王兄以为,匈奴靠仁义道德,可以感化乎?”

    “若无朔方、九原、轮台之屏障,王兄以为你我还能安坐于此?”

    “自太宗及至先帝,三十余年间,匈奴入寇三十八次,甘泉宫三见烽火!”

    “王兄是要做狄山,还是要当吾丘寿王?”张越最后干脆直接问道。

    王进却被是被张越这一连串的组合拳打蒙了。

    良久,他才喃喃的问道:“这些都是真的吗?”

    “为何……为何……我的老师,从来没有与我说过这些……”他要求只知道,曾经匈奴多次入寇,但从未有人与他说过这些具体的事情。

    如今从张越口中听来,他只觉得毛骨悚然,整个世界观都崩塌了。

第四十一章 嘴炮无双() 
“这些都是真的吗?”王进喃喃自语着,有些不敢相信。

    “是真的……”吕温长声叹道。

    他的父辈,就是出生在匈奴骑兵的威胁与恐吓的时代。

    小时候,他常常听到自己的父亲讲起那些曾经屈辱的历史。

    自太宗至先帝,四十余年间,匈奴骑兵几乎无年不寇。

    烽火从长城直抵甘泉宫,整个关中都处在匈奴铁骑的威胁下。

    彼时,自云中、上郡、北地直至右北平、辽东,数百万边民无时无刻不处于危险之中。

    多少桑梓为匈奴骑兵的铁蹄所蹂躏,多少手足同袍,死在了匈奴人的箭矢之下,又有多少妇孺,为匈奴人所掳?

    没有人说的清楚。

    自贾谊到晁错,几乎所有的当时名臣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保卫边塞,怎么保护人民?

    对策想了一万个,方法研究了三千次。

    最终,所有的疑问,都随着元光元年当今天子在朝堂上的那一句宣言而得到了解答:寇可往,吾亦可往!

    于是,大将军长平烈候卫青七出长城,斩杀捕虏匈奴五万余人。

    大司马冠军侯骠骑将军霍去病六击匈奴,斩杀捕虏十一万余人,受降匈奴自浑邪王以下七万余部众。

    两位天之骄子合力,在十余年间,共计歼灭、俘虏、摧毁和纳降二三十万之众。

    收复河套,夺取河西走廊,兵锋直指西域与漠北。

    匈奴人因此哀叹: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曾经的侵略者,终于尝到了侵略的苦果。

    曾经嚣张跋扈,视中国人为猪狗的夷狄,不得不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屈服于中国的兵锋下。

    世人皆以为天汉年间,王师劳师远征,耗费钱粮,顿足于大宛城下,得不偿失。

    但几人知道,如无当年贰师之征,西域诸国,谁瞧得起汉人?谁会正视汉人?

    在贰师将军伐大宛以前,汉家使者、商旅,常常为西域诸国所杀。

    但现在呢?

    汉人在西域是特权阶级!

    无人敢惹,无人敢得罪。

    因为人人都知道——汉国强盛,汉人团结,汉人不可辱,辱则必有大罚!

    而这些事情,却是国人所不知,天下人所不谈的。

    谷梁学派的大儒,只是天天喊着什么: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兵凶战危,非仁者之政……

    但他们怎么就不想一下,这场战争,打到现在,是汉室想停就停的吗?

    数十年间,匈奴人死伤以百万计。

    汉家夺取了他们祭祖的金人,在大司马的指挥下,乌恒人在龙城将匈奴历代单于的棺椁挖了出来,先鞭尸,然后挫骨扬灰。

    汉军更深入匈奴腹地,将数百个部族的牧场化作白地。

    血仇早已经结下。

    一旦汉军放松对匈奴人的限制,得到喘息之机的匈奴人,只要修养十余年,就可以卷土重来。

    到时候,长城边塞有警,士民百姓的生命财产处于危急之中。

    谷梁学派的大能们,可以靠自己的嘴巴去说服匈奴人退兵吗?

    有些时候,吕温真想去博望苑,看着那一个个高坐于高堂之上,张口天下,闭口万民的谷梁君子们,问一下他们:你们真的为天下,为万民考虑过吗?

    你们就真的像你们嘴上说的那样正义吗?

    只是,他终究不敢,也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如今,耳中听着张越的申斥,再看着王进的脸色,他心里面别提多开心了。

    “骂!骂的更狠一下,骂醒这位公子!”吕温在心里给张越加油鼓劲。

    王进此刻已是心神惧乱。

    他是一个年轻人,一个十八九岁,血气方刚的年轻人。

    而且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立志为天下做些什么的年轻人。

    他曾以为,自己所坚持的,所信奉的都是对的。

    他曾认为,老师们讲的都是对这个天下真正有益的事情。

    家里面,不会有人来告诉他这些事情。

    老师们,也从来都闭口不谈这些故事。

    他曾天真的以为,只要消除了战争,汉匈握手言和,世界就会安宁。

    最多就是花点钱,送几个女人给匈奴人嘛。

    但现在,他却混乱了起来。

    假如,这个张毅所说的是真的。

    那么,自己以前岂不是活在谎言之中?

    老师们会骗自己吗?

    应该……不会吧?

    他的老师,都是君子,人品高洁,品行端正,胸怀天下万民,以苍生福祉为己念。

    他们怎么可能会骗自己?

    他们不可能骗自己的!

    一定是这个张毅在撒谎!

    对的!

    他在撒谎!

    一定是这样的!

    但是……

    王进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这些事情,怎么可能骗人呢?

    石渠阁的太史令,每天都会记录国家事务。

    自高帝以来,历代太史令都忠心耿耿的将这些事情记录在竹简之上。

    他只需要去翻阅这些太史令衙门的记录,不就可以知道一切了吗?

    也就是说……

    他说的是真的???

    张越看着已经失魂落魄的王进,嘴角溢出一丝笑容,总算,这个年轻人还不算无药可救。

    其实,他就怕对方已经被人洗脑洗到固执。

    无论别人说什么,都不相信。

    既然,对方还可以抢救一下,张越就当做好事了。

    当然,也是出于想要拉拢或者说影响这个年轻人的考虑。

    毕竟,对方的家族很可能在国家朝堂上拥有莫大的影响力!

    所以,张越走到对方面前,拍拍他的肩膀,说道:“王兄,兄虽儒生,吾为黄老,但有些事情上,还是有着共同点的……”

    “吾等皆为士人……”

    “什么叫士?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而十,推十合一者为士!”

    “士者,皆以能事事为要!”

    “故吾辈皆上尊君父,下孝父母,中爱邻里……”

    “吾听说,当今天下有些人,宁愿去爱万里之外的夷狄,也不肯爱身边的邻里,甚至吝啬到不肯正视自己的乡邻悲喜……这样的人,算什么士?”

    “不过是伪君子,不过是一群高谈阔论的小人罢了!”

    “真正的士人,乃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社稷利益为己任!”

    “真正的士人,皆立誓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于是奔走相告,务实于脚下,鞠躬于田野之间……”

    “处庙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国……”

    王进听得心潮澎湃,难以自已,脸色涨红,已经不知道怎么回答。

    他的心情,矛盾的很。

    张越却是微笑着看着王进,再看看已经傻了一般的吕温。

    论起刷声望和嘴炮的本事。

    穿越者,还真不怕任何人!

第四十二章 皇长孙() 
王进的家,在一片金碧辉煌的宫阙深处。

    这里,以兰木为棼撩,文杏做梁柱,金铺玉户,雕槛玉磶,重轩镂槛,青锁丹樨,可谓是集天下珍宝于一身,富丽堂皇,纵然是秦始皇的阿房宫,在这样的宫阙面前也要自惭形愧。

    “殿下……殿下……”一个黄衣内侍捧着一些瓜果,献宝似的媚笑着跑来:“尝尝吧,这是扶荔宫刚刚摘下来的,可新鲜着呢……”

    扶荔宫是当今天下最好的植物园与皇家蔬果供应基地。

    始建于元鼎六年,王师攻灭南越,海内一统之际。

    少府在扶荔宫之中广栽荔枝、龙眼、香蕉等南越特产。

    可惜……这些从南越而来的热带作物,在关中水土不服,根本就栽不活……

    倒是,其他柑橘、菖蒲之类的植物长的不错。

    其后,博望侯凿空西域,又在扶荔宫之中,遍栽葡萄、芝麻、棉花等物。

    时至如今,扶荔宫已然成为了这个地球上,种类最齐,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植物栽培基地。

    只不过,这里产出的东西,只供宫廷。

    王进平素最爱吃的就是扶荔宫里的蔬果。

    但在现在,他却没有什么食欲,挥了挥手,问道:“老师们现在在哪里?”

    “今日太子奉诏随驾建章宫,殿下的老师们都跟了过去……听说是陛下新得一书,甚为欢喜,所以请太子和诸生皆去一观……”黄衣内侍笑着答道。

    这宫里面,谁不知道,这位殿下最孝,同时宅心仁厚,最是尊师重道。

    殿下的三位授业老师,因此在短短五年内,就从一介布衣,爬到了给事谒者的位置。

    给事谒者,秩比虽低,不过三百石而已。

    但职权颇重,有上书的权力,更可以议论国事,参知政事。

    王进的心思,现在却是一片混乱。

    闻言,他只是点点头,然后道:“准备一下,吾也去一趟建章宫……”

    他要当面的去问一问自己的老师们。

    为什么要在军国之事上对自己隐瞒?

    他们为什么不告诉自己,数十年前的那些事情?

    还有就是……

    王进抬起头来,眼神忽地坚定起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进喃喃自语:“这才是孤应当有的志向啊!”

    他握紧了拳头,脸色也亢奋起来。

    这样的志向,可比老师们曾经告诉过他的伟业,要宏大的多了。

    “诺……”内侍连忙恭身领命。

    …………………………

    建章宫。

    大汉帝国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与结晶。

    所有来到此地的人,都无不为这座宏伟宫阙的宏大与壮丽而惊叹。

    当年,萧何奉命营造未央、长乐两宫。

    高祖归来一看,大怒曰:天下汹汹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

    萧何脱帽谢罪,拜道:“以天下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以壮丽,无以重威,无令后世有加也!”

    高祖这才转怒为喜,高高兴兴的栎阳搬到未央宫。

    其后数十年,历经惠帝、文景两代。

    汉家天子始终遵循祖宗制度,不修宫室,不加苑囿。

    当初,太宗孝文皇帝,想修个凉亭给自己乘凉,结果找来少府工匠一问,居然要花一百金?

    于是太宗叹道:“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以为羞,何以为台?”

    于是,亭子怎么都不修了。

    先帝在位之时,虽然比不上太宗节俭,但终究长安城片瓦未加,就连未央宫的修葺事宜,也经常是一拖再拖。

    文景两位天子,对自己节省。

    但对天下,尤其是百姓,却特别大方。

    屡减田税,又免徭役,更将始傅年龄从二十岁直接推迟二十三岁。

    然而……

    现在,当初,让高祖勃然大怒的未央宫、长乐宫,在建章宫面前,简陋的如同乡下土财主的宅院一般。

    站在建章宫北阙城楼下,王进凝视着这宏伟的凤凰阙,在心里叹了口气。

    仅仅是这建章宫北阙,猜猜看,花了多少钱?征调了多少民夫?

    答案是黄金五万金,钱三万万,征调民夫八千人,花了三年时间,始才完工。

    相当于一千个太宗皇帝想修的那个凉亭……

    但有什么办法呢?

    他祖父就是爱这样的东西,就是喜欢这样美丽的宫室。

    当年,汲黯在世的时候,他还能有所收敛,能听得进汲黯的劝告。

    元鼎五年,汲黯病逝于淮阳后,他就放羊了。

    太初元年,就开始修建建章宫。

    然后又建了明光宫。

    满朝上下,谁劝都没用,也没人敢劝。

    哪怕是自己,与自己的父亲……

    凤凰阙的城门缓缓打开,高达二十五丈的铜门之上,两座铜雀栩栩如生的展翅开阖,发出清脆的声音。

    宫门之内,阵阵风铃声传入耳中。

    让人听了,以为来到了仙境。

    但王进却不喜欢这里,如无必要,他绝对不来。

    因为,只要听到这风铃声,看到那凤凰阙上的铜雀,他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仅仅是这凤凰阙和宫中悬挂的那些风铃,就足可让天下百姓饱餐一顿。

    相当于整个关中一岁的赋税。

    等于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军费开支的三分之一。

    “翌日我若得掌大权,必定立诏以告子孙:永不再加宫室……”王进在心里暗暗发誓着。

    这样想着,他便乘着马车,驶入这巍峨的宫阙之内。

    宫阙两侧,一个个卫氏持戟而立,纷纷致意。

    “皇长孙殿下入觐!”城楼之上,有谒者在大声赞礼。

    进入凤凰阙,只是进入建章宫的宫阙外围而已。

    这座庞大的宫阙群,周回三十里,仅仅是殿堂就有二十六座,号称千户万门。

    进了宫门,立刻就有侍中来迎。

    “殿下,陛下与家上,此刻皆在玉堂……”一个贵族上前见礼,笑着道:“殿下可是现在就要去?”

    “嗯……”王进点点头,挥手道:“有劳马令君带路……”

    “不敢,为殿下效死,乃是臣的福分……”这贵族微笑着说道。

    王进却不敢对这人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