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门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要做门阀-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侍中对公主殿下可真是宠溺”天子身边,苏文轻身笑着,作为宦官他最擅长的就是在这种时候,冷不丁的给自己的仇人一刀。

    虽然不见血,但却犀利无比。

    天子听着,却是笑道:“这是自然”

    苏文顿时就噎住了,只能讪讪的道:“陛下圣明”

    心里面却犹如被十万头草泥马肆虐过一般难过。

    这离间和冷箭,素来是宦官们对付自己的敌人的不二法门。

    而且,效果特别好。

    可现在这是什么情况?

    苏文只能是缩了缩脖子,将计划好的后续,全部咽回肚子里。

    面对一个刀枪不入的政敌,作为宦官,苏文现在感觉压力很大。

    但他又不得不给这个敌人上眼药。

    因为,这个张子重活着,大家就都没有好果子!

    天子却是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身边的人的那些花花肠子,他笑着提着绶带,在金日磾的服侍下,走到张越面前,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番自己的小留候,然后笑着说道:“朕听说卿遇刺,可有受伤?”

    张越闻言,连忙将南信放下来,同时恭身说道:“陛下关爱,臣感恩不尽!赖陛下洪福庇佑,贼人分毫未伤臣身!”

    “善!”天子喜道:“卿果不负朕望,文武双全!”

    他拍拍手,身边的金日磾立刻带着人将两卷竹简捧到张越面前。

    “此故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景恒侯,当年留在宫廷的两卷手书”天子郑重的介绍着:“朕命人抄录了一份,特地带来给爱卿看看”

    张越一听,只觉得一股血气从心头涌上脑门。

    霍去病亲笔所书的手书?

    那位不世军神留给世界的遗泽?

    张越感觉自己的手都有些颤抖了。

    无论是在穿越前,还是穿越后,霍去病毋庸置疑是他的偶像。

    此刻,张越甚至感觉,自己的眼前,有一个模糊的身影,正在冲他微笑。

    史书上有关霍去病的记载瞬间浮上心头。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冠军侯的誓言落地有声,千百年也依旧回荡在世间。

    “顾方略何如耳?”骠骑将军面对石渠阁之中的无数藏书,不屑一顾。

    毋庸置疑,霍去病是一位真正的军事家和战略家。

    纵观其用兵、作战,全然超脱了时代,超脱了所谓兵书的局限。

    如今,自己居然能得到他的手稿?

    即使只是抄录的手稿,但张越也只觉得无比的幸福。

    他立刻就长身而拜,道:“陛下降隆恩,臣无以为报,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陛下大恩!”

    天子却是微笑着让金日磾扶起张越,笑着道:“卿辅佐长孙,治理新丰有功,朕寻思着,可能旁的事物,爱卿未必喜欢,就特地让人从藏书里将这两卷书简抄录了,来给爱卿”

    他拍着张越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朕希望将来,卿能如冠军侯一样,为朕,为社稷再立新功!”

    说道这里,他也是悠悠的叹了口气。

    冠军侯,他的冠军侯!

    自从霍去病去世,这二三十年来,他常常做梦梦见他。

    梦见他策马而来,梦见他驰骋在无垠的草原上,梦见他披挂着甲胄,将一面面匈奴人的大蠹丢在北阙城楼下,无数臣民欢呼雀跃。

    梦醒时分,他常常发现自己已然泪流满面。

    如今,国事日益艰难,北方的匈奴,在卫律和李陵的辅佐下,渐渐恢复元气。

    李广利虽然能够稳定局面,但再难取得什么有进展的胜利。

    汉匈战争进入了相持局面。

    这让他迫切的希望,国家再出一个霍去病,为他,为大汉砸碎僵局,就像霍去病当年所做一般。

    在刺杀案后,他就将这个希望寄托到张越身上了。

    道理很简单——以一敌八,还是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张越反杀了全部刺客,活擒三人。

    单单就是这个表现,就已经是猛将了!

第两百六十一节 天子的要求() 
迎着天子进了新丰城,这位天子随便看了看城内的情况,就对张越问道:“朕闻新丰在进行公考?爱卿可与朕说一下公考制度吗?”

    张越立刻答道:“回禀陛下,臣蒙陛下不弃,长孙殿下信任,执掌新丰,受命以来,夙兴夜寐,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恐臣之才疏学浅,以伤陛下圣德、长孙清誉,故辗转反侧,日夜难眠”

    说到这里,张越就悄悄的抬眼,看了看这位天子。

    发现对方神色如常,就知道自己的马屁是拍对了。

    这位陛下啊,别看他今年都已经六十几岁了,但实则很多时候,心性就和孩子一样。

    需要哄着。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打从公孙弘开始,想做事也好,想混日子也罢,想坐稳位置,就得哄好他。

    哄得不好的,直接gg。

    想到这里,张越就继续说道:“幸有长孙,及时提点微臣,使臣知陛下圣意早已明确,于是臣乃钻研陛下于元朔元年冬十一月及元封五年所下圣谕,圣恩如狱,圣德如海,臣殚精竭虑,也仅能揣测些许,便斗胆以臣愚昧所得之圣意意境,以做公考之制,以选乡党之士,非常之才,共襄新丰之事”

    天子听着脸上的笑意越发的浓烈起来,心里面更是舒坦的很。

    一侧的刘进见状,也连忙拜道:“孙儿斗胆,私下揣摩皇祖父大人的圣意,还望皇祖父恕罪!”

    天子立刻让人扶起刘进和张越,笑着道:“进儿与张侍中做的很好!”

    “若天下臣子,皆如进儿、侍中,朕又何必劳苦?”说着他就将视线扫向周围臣子,心里面多多少少有些不满意了。

    在他看来,自己曾经下过无数次诏命,也曾经无数次苦口婆心的劝告和晓瑜天下士大夫、官吏贵族,要他们忠于王事,让他们勤勉政务,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学习和体会自己在诏书里的一片苦心。

    怎么就没有人和长孙、张子重一样,体谅到这些?学会这些?

    群臣被他这么一看,立刻拜道:“臣等死罪,不能明晓陛下圣意!”

    “哼!”天子鼻孔哼了一声,然后对张越道:”张卿继续给朕说一说这公考的制度“

    “诺!”张越恭身一拜。

    于是,就将这新丰公考制度捡了些重点说了一遍。

    天子听着目光灼灼,若有所思。

    这公考制度,其实他在长安就已经得到了派在新丰的宦官和贵族的报告。

    前因后果和细节也都知道一些。

    但经张越详细解释了一遍以后,他才发现,原来这公考里面的弯弯绕还真有些多。

    但无所谓!

    他想了想,问道:“以卿之见,这公考之制,可适合用于社稷选才?”

    自元封以来,汉室国家就选入了人才荒漠。

    不止国无名将,连名臣也是日渐凋零。

    元光、元鼎、元朔之间,那辉煌的盛世,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扩大选才范围和增加选才方式,事实上早已经被提上议程了。

    不过

    自平津献候公孙弘后,国家的离任丞相,都不是什么能有真知灼见的政治家。

    反倒是政客居多。

    这些渣渣,做官的本事一流,做事的能力几乎为零。

    尤其是最近两任丞相,牧丘恬候石庆和现在的葛绎候公孙贺,更是典型的无能!

    没有办法,他只能架空丞相府,别出心裁的在内廷以尚书郎和侍中官们组成了内朝,用亲信和身边人来处理政务。

    但,这终究只是权宜之策。

    内朝也无法真正的取代外朝。

    毕竟,内朝人少官少,能做出决策就很不错了

    执行者依然是外面的文官。

    所以这些年来,他一直在想办法,怎么扩大选才的范围,尽可能的增加国家得到的人才数量。

    旧有的察举制度,却已经难堪这样的重任了。

    毕竟,现在的汉室天下,幅员远迈秦周,几乎达到了有史以来,中国王朝的巅峰。

    仅仅是从帝国的南端走到帝国的北端,恐怕也要一两年。

    国家人口也臻至巅峰!

    要统治和治理如此大的帝国,还是以中央集权为构架的帝国。

    需要的官吏,不是一千两千,也不是一万两万。

    而是数以十万计!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对官吏的渴求,自是日复一日的增加。

    但旧有的察举制度,每年能够供给国家的人才,却是固定的。

    这样的局面,早已经让当今天子很是不爽了。

    他早就想打破这个僵局了。

    新丰的公考,在他看来,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区区一县公考就能吸引上千人参加!

    若是国家举行国家层面的公考呢?

    再拿出地方郡县的高阶官职来作为诱饵呢?

    那岂非可以让全天下的人才,都纷至沓来,纷纷投入大汉帝国的温暖怀抱?

    这才是这位天子对新丰公考异乎寻常关心的地方。

    张越听着,却是心中剧震,连忙拜道:“陛下,臣以为暂时还不必急于将新丰公考之制引入国家”

    “嗯?”天子有些不开心了,不是说好的,你是秉承朕的圣意搞出来的公考吗?

    朕的意志既然可以行于新丰,那就一定能行于天下!

    若非是张越,换一个人,他可能就要龙颜大怒,拖下去咔嚓了。

    张越连忙低头,拜道:“陛下有所不知,公考草创,诸般利弊尚未摸清楚,若贸然用之于天下,臣恐有所遗漏,不若新丰这边试行一段时日,待制度成熟,再引入朝堂也为时不晚”

    若现在就将这个仓促搞出来的制度,作为国家选吏的制度。

    旁的不说,有一个事情是一定的——必然是舞弊成风,而且一片混乱。

    尤为可怕的是,说不定还会闹出大乱子。

    到时候,朝野物议纷纷,这所有的锅就都在张越身上了。

    张越现在这小胳膊小腿的,可担待不起。

    天子却是想了想,也觉得似乎有些道理,就让新丰先试行几年,看看成果再说,于是就止住这个话题,笑着对张越问道:“朕从长安来,还未用早膳,卿可有什么招待?”

    张越一听,那里还不明白这位陛下的意思?立刻道:“请陛下移驾行宫,稍等片刻,臣这就为陛下准备膳食”

    “嗯!”天子微微一笑,非常满意。

    只要能吃到上次那样的美味,这一趟新丰之旅就很值了!

第两百六十二节 从神秘走向科学() 
一个时辰后,张越带着人,将满满一桌子的各色点心,端到了天子面前。

    一个个圆润有泽的饺子,一块块煎得两面焦黄的面饼,再配上十几个热乎乎的锅盔。

    这些就是主食了。

    天子一看,立刻就迫不及待的举起筷子,夹住一只饺子,放进嘴里,那记忆里的美味,复又萦绕上心头,他闭上眼睛,感受着这难得的美味,赞道:“卿所在的食物,真是美味万分让朕流连忘返……”

    他笑着说道:“要不是卿乃国家大臣,身负新丰之重,朕真想将卿留在身边,日日为朕做此美食!”

    这话他还真不是开玩笑的,甚至曾经有过强烈的冲动,想着干脆让张越就待他身边,天天给他做这些美食。

    至于新丰的事情?或者其他事情?

    天下之大,总有人能做的。

    独独这美味佳肴,这让他能爽到灵魂的美食,却只有一个张子重能够做出来。

    可惜啊……

    他不能!

    因为,李少君和神君的教训,让他投鼠忌器。

    想当初,他初遇李少君,立刻惊为天人,恭迎入朝,以为上宾,予取予求。

    可这位安期生的弟子,却不爱宫廷生活,只想着闲云野鹤。

    他固求之才留了下来。

    但也只留了十余年,然后忽然有一天,李少君的家人来报:少君归天了!

    他震惊万分,前去查看,李府上下果然全部戴孝,再开棺验看,却发现棺材里只有一身空荡荡的寿衣,李少君的遗体已经不翼而飞。

    毋庸置疑,在他的解释中,少君正是羽化飞仙了!

    这让他是悔恨万分。

    李少君之后,他找的方士术士,尽是骗子神棍。

    直到,他又遇到了神君。

    神君不要他的钱,也不要他的官。

    只是住在他给神君建的寿宫里,有事没事就爱唠叨。

    但很神奇的是——在遇到神君前,他曾患有重病,几乎卧榻不起,遇神君后不仅仅病好了,而且,神君在那些年他连感冒也很少。

    这使得他对神君更加恭敬。

    可惜,神君也只在寿宫住了几年,然后有一日……不见了。

    只留下了一副衣冠,留在寿宫之中。

    这让他认定了,神君是和李少君一样,羽化登仙了。

    如今,又遇上了一个疑似的可能的对象。

    而且这一位,拿出的食物,

    由不得他不慎重。

    万一,这一个也羽化登仙,跑掉了咋办?

    所以,只能是先试探试探。

    张越听着,却是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拜道:“陛下,臣的厨艺只能说一般,这些美食的做法,皆梦中白头翁所授,而麦粉则是臣家自种的麦种……”

    说着,张越就顿首拜道:“望陛下明察之……”

    张越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找这么个借口来解释自己的麦种来源和饺子等食物的做法来源。

    天子听着,却是目光灼灼的看着张越。

    张越的这个解释,他是半信半疑的。

    信的是饺子等物的做法,在他看来,张越是不会在这个地方撒谎的。

    且他也相信,自己的祖宗高帝,早已是天神的。

    不然,怎么解释王太后生他时的那些异状?

    且高帝的伟大正确,毋庸置疑。

    要知道,这位汉家的开国天子,那可是曾经做过立天帝的伟业的(战国时代本只有四位天帝,到汉才变成五帝,这增加的一位就是黑帝,据说是刘邦命人用自己的容貌塑成黑帝的神像)。

    但,那麦子是自己种的?

    呵呵……

    他可是查过,这张子重去甘泉宫前,分明没有回过南陵。

    而到这新丰来上任的时候,也没有回去过。

    既是如此,那他就一定在这个事情上面撒谎了。

    “或许是有难言之隐?”天子在心里想着。

    张越一看着架势,就知道,这位陛下大约有所疑虑。

    但他能有什么办法?

    难道告诉这位陛下:臣头中有秘境,可产麦稻。

    那恐怕这位陛下不杀他的头来取秘境,也会有无数疯子来干这个事情。

    他还没有傻到这个地步!

    只能是硬着头皮,拜道:“陛下明鉴,臣正打算在这新丰,推广臣家的麦种,以惠百姓……”

    “哦……”天子一听,就来了兴趣,问道:“可是都能如此好吃?”

    若是这样,那自己以后不就可以天天吃了?

    张越连忙拜道:“回禀陛下,臣自家所种的麦子,乃是选择最好的土地,亲自栽培,细心照料,一岁仅种数亩,故其口感细腻,回味悠长,若是大规模栽种,臣以为或许口感会稍稍次之……”

    “不过,其产量却可以倍于它麦!”张越说到这里,就拍着胸膛做着保证。

    但天子的注意力却完全不在这里。

    亩产倍增?

    好吧,若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