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梁学派之中,则是一片哀鸿遍野。
长孙本来都已经倾向大家了。
奈何出了个张子重!
“这个张蚩尤!”就连远在雍县的江升听闻了这个事情后,也是又笑又气。
江升明白,若再让那个张蚩尤这么嚣张得意下去,谷梁学派未来堪忧啊!
特别是,江升已经有所耳闻。
最近,太学的董越已经在准备在明年当今天子登基御极四十七周年的那一日,将他和其他公羊学大佬重新整理和编纂后的春秋二十八义敬献天子,作为贺礼。
而,那本书里的一些内容,现在也已经流传出来了。
江升看过之后,只觉得头皮发麻,心惊胆战。
盖因为,这一次公羊学派是真的有了属于他们的经义!
本来,谷梁学派就打不过他们,被碾压的体无完肤。
现在,这帮大老粗再有了经义在手,这游戏怎么玩?
只是沉吟片刻,江升就明白,谷梁学派必须拿出真正的人才来与公羊学派竞争了。
但他门下的门徒,这些年跟着他在储君身边是吃香喝辣,嘴炮功夫倒是练得炉火纯青,但实际的能力,却已经无限接近于零。
没有办法,江升只好写信去河间,求助于谷梁学派的盟友,儒家巨头,毛诗派的博士毛苌。
希望这位老大人能够派遣他门下的得意门生来长安助谷梁一臂之力!
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江升听说,那个张蚩尤曾经想要拜这位毛先生为师,结果被残忍拒绝。
在江升想来,毛先生也应该不会想看到,自己曾经的弃徒,却混的如此风光吧?
当然,谷梁学派,也并不是真的没人了。
事实上,谷梁学派能发展至今,也不是全然靠嘴炮的。
手里面没有几个能打的大将,光凭嘴炮?
谷梁怎么可能有今天的声势?
但问题再于,那几位能打的大将,都不是他的门徒。
这就尴尬了。
若从关东叫来一个其他巨头的弟子,打败了那个张子重。
这好处肯定落不到他这一系手里。
甚至很可能,那个胜利者会将长孙连带储君,全部拐走。
那他江升岂非就是给他人做嫁衣了?
这种傻事,他才不会干呢!
第两百五十六节 开源(1)()
延和元年夏六月辛未(二十二)。
在越野负重测试后的第三日,新丰公考的面试程序正式开始。
站在官衙正厅,张越低头看着手里头的所有参与面试的士子的档案资料。
经过笔试、越野负重筛选后,能够进入面试程序的人,依然有些多。
足足有差不多六百人!
而新丰县实际需要补充的官吏,哪怕算上乡亭的缺口,最多也不过一百人!
纵然算上军训可能的淘汰人数,面试最多也只能要一百五十人左右。
再多,以新丰的百姓可能就要承担不起了。
毕竟,汉室制度,地方官特别是基层官吏的俸禄,实际上是摊入刍稿税和算赋里的。
换言之,地方官吏的俸禄是老百姓在负担。
虽然汉禄实际上低微的很。
张越算过一笔账,新丰官吏(不包括没有编制的临时工)平均月俸大约六百钱,新增一百个官吏,等于每月需要多支出六万钱。
平摊到新丰一万一千户百姓身上,他们每月需要增加至少五钱的负担,一年下来就是六十钱!
别小看这六十钱。
当今天子当年下诏加征口赋,命令百姓从七岁开始就要缴纳,一人一年二十钱,又加马口钱三钱,合二十三钱。
看上去似乎很轻微,但却立刻就加快了百姓的破产速度。
因为对于底层的农民来说,别说二十三钱,哪怕只是一钱的负担增加,也可能迅速压垮一个家庭,摧毁一个男人对于未来的全部计划和期望。
因为,在事实上来说,百姓在土地上的收入,根本就不足以让其养家糊口。
即使是一个拥有一百亩土地的自耕农阶级,按照最理想的情况来算,也是如此。
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可能这有些难以理解。
但其实只要回想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家庭,大抵就能知道缘故。
纵然在那个时代,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也不是土地,而是外出打零工和帮佣。
土地产出的粮食,除了交税、交公粮,剩下的就是自用,作为口粮。
那时候,一个孩子一年学费最多两百来块,但却依然有很多家庭在开学季到处借钱。
连后世的农村都是如此。
西元前的农民,没有太多打零工的机会,帮佣的价钱也很低。
在事实上来说,一个农民家庭,一年的大部分收入所得,都是妻子带着儿女,辛苦养蚕织丝,割草伐薪所得的金钱。
所以,在汉代妇女地位很高。
至少高于任何一个封建王朝。
汉室女性拥有财产的继承权,并享有一定程度的婚姻自主权。
著名的故事,文君夜奔,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卓文君勇敢的为了爱情,与司马相如私奔,然后两人就幸福的在一起了
其父卓王孙,纵然家财万贯,奴仆数千,也只能徒呼奈何。
虽然这只是个例,但却也说明了,在汉代女性的地位,其实很高。
而且,社会阶层越高,地位和权力越大。
你像老刘家,就出了无数哪怕放在后世也堪称女权领袖的公主们。
但普通的农民家庭,养蚕织丝,种桑植麻,所得又有多少呢?
最多不超过四千钱!
这是张越和刘进在枌榆社和新丰乡考察的时候,所得知的最高收入——那个农民的妻子,养蚕织布之余,还非常有计划的养了鸡鸭,还在家门口挖了个小池塘,养着鱼虾。
就算他妻子如此的能干,一年变卖丝帛、鸡蛋鸭蛋、鱼虾所得,也就四千钱。
正是因为有一个如此能干的妻子,这户人家的小日子,过的还算可以。
但也就仅仅可以温饱而已。
若现在陡然增加每户六十钱的负担,张越怀疑,明年新丰的乡亭,肯定要出现一大波破产的农民。
所以,张越最近一直在想办法,找借口,打算将未来新丰官吏,包括斗食的胥吏们的俸禄,从商税,特别是工商税里支出。
借着刘进当幌子,玩一个偷龙转凤。
但终究现在这个计划还没有实行,且,哪怕实现了这个计划,现在的新丰工商业的税收收入,也承担不起如此大的一个官僚系统的运转。
所以,这官吏的规模,必须限制。
“当家难啊”张越叹了口气,看着手里的名单,心情有些惆怅。
在目前来说,以当前新丰的财政收入和百姓负担,显然是养不起庞大的官僚体系的。
但他的计划,却要求他必须拥有一个庞大的官僚系统来实施。
“尽量想办法开源吧!”张越托着腮帮子想着。
暂时来说,他还不需要去为这些柴米油盐酱醋茶发愁。
因为,县衙的官仓里,现在存着足足三千金的财富。
未来还将迎来一笔八千万钱的巨款!
在短时间来看,新丰的财政还是很宽裕的。
足够他大兴土木,广增官吏了。
只是,坐吃山空,迟早要完。
他必须要想办法,搞一个赚钱的产业!
微微闭上眼睛,脑子里,能赚钱的法子,张越有无数。
像什么玻璃啊肥皂啊花露水啊甚至驱蚊的蚊香啊,拿出来都可以赚钱。
但问题是——没有工匠,更没有技术积累。
想要从无到有,搞出这些产业,并盈利,没有个三五年想都别想。
而他现在就缺时间。
“什么东西来钱最快,又不需要什么技术积累呢?”张越在心里思虑着,大脑全力开动,检索着回溯的所有关键字。
忽然,一个词语定格在脑海之中。
然后,无数相关网页、新闻报道以及历史记述浮现。
“就是你了!”张越笑了起来。
他提起笔,在案几上的竹简上写下一个词:大豆!
然后,他就嘿嘿嘿的笑了起来。
在这个西元前的技术荒漠时代,大豆的处境,无比的尴尬。
首先,所有的豆类,包括绿豆、红豆在内,都是如此。
因为烹饪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的落伍,豆类的口感极差,而且容易胀肚子,引发便秘。
人们对它们可谓是避之不及。
哪怕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让大豆终于得到了发展和利用。
但,刘安是谁啊?
当今天子钦定的逆贼!
逆贼发明的豆腐,自然不会得到官府推广。
至于豆类的另外一种应用——榨油。
更是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去尝试。
而油脂,既是日用品,也是消费品,更是奢侈商品。
第两百五十七节 开源(2)()
张越正傻笑着,冷不丁刘进带着人走了进来,见了张越的模样,问道:“爱卿有何喜事?”
“发财的事情”张越看着刘进笑的更开心了,本来他还想去找刘进,现在他自己上门来了,这却是省了许多功夫,他悄咪咪的拉着刘进,走到一旁,低声问道:“殿下可知,如今关中官仓有多少大豆储备?”
刘进茫然无知的摇摇头。
汉室官府收购大豆,由来已久。
这是因为,自战国以来,百姓会选择在休耕的土地上种植大豆,以达到肥田的效果。
这是劳动人民在无数次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在地力枯竭的土地上,种植豆类,可以加快地力的恢复。
于是,在北方每年都会有大量大豆产品出产。
但,百姓一般又不吃豆子。
所以,中央就以极低的价钱进行收购,然后将这些豆子拿来当饲料。
豆类最大的用途也只是拿来当饲料。
至于食用?
除非饥荒时代,百姓别无选择,不然没有人会去吃豆子,给自己找不痛快。
于是,汉室官仓里常年囤积着大量的大豆。
张越就曾在兰台的档案里看到过,仅仅是在雒阳的敖仓,就起码有一百万石的大豆躺在官仓里发霉。
仓储的官吏,也就是接到要调运大豆的命令的时候,才会将这些东西拖出去晒晒太阳。
而在关中,大豆储备更多!
仅仅是在长安附近的细柳仓和籍田仓里,就起码有五六十万石的大豆。
“最少有一百万石!”张越兴奋的搓着手告诉刘进。
“豆一石,官府平贾多少钱?”张越压低声音问道。
刘进继续摇头,他也就是最近两个月才开始关心市面上的主要粮食物价。
至于大豆?一般市集根本都没得卖!
因为豆类基本是饲料的原料。
张越却是心里有数,他稍稍加高了声调:“一石不过二十五钱”
说到这里,张越甚至忍不住舔了舔舌头。
汉制一石四钧,一钧三十斤,合一百二十斤,约合后世三十公斤。
换而言之,每公斤大豆的价格,约为零点八钱。
等于说,一公斤大豆只值最多三克纯铜。(汉制一斤十六两,一两二十四铢,一枚五铢钱最多重4。5克,而铸钱含有大量杂质)
还能有比这个更便宜的大豆价格了吗?
“臣想请殿下行文少府卿和大司农,看看能不能以优惠价格卖一批大豆给新丰”张越搓着手道:“不多,先来个十万石足矣!”
跟国家机构打交道,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赊欠。
十万石大豆,其实也就最多两百五十万钱。
张越当然拿得出这笔钱,但问题在于,既然可以赊欠,为何要给钱?
大司农和少府卿,想必也不会在乎,这区区十万石大豆。
如此一来,等于原料投入的资本为零。
剩下的就只需要拿个个十几二十万钱出来,请工匠造一个榨油工坊。
再雇点工人就可以开工。
榨油业没什么技术含量,后世有个纪录片叫舌尖上的中国,其中某一集里就出现过古老的榨油工坊的画面。
而豆油只要榨出来,就是流动的黄金。
十万石大豆,榨个万石豆油,应该不是问题。
现在市面上的油脂,最便宜的恐怕也要上千钱一石,稍微质量好点,一斤都能卖几十钱。
等于说,新丰官营产业,立刻就能得到一笔稳定的客观收入。
最起码,拿来发官吏俸禄、福利绰绰有余!
刘进听着,虽然不懂张越的目的,但还是点头道:“孤等下就让人行文去少府卿和大司农”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更非是什么麻烦事情。
“对了,张卿”刘进忽然想了起来自己此来的目的,对张越问道:“卿怎么不去面试那边看看?”
自从前日越野负重测试之后,刘进的名声,在关中一炮打响。
无数士大夫文人,纷纷歌颂。
连他父亲也派人从雍县过来,表彰了他的行为,祖父大人更是下令赏赐了他丝帛一百匹,美人十个。
大汉天子的意思很明显了——孙子呀,你快点给朕多生几个曾孙吧!
刘进尝到了甜头,当然十分关心和抓紧这公考面试的事情了。
今天早上天还没有亮,他就爬起来,在行宫里走来走去了。
面试一开始,他就蹲在了官衙里,观察着面试的情况。
结果,他在那边忙了半天,愕然发现,作为新丰的长官,张越却宅在县衙里不知道在干嘛。
他这才跑来看看。
却没有想到,张越在县衙里宅着傻笑。
“臣就不必去了”张越摆摆手,道:“所谓面试,其实就是臣让下面的官吏,自己挑选自己的属下的机会”
“嗯?”刘进点点头,这个他倒是早就听张越说过了。
这次面试,挑选的官吏,基本上是给胡建、陈万年和桑钧,填补之前那些挂印而去的空位,顺便稍微加强各机构的力量。
这当然的要这三个人亲自甄别和选择。
他们挑剩下的才会分流到下面的乡亭,去给太学生们打下手。
只是
“张卿就不需要选几个人吗?”刘进问道。
“臣当然会去选”张越笑了笑,道:“不过臣自问有一定的看人眼光,所以这倒不急”
只要面试结束,所有人被集合到一起军训,不出一天,张越就能将所有人的底细摸清楚,没办法空间的金手指就是这么给力。
可以让他将所有人的名字、籍贯、爱好、性格和为人统统固化在脑子里。
随心所欲,可以随时调阅。
张越甚至打算,在脑子里建一个人事档案馆一类的事务。
如此,就可以将全县上下,所有官吏的信息和记录,全部归档。
就像后世的电脑一般,想看谁的信息,心念一动就能调阅。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认错了人,记错了事情。
刘进闻言却是一楞,他想起来了,张越确实似乎有着如同鬼神一般的看人能力。
到现在为止,他所选择的所有官吏,全部都是人才!
就连那个刘进曾经有些不屑的老油条陈万年,现在也已经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
新丰县县衙这些日子来能保持稳定,高效的运作,与陈万年的手腕是分不开的。
第两百五十八节 天子来了(1)()
张越正和刘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