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
“我和你一起去。”胤祚道。
“啊?”阿依慕没反应过来。
胤祚夹了个小肉丸,塞到阿依慕微张的小口中,道:“快点吃,吃完我们就上路!”
第二日清晨。
胤祚和阿依慕出现在火器厂前。
赤兔死在了朝鲜战场,胤祚的坐骑换成了一匹普通的军马,与骊龙相比,脚力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但好在齐齐哈尔大肆修路,官道极为平整,胤祚纵马狂奔,也勉强跟的上骊龙小跑的身影。
火器厂位于碾子山中,本是三面环山的一座小城。
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加上火药紧缺,又招募了大量的火药匠人,火器厂的规模也是一扩再扩。加上梅文鼎发展大学,又划走了一大片地。
使得火器厂已经沿着山势向碾子山上发展。
碾子山以前出产汉白玉,即使废弃了,石山上也是一片洁白。
在入口的角度看,火器厂像是脚跟踏在地面,脚掌踩在云端,很具有视觉美感。
火器厂内,出来一群紧张兮兮的官吏,为首的是个尤其紧张的小姑娘,一行人走到胤祚身前参拜。
胤祚让他们免礼,并问:“戴大匠和古大匠呢?”
那小姑娘哭丧着脸跪下道:“家家父正和古大匠忙于神威三火炮的研制,未能迎接王爷大架,还望王爷恕罪。”
“你是戴言吧?忙于研究,这是好事,不必请罪,快快起身吧。”
戴言顿时心情好转,从地上起身。
胤祚好奇的道:“神威三和神威二有何异同?”
戴言道:“家父说神威二在火炮威力上已趋近完美,只是清理炮膛太过复杂,使得射击间隔过长,梅先生计算出了新的膛线角度,家父正在试制。”
胤祚点点头道:“梅先生呢?他最近在忙什么?”
“梅先生自然是在学院啦。”戴言说着,指向身后碾子山顶的一个白塔,“王爷看到那座白塔了吗?那是梅先生建的观星塔,那下面就是火器厂学院。”
胤祚手搭凉棚,向山顶望去,果然看到在火器厂正上,一座白塔巍然耸立,这白塔就地取材,通体用近似汉白玉的白石制成。
白塔与佛塔不同,具有明显的西方风格,显然是梅文鼎与传教士们联手设计的,远远望去,圣洁无比。
胤祚看向陡峭的碾子山道:“爬上山顶,要好久吧。”
“一共两千两百二十二级台阶。”戴言道,“要爬一整天呢。”
胤祚放下手道:“带我去看看书院吧。”
许久后,众人来到书院中。
让胤祚松了口气的是,梅文鼎没有丧心病狂的将书院也建在山顶上。
书院正门在碾子山的山脚,一直延伸到了半山腰,占地颇大,有不少房屋。
胤祚到时,不少学生还在书院中学习。
梅文鼎听到消息,从白塔上赶了下来,胡须发白的梅文鼎一口气下一千多级台阶,竟连大气都没怎么喘,让胤祚颇为敬佩。
在梅文鼎的引路下,胤祚和阿依慕看到了坐在课堂中的弘历,他正仔细的聆听老师授课。
“这是俄语课。”梅文鼎道,“这门语言不好发音,越早学掌握的越快,世子的成绩在全年纪也是名列前茅的。”
阿依慕透过窗户看自己的儿子。
胤祚则问梅文鼎道:“学院的学制是怎样的?”
“老夫遵照王爷吩咐,仿照英吉利牛津大学,加以演化,形成本学院学制,生员为五到十五岁的孩子,因学员基础不同,所以学制不同,最长学制为七年,最短为四年。前三年主要教授一些基础的学问,后四年采用学分制,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进行教学。”
胤祚点点头道:“七年吗?倒是像霍格沃兹。”
“敢问王爷,霍格沃兹也是泰西人的大学吗?”
“额,是的,只不过和一般大学教授的东西不同。”胤祚如实道。
“泰西人虽然学问粗鄙,但教授之道自有一套体系,暗合因材施教,倒也有些可取之处。”
“现在都开设什么专业课程了?”胤祚又问。
“除经史子集之外,主要是各国俚语,天文地理数算,琴棋书画,外加骑射武功等。”
梅文鼎说着,指了指山下一处空地。
约十几亩的场地被篱笆围了起来,中间竖起靶子,周边遍布兵器架,不少人正在其中骑马射箭,或是磨练武艺。
“那里便是学院校场。”梅文鼎道。
胤祚看了许久,道:“考试制度也别忘了。”
梅文鼎坦然一笑道:“王爷,论及考试,该是洋人向我们学。”
胤祚哈哈笑道:“甚是有理。”
与梅文鼎就书院闲聊许久之后,胤祚突然意识到自己遗漏了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对了,梅先生,书院的名字叫什么?”
梅文鼎一拱手道:“请王爷赐名!”
胤祚一想也是,书院是自己筹办的,梅文鼎自然不敢窃取起名之功劳。
“那就叫清华吧。”胤祚一拍脑袋道。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梅文鼎品味道,“这乃是东晋谢公游西池之句,只是此处无水也无木,且原句略有悲戚之情,不知作书院名当为何解?”
胤祚一愣,想了想,好像梅文鼎说的的还真的有些道理。
“湛”字意指沉没,原句意为水木之美景消失,整首诗的思想又偏向老庄的避世之说,故后世提及清华二字,多意为“水木清华”,将消极字眼去掉。
胤祚听了太久的清华二字,不自觉的就觉得是个好名字,细细想来,确实有些文不对题。
不过,既然是王爷,书院名字这点小事还起不好,实在太没面子了,于是当下拍板道:“我取水木清华之意,指学子们蓬勃向上之态,就这么定了。”
梅文鼎很识相的道:“王爷去一字,而改全诗意,大才也,老朽佩服。”
胤祚赶紧转移话题道:“其实,我这次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你们帮忙。”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纸团。
第四百七十七章 蒸汽机研制小组()
第二天一早,结束了炮击试验的戴大匠、古大匠一同来到书院。
一进门便看到梅文鼎正坐在桌边皱眉苦思。
“王爷呢?”古大匠问道。
“许是还未起身吧。”戴梓道,他还是了解胤祚脾气的。
古大匠不以为意,走到桌前,看向那张纸,纸是上好的宣纸,只是被人揉的皱皱巴巴,纸上绘制着奇怪的图形,像是一种新型的厨具。
“这是何物?”古大匠问道。
梅文鼎揉了揉眼睛道:“是一种动力装置,王爷将之命名为蒸汽机。”
戴梓闻言来了兴趣,也围过去看了起来。
“神威三试射如何?”梅文鼎随口问道。
“速度和射程都未有提升,恐怕还要在改进。”戴梓脸色阴郁。
门外,胤祚走了进来,打招呼道:“古大匠、戴大匠、梅先生。”
随着胤祚进来的还有五个洋人传教士。
三人起身给胤祚见礼。
“我给诸位引荐下,这五位都是基督教会的,水利、机械、数学等各有所长,由他们来配合蒸汽机的研发工作。”
五个传教士抚胸行礼。
戴梓问道:“王爷,蒸汽也可作为动力吗?”
胤祚大言不惭的赞许的道:“看来戴大匠已经懂了我的图纸了。”
戴梓面皮一紧,道:“略懂,略懂。”
胤祚道:“诸位见过茶壶盖被蒸汽顶飞吗?蒸汽有移动茶壶盖的力量,自然可以作为一种动力,只是这蒸汽机原理简单,要想能制作成成熟的动力机械,还要几位努力。”
戴梓面泛难色,说道:“王爷,老朽火器所学套用道这种机械制作上,实有些为难,老朽只能尽力而为。”
古大匠也道:“王爷,依在下之见,这个蒸汽机既要像高炉一样保持炉温,又要像炮管一样保持气密性,难度非比寻常,恐怕……”
胤祚安慰道:“三位不必太过忧心,蒸汽机发明极难,不必急于一时。”
之后,又说了许多安慰的话,三人才定下心来。
胤祚将自己对蒸汽机的浅薄见解全都说了出来,剩下的就要靠这些大清顶尖的科学巨匠研究了。
当然,作为胤祚的一贯作风,末了还不忘加上一句“银子管够”,才安然离去。
拜别蒸汽机研究小组之后,去了清华书院的学堂。
路上看到山门匾额已在拆卸,重新挂上,胤祚对书院的效率十分满意。
胤祚走到弘历所在的班级,阿依慕正站在窗口,往里看,见胤祚来了,给他福身见礼。
胤祚搂着她的肩膀道:“上什么课呢?”
阿依慕脸色微红,从胤祚臂弯中划开,轻声道:“叫孩子看见不好。”站开两步后又道:“上地理课呢,正讲关外的地形。”
胤祚也从窗户中往里看去,一个学堂中约有三十人,每人一张桌子,专心致志的听课。
弘历坐在教室中间,他周围还有两个胤祚的熟悉面孔,分别是梅瑴成和戴言。
“他俩和弘历一班?”胤祚诧异的道。
阿依慕得意的道:“那是,我儿子可是神童,一入学就是四年级,和大孩子一起上课。”
胤祚微笑不语。
“据先生讲,弘历入学考试,就是头榜头名,开学到现在,大大小小考试,无不头名呢。”阿依慕继续道。
胤祚分外欣慰,提议道:“过几天十五,学院休沐,咱们去山上打猎吧。”
阿依慕白他一眼道:“说是打猎,还不是白羽和黑羽忙活?”
胤祚看看左右无人,在阿依慕屁股上轻拍一下道:“不得放肆。”
阿依慕撅起嘴,揉着屁股道:“弘历休沐时还要去宫里的先生那里听课的。”
“什么?”胤祚皱起眉头道,“会不会课业太重了?”
“跟其他皇孙比已经很轻了!”阿依慕不瞒的道,“张师傅总说玉不琢,不成器,小马崽要多跑才能展开筋骨,弘历虽然聪慧,但也不但太过溺爱放纵了。”
许是声音大了些,引的教室内的学生纷纷侧目,讲台上的老先生不认识胤祚,朗声道:“堂外何人啊?”
胤祚瞪了阿依慕一样,连连作揖赔罪,然后拉着阿依慕离学堂远了些,二人就在书院中随意走动。
“张师傅是谁?”胤祚问道,“是宫里教功夫的张侍卫吗?”
阿依慕鄙夷的道:“不是他,是张英,以前也是朝廷大官来着,因年纪大了想致仕,被皇上调来,教导弘历读书。张师傅可是个有学问的大儒,为人又开明,换成一般有学问的人,是不会同意弘历来学院读书的,但张师傅说弘历聪慧,只要学问不落下,杂学学些也无妨,弘历这才能到书院来。”
胤祚喃喃道:“张英?这名字似乎有些熟悉?莫非此人家里有什么名人吗?”
“张师傅就是张家官职最大的了,还能有什么名人。哦!”阿依慕眼睛一眯,一股淡淡的醋意涌现,“夫君,是不是想张玉贞姐姐了?你是王爷,姐姐是王妃,想想还真是巧呢。”
胤祚调笑道:“是啊,恰好你还叫她姐姐,莫非是大小都排好了?”
阿依慕恼羞成怒,正要用小拳拳报复。
恰好,一个小吏慌慌张张走到近前,看到这一幕,直接呆在原地。
阿依慕收回拳头,脸色绯红,却还不耀武扬威的看胤祚一眼。
过了好久,小吏才跪下身来,磕头不停道:“王爷,小的该死,小的什么也没看见……”
胤祚笑骂:“行了,起来吧,何事慌慌张张的?”
那小吏从地上起身道:“王爷,齐齐哈尔连夜传来消息,来了一批洋人,希望觐见殿下。”
“哦?”胤祚来了兴趣,追问道,“是哪里的人?见我做什么?”
小吏道:“这小的就不知了,只是为首的一个洋人姓乔命纳森,身份也非同一般,指名要见王爷。”
胤祚淡淡道:“知道了,去给我备马,即刻回齐齐哈尔。”
阿依慕恶作剧得逞般的笑道:“看来王爷打猎的愿望是告吹了。”
胤祚笑道:“十九。”
阿依慕脸色又是一红,瞪着胤祚不说话了。
第四百七十八章 木乃伊()
齐齐哈尔城,依旧人来人往。
十几个个金发碧眼的洋人走入城中,吃惊的望着周围。
“我们难道又回到了北京吗?”
说话的名叫乔纳森·戈达德,是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同时也是大英帝国首屈一指的医生。
他一生行医无数,总是能将生命从死神的镰刀前夺下,他医学生涯的最高峰出现在前不久,英王威廉三世的亲属安妮公主莫名发热,食欲不振,数次昏迷,无数名医看了也未见成效。
最终,绝望的国王,派人找到了乔纳森,经过他半个月的治疗,公主就略见好转,三个月后就恢复如初。
威廉三世大喜,赐予乔纳森男爵的封号,并赐予他皇家学会院士的身份。
此次事情,也让乔纳森在整个欧洲名气大涨,甚至成为了整个欧洲医学界的泰斗。
但就在那之后不久,乔纳森在一次医疗中,未能挽救病人性命。
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根本无法伤及他的名号,但乔纳森却对外宣称万分自责,恰好此时一群来自大清的传教士归国,大肆宣扬了大清的文明富庶,乔纳森便踏上了前往大清的船,借此来一场长途旅行。
顺便来神秘的东方,看看东方医学有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随行的十几人中,绝大部分都是他的仆人和骑士。
哈雷道:“不,我的大人,这里是齐齐哈尔,是大清北边的明珠,与北京城已相隔很远了。”
埃德蒙多·哈雷,是牡鹿号的船长,正是这艘船带着众人来到东方的大清。
“嘿,那个肮脏的人在做什么?他会让大清人瞧不起我们的。”乔纳森指着一个老头道。
这个老头也是随他们来大清的英国人,只是因为性格古怪,少与人来往,乔纳森本来当他只是一个寻常的同行者,没想到进入城中之后,这个老头就趴在街边,把头探进下水道中,看起来如肮脏的老鼠一般。
刚到大清时,清人因为他们的体味,对他们投以的异样目光,让乔纳森很是耿耿于怀。即便他们忍痛清洗了身体,乔纳森还是很注意自己一行人的形象。
必将他是大英帝国的男爵,尊严不容别人轻易践踏。
随着乔纳森一声令下,两个便装的骑士就过去将老头架了起来。
“真倒霉。”乔纳森嘀咕道,“哈雷先生,你的船上怎么会有这种流浪汉?”
哈雷微笑道:“胡克先生也是买了票的,足足二十枚西班牙银币,因为他邋遢的打扮,我又让他多付了三枚银币才上船。”
乔纳森道:“很有趣,一个拿的出二十多枚银币的人,却不能打扮的得体一些。”
话题到此终止。
看着周围干净的街道,哈雷赞叹道:“像大清所有的城市一样,齐齐哈尔也是如此干净整洁。这个季节,大雪融化,恐怕伦敦街头又是一通屎尿横流了。”
有人惊呼道:“这里比别的城市都要繁华许多,快看,那些人身上穿的棉布,这是我见过最好的。”
还有人道:“你们快闻这个味道,好像是鸡肉的香味,天啊,东方人怎么会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