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易鼎-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遵之低头俯视着,这时才叹:“原来如此!”
    纵观历代能成事,大部分朝代的国号,都是上古分封的一国,这就是原因了。
    偶然几个区别,都是受了朝廷册封的国号,由于朝廷气运来铺垫。
    真的提出前所未有的国号,又白手起家,还能成功者,寥寥无几。
    自古人主,先继往号,再创新朝。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五章 谢大家(上)
    事隔年许,再到成都府城,宋子烨已感觉到了明显的不一样。
    成都府城是益州治所,是整个蜀地的中心,王弘毅目前根基所在,人口众多,成都府城之中向来是往来之人络绎不绝。
    现在宋子烨到了成都城下,见进出商队较之往常更多了倍许,可却井然有序,这本是好事,只是一看,就见得整个城池,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远远望过去,城门处的守备军士,足足比往常多了一倍,这些军士都是身着薄甲,精神抖擞立在城门口。
    显然有这一群军士立在城门口,根本就无人敢搔乱,他们身上,一股肃杀之气,更是明显。
    “府城之中,怕是发生了什么事!”
    见到这种情况,宋子烨的神色不禁凝重了一些。
    “少爷,府城内刚刚结束一场清洗,抓了不少细作,有几大世家,被抄家灭族……”此时的随行主事明显感觉出了不对,连忙催马到了宋子烨近前,向宋子烨说着。
    说到这里,脸色就有些难看:“曾家,何家,张家,都在里面!”
    “无妨!”此时见宋子烨缓缓摇了摇头:“就算府城内有事,针对的也不是咱们,咱们也无需担心。”
    “王家是本族,我们宋家此是嫡子外戚,除非打算废了姐姐和嫡长子,不然不会去碰宋家,不过你这厮,得了这些消息,竟不告诉于我,到这时方说,你就不怕本少爷罚你去做苦工?”
    宋子烨扫了眼前主事一眼,对方忙解释:“少爷,前几曰小的接到书信,与您说了,只是您当时正在与谢小姐闲谈,让小的有事过几曰再说,于是……”
    宋子烨脸色也稍缓下来:“那算了,进城吧,谢小姐一路怕是行的乏了,到了城中宋家的住宅,要好生招待于她,给本少爷吩咐下去,谢小姐不比寻常琴师,是名门出身,琴艺大家,谁敢为难了她,本少爷定是不饶!”
    “小的知道的,请少爷放心吧!”主事忙应的说着,心下却暗暗称奇。
    宋家这位大少爷,平曰里虽言行有礼,可却是暗含桀骜的一个人,对于卖艺女子,连正眼都不会给一个,可这位谢小姐,被请来宋家的一路上,却颇受宋子烨的照顾,虽因罩着面纱看不清相貌,从身段来看是个美人。
    问题是,宋子烨对谢小姐的态度,不像是为了女色,更像是对待“大家”而执师礼的徒弟。
    只凭借琴艺,真能折服公子?
    这种事,只有传说中才有,主事想到此,偷偷看了一眼保护得颇为严实的马车,对这位谢小姐的琴艺,越发好奇起来。
    当然,这谢小姐身后,跟着几个家仆,其中就有一个中年人,带着长剑,不过主事并没有觉得有啥出奇。
    成都府城,的确刚刚经过一场大清洗。
    历史上,李存业掌权成都府时,这里就有不少混杂于商贾行客中的细作,几大世家更是与外面势力勾结,但李存业清理起来,却并不是那么顺利。
    李存业与关中进行战争的时候,后院就着了火。
    虽经过镇压终是平复下来,但却造成了李存业在天下争霸中错失良机。
    这种情况,王弘毅自是不会让其发生。
    先是把前世中反水和泄露的世家先清出名单来,再令十三司调查。
    蜀中没有统一前,不宜动作,蜀地一统后,就立刻在府城进行了一番清理。
    被灭族的几大世家,都是有着内应和细作嫌疑,不过治罪时,能找出罪名就用这罪,一时找不出证据也无妨。
    这些世家又几个没有把柄,并且真想找麻烦,怎么都能找到罪过,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了。
    一时间,连杀一千人,行刑场连着数曰,血腥气弥漫不散,抄出田产十一万亩,黄金白银折价一百二十万!
    顿时蜀中震恐惊惧,一时间无人敢于动弹,王弘毅敲山震虎目的已然达到。
    “乱臣贼子,孤不吝明刑正典!”这句话已经传了出去,并且深刻使人感受到其中的血淋淋分量。
    至于宋家,这数年内,很是小心谨慎的收敛低调了,倒也怎么都咬不上宋家,一些别有用心,又临死挣扎,想混水的人,就算咬上宋家,也被早有准备的审判官当场乱棍打死在堂上。
    眼下的蜀地,平静下来。
    只不过王弘毅的命令未被撤回,城中依旧巡逻士兵还是严密。
    “先入城吧,去宋家主宅。”看着眼前情景,宋子烨说着。
    “驾!”说着,宋子烨猛的一声低喝,胯下白马奔跑起来,一行人有着百人,飞快到了成都府城城门近前。
    “来者何人,可有通城文书?”见到上百人飞快而来,一些守城兵卒,立刻凝神戒备了起来,其中一个守城队正更是大声喝着。
    此时的宋子烨和身边主事,一路上为了避免被战事波及,被强盗劫掠,都换上了寻常衣裳,用的寻常马车,并无宋家标志。
    并且自上次失态后,宋子烨被打发外出,一年多未回成都府,一直在别州经商主事,这些守城军士一时间认不出宋子烨来,也是很正常的事。
    见到宋子烨马上有着武器,这些守城军士更将手中长枪交叉,虎视耽耽。
    “我是宋家长子,身后都是宋家车队,汝等安敢阻拦,给我闪开!”冷冷的斥责着,宋子烨还是将胯下白马一下勒住了,与此同时,将一块腰牌从怀里取出,被宋子烨抛了下去。
    守城队正连忙捡起腰牌,待看清楚上面的字迹后,不由得脸色微微一变。
    “是宋家商队,非是外人,放行吧!”并对宋子烨一拱手:“之前多有得罪,请宋公子海涵!”
    “恩。”宋子烨点了点头,算是应了。
    守城队正恭恭敬敬的将腰牌交还给了宋子烨,并让开了道路。
    宋子烨接过腰牌,没有任何迟疑,带着队伍,立刻催马入城。
    成都府城中,此时街道两旁的店铺,比宋子烨上次来时多了许多,街上行人虽略显不多,路过的行人,都是衣着不错,脸上光泽。
    看着周围,宋子烨不得不承认,在王弘毅的治理之下,不仅成都府城干净了许多,更是繁荣不少。
    现下走的这条街道,是直通南城,住的都是大户和官员,寻常百姓来往的比较少,街道中,几乎没有什么人,宋子烨这百人畅通无阻。
    不过片刻,宋家主宅已经出现在了宋子烨眼前。
    离开这么久,望着熟悉宅院,宋子烨说不出什么感觉。
    “下马。”他对身后的人说,同时,他一勒缰绳,同时也是飞身下马,后面的人也都是纷纷下马。
    宋子烨随手将手中缰绳向侍从一递,径直向着大门前走去。
    宋家主宅的门前,有着几个护卫把守着。
    按照朝制,“士庶之家,不得私蓄甲、弩,私藏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干里,私藏甲三领及弩五张,处以绞刑。”
    严重的是对甲和弩弓,对普通武器,比如刀剑也有着管制。
    虽然各朝,王族至官员,还有着世家,固要有几个武装仆从,但超过一定人数,即为私兵,就进入了谋反的定罪领域。
    按照制度,是无功名的人家,持刀五把以上,都算是有罪。
    有功名或者特许的人家,也不能破十。
    原本乱世,武器流入民间,现在蜀地统一,管制就渐渐恢复,宋家是特许“上喻许护卫之数一百”
    这几人身形远比普通护院强健,一看原本是军士出身,身上带着肃杀之气,只在这里一站,便给人一种压迫感。
    这几人并未手持武器,站在那里,只是腰佩长刀,已是气势十足。
    他们的面孔看起来很是陌生,应是这一年多新招来的人,宋子烨走过去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认出面前的是谁。
    “来者何人?”见宋子烨带着这么多人停在宋宅门前,为首立刻低喝一声。
    “你们是新来的?”宋子烨看了他们一眼:“我是这里的大公子。”
    说着,根本不去理会,直直的向着府内走去。
    这里是他家,自己是未来的家主,莫非连回自己家,还要出示什么证明不成?
    “大公子?”这几人中,为首的一人不由得一怔,连忙急速向前两步,一伸手,拦在了宋子烨身前。
    “请止步,要等管家出来,认出您,才可入内!”
    “放肆!”宋子烨闻言,停下脚步来,怒着:“你这个奴才,以下犯上,就不怕本公子问罪?”
    一声冷喝从宋子烨口中传出,宋子烨目光盯到了这人脸上,在外经商,也不是和平,时时遇到杀人流血的事,这目光让几人都是一颤。
    这三十岁左右的护卫心中一凛,咬咬牙,却退后半步:“请您不要为难我们!”
    身后几个护卫摸上了刀柄。
    本以为听这话,宋子烨会勃然大怒的后面侍从,却反而见宋子烨脸色一青,却忍耐了,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这时,闻讯赶出来的管家,一眼看到宋子烨,忙上前见礼:“大少爷!”
    宋子烨止住了他,吩咐的说着:“有贵客到府,速去准备一个院落,收拾干净,快些去!”
    顿了一顿,又低声说:“这些是什么人?”
    “少爷,这些虽名护卫,实是上面派来的兵。”管家低声说着,说完就高声吩咐:“你们听见了没有,快去准备。”
    (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五章 谢大家(下)
    片刻后,就有小轿并拉行李的车前来伺候。
    宋子烨又走到门口停下的马车前,温和的说:“谢大家,现在已至宋家,还请谢大家下车。”
    “烦劳了!”马车内,一个女声响了起来,伴随着这个声音,一个面罩白纱的女子,从马车内缓缓走出。
    她的容貌被白纱遮住,身段却显出女姓充满魅力的曲线,只是一出来,就有一种淡然和凛然的气质,让人不敢久视。
    在这个女子身后,跟着一个侍女,背着行囊,看形状是一把琴。
    后面还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沉默无声,看情况既非是同伴,也不是仆人。
    “请谢大家入府。”宋子烨说着。
    她就上了轿,自大门而入,周围的人都是变色,按照规矩,正门是必须有相当身份的人才可出入,一般都是走侧门。
    轿子抬进去,过了一处走廊,直到一处院子前,这院子内是五间房,一间小厅,一间书房,还有着上等卧房,都是雕梁画栋,是面还挂着一只鹦鹉。
    轿子下来,几个丫鬟就忙笑迎上来。
    宋子烨不进房,直接吩咐:“你们以后就伺候谢大家,以本家贵宾礼,不可怠慢。”
    又吩咐:“将谢大家的东西都搬进去,谢大家旅途疲倦,你们有没有打扫房间,让谢大家先歇歇?”
    谢纯之就笑着:“谢了。”
    丫鬟连忙行礼说:“平素都清扫过,刚才又清扫了一次。”
    宋子烨不好多说,点头说了几句,就离开。
    这时丫鬟就引着谢纯之,以及她带来的丫鬟进去,先引着进东正房。
    只见这房间不大,不过数丈见方,却极是清幽雅致。
    临窗是一个桌子,上有着雨过天青瓷瓶,插数株花,淡雅宜人,稍远一点有着床,垂着丝帐,石青色的枕,青色薄褥。
    再远处有着柜子,还有着一架书橱,满满的书籍,悬着一管玉箫,西首一张花梨小几,一把琴就放在上面。
    丫鬟就请着坐了,又上了茶,又说着:“谢小姐,淋浴还在准备,您稍等。”
    等这丫鬟下去,谢纯之带着的丫鬟小宁就笑着:“宋公子看来真的是用心了。”
    谢纯之淡然一笑,说着:“休得胡言。”
    说着就从容喝茶,过会淋浴,以消去旅途的疲倦,待会主人肯定要会见,总要有个精神去见面。
    非是奉迎,只是礼节。
    宋宅中,刚刚进了父亲院落,宋子烨见到了虞良博。
    虞良博是王弘毅的谋主,年纪不大,因是私下拜访宋涵,此时身着一袭儒衫,不认识的人,见他迎面而来,还会以为走过来的是个年轻儒生。
    见到虞良博的同时,宋子烨紧走几步行礼:“子烨见过虞先生。”
    虞良博年纪与宋子烨相仿,不过宋子烨却明白,自己不能在此人面前失礼。
    此人是蜀地的重臣,又与宋涵宋恒私交不错,就是看在父伯面上,也要做足礼数。即便是有事要与父亲商量,路上遇到了虞良博,还是停下脚步行礼说话。
    “原来是宋公子,你何时回到成都府城?许久不见,宋公子真是越发丰神俊朗了。”虞良博微笑着朝他一拱手,说着。
    “虞先生有些清减了,想必是近曰来,事务繁多,太过辛苦了?纵然再多事情,这人生该有的乐趣,却是不能少。”宋子烨邀请着:“听闻虞先生擅琴艺,子烨此次归来,还带回一位贵客,虞先生有空不妨来宋宅与她切磋一番琴艺。”
    “不知公子所请贵客,是哪一位?”闻听到琴艺二字,虞良博微微动容。
    君子爱琴,此是雅道。
    琴棋书画,凡雅士都会些,当然擅长者少之又少。
    此时蜀地可称的上擅长琴艺者,虞良博没有不认识,突然听闻有外地擅琴艺者到此,虞良博自是心中欢喜。
    宋子烨笑吟吟说着:“非是别人,正是谢大家,巡游到此,姑且住在我家!”
    “谢大家?”见宋子烨言语中透着敬意,虞良博内心微微一怔,很快想到了符合这称呼的人。
    “原来是谢纯之竟到了蜀地?”
    谢纯之,据说和某个道脉有关,其祖母,曾经是第一琴手,以《上明祈》闻名于世,她在民间献艺,观者如山,后来应邀到宫廷表演,无人能比。
    当然世事浮云,其祖母第一琴艺,最终结局却是涉及大案,虽未死,却落寞而终,但是她的琴艺,甚至入了史记。
    沉静三十五年,谢纯之出,她的琴艺据说接近当年大家。
    “正是!子烨偶然遇到谢大家,听闻她正在游历,将请到蜀地,现在已安置在府中。”宋子烨答的说着。
    闻听此言,虞良博难得认真的说着:“既是这样,虞某以后少不得来府上讨扰了。”
    三曰,成都府城风平浪静。
    王宫中,此时已到夜中,天上繁星密布,城中灯火阑珊,凉风沁人心肺,月光透过不算茂密树干,透过还存在的枝叶间洒落下来,更增幽深寂静。
    廊阶上站着的太监和侍女,个个肃立,偶尔有些衣裳悉悉微响,正殿有两厢,左右是幔帐,地上铺着地毯。
    在临窗处,案上砚笔书籍都有,此时宋心悠手持一封书信观看着。
    书信内容,是说一件事。
    琴艺大家谢纯之被邀请到宋家,听闻这话,拜访的宾客陆续不绝,到宋府小聚,还有一些蜀地琴师,前来切磋了一番琴艺,影响渐渐扩大。
    对这个情况,宋家也无可奈何,当然,宋家当初邀请谢大家,有为自己生意扬名的打算,可这影响,闹得尽人皆知,就不是好事。
    “大哥还真是……胡闹。”宋心悠摇摇头,将书信放下。
    宋子烨带着这一个女子到成都,真是让人不知说他什么才好,这女子还是以琴艺闻名于世,宋心悠将自己的一双纤纤玉手抬高,放于眼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