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阴阳两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村的阴阳两界-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听她说的有道理,并且经过刚才一阵“肉搏战”,她的**仿佛也减轻了不少,所以就继续往洞里走。

    很快我们来到了最关键的部分洞里“迷宫”的部分,再往里走,就是五步一个弯,三步一个分岔,犹如迷宫般的纵横交错,分不清东西南北。

    我们拿出了特意为对付这种迷宫,而设计的“路标”掺了很多鹿鞭、牛鞭、羊鞭,还有荧光粉的颜料,除此之外,还有童子尿。

    第一次进洞,我和张屠户进入迷宫部分时,本来是想用绳子做标记往“迷宫”里走,但诡异的是,在这个山洞里,一出现绳子或线之类的,就会有那种长的有点特殊的穿山甲出现,把绳子和线吞食掉。

    而第二次来,准备用颜料作为记号时,又发现不管是何种颜料,只要涂在洞壁上,就会迅速的褪色,最后变成和洞壁一样的颜色,连贴在墙上的纸也会这样。李姐说,这个阴气极重的山洞,有惊人的“同化能力”和“吸收能力”。要消除它的这些能力,就要用充满“阳气”的东西来克它,于是我们在颜料里添加了公的牛、羊、鹿的生殖器,还有童子尿,这些都是世间至阳至刚之物,可以中和洞里的极阴之气,而李姐的这种巧思妙想,完全是因为那次车震中产生的灵感。

    现在就是检验这种办法是否奏效的时刻了,我们就在洞里“迷宫”入口部分的洞壁上,开始涂这种特殊的“颜料”,涂完后,紧张的观察着接下来的变化,真担心像上次那样,涂完后不到一袋烟的功夫,那颜料就开始褪色。这次会不会也这样呢?

    一分钟,两分钟,五分钟,十分钟……,三十分钟过去了,那颜料竟然一次色都没有褪,还是光新如初。我和李姐兴奋的手握着手,想抱在一起欢呼庆祝,但还是忍住了,怕高兴太早,于是又紧张的继续观察着,足足一个小时过去了,那颜料竟然没有一丝要褪色的迹象。

    真的成功了!我和李姐紧紧拥抱着一起,有种难以言喻的、胜利般的喜悦。用自己的智慧,克服一项重大难题,那种成就感和愉悦感,令人陶醉。

    既然这种方法奏效,那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标记着往迷宫般的山洞深处走。我们也不知道该走哪个洞口,反正里面有无数个,只是随机的往里走着,在一个个差不多的洞口、和岔道里钻进钻出。但我们不管怎么走,唯一不敢有丝毫马虎的,就是在经过的洞壁上,密集的用颜料做着记号。

    “啊,小明,你看……”,李姐忽然惊叫了一声,我吓得浑身一颤,连忙顺着她的手电光方向看去妈呀,竟然是三具白骨!骨头已经散乱了,只是从三个恐怖的头骨中,才判断是应该是三具尸体。不知是怎么死的,是被洞里什么东西给弄死的,还是迷失在这样迷宫般的洞中,没能绕出去呢?

    我下意识的摸了摸腰间的刀,看来这个洞里确实危险!

    我们赶紧到另外的洞里,镇定了一下情绪,才继续往里走,说是往里走,完全是我们的感觉,也许根本不是,因外在里面,完全没有任何方向感。手中的指南针,也完全失去了作用,因为刚一进洞的时候,我就发现指南针根本就失效了,看来这个洞里,应该有磁石之类的。

    我们的行进是非常谨慎的,会时不时沿着标志往回走一段,以防那些标志会意外消失,因为这个山洞实在是太诡异了,我们根本没有完全了解,所以还是谨慎点好。幸好,一切还都正常。

    当我们的颜料越来越少时,我们准备再走一小段,就掉头沿着标志往回走。就在这时,忽然,我们又听见如婴儿般的那种怪声,这种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声音,在洞里回荡着,令人毛骨悚然,浑身直起鸡皮疙瘩,我们的心也狂跳起来,我们用强光手电,向四周照着,搜寻着到底是什么东西、竟能发出如此恐怖的声音来。

    当我的手电的一束光,落到不远处的一块巨石上时,感觉在石头后面,有个奇怪的动物,好像在伸头探脑的窥视着我们俩,因为它露出的部分实在很少,所以我根本没看清楚那是什么,只感觉那东西、正在偷偷摸摸的看我们俩,我轻轻的拿胳膊肘碰了一下李姐说:“宝贝,快看,那块巨石上,好像有什么东西”。

    我这么一说,李姐也连忙拿着手电,往那块巨石上照过去。在两束强光的照射下,那东西不但没逃走,反而一下子蹦到了石头上。

    这样一来,我真真切切的看到是什么了!说实话,我吓得**了。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一刻极度恐惧的感觉就像浑身瞬间触电一样,全身器官,仿佛都猛然处在一个极度难受的状态,那种难受不是疼痛,而是一种如晕车晕船般的恶心,伴随着极度紧张,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沮丧和失落,每根神经都好像被人扯到要断裂一般,这种种极度难受的感觉混合在一起,让我感到自己阴部,一阵痉挛般的抽动,一股**射了出来,不知为什么,射出来后,精神一下子缓解了些,所以才没彻底崩溃。这也应该是人体对抗极度恐惧的一种反应机制吧,后来查了一下资料,说男人在极度恐惧、剧烈运动、或者触电时,都会**,没想到我也有了这种特殊的体验。

    因为我看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可怕,也太让人恶心了那东西外形上,明明是个没有完全发育的胎儿,就像教课书里,常见的那种子宫里的胎儿照片一样,但它却会走,会跳,还会叫,那没有完全发育成人形的脸和四肢,却做着各种表情和动作,就像是个畸形的妖怪,光吓就能把很多人吓成精神错乱。

    李姐也忍不住大声尖叫了一声,不过,她既然能还能叫出来,说明她对害怕的反应机制还没崩溃,都说女人胆子小,但女人胆子一旦大起来,恐怕要比男**的多。女性就是这种神秘的性别,身上有无穷的潜力和忍耐力,有时候令男人望尘莫及。

    果然,看到那个怪东西,李姐虽然也非常恐惧,但比我状况要好得多。她一把拉住被吓得已经发呆的我,用手电照着洞壁上的记号,赶忙往外走,我脑子还是一片空白,只是麻木的跟在李姐后面。

    直到我们连走到外面,筋疲力尽的躺在草地上时,我才逐渐缓过神来。我紧紧把李姐搂在怀里,脑子里那些恐怖的画面,依旧控制不住的一幅幅闪过,恐惧仍然没有消散。

    在那次进洞探险后的几天内,我几乎每夜都从睡梦中被吓醒,当然,是因为总梦到那个像胎儿一样的怪物。过了两周后,情绪才算是基本安定下来了。

    李姐比我强太多了,她回来后,我看她好像经常在回忆这次探险的点点滴滴,并且还去图书馆、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和她相比,我内心脆弱的像个孩子,这让我有种羞愧感,我毕竟是个男人啊!

    经过一阵研究后,李姐又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理论既然那个洞的洞口,极像女人的**,而洞内的平均温度,又是女人**的温度,按这种逻辑推论下去,那我们看到如胎儿般怪东西的地方,各种温度和环境是不是应该像女人的子宫?

    说的好像有点道理。不过我打趣道“这个可不好证明,因为恐怕没人记得在母亲子宫里时,是什么感觉了吧”。

    李姐却一脸正色的说道:“你还是不太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吧,告诉你吧,有极少数人,在母亲子宫里的时候,他就有了记忆,这种人直到成年,还能回忆起在母亲子宫里的那种感觉”。

    这我还真是头一次听说。

    不过我也不敢示弱的说:“那个胎儿状的怪东西,未必就是人的胎儿,因为很多动物,在胚胎期,都是很像的,那个怪东西根本就还没发育成形,说不定它还是那个半人半羊的怪物生下来的呢,要不然,人的胎儿怎么会跑到那个洞里去呢?”

    没想到李姐点了点头,她好像也认为有这种可能性。

    这次探洞,有很多事情在意料之中,更多的则是意料之外的东西,我们虽然可以用涂料做标记的方式进去,但这毕竟是笨办法,并且在那有无数个分岔的洞里,怎么才知道那些是藏有财宝的呢?用这种方法一个个洞口去找的活,要找到猴年马月?当年赵先生和小潋,他们肯定有特有的诀窍进洞并找到那些财宝,并能在洞里来去自如。

第109章 奇异的活死人

    因此,绕了一圈,还得从赵先生入手。凭我们自己,真的想不出进洞的方法了,进入那个诡异的山洞,比我们想象的要难得多。我们把所有的、关于赵先生和小潋的记载,又认认真真的梳理了一遍,希望能从中发现新线索,但结果令我们失望依旧都是些我们已经掌握的信息,并没发现新东西。

    李姐建议,既然从现有的文字资料上,找不到突破口,那只能从别的方面挖掘了。别的方面?就是从赵先生后人那里入手。

    因为我们听表舅说过,赵先生的后人也就是那个负责保管赵家祖传书的老族长,感觉比较容易接近,对于赵家的历史,仿佛也没啥避讳。所以,李姐觉得从老族长那里,也许能获得比较有价值的信息。

    这个计划向表舅一说,他也觉得可行,并说那个老族长正好还健在,虽然八十三了,但身体好像还很健康。因为表舅感谢他无私的提供那两本祖传书,因此逢年过节,总会送点东西给老族长,两人虽然没在一起深谈过,但这种交往却没断过。我和李姐平时都得上班,只有周末有时间,于是,我们就选了一个天气晴好的周末,由李姐开车,我和表舅三人直奔附近县城的赵家。

    两个县城本来就离得不太远,并且还是有高速路连通,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赵家。赵家老族长住的这个宅子,非常特别首先,这座宅子并不是在县城里,而是离县城最北面的山脚下,这当然不算特别,特别的是,一般的房子都是“面南背北”,而这座房子则是“面北背南”,正好和一般房子相反,这种朝向的房子会“冬冷夏热”,住着非常不舒服,真搞不懂为何这样建房子。

    不但如此,这座宅子,竟然建在山的背阴处,这样一来,一年四季几乎都见不到太阳,看到这些,我忍不住偷偷的对李姐说:“选这地方,是建房子,还是建冷库啊”。李姐白了我一眼,指了指正在和表舅寒暄的族长说:“小声点,让人家听见该多不好”。李姐话音刚落,那个老族长就用眼光扫了我们俩一下,我不由得浑身一激凌那老头眼光有点说不出的麻木,不是那种痴呆的麻木,而是一种好像梦游一般的无神。

    老族长热情的把我们让到屋里。屋里的陈设非常简单,甚至称得上是简陋。虽然是大白天,里面却显得非常阴暗,乍一进去,就让人觉得很压抑。

    没想到表舅也是第一次来这个宅子,以前几次见面,都是在老族长城内的儿子家见。等我们三个人都落座后,老族长忙着给我们沏茶倒水,那一举一动,动作有点僵硬。

    表舅打量这这宅子问:“老人家,你这地方还真不太好找,我们连着问了好几个人‘赵家老宅’在什么地方,都说不知道,最后还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先生,才告诉了我们准确位置”。

    老族长爽朗的大声笑起来,声音洪亮的解释说:“我这个宅子,可是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还被文化局列为文化遗产性建筑,你看看门口还挂着牌子呢,这些屋子,虽然几经修葺,但很多至少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

    “是吗?,我还真不知道,虽然我是省文化局的顾问,但最不熟悉的就是古建筑之类的了。”表舅有点吃惊,接着半开玩笑的问:“您为什么不住儿子家了,我看这座宅子可没儿子家的楼房住着舒服啊,哈”。

    “哈哈,有很多原因吧,最主要的,我还是不想看儿媳妇的脸色,我老伴刚过六十岁就去世了,因此这么多年,我一个人自由自在惯了,可不想到老了,还要尝寄人篱下的滋味,再说,这个地方我住着没觉得不舒服”,老族长很豁达的说着。

    但这座宅子确实令一般人很不舒服阴暗,潮湿,压抑。在这种宅子里住长了,肯定会患上关节炎,肩周炎之类的病。光是这一年四季不见太阳,也会让人得抑郁症的。怎么会住着舒服呢?不过看老族长这身板,确实健康的很,那他是长期在这个宅子里住吗?

    我于是忍不住问老族长:“您老人家从小就这这座宅子里住吗?”

    老族长很干脆的回答:“是,我从出生后,几十年来,都住在这个宅子里,后来因为儿子在城内买了房子,所以才在儿子家住了一年多。不但我是在这个宅子里长大的,我们赵家祖祖辈辈,有很多都是在这个宅子里长大的,不过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一辈的,没人再愿意在这所宅子里住了,我现在是我们赵家活着的人里,辈分最大,年龄也最大的人,也算是在世的赵家人中,唯一一个终生都住在这个宅子里的人。但这处宅子,可以说,是我们赵家迁到这个县城后的发源地。”

    表舅坐在旁边静静的听着,他可是风水方面的专家,关于这处选址很怪异的宅子,他肯定有与众不同的看法。我注意到表舅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玉来,然后他仔细的看了看那块玉,脸上忽然浮现出一幅很吃惊的神色。

    坐在旁边的李姐,也注意到表舅这个举动,于是问道:“舅舅,您在这块玉里看到了什么,我看您好像发现了什么似的”。

    表舅连忙笑着掩饰:“没什么,我是偶然拿出来把玩一下而已。”

    我俩一看表舅不愿意说,知道可能是不便当着老族长的面讲,便不再继续追问。老族长好像是个很粗线条的人,显然没注意到这些,而是接着讲他的人生经历,以前从事什么工作,干了多少年,年轻时曾经去过什么地方等,滔滔不绝的讲着,仿佛在做生平报告似的。

    我和李姐都心不在焉的听着,为了不显得失礼,还要假装对老族长讲的一切很感兴趣似的,并不时的、假装关心的问几句。

    但表舅的表情却变得非常怪异,他死死的盯着老族长的脸看着,那种眼光,好像是医生在观察一个病人的气色,又像是艺术家在看一个好没生命的雕塑。我们觉得表舅这种举动很不恰当,李姐连忙干咳了几声,特意提醒表舅。

    表舅今天是怎么了,他平时总是那么举止得体,礼貌周到的,今天为什么有点反常呢?表舅好像没太理会李姐的提醒。继续表情有点严肃的、盯着正在滔滔不绝的赵家族长看。忽然,表舅问老族长:“老人家,你记得咱们多久没见面了吗?”。

    老族长目光有些游离的看了一下表舅:“这个还真不记得了?”

    “我们有十多年没见面了,那几次见面都是集中在借您书的那年,过的真快啊,一晃十多年又过去了,不过您老人家身体还是这么好,我也通些医道,能不能给您把下脉,看一下您是何种体质”。

    听完表舅的话,老族长依然很漫不经心似的、把胳膊放在桌子上,让表舅给他把脉。当表舅的手轻轻碰到老族长的手腕时,不由的吃了一惊,虽然表舅尽量装的不动声色,但我和李姐还是能看出来。

    表舅摸完脉后,又要求检查一下老族长的眼睛,老族长顺从的让表舅把他的眼皮扒开,表舅非常认真的看了看。

    不知为什么,看完老族长的眼睛后,表舅的表情好像更严肃了。我和李姐彻底被表舅今天一系列怪异的举动,弄得有点摸不着头脑。表舅今天到底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