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阴阳两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村的阴阳两界-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非人,似狐非狐,并且这种**狐狸的体性属‘极阳’。

    另外,这种狐狸,因为特殊的经脉已开,所以还能听懂各种‘兽语’。

    其实,不光是这种**狐狸,有很多人,也是天生经脉与众不同,比如孔子的弟子公孙长,因为气脉特殊,所以他天生就能听得懂鸟语。

    古代医术上有过记载,这种体性非常特殊的狐狸,对女人的身体,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女人在初潮来前被咬,就会变得‘极喜啖狐之肉’,并且身上会有狐狸的骚臭味,在十六岁后,如及时不找个男人交合,很难活过二十五岁,她会浑身长满白毛和红色脓疮而死。

    但如果女人成年后,再被这种狐狸咬伤的话,如果怀胎,就会生出一种经脉奇特的怪物来,这种怪物,天生天眼脉就是通的,所以,能未卜先知,洞悉古今。

    有古书上记载说,唐太宗时,李淳风和隐士袁天罡,合写的那个《推背图》,准确预测一千多年内发生的大事,其实,就是因为两人得到了一个‘狐面人身’的怪物,这个怪物是终南山一个道士进献的,不但等口吐人言,还能知过去未来。

    其实,冯婆婆夫妇,也都大概猜出来,能生出那种怪物,肯定和那只**狐狸有关。不过,冯婆婆听老郎中讲完这番话,就更清楚地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老郎中还说,不管是**狐狸,还是那种怪物,最怕的就是冬天,因为它们身上的阳气,最怕冬天的肃杀的阴气,一到冬天,它们就会变得神志模糊,智慧锐减。

    这个怪物冻死在雪地里,恐怕也和这点有关。

    屠户觉得冯婆婆也是个苦命人,于是,第二天,他就买了副棺材,把那个怪物装殓后,雇了几个人埋在了后山。”

    七姑娘的父亲,听完老头的讲述后,这才猛然回忆起一件事来。

    很多年以前,在一个冬日里,那天也是刚下完大雪,天寒地冻,他进山打猎时,在雪地上,就捡到这么一只没毛的狐狸,当时,他也没多想,只是觉得,既然人都有怪胎,那么狐狸中也难免会有奇形怪状的,于是,就把那只狐狸捡了起来,但当他摸到那只**狐狸时,觉得那狐狸身上还有股热气,七姑娘的父亲知道,这只狐狸其实还没死,只是被冻昏过去了。

    于是,他把那只狐狸带回家后,特地放到了一个铁笼子里,然后放在火炉旁边,不久,因为屋里很暖和,那只狐狸就苏醒过来了。

    家里的孩子,一看到这只狐狸长的如此怪异,还都围过来看。

    这只狐狸在他们家养了很久,一直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也不知怎么的,那只**狐狸竟然从笼子逃脱了。

    至于七姑娘是不是被这只狐狸咬过,他记不太清了,只是隐约觉得好像有过,可能当时只被那只狐狸咬破了点皮,家里人都没太在意罢了。山里的孩子,都不太娇气,磕破摔破是常有的事。

    这个老头的一番话,对七姑娘的父亲真是太重要了,他终于知道,自己女儿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而老头的老伴,也和七姑娘有着类似的遭遇。

    回到家后,七姑娘的父亲,首先想到的一件事,就是赶紧找个人家,把七姑娘嫁出去,因为根据老头说的,如果女儿不尽快找个男人的话,很可能活不过二十五岁,对这种事,七姑娘的父亲当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只有赶紧找个男人嫁掉,他心里才踏实。

    但合适的男人不好找——因为七姑娘的这种怪病,很可能不能正常生育,或者更糟的情况是像风婆婆那样,生个怪胎,一般的男人,哪个不想找个女人传宗接代,如果这样瞒着男方的话,就等于是害了人家,这种事七姑娘的父亲是做不出来的。

    一直过了好几个月,费了很大的劲,七姑娘的父亲才找了一个比较“合适”的男人。

    这个男人,当时已经三十七八岁了,并且憨厚的有点缺心眼,他父母双亡,兄弟八个,家里穷的四壁空空,这样的男人,注定要打一辈子光棍。

    当七姑娘的父亲、托媒人找到这个男人时,这个男人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没想到这样的好事,竟然会从天而降,一个年轻的姑娘,竟然愿意主动嫁给他,竟然还不要彩礼,这对他来说,做梦都不敢想这样的好事。

    媒人也事先向他说明,姑娘可能无法正常生育,但这个男人一点也不在乎,他本来觉得自己要打一辈子光棍了,并且活到将近四十岁,他还都没机会碰女人,看见女人,他眼睛都饥渴地冒绿光,女人能不能生育,或者有没有残疾,对他来说都已经无所谓了,只要女人愿意跟他,他都求之不得。

    既然两方都没意见,很快就成婚了,因为男方家太穷,七姑娘家不但没要任何彩礼,还贴补了点钱。

    嫁给这么一个比自己父亲小不了几岁的庄稼汉,七姑娘心里很不情愿,但她也知道自己有这种怪病,无法找到个好夫婿了。虽然哭了几场,觉得自己的命太苦了,但最后还是咬咬牙嫁了过去。

    可能是这个壮年的庄稼汉,从没碰过女人,一旦有了媳妇,就想饿死鬼看见大白馒头一样,每天都把七姑娘折腾的筋疲力尽。

    七姑娘的父亲没想到的是,在结婚几个月后,七姑娘竟然怀孕了。这个男人看老婆有喜了,更是每天兴奋地不知道东西南北了,但只有七姑娘一家知道,这未必是什么好事,他们一个个忧心忡忡。

    七姑娘怀孕果然不太正常,在怀上孩子一年后,仍然没生下来,这个男人有点坐不住了,一再催促着七姑娘赶紧去看郎中,但七姑娘一家,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很可能七姑娘怀的胎儿,也和冯婆婆的一样,是个“狐面人身”的怪物——所以,他们坚持不看郎中七姑娘对这个老男人,本来就很厌恶,并且因为看郎中的事情,两人整天争吵,七姑娘便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而七姑娘的父亲、之所以把女儿急着嫁出去,是让闺女有男女之事,免得真像老头说的那样会早死,既然目的达到,看女儿如此厌恶那个男人,便在官府拿钱打点了一下,逼着那个男人写了休书。

    七姑娘的父亲支持女儿离开那个男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怕万一那个男人看见女儿生出怪物来,会嘴巴不严,传扬出去,到时候就麻烦了。

第315章 洞中的艳遇

    果然,七姑娘生下来的怪物,和冯婆婆的那个一样。

    而且,同样也是一生下来后,就能从羊水里站起来,然后三窜两蹦,就跑到屋外去了,还没等七姑娘一家反应过来,便越过院墙,消失在外面的大山里。

    幸好是在夜里,这个怪物才没被邻居发现,但和冯婆婆不同的是,七姑娘在生完这个怪物三四年后,就因病去世了。

    这个狐面人身的怪物,对自己的身世一清二楚,但却从未回来过自己的母亲七姑娘。

    因为怪物天生就能听得懂兽语,并且天眼脉已开、智慧过人,很顺利就在山中生存下来。

    但怪物最害怕的就是冬天,因为在冬天的时候,它的体力和智慧都锐减,那时,它就像喝醉酒一样,对周围的环境,都不能正常反应,因此,每个冬天,对怪物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生死考验。

    另外,怪物虽然天眼脉已开,能洞悉别人的吉凶祸福,但却无法知道自己的命运,也无法预料自己的生死,所以,怪物需要找一个人,在冬天照顾它一下,这样,就能帮它度过这个生死关了。

    可是到哪找这样的人呢?

    怪物通过长期观察,发现这个王御医心底纯良,为人正直,并且奉守信用,是个最好的人选,眼看已是秋天了,它也不想再等,于是这才下定决心,现身出来见王御医。

    王御医听完怪物这些无比奇妙的经历后,也是不胜唏嘘,既然这个怪物如此信任自己,他也不再犹豫,就同意了。

    这让怪物很感动,为了报答王御医,它向王御医传授了、如何打开天眼脉的方法。怪物发现,经过长时间地修炼,王御医的天眼脉还差一点就能完全打通,但王御医在这个关键阶段,使用地修炼方法、还有修炼地时辰都不对,所以才一直没能最终成功。

    王御医按怪物传授的方法,用艾草加上其他草药,熬成汤药,然后用一种特殊的松针,在特定的时辰,药敷和针刺怪物告诉他的那些穴位,果然,他一辈子苦苦追求的目标,在怪物的指导下,终于实现了。

    天眼一开,王御医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也能听懂兽言鸟语了,并且对每个人的吉凶祸福,都能看的清清楚楚。但唯一有点遗憾的是,他对自己的命运,和怪物一样,却仍然无法准确预测。

    不但如此,天眼脉一贯通,连人身上的经脉,王御医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而不管是任何病,归根结底,都是经脉的问题,所以,王御医的医术,当然也不是一般郎中能比的了。

    王御医也信守诺言,每年冬天,他几乎每隔一两天,都会去山中怪物的秘密住处,送去御寒的衣物还有吃的,让怪物不用再冒着危险,在严冬中出来觅食了。

    因为志趣特殊,王御医平时就不太喜欢和一般人打交道。开了天眼之后,因为能听懂兽语了,就更喜欢在山里呆着,偷偷听那些野兽们,说山上的各种情况,这样一来,他对这座大山的了解,连当地最资深的猎人,都无法与之相比。

    有过这种诡异而独特的经历后,王御医就把自己修炼、和行医的经验,还有这座大山里、不为人知的很多秘密,都记在了竹简上。这是他一辈子的心血,并特别嘱咐家人,他死后,一定要把这个竹简陪葬。

    鲁掌柜的父亲得到王御医的竹简后,苦苦研读,并且按竹简上写的,修炼了很多年,虽然他没能达到王御医的那种程度,但也基本上能听懂兽语。

    并且,他还根据竹简上的记载,在山里找到很多有奇效的草药,这些可都是一般老药农都找不到的草药。

    有了这些技能,鲁家的日子也渐渐富裕起来,而这本竹简,就成了鲁家的传家宝,而鲁掌柜对于这座大山,之所以知道的比一般人多很多,也都是因为这个竹简。

    听鲁掌柜讲完这些,郑御史和姜老头心中燃起了希望,他们觉得,这趟真没白来,鲁家既然有这本奇书,里面或许就有关于那个蟒蛇记录。

    于是,鲁掌柜的话音刚落,郑御史就迫不及待的问:“既然这本书是你们家的传家宝,那老人家你,肯定对这个竹简里的内容,了如指掌,那你好好想想,竹简中的文字,有没有关于那条蟒蛇的,我之前也问过咱们这的很多老人,他们都说,以前这座山上,从没出现过蟒蛇,他们谁也搞不清楚,那这条吃人的蟒蛇,是如何突然出现在山中。

    我好像只隐约记得,一位老猎人曾经告诉过我,这个山里,确实有比较奇特的兽类,是一种浑身长着红毛的狐狸,并且他说,那种狐狸聪明异常,并且牙齿锋利无比。

    但那位老猎人跟我这些的时候,已经八十多岁了,他身体很不好,耳朵也聋的厉害,说话都不太清楚了,我费了好大劲,才听懂这么多,之后不久,那个老人就过世了。

    这算是我听过的唯一一种、比较奇怪的兽类,所以印象很深,以至于我老是觉得,咬年轻猎人小田的那只狐狸,就应该是只红狐狸,其实,我认真回想了一下孩子的话,才发现是我记错了,咬小田的那只狐狸,其实也是一种**狐狸,只是它的身上,涂满了藤蔓的绿色津液。

    看来,这座山真是神秘无比,还希望你老人家,今天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无不尽’把知道的一切,都毫不隐瞒地告诉我们”。

    郑御史如此谦虚温和,让鲁掌柜的很感动,他连连点头,然后闭着眼睛,用手轻轻拍着脑门,像在努力的思考着什么似的,忽然,他眼睛一亮:“大人刚才说到那种红色狐狸,让我想起竹简上记载的一件事来。王御医在竹简上,曾经提到过这种红色狐狸。”

    郑御史和姜老头,都非常想知道那个神秘竹简中的内容,便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到:“那你快说说是咋回事。”

    鲁掌柜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压低声音说道:“这事除了两位外,我还从没跟别人说过,包括和我交情最好的小田,因为我父亲过世时,我在他面前发过毒誓,说绝不向外人泄露此书的关键秘密,不过看大人爱民如子,那条蟒蛇又如此猖狂残害百姓,那我就破例一次,把书中相关秘密,都毫无保留的告诉二位,因为形势特殊,我想父亲的在天之灵,也会原谅我的。

    王御史在竹简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几年后,他和那个狐面人身的怪物,因为接触越来越多,于是也就慢慢熟悉起来,那个怪物,也向王御医说了它更多的奇异经历。

    虽然怪物是七姑娘所生,但无论无何,在很多方面,毕竟还是和狐狸非常相似。也真是和狐狸的某些相似,引出了一段匪夷所思的奇遇。

    有这么一年的冬天,怪物正昏昏沉沉,神志模糊的躺在窝里——刚才我也说了,怪物一到冬天,都会这样——它把身子埋在干草窝里,冻得瑟瑟发抖,又冷又饿,正处于半清醒、半昏迷的时候,忽然觉得有什么毛茸茸的东西,爬到了它身上。

    怪物勉强睁开眼,发现是一只个头很大的狐狸,根据气味,怪物能闻出来那是只母狐狸。但可惜的是,因为一到冬天,怪物听懂兽语的能力也会消失,所以,虽然那只母狐狸正在轻声地叫着,但怪物却无法听懂。

    它只恍惚记得,那只母狐狸的个头,要比一般狐狸大三分之一,并且浑身的毛、大部分是红褐色,只有脖子到肚皮上的毛是白色的。

    那只母狐狸慢慢趴在怪物身上,并且用舌头亲昵的tian怪物的脸,下身不停的挑逗着怪物,好像正在发情,怪物还是第一次被一只母狐狸如此挑逗,竟然有点不能把持不住,就紧紧抱住那只母狐狸,之后便和那只狐狸行了好事。

    结束之后,那只母狐狸在怪物身上,趴了好久才起身离开,而怪物在那只母狐狸的温暖下,也感到好受了很多。

    从那以后,这只母狐狸就经常来到洞里,并且每次来,都会给怪物叼些猎物,当然还不停的和怪物行那种好事,就这样,因为那只母狐狸,怪物那个冬天过得很顺利,也很舒服。

    等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后,怪物也渐渐恢复了,它这才发现,那只母狐狸,竟然生出一窝小狐狸来,因为神智恢复了,怪物又能听懂兽语,经过和那只母狐狸交流后,怪物才知道,这窝狐狸,正是它和母狐狸的后代。

    过了几个月后,那窝狐狸慢慢长大,这些狐狸之中,有些长相像怪物——浑身没毛,牙齿和一般的狐狸,也很不一样,但个头要比怪物小。

    这窝中另几只狐狸,则长得更像母狐狸——浑身有毛,但那毛比母狐狸更红,变成了血红色。

    这就很像是人那样,几个孩子中,有的长的像父亲,有的长的像母亲,但又不完全像。

    但这窝狐狸,都遗传了怪物的智慧,它们都异常聪明,并且也能听懂其他兽类的语言,很快,这窝狐狸就成了大山中兽类的主宰。

    可是这些狐狸,无论多聪明,总而言之,还是有狐狸的习气,它们虽算是怪物的孩子,但在冬天到来的时候,它们还是不会照顾怪物。

    而那只母狐狸生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