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的阴阳两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村的阴阳两界- 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掌柜的指点。

    孩子他爹对这个鲁掌柜的,自然非常感激。但让他困惑不解的是,为啥这个鲁掌柜的,对这座山上的猎物能如此了解呢?难道鲁掌柜的能掐会算?

    孩子他爹有时也想试着问问,但一到关键时刻,鲁掌柜的都笑而不答。既然鲁掌柜的不想说,他也就不好意思硬问了。

    我们爷俩在一起喝酒时,也常常说起这个鲁掌柜的,我猜想,是不是这个鲁掌柜的,也会像孩子那样,能听懂兽类的话呢?孩子他爹觉得也有这种可能。但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最终还是没搞明白。

    后来,大人你也知道了,孩子家摊上了大祸,孩子他爹、他娘都一夜之间就被残害了,那个孩子和我,也反复讨论过这事,通过分析、了解到的各种情况,我们爷俩都觉得,应该就是那条蟒蛇干的,那条大蟒蛇就是凶手。

    今天大人你这么一说,我忽然想到这么一个人,我总觉得此人深不可测,也许他能知道一些关于那条蟒蛇的秘密。”

    姜老头的这番话,真让郑御史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不过,他先担心的问了一句:“那你老人家是否知道,那个鲁掌柜的是否还健在呢,按你所说的推测,他现在的年龄,估计也有八十岁左右了,比你小不了几岁”。

    “大人放心吧,他活着还结实着呢,我这次来的时候,还正好从他商铺门前经过,好像还看见他仍在店铺里张罗,我们村里,也时常有人来县城里买卖东西,每次都是套车来,我经常向这些人打听鲁掌柜的情况,他们也都知道鲁掌柜的,他们都说鲁掌柜虽然年事已高,也子孙满堂,但他每天还都会亲自到店铺里来”。

    郑御史一听,这次松了口气。

    时间紧迫,他一刻也不愿意多等,此时,正是吃晚饭的时间,天还不算太晚,便连忙叫来两个衙役,吩咐他们,赶紧去请鲁掌柜的。

    当这两个衙役刚到门口,郑御史好像又想到什么似的,说了声:“慢,不要请他了,咱们还是登门拜访吧。”

    衙役们备了两厅轿子,郑御史和姜老头各乘一个,然后直奔鲁掌柜的店铺而去。

第308章 一本医书

    因为这座大山出产的草药、以及珍禽野兽,都非常有名,所以,五湖四海的药商,都经常来这里采购,这就使小县城商业蓬勃起来,无论是人口还是面积,和周围的县城相比,都首屈一指。

    因此,郑御史和姜老头乘着轿子,走了很久,经过好几条街,才来到鲁掌柜的店铺前。虽然是华灯初上,但这里仍旧是人来人往往,因为这条街是县城最繁华的街道,商铺、饭馆、客栈一个挨一个,足足有二里多地。

    郑御史只带了五六个随从,但人们一看这些人都穿着官衣,并且还有两挺轿子,知道这是官面上的人,于是都纷纷提前避让。

    轿子刚在鲁掌柜的门前落定,就有店里的伙计,飞快的跑进里面,禀报了在里屋的鲁掌柜:“老掌柜,你赶紧出去看看吧,咱们县的县太爷,不知有什么事,忽然来咱们店里了”。

    鲁掌柜刚吃完晚饭,正在喝茶,一听县太爷光临,不由得一阵慌张,他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竟然县令亲自来这里,便慌忙整理了一下衣服,有点手忙脚乱地出来迎接。

    此时,郑御史和姜老头,已经坐在大厅里的太师椅上,他俩看到一个须发皆白、慈眉善目的老头,从后面急急忙忙地走了出来。

    作为生意人,鲁掌柜的当然很精明,还没用别人介绍,这老头只在屋里稍微扫了一眼,就猜出哪位是县太爷了,于是,他紧走几步来到郑御史面前,就要施礼。而郑御史则连忙把鲁掌柜的扶住说:“哎呀,你老人家岁数这么大了,就不用多礼了,这又不是在大堂上,长者为尊才是。”

    寒暄了两句后,鲁掌柜的见这位县太爷,如此平易近人,心中的紧张不安,才缓解了很多,他见四周围了很多人,便连忙把郑御史、和姜老头让进了里屋。

    县太爷可就是一个县的“天”,尤其是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县太爷的分量,更是可想而知。

    而这位县太爷,事先没有任何通知,就忽然亲自来到他这里,这很让鲁掌柜的感到手忙脚乱,有点不知所措。

    三人来到里屋落座后,鲁掌柜让伙计拿出最好的茶叶泡上,然后伙计就退了出去,此时屋里就剩下他们三个人了。

    鲁掌柜坐在那里,正不知该如何开口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郑御史从座位上站起来,然后紧走两步、扑通一声,竟然跪在了鲁掌柜面前!

    这下子,可怕鲁掌柜吓坏了,他手足无措的站起来,然后,边拉扯着在地上的郑御史,边嘴里语无伦次的说着:“哎呀,哎呀……大人……你怎么……你这要折煞草民了……大人请起”。

    坐在旁边的姜老头,也大吃一惊,他也没想到郑御史会这样,官民等级分明,哪听说过县令给一个草民下跪的!

    而郑御史则很坚定的跪在那里,任凭鲁掌柜拼命拉,他就是不站起来。鲁掌柜的拉了几下后,看郑御史没有要站起来的打算,便也扑通一声跪了下了,两人就这么对跪着。

    鲁掌柜的颤声问道:“大人,你为何要给草民跪拜呢,你可是本县的父母官啊,这要乱了纲常的。”

    而郑御史则声音无比镇定的说道:“老人家,我来这里,是有一事相求,这件事关系到本县百姓的安危,我是代他们求你,你要是不答应,我就不站起来”。

    听完这话,坐在旁边的姜老头,心中暗自钦佩,他一直听说这个郑御史刚直不阿、爱民如子,看来千真万确,他心中的佩服和感动之情,一下子涌上心头。

    鲁掌柜也从没想到一个堂堂的朝廷命官,为了普通的姓,能给他下跪,他也备受感动,连忙对郑御史说:“大人赶紧请起,你有事尽管说,我一定答应就是了,请赶紧起来吧,你再跪下去,草民真的要一头碰死在地上了”。

    郑御史这才缓缓站来起来,然后坐回到椅子上,长叹了一声说:“那我就有话直说,不再拐弯抹角了。”

    然后,郑御史顿了一下,指着坐在旁边的姜老头说:“这位你可能不认识吧?与你关系要好的那个年轻猎人,你还记得吗?这位老人,就是那位年轻猎人的邻居,他们不是一般的邻居,而是情同亲人”。

    “你就是那位姜大爷吗?小田和我聊天时,经常提到你”,鲁掌柜好像马上就知道了、眼前做的这位就是姜老头。由此也可以看出,年轻猎人、和这位鲁掌柜的关系,真的非同寻常。

    姜老头连忙向鲁掌柜的点了点头,客气的说:“嗯,在下正是,我和小田,可以说亲如父子,他任何事情都不瞒着我,关于你的事,他也向我说了,他说你是他这辈子、最值得交的朋友。

    包括你对他说的那些秘密,他也都对我没隐瞒,还希望你不要怪他,因为除我之外,他确实再也没告诉过别人,从他那里,我才知道,你是位深藏不露的高人,现在,山中那条蟒蛇吃了很多人,并且,昨夜竟然还冲到村庄里,吃了村里的一家三口,真是惨啊,大人爱民如子,这几天为了这件事,都吃不下、睡不着,想尽快除掉那条蟒蛇。

    但又不知该如何下手,想找位高人请教,想来想去,我就想起了你,还请鲁掌柜体恤大人的一片苦心,还有乡亲们的身家性命,帮大人想个办法,除掉那条蟒蛇,这绝对是功德无量的事,还请鲁掌柜的不要推辞。

    唉,小田夫妇,也极可能是被这条蟒蛇吃掉的,这个畜生真是作恶多端。我要是能杀死他,情愿豁出这条老命去”。

    郑御史坐在旁边,频频点头。而鲁掌柜的听完这番话后,则忽然低头沉默了。

    郑御史和姜老头在旁边,也不再说什么,默默的坐着,他们看到鲁掌柜的这种反应,不禁心又提了起来。看鲁掌柜如此犹豫不决,难道他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过了好一会,鲁掌柜才像下了决心似的,用手坚定地在旁边桌子上锤了一下,抬起头来,看着郑御史和姜老头说道:“大人,像你这样,能如此爱民如子的父母官,我还是第一次见,并且你为了百姓,竟然给我这个草民下跪,这几百年来,恐怕也找不到一个。

    姜老哥说的都对,我也已经年近八十岁的人了,还能有几年的活头,也不怕什么了。既然大人和姜老哥,如此看的起我,那我就也没什么可矫情的了。”

    鲁掌柜的这么一说,才让郑御史和姜老头松了口气。

    鲁掌柜的忽然站起身来,先走到门口,把门打开往外张望了一下,看看四下无人,才又把门关上,然后再从里面把门插上,生怕谁忽然闯进来似的。

    看他如此神秘兮兮地样子,好像有什么惊天秘密要说似的。

    鲁掌柜坐回来后,把椅子往郑御史、和姜老头跟前拉了拉,然后压低声音、问了一句莫民奇妙的话:“你们两位,相信这世上有狐狸精吗?”

    这句话如此突兀,让郑御史和姜老头,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鲁掌柜接着低声说:“我父亲就曾经遇到过一个‘狐狸精‘,正是遇到那个‘狐狸精’,让我们家的家运陡变。”

    鲁掌柜越说,郑御史和姜老头就越糊涂。直到听鲁掌柜讲完,他们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个鲁掌柜的父亲,本来也是个读书人,但自从中了举人,此后科举都接连失败,一直到四十多岁,再也没考中过,从此以后,鲁掌柜的父亲对科举,也已经彻底的灰心了。

    在别人的介绍下,鲁掌柜的父亲,给一个带兵的将军,做了幕僚,但他的运气很不好,因为后来,这个将军卷入了权斗中,被皇帝满门抄斩,这些幕僚们,也都跟受到了株连,一个个被剥夺所有的功名,遣返回乡。

    鲁掌柜的父亲回乡后,就用积攒下来的一些钱,开了个小药铺。但因为是半路入行,生意非常不好。

    在苦闷贫困的生活中,鲁掌柜的父亲,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收集各种民间流传的医书,他不单是收集,还每天苦读钻研,长此以往,就了解了很多奇怪的秘方和病例,并且,他每天都以此为乐。

    但和一般人不同,鲁掌柜的父亲读医书、钻研医书的目的,并不是想给人看病,而只是觉得这些药方和病例,很有意思,他研读的过程中,能从中得到极大的乐趣。

    但谁也没想到,正是因为这种爱好,使鲁掌柜的父亲,遇到了一件怪事。

    在鲁掌柜的父亲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中,其中有一个成了盗墓贼。平时,鲁掌柜的父亲,特别喜欢听这个盗墓贼朋友,讲一些盗墓中、遇到的各种怪事奇闻。

    两人只要到一起,就有说不完的话。

    有一天夜里,鲁掌柜的父亲都要睡了,忽然,他的这个盗墓贼朋友,来请他过去喝酒,只要朋友请喝酒,鲁掌柜的父亲一般都会过去,这次也不例外,他让家人先睡了,自己拿了罐烧酒,就跟着盗墓贼朋友过去了。

    等酒过三巡,盗墓贼朋友神秘兮兮地说,有个礼物,要送给鲁掌柜的父亲。然后,就拿了布包过来,并把布包轻轻打开,鲁掌柜的父亲发现,里面竟然是一个竹简。

第309章 王御医的奇遇

    盗墓贼朋友,笑嘻嘻地对鲁掌柜的父亲说:“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咱们这一带、那个王御医墓里东西,我看上面都是字,估计是本医书,你也这道,兄弟我大字不识,只对白的黄的感兴趣,本想把这个竹简烧掉,但忽然想起老哥你来,我知道,这几十年来,你没干别的,都在收集这种医书了。所以,我与其烧掉,不如借花献佛,算是给老哥的礼物吧,让你也沾沾兄弟我的光,哈哈。”

    鲁掌柜的父亲一听,简直欣喜若狂——能得到王御医陪葬的医书?这可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这个王御医是什么人呢?

    王御医可真正称得上、是本地的一位奇人——他不是出生于医药世家,更不是从小学医,而只是位落地的秀才,学习医术更是半路出家,这种经历,多少和鲁掌柜的父亲有点相似。

    那他以后又是如何当上御医的呢?

    原来,这个王御医,从小就喜欢研究奇门异术。在他科举接连失败后,他就把自己的全部心思、都花在研究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上。

    这一点和鲁掌柜的父亲就更像了。

    不过王御医放弃考功名的年龄,比鲁掌柜的父亲要早很多——王御医那时的年龄不到二十岁。

    此前,在可是这一带是有名的神童,十五岁就考中秀才,但不知为什么,此后两次都接连失败,科场的成败,本来也很正常,况且他当时年龄那么小,只要接着考下去,就会前途无量。

    但王御医却忽然自暴自弃起来,成天沉迷于研究奇门异术,谁劝也没用,最后,竟然把他爹活活给气死了,但他依旧是执迷不悟。

    父亲一死,就更没有人管他了,他也像中了魔一样,他什么事也不管,每天苦读各种研究道术、法术的书,并且还经常打坐入定。

    不过他家境还不错,并且还有两个做药材生意的哥哥,所以,他虽然什么也不干,但生活还过的去。

    到他三十八岁那年,王御医忽然宣称自己开了天眼,不仅能预测人的旦夕祸福,还能包治百病,一开始,人们都觉得他肯定是疯了,但渐渐地,大家惊奇地发现,他果然算命算的特别准,不但如此,凡是让他看的病,不管是什么疑难杂症,王御医没有看不好的。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找王御医看病、算命的,也越来越多,但王御医看病有条奇怪规矩:对于危重病人,治病前,王御医不号脉,不看病人面色,不对病人的病情做任何检查,而是先要病人的生辰八字、给病人算命,在算完命后,有两种可能——对于一些病人,即使没钱给他,他也保证治好;而对于另外一些病人,给再多的钱,他也不给治。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只说只说一句话:我是“治病不治命”。

    后来,另外一个名医,听完这句话后,连连称赞王御医是高人,并对这四个字做了解释——有的病人是阳寿未完,所以得病后,可以用高超的医术,把他的病治好,使他的生命得以延续;而有的病人,则是阳寿已尽,如果用高超的医术,强行延续他的寿命,医者自己的阳寿,就会受损。

    随着王御医的名气越来越大,当地的地方官,为了讨好皇帝,就把他推荐进宫,做了御医,从此后,人们就不再叫他“王秀才”,而改称他为“王御医”。

    但据说王御医被召集进宫前,一点都不高兴,反而仰天长叹道:“医人者而不能自医,知人命者而不能知己命。”

    当时的皇帝年纪轻轻,却身体很不好,但有了王御医在,虽然皇帝数度患重病,但都被王御医给救了回来,于是,王御医得到了大量的赏赐,成了这一带的望族和大户。

    但可惜的是,王御医却只活了五十多岁,在他死后的第二年,皇帝也驾崩了,而皇帝死的时候,也只有三十多岁。

    王御医生前有遗嘱,说死后一定要埋在自己家乡的大山里。

    在王御医死后,当地流传说,皇上的阳寿其实早就该完了,是王御医运用自己的高超医术,才使皇上多活了这么多年,因此,王御医自己的寿命,被耗损了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