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军一旦探明了我军在大凌河的兵力,有很大的可能会派兵出来接应大凌河一带的军民返回锦州。那么当明军出城之后,岳托就留少量兵力监视各堡,然后直接插入锦州城下,断了这只出城明军的归路。
多尔衮带两白旗的兵力驻守在北镇,一旦明军出城援救大凌河的军民,你就前往接应济尔哈朗,将这只明军围歼于大凌河一带。这是作战的第一阶段。
如果锦州的明军死活不肯出城救援,那么就证明锦州守军缺乏主动和我交战的勇气,那么济尔哈朗和多尔衮收拢了大凌河一带的军民之后,就驻守于锦州西面和北面,监视锦州的明军动向。
岳托则率军继续沿着旧边越过小凌河,在女儿河大福堡的位置停下。如果宁远守军收到锦州被围的消息后出兵救援,那么你就越过女儿河向东,在杏山和松山之间截断宁远援军的后路,而多尔衮则从锦州往杏山方向攻击,争取将这只援军围困在松山地区。这是第二阶段。
一旦我们在松山围住了明军的守军,我会亲自带着后备兵力前来支援你们。我们在松山两头设伏,锦州守军出救,我们就伏击锦州守军;宁远守军再出兵救援,我们就伏击宁远守军。如果能够消灭到宁远两只援军,那么宁远的守备力量也就差不多消耗完了。
第三阶段就是,我们或是趁机攻打宁远,或是围宁远城再打其他地方来援的明军…”
黄台吉的计划听上去很是完美,不过莽古尔泰却嗤之以鼻的说道:“如果宁远的明军也不出兵救援呢?那么我们是驻扎在锦州城下晒太阳,还是就此打道回府呢?”
莽古尔泰的嘲讽,让黄台吉的额头青筋都凸露了出来,不过他还是硬生生的按捺住了自己的脾气,面带微笑的说道:“三贝勒担心的是,不过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就让宁远的明军出兵援助锦州就是了。”
黄台吉的话语让代善也有些动容了,他转头看着黄台吉有心探问下如何让宁远的明军出援,那边的莽古尔泰已经不服气的嚷嚷道:“汗王这是说笑吧,能够下令宁远守军出援锦州,不是明国的兵部尚书,就得是明国的皇帝了。难道汗王你还能指挥的动明国的皇帝下令不成?”
黄台吉依旧好脾气的回答道:“指挥明国的皇帝和兵部尚书,我是没这么大本事。不过让宁远守军出援,我倒是有几分把握。明国今年在辽西镇搞肃反,不是有不少辽西镇的将领和地方士绅投奔了我国么?
这些辽西镇的将领对于宁远、锦州驻守的军队和将领都熟悉的很,而那些投奔我们的士绅在军队中也还有不少亲戚。
所以,我打算让这些士绅去联络他们在宁远军中的亲戚。当我们切断了锦州和宁远城之间的联系之后,我就让那些投降我们的明军冒充锦州守军的信使,去请求宁远出兵解围。而那些士绅们的亲戚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自然会怂恿宁远守将出兵。所以调动宁远守军往援锦州,还是有机会的…”
不待莽古尔泰再提出什么问题,岳托和济尔哈朗已经带头称颂起汗王英明来了,在他们两人的带头下,大政殿内顿时响起了一片称颂黄台吉的声音。
黄台吉眯着眼睛享受了一下这些女真亲贵们的欢呼声,方才摆手让他们安静下来,然后面带微笑的向代善、莽古尔泰依次问去,他们对于这次出征的计划还有什么意见。代善自然是拱手恭维道:“汗王英明,诸贝勒、贝子和各旗大臣们都如此拥戴这个计划,臣愚钝,就更没什么意见可提了。”
莽古尔泰看着殿内众人的表现,也知道大势难违,因此语气生硬的对黄台吉说了一句,“臣无异议。”
对于这两人的表现,黄台吉都暗暗记在了心里,然后他起身对着众人说道:“大家都回去准备准备,明军据说在上个月十多号举行的军事演习。
我给你们五天的准备时间,十月十五日前,岳托和济尔哈朗要抵达义州,三日之后,济尔哈朗的军队要出现在大凌河…”
第191章 承德()
在苏然的带领下,朱由检率人沿热河北上,在距离热河岔口营地一日路程的地方,大约25里的路程,见到了一处风景秀丽的谷地。
谷地东面是一座南北向的山脉,山上和山脚下都是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热河岔口修建城堡和建筑所需的木材,就是来自于此处。砍下的粗大树木顺着山脚下经过的热河漂流到下游岔口处,再被工人们捞起进行加工使用。
谷地的中部是一片被芦苇围起的湖泊,湖泊被数个小岛分隔,岛上的植被青翠,因为人迹罕至,岛上和湖边的芦苇区都成了禽类的乐园。朱由检一行人抵达这处湖泊时已近黄昏,队伍中的一些侍卫忍不住手痒,还深入湖区打了不少野鸭子和大雁回来,给大家的晚餐添了一道野味。
第二天天刚刚发亮,一处住在附近的蒙古部族,已经在首领的带领下,诚惶诚恐的赶着一群肥羊前来向崇祯进献,表达了自己对于皇帝的忠诚。
朱由检让海兰珠出面打赏了这些前来进献食物的蒙古牧民,又将他们的首领召来和自己一起分享了食物。在进餐的时候,朱由检向首领详细打听附近的地形和他们这个部族的生活范围。
原来越过了这片湖区,北面是一片极为开阔的平原区,平原再往北又是一片山脉。山脉中就有多处热泉,其中最为方便和适宜前往游玩的,就是东北山脚附近的一处温泉。
由于这一处谷地四面环山,因此冬季较别处温暖,夏季却又极为凉爽,因此他们这个部族就在湖区北面的平原区定居了下来,除了夏季会分出一部分族人出外放牧,以分散土地承载不了的牲畜之外,大部分族人都会久居于此。
这位部族的首领还向皇帝告诫到,谷地的东南是一片沼泽和小河夹杂的草地,外人误入的话很容易遇到危险,因此皇帝和他的侍卫最好不要深入,如果有需要的话,他很乐意派出熟悉这片草地的族人,为皇帝的侍卫带路。
朱由检对于这位叫做扎合尔的首领很是满意,不仅给了他双倍的赏赐,还封赏了他一个热河台吉的头衔。皇帝的赏赐让扎合尔感激涕零,从明军开始在热河岔口修筑城堡开始,这片原本荒寂的土地上就开始热闹了起来。
这片谷地原本都是扎合尔的部族所有,但是随着明人到来之后,他们就不得不让出了湖泊南面的土地。看着明人在下游岔口大兴土木的样子,部族的不少老人都认为这个地方恐怕要待不下去了了。
虽说这一地区的蒙古诸部都算是效忠于明国皇帝的部族,但是这种名义上的约束力其实并没什么作用。和明国进行的贸易被那些大部族垄断着,小部族和明国之间其实没有任何政治、经济上的联系。名义上每个部族都是独立向明国皇帝效忠的,但事实上小部族只是某个大部族的附庸,他们向大部族缴纳贡品,服从于大部族的征召,最后跟随着大部族马鞭的方向征战。
明人出现在热河岔口之后,接受扎合尔这只部族贡品的大部族,选择切断了和这只小部族的联系。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当汉人一旦开始定居下来,那么在汉人的势力范围之内,就很难再出现放牧区,适合于放牧的地区,也适合于作为耕地。
在明国皇帝重新调整关外政策之后,靠近明国边境的关外之地,现在都已经被明国一一划分好了地界,也就是说,原本无主的草原,现在都成了有主的土地。
如果扎合尔这只部族被明人挤出了自己的传统牧地,那么作为庇护这只小部族的大部族,就必须要重新划一块土地给他们。但是曾经庇护扎合尔部族的大部族并不愿意把自己的土地分给他们,也不愿意为了这个小部族同明人起冲突,因此就干脆的切断了同他们之间的庇护关系。
没有了庇护自己的靠山,扎合尔这个部族自然是人心惶惶的,听到皇帝出巡到湖区对面之后,扎合尔便赶紧带着礼物上门,希望能够从皇帝这里获得新的庇护了。他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有了皇帝赐给他的头衔,扎合尔的部族终于不用担心其他人会来抢夺自己的地方了。
因此扎合尔在皇帝面前显得更为恭顺了,在进餐完毕之后,他就打发了自己的族人返回部族中去,只留下了几名老练的猎手,说是要在皇帝停留期间为皇帝效力。
对于扎合尔知趣,朱由检倒是很喜欢,特意将他留在了自己身边。队伍越过了湖区之后,看着深秋中的茵茵碧草,和色彩绚丽的林木,真是一张绝佳的草原风景画。
在靠近温泉的山脚下,山中泉水在此地汇成了数个湖泊,犹如一串珍珠一般。虽然已经到了秋末,但是湖中的荷花还是亭亭玉立,并无衰败之像。扎合尔特意在取了一些泉水过来,奉给皇帝说道:“陛下,请尝尝我们这里的泉水,味道可是他处不能比的。”
虽然有侍卫想要上前拦住他,不想让未经检验的外食送到崇祯面前,但是朱由检却毫不在意的让海兰珠将泉水拿了上来,爽快的喝上了几口,随即称赞道:“的确是不同,比玉泉山的泉水还要甘甜几分,好喝。”
看到皇帝毫无猜忌的喝下自己奉上的泉水,扎合尔心中甚是感激和骄傲,他对于崇祯的忠诚之心倒是又多了几分。
朱由检在此处休息了五日,每日里骑马登山,打猎饮宴,顺便泡泡温泉,倒是把半个多月来的旅途疲惫都疏散掉了。扎合尔部族竭力侍奉着皇帝和随从队伍,也一一看在了崇祯的眼里。
在临回去前的一晚,朱由检将扎合尔和几位部族的长老召来了自己的营地,就着漫天的星辰和熊熊的篝火下着酒,和几人闲聊了起来。
在朱由检喝的略有醉意,面颊有些通红的时候,他突然对着扎合尔等人说道:“…你们这几日的忠心侍奉,朕都看在眼里。所以朕打算奖赏你们。”
扎合尔赶紧回道:“陛下这几日来,每日召见都有赏赐。和陛下的赏赐相比,我们供奉的那点东西简直粗鄙的不能入目,陛下能够接纳我们的报效,已经是对臣等最好的奖赏了。我们这些天来除了接受陛下的招待之外,并没有为陛下做过什么,又怎么敢厚着脸皮继续接受陛下的赏赐呢…”
朱由检带着醉意挥着手说道:“你们怎么没有为朕做过什么呢?你们向朕奉献了这块土地上的产出,又向朕供奉了这里的水。对于朕来说,这就是臣民对于君王最上等的孝敬了,所以朕应当给予你们这样忠诚的子民以奖赏。
古人云: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汉之臣妾。可见关内关外皆为一体,蒙古人和汉人皆是中国之民。朕既是中国之君,自然不仅仅是汉人的君父,也是蒙古人的君父。只可惜,有些蒙古部族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不向往回归中国,反倒是要向出身于东北山林中的野人部族去献媚投允,这真是数典而忘祖啊…”
皇帝啰啰嗦嗦的讲了一大段,扎合尔等人只是听懂了一小半的内容,不过他们倒是明白了一点,皇帝的意思是,蒙古人和汉人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中国治下的子民。
扎合尔虽然不明白,效忠于中国和效忠于皇帝有什么区别,但是在皇帝身边服侍的海兰珠的暗示下,他立刻带着部族的长老们出列,向崇祯三呼万岁,表示他们一定会遵从于皇帝的意志。
听完了扎合尔等人效忠的誓言之后,朱由检才端着酒杯起身说道:“好,朕打算在此地建立一所别院,以后每年夏季来住上一段时间,避避暑气。扎合尔,你和你的部族可愿意替朕维护这处产业吗?”
扎合尔毫不犹豫的说道:“臣愿意为陛下效力,臣和臣的部族一定会为陛下守护这座别院,不让闲杂人等进入骚扰的…”
朱由检对着他点了点头说道:“好,既然如此,朕就赦免你们部族的其他劳役和进贡,只需每年向朕供奉30头羊,5匹骏马,30张皮子。另外朕每年会赏赐给你们30匹绸缎,300匹棉布和一些铁制品,你们可愿意接受吗?”
扎合尔这个部族一共也就八十三帐,300上下的人口,对于皇帝开出的这个优厚条件,他们自然是欣然接受的。当崇祯从这里离去时,除了给泡过的温泉留下了热河泉的名字外,就是从扎合尔的部族中带走了6名年轻人,补充进了自己的御前侍卫中。
崇祯再次回到热河岔口的营地时,距离他约定召开那达慕大会的时间只剩下不到两天了。不过周三畏和苏然,已经将大会的召开场地和参加大会的外来者宿营地平整成形了,距离此地较近的数十个部族,已经抵达了热河营地外。
站在城堡内一处碉楼顶端,朱由检看着三面环水的堡外风景,和滦河东面那一处处的蒙古帐篷,一时心有感触的向身后的周三畏、苏然问道:“这座城堡的名字,你们取了吗?”
周三畏和苏然对视了一眼,便双双对皇帝说道:“臣等愚笨,还没有想出一个合适的名字,不过今日陛下驾临此地,还请陛下赐个名字,也让此地得些福气。”
朱由检下意识的就回了一句,“那就叫承德吧。”
周三畏只是细细的想了想,便大声称颂道:“承德,上承天德,以教化蛮夷,陛下用意深远,臣等所不及也…”
朱由检倒是没想这么多,只是知道这里是后世的承德,他懒得改名而已。对于周三畏的吹捧,他只是微微一笑,故作莫测高深的背过了身,向着远方的草原望去了。
第192章 海兰珠的询问()
“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一般在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最初是草原上游牧民族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庆祝大会。当蒙古人在草原上崛起之后,那达慕大会又带上了几分检验蒙古各部族军事技能状况的意思。
不过自从蒙元被逐出了中原之后,那达慕大会开始重新恢复为最初意义上的庆祝大会,兼各部青年男女相识的一个场所了。
只是随着蒙古各部的不断分裂,称得上为蒙古族那达慕程度的大会已经很少举行了,更多的是地区性质的小会。自从女真人在辽东崛起,草原上再次动荡不安,就连这种地区性质的小那达慕也不是常常能举办的了。
林丹汗西迁之后,左、右翼蒙古各部打成了一团,这两三年自然就更没什么可庆祝的了。明国在关外举行军事演习的消息传开时,蓟州关外草原的一些部族都惶惶不安,生怕明军借演习的名义清算,去年他们协助后金入关的账。
等到朱由检出关,一路上游山玩水的悠闲样子传了开去,才让这些蒙古部族们松了口气,放下了戒备的心理。当听到皇帝陛下准备在热河营地举办一场那达慕大会,而且在皇帝的身边还有一位科尔沁部的公主后,从蓟州关外到张家口一带的蒙古大小部族首领,都带着适龄的单身青年男女跑来了。
一来大家都听说皇帝陛下的出手很是大方,凡是皇帝途径的各个部族都得到了赏赐,因此他们想来分润一点皇帝的恩惠。二来就是两三年没有召开那达慕,各个部族内部的年轻男女都到了婚配的时间,在此前的草原内乱中,各个部族损失了不少人口,因此各部的首领都想趁着这个机会和别的部落进行婚配。
因此在确定了皇帝对于各部的善意之后,不管是原本居住在本地的蒙古部族,还是被明国从丰镇地区迁移过来的蒙古部族,都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