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忠长虽然领有骏河、甲斐两国,领地石高五十五万石,但是这两国的国政其并不能完全主持,而是在幕府委派的官员下管理着。德川忠长稍稍有些影响力的,也就在骏河国内了。
不过,根据臣收到的情报,骏河城内最近发生几起人事调动,亲近德川忠长的几名武士被调去了江户城,而他们的位子又被江户派遣的人员接替了。骏河城内原本有1100人的军队,但经过人事调动之后,德川忠长能够直接指挥的军队就只剩下600人了。
以骏河和江户之间的距离,德川忠长想要依靠这点人手抵抗兄长,恐怕是不够的。而且和幕府同一血脉的御三家,虽然不满现在的将军德川家光,但是对于那位大御所的命令还是俯首帖耳的。德川忠长即便是想要联络这些亲藩挑战自己的兄长,恐怕也是得不到支持的。”
叶雨轩和赵晨芳讲述了自己了解的情报之后,原本脸色有些轻松的郑彩和汪逢元也不由紧张了起来,眼睛紧紧的注视着皇帝,想要看看他的反应。
虽然听到的都不算是什么好消息,但是朱由检的表情却始终没变,他拍了拍手说道:“这真是两个好消息,德川幕府的屁股底下已经放满了干柴,现在唯一缺乏的就是一个火种,就能让德川幕府燃烧起来。这个火种,就由我们送给他们好了。”
在座的四人都没有跟上崇祯跳跃的思维,一向亲近皇帝的赵晨芳不由脱口问道:“陛下所说的火种究竟是什么?”
朱由检对他笑了笑说道:“你不要这么沉不住气,叶断事官,大阪米市场一直由东海巡阅府在关注。你说说看,今年大阪米市场的交易金额是多少?实际交割的大米数量是多少?市场上的米价又是多少?”
叶雨轩回想了许久,才小心的回答道:“今年大阪米市场的交易金额是金400万两,日本的金银比价是:金1两=银50钱=钱4贯,去年的米价是20钱一日本石,但是今年已经涨到了25钱一石,也就是说今年八月中旬之前,已经交易了800万石大米。
不过米市场上实际交割的实物大米是150万石,也就是说其中650万石大米只是在账面上进行了交易。根据我们的统计,日本近300个藩国,总出产石高也就在3000…4000万石之间。每年能够用来交易的大米,不会超过1000万石。因此大阪米市场的贸易额度,差不多已经达到了极限,如果再提升的话,就会出现难以交割实物的局面。”
朱由检微笑着说道:“1日本石相当于18大明石,2贯1日本石大米,这已经是相当高的价格了,这差不多已经快到日本人能够承受的极限了吧。赵晨芳你说说看,江户一名普通武士的年收入是多少?”
赵晨芳费了半天,才终于记起说道:“一名低级武士的俸禄大抵是三十表加二人扶持,其中,一人扶持是一天五合糙米,二人扶持是一天一升,一年份则有三石六斗五升。而一表是三斗五升,三十表便是十石五斗,加上二人扶持的津贴,年收入总计当为十四石一斗五升。
不过幕府武士的俸禄支付,分领地的稻米收入,和直接由幕府粮仓支付稻米。前者和幕府没多大关系,但是后者的话就要看幕府粮仓的储备程度,一年分三次加以发放了。之前因为幕府和西南两藩关系紧张,双方都在囤积大米,因此倒是促进了市场上米价的高涨,让领取粮食的武士们很是发了一笔小财。”
朱由检这才说的:“日本的米价就是我们需要的那颗火种,通过大阪米市场的交易,把米价继续推高,让那些米商和大名以超出自己拥有的大米数量出售账面大米。那么到了交割的时候,他们要是交割不出大米,要么破产要么赖账,不会有第二条路可走。
大阪米市场是我们协助那些为幕府服务的商人创建的,这些米商和大名要是赖账,幕府的财产就会受到损失,而损失惨重的大名也会因此对幕府离心离德。
另外,推动米市场米价的上升,我们要联合长州、萨摩和尽可能多的外样大名去参加。他们将会从米价暴涨的过程中得到利益,但势必会因此激化同幕府的矛盾。那么双方之间的缓和机会,也就不复存在了。
日本米价的上涨,对于领主和武士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那些普通平民来说却是一个坏消息。吃不起米的城市平民必然会爆发抢米事件,东海巡阅府应当同德川忠长联系上,引导舆论将米价暴涨的缘由,栽到现任的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头上。
接下来,就是把替德川忠长训练的军队送回去,好让他起兵清君侧,而西南诸藩群起响应。我们再选择时机打出丰臣的旗号收揽人心,然后便是大明、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朝鲜联合舰队陈兵江户,要求幕府作出对海外贸易禁止令的解释了。”
第165章 后金的内部()
这一把火能不能烧死德川幕府,朱由检是不关心的,不过他倒是计算的很是明白,就算德川幕府没有被烧死,割几块肉下来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郑彩、赵晨芳、叶雨轩三人此前就已经分别同皇帝交谈过,因此今天这场会议不过是将之前的谈话内容再度加深和加以串联而已,三人很快就明了了自己在这场计划中的位置。
只有中央银行的行长汪逢元,他是真正第一次听闻这些内幕消息,因此虽然很惊讶于这个计划的规模,但是却还没搞懂自己应当做什么。
就在他还一片茫然的时候,朱由检这才转向他说道:“当然这场计划中,最为重要的还是我们中央银行的汪行长,不管是操纵大阪米市场的米价,拉拢西南诸藩、德川忠长所需的资金,还是支持海军出征所需的费用,这一切都需要中央银行的支持。”
汪逢元总算是反应了过来,他赶紧对着皇帝说道:“本行自然是很愿意执行陛下的命令的,但是臣上次也向陛下交代过了,在今年过年之前,恐怕难以回笼这么多资金。如果陛下能够将这个计划稍稍推迟一些,过完年后,臣一定会为陛下筹齐所需的经费。”
朱由检皱了皱眉头说道:“如果发行三年期的债券,年息25,能不能从中央银行的渠道筹措500万元的特别经费?”
如此高额的利息,汪逢元顿时心动了,他正想开口的时候,叶雨轩突然抢在了他前头说道:“陛下,关于资金问题,臣倒是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能不能向陛下汇报一二?”
朱由检有些意外,但还是说道:“说来听听。”
叶雨轩随即说道:“幕府下达了贸易禁止令之后,日本长崎等地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就陷入了困顿。特别是一些专门放贷给海外贸易商的日本商人,他们基本上就处于歇业状态了。
但是根据德川幕府的规定,商人缴纳的是固定税额,哪怕是今年亏本了,税收也不可减免。而想要放弃商人的身份,同样需要幕府官员的同意。
这样一来,很多日本商人在无法获得收入的状况下,还要向幕府缴纳高额税收,甚至明年、后年都要缴纳下去。
臣以为,既然这些日本商人的钱无处可投,而我们又缺乏资金,为什么不向这些日本商人兜售这些债券呢?25的利息,臣相信应当可以吸引不少日本商人进行购买了。”
汪逢元恶狠狠的盯着叶雨轩看了好几眼,他拒绝皇帝的请求确实是银行资金不足,但是并不代表他不能从民间商户那里周转,25的利息足够银行从中吃上一大笔利息了。这简直是在抢生意,汪逢元心中不满的想着。
叶雨轩可真没这想法,他单纯只是想着要解决计划的资金问题,好为崇祯的计划填上最后一个缺陷而已。
不过朱由检倒是很欣赏叶雨轩的提议,大笑着说道:“好主意,用日本人的金钱,日本的资源,日本的人力打一场征服日本的战争,真是一个好主意。
好,就按照你的想法去试试,汪行长你协助叶断事官处理债券事务。此外,为了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好完成这次针对日本的计划,朕决定建立一个日本事务特别处理部门。
朕担任这一部门的最高负责人,你们三人加上许心素担任朕的副手,海军参谋本部、东海巡阅府、总理衙门都会配合这计划行事。另外,叶雨轩作为朕的第一副手,在朕不在期间负责整个计划的实施…”
9月的沈阳郊外正处于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田野里一年的收获已经入库,而山林和原野上的动物却正是最为肥美的季节,天气又是这么的秋高气爽适宜出行。
往年这个时候,只要不是出兵打仗,城内的贵人都会带着家眷从人出城打猎消遣。这种行为一向被后金权贵视为保持本族子弟武力的好习惯,而加以提倡的。
因此当后金定都沈阳,打的明军不敢北上之后,每到秋季,沈阳城外的原野上就能看到一处处的牛皮帐篷。而建州女真适龄的年轻男女,也会在这种游猎式的活动中结识,若是相互看对了眼,也就是一段姻缘的开始。
不过今年的秋季,沈阳城外的风景虽然依旧美丽,但是在点缀着各种野花的原野上,却少了往年应该出现的帐篷和骑着马四处游玩的年轻男女。
而不管是沈阳城内还是沈阳城外的庄子里,那些往日顶门立户的女真汉子都失去了收获季节里应有的笑容,每日只是默默的给自家珍藏的铠甲武器上油保养,似乎要准备打一场了不得的战争一样。
也无怪乎沈阳城内外的女真人这么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随着夏日里二贝勒阿敏的倒下,沈阳城内便掀起了一场政治风暴,八旗各部没有不被卷入其中的。
虽说大汗黄台吉布置缜密,一举铲除了亲附阿敏的逆党,很快就控制住了阿敏手中的镶蓝旗,并没有在沈阳城内大打出手,看起来事情解决的很是顺利。
但这只是后金上层人士的看法,对于后金的中下阶层,特别是八旗的中下阶层来说,黄台吉扳倒阿敏的方式实在是太汉人了些,一点也不符合女真人的传统。
是的,建州女真从成立开始,上层就充满了血腥的政治斗争,天命汗和自己的兄弟,天命汗和长子广略贝勒,天命汗和开国五大臣等等。
但是这些政治斗争更类似于,在一群野狼中选出更强壮的头狼来带领狼群而已,胜利者要拥有最强大的力量才行。
而这一次大汗黄台吉和二贝勒阿敏之间的斗争,虽然以阿敏的全面失败而告终,但却并不能让众人感到信服。在大部分的女真人看来,这次的政治斗争,更像是那些汉官用阴谋诡计陷害了二贝勒阿敏,而不是女真人之间的权力斗争。
宁锦之战和蓟州之战的失败,虽然让后金八旗认识到了,明军也不是没有敢战之军的,但是他们对于投降后金的那些汉人汉军,还是一样的看不起,并不认为这些投降的汉人能够和女真、蒙古诸部在朝廷上平起平坐的。
在努尔哈赤后期去汉化的政策下,女真人第一亲近东北的少数民族,认为他们是野人女真。其次是蒙古诸部,认为他们是自己的姻亲。但是对于那些汉人,他们一直都是当做外国人或是自家奴隶来看待的。
黄台吉登基之后,虽然开始纠正这种歧视汉人的政策,但是并不能很快的消除天命汗留下的影响,因为他的功绩还不足以压倒死去的天命汗的名望。
不过后金从一个部落联盟升级为国家,不管努尔哈赤如何排斥汉文化,他也不得不仿照汉人的模式去打造自己建立的国家。各种汉人的典章制度,虽然换了一个女真式的名字,但依然能够看出源自哪里。
当黄台吉登基之后,为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权力地位,并把后金带向一个正常化的国家,后金的汉化速度就快了。而另一方面,八旗军制和后金政治的成熟化,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读书人来处理文牍之事,这也就让后金国内原本被打压的汉人集团开始抬头了。
不管女真中下阶层愿意或是不愿意,那些原本被他们视为废物的读书人,已经开始掌握后金国的内政事务,并对他们的大汗施加影响了。
虽说这些汉人读书人占据的是女真人无法胜任的职位,但是对于一小部分无法在战场上出头的女真人来说,这些汉人还是挡住了他们的上进之路,因此敌视汉人的态度,在女真之中还是较为寻常的。
现在一群汉人的读书人,居然将四大贝勒中的阿敏贝勒给拉下了马,这无疑让一部分女真人感到了屈辱。
当然,这些都不过是表像,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大汗黄台吉并没有建立起足够让大家服气的功绩,而二贝勒阿敏也没有衰落到让众人看不起的地步。因此解决阿敏的计划虽然看似完美,但却并不能完全服众。
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在外面办事的三贝勒莽古尔泰并没有认同对于阿敏的处置,拒绝了黄台吉要求他返回沈阳城的命令,还扣留了沈阳派出的使者。
虽然莽古尔泰没有正式举兵造反,但是他按兵不动的态度,却让沈阳城内外的女真人惶惶不安,担心接下来会迎来一场八旗内部之间的战争。
莽古尔泰的反应虽然让黄台吉很是不满,但是他也知道这不是处置莽古尔泰的时机。真要让莽古尔泰举起了反叛的旗帜,那么后金就真要四分五裂了。
黄台吉召见了贝勒德格类,又去拜访了莽古济格格,并亲手写了劝说莽古尔泰的信件,信件里诉说了处置阿敏的迫不得已,和请求莽古尔泰要顾全大局,维护天命汗建立的后金国的完整云云。
随后,他便派遣了德格类和莽古济格格的丈夫琐诺木,前去劝说莽古尔泰返回沈阳,他会亲自出城迎接,以消除莽古尔泰的隐忧。
就在黄台吉在沈阳城内苦苦等待莽古尔泰的回应时,却接到了来自明国都城传回的情报。他此前派出的暗子,为他带回了明国正准备筹办一场蓟州到关外的军事演习计划。
第166章 判断()
黄台吉在文馆内接见了从营口跑回沈阳的图纳,为了让他能够尽快的回到沈阳,锦衣卫干脆让他伪装成了一个水手,乘坐商船抵达了营口。
在营口上岸后,图纳就跑去了港口外面的后金卫所,向卫所内的军官表明了自己的身份,那位军官便吩咐两名士兵护送他返回了沈阳。
图纳一路行来都保持着沉默,直到进了沈阳城内之后,才把随身携带的明军军事演习计划书交给了前来询问他的文馆笔帖式希福,精通汉文的希福翻看了一遍其中的内容,发觉兹事体大,于是便带着他前来求见黄台吉了。
看到被带到面前来的图纳,坐在文馆大堂上的黄台吉便亲自上前将他扶了起来,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好,好啊。你能够安全回来沈阳,就是一件好事。
你们叔侄为了后金国冒着偌大的风险潜伏于明国,本汗是不会忘记的。不过你这么冒险跑回来,你叔叔那里会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啊?”
如果不是从前在沈阳城的经历,黄台吉的亲切还真能让图纳感到受宠若惊。现在么,他总觉的黄台吉的笑容有些虚假。
图纳很快就回过了神,低着头向黄台吉紧张的回道:“卑…奴才出京之前,叔叔只是让奴才带一句话。奴才的叔叔说:大汗对他有天高地厚之恩,叔叔在北京不管遇到什么状况,都不会辜负大汗对他的恩德的。”
黄台吉哈哈笑了几声,对着边上的文馆属员说道:“曹丹不愧是我们女真人中的巴图鲁啊,身处敌国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