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匡扶大明-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孙越陵固执地要求之下,朱燮元终于同意让他假扮胡波前往奢崇明敌营。接下来,他们仔细商量了此番合兵一处的行事方略,又对孙越陵要做的事情做了具体的安排。

    朱燮元此番的计划是,调集都指挥使司三营人马,又遣令至川北、川南兵备,调集剩余兵马,挥兵南下叙、泸,兵锋直指叛军永宁老巢,打算集全川兵力将奢崇明叛军一举消灭。

    孙越陵的任务就是,假扮白莲教的使者去见奢崇明,告之朝廷兵马已经集结南下,白莲教将趁成都、川东空虚,在后方龙安、保宁、顺庆等州府发动起义。如此一来,则朝廷兵马必定回师援救,而奢崇明就可趁朝廷兵马回师之际,反攻叙、泸二州,甚至再次攻占重庆,兵逼成都城。

    只要孙越陵能将奢崇明叛军引诱出青石崖天险,朱燮元将在青石崖北面的旷野之中埋下重重伏兵,断其后路,将奢崇明叛军彻底击溃在石虎关。

    商议妥当之后,孙越陵知道事情紧急拖延不得,所以当即向朱燮元表明要先行一步前往前线。朱燮元对他千咛万嘱一番之后,最后说道:“孙巡按,此番你孤身前往敌营,凶险异常,千万要多加留心,完成任务后迅速想办法脱身,我将会派人接应你。”

    孙越陵点了点头,说道:“大人放心,下官自然会小心留意。”

    按照计划,孙越陵将会于明日一早启程前往川南泸州,但这呆在成都城的最后一晚,他也没有闲着,而是到了按察使司的大牢里面,再次对胡波审问了一番。

    这一次,他问的很详细,将白莲教中的大小头目、诸般规矩、近来事宜等情况都问了个清楚明白,还留心观察着胡波的说话方式和细小习惯,并对胡波的一些个人爱好和生活习惯进行了仔细的盘问,直到子时才离开了大牢。

    翌日一早,孙越陵带着张鹏勇和易飞,三人身着便服,装成行走江湖的豪客,买了三匹好马,出了成都南门,沿着雒水南下,朝着泸州飞奔而去。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半个时辰后,也有二匹快马出了南门,紧追其后,朝着他们所去的方向衔尾追来。

    孙越陵一路过简州、资阳、在内江找客栈休息一晚之后,于第二日正午抵达泸州城。

    泸州位于大江和中江水的交汇处,是川黔交界处的一个重要城池,地势从北往南逐渐升高,过了大江就慢慢进入了山峦叠嶂的丘陵地带,是扼守住叛军进入川中平原的咽喉所在,故此,朝廷的兵马就驻扎在泸州城北面的石虎关,与奢崇明叛军摇摇对峙。

第159章 秦良玉(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 
孙越陵等人在城中用过午饭,驱马直奔靠临纳溪水的石虎关。

    这一路所来,只感觉地势越来越高,道路两侧也多见连绵青山,离石虎关不远时,更是觉得四面悬崖高耸,树林深密,溪水环绕,感觉像是进入了大山深处一般。

    来到石虎关军营驻地前,只见火红的军旗招展,无数兵卒都在操练阵法、习演军技,石虎关前喊声震天,声震云霄。孙越陵向在营前巡视的一名把总出示了巡按的令牌后,那名把总大吃一惊,一边遣兵卒前去通报,一边将他三人请入了军营之中。

    从营中一路走过,孙越陵看有些士卒虽然穿着明军的装束,手中拿着的兵器却是独特,好似一杆白色的长枪,但靠近枪尖之处却有一个带刃弯钩,弯钩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枪杆末端有一个圆形的铁环,看上去坚硬无比。

    孙越陵不由讶道:“这是什么兵器,竟然如此独特?”

    那名把总笑道:“大人有所不知,这就是石柱总兵秦良玉麾下的白杆兵,乃是我西南劲旅,全赖有此兵在,奢崇明等叛军才不敢随意进犯泸州。”

    “这就是后世闻名已久的白杆兵?”孙越陵在心中默默说道,惊诧不已,想不到秦良玉的军队居然也在这里,难道马上就要见到传说中的民族女英雄吗?

    距军营主帐不远时,却见帐内大步走来几名将领,为首是一名身形高大的中年将领,身着甲胄,眉目粗浓,双眼如神,朝着他一拱手,朗声说道:“石柱副将秦民屏见过巡按大人,大人远来辛苦。”

    孙越陵连忙还礼道:“原来是秦将军,秦将军忠君爱国,英勇善战,孙某可是闻名已久!尤其是将军当年在辽东的浑河一战,更是让后金军胆战心寒,扬我大明西南军队之威名。”天启元年的时候,秦良玉带着兄长秦邦屏和弟弟秦民屏率数千白杆兵赴辽参战,在浑河力敌后金军八旗主力,陷入敌军围困后奋勇突围,大哥秦邦屏战死沙场,秦民屏身负重伤。

    那一战虽然由于寡不敌众而战败,但是四川石柱白杆兵临危不惧、血战到底的精神让辽军彻底服气,也震撼了向来不可一世的后金军,白杆兵的威名从此传唱整个大明国土。

    秦民屏没想到巡按大人对他如此敬重,并且见孙越陵没有穿制式官服,而是一身劲装武服打扮,根本不像朝廷委派的巡按,心中不由暗暗纳闷,略感惊讶之余,将他迎入了营帐之中。

    营帐之内,孙越陵将巡按官印再次给秦民屏看过之后,这个粗豪的汉子始才放下心来,说道:“未知巡按大人此番前来军中,有何训示?”

    孙越陵不打算将整个计划透露给秦民屏知道,因为按照朱燮元的想法,这个计划只能由各路总兵和他本人知晓,其他的人是知道的越少越好。所以,孙越陵只是按照常例,向秦民屏问起了川南平叛的一些事情。

    在秦民屏的口中,孙越陵了解到如今前线对峙的形势:叙州军守住左路,泸州兵和石柱兵守住右路,互为犄角之势,卡在了通往川中的路线上。大明军队和奢崇明叛军之间早在数个月之前互有试探厮杀,但自从李维新攻破长宁之后,叛军就龟缩在永宁一带,从未踏足纳溪半步。

    这些都是孙越陵已经知道的事情,而且他还知道此刻朱燮元正率领着川北军火速赶来。他此番来泸州兵军营的目的,一是要通过这毗邻敌营的石虎关,进入到奢崇明的巢穴之内;二是要和秦良玉厘定好传递军情的办法,也好将从敌营打探出来的军情及时传递给明军知晓。

    于是,他对着秦民屏说道:“秦将军,未知秦总兵现于何处?”

    秦民屏犹豫一阵,说道:“不瞒大人,秦总兵此刻正在军中演练枪阵,末将看大人远来辛苦,所以还未曾禀报于她知晓。”

    孙越陵微微一笑,秦良玉不愧为秦良玉,治军果然严厉,演练军阵之时容不得他人半点打扰,就连他的亲弟弟秦民屏也不敢在此时惊扰她,站起身来,说道:“既如此,请秦将军带路,我要去军中拜会秦总兵。”

    秦民屏心中惊讶,这个新来的巡按不仅对他们这些土官崇敬有加,且还十分随和,丝毫没有架子,说道:“好,大人请随我来。”举步向帐外走去。

    孙越陵跟在秦民屏后面,穿营过寨,朝着西面而去。驻守在石虎关前的大明军队是泸州兵和石柱兵,泸州兵在东面扎营,石柱兵在西面扎营,中间隔着通往石虎关的大道。

    出了营门,遥遥可见远处连绵高耸的青山,无数兵士正在前方一大片空地上操练阵法,练习枪技,尘土飞扬,喊声震天。

    空地前面搭起了一个高高的木台,几名将领就站在木台之上,看着眼前兵士们阵法的变幻和开阖,还有一名手中拿着各种颜色令旗的旗官正在打着旗语,指挥着下面阵型的变幻。

    这些演练的兵士手中都拿着白杆枪,保持着阵型,时而挺枪前刺,时而挥枪抡扫,看上去极具章法。更为独特的是,这些白杆兵忽而结成一个又一个的方圆阵,忽而又结成紧密的锋矢阵,队形变幻之际丝毫不乱,给人一种迅速干练的感觉。

    来到高台之下,秦民屏对着孙越陵说道:“大人,你在此稍等,待我先去通报秦总兵。”

    孙越陵道:“不急,等秦总兵演练完军阵通报也不迟。”听他出此说,秦民屏停下了登台的脚步,陪着他一起站着,看着眼前的滚滚如雷的变幻枪阵。

    高台之上的几员将领显然也在聚精会神地看着枪阵的演练,竟然没有发现他们已经来到了高台之畔。过了小半个时辰后,演练方才结束,随着旗令官打出了最后收阵的旗语,那些白杆兵们纷纷收枪而立,高喊一声“杀”,数千人同时喊出,登时声如震雷,响彻整个兵营。放眼望去,无数杆雪白的长枪彷如排列整齐的密林一般,映衬着这些兵士们坚毅的脸庞,整个队伍看上去沉稳如山,深不可测。

    “真是一支精兵。”孙越陵不禁在心中暗暗喝了一声彩。

    在秦民屏的通报下,孙越陵终于在木台之上见到了当朝天启帝钦赐的二品诰命夫人、都督佥事、石柱总兵官秦良玉。

    秦良玉头戴雪樱盔,身着锁子甲,脚蹬牛皮靴,双肩披着一袭大红色的披风,看上去威风凛凛、气势非凡。她已经人过中年,常年的戎马生涯让她看上去显得有些沧桑,但从眉目之间,仍然依稀可见她当年英武秀丽模样,尤其是她那端正脸庞上一双神采奕奕的大眼,更是让人觉得威不可侵。

    秦良玉上下打量了一番孙越陵,双拳一抱,一把清亮的声音传入耳中:“石柱总兵秦良玉见过巡按大人。”

    眼前的秦良玉威仪过人,气度超卓,站在孙越陵跟前,居然比他还要高出了一点,孙越陵生出了一种虚幻般不真实的感觉,一时之间竟呆呆地说不出话来——后世之中被无数人赞颂传唱的民族女英雄,名满当世的巾帼女将秦良玉,果真就站在自己的面前么?

    秦良玉身后两名年轻将领见他不说话,不禁有些愠怒,秦良玉是享受当朝二品待遇的石柱总兵官,且年纪比孙越陵这个巡按大上许多,孙越陵身为巡按,不先行向秦良玉行礼倒也罢了,可如今秦良玉对他行礼,他却一点反应也没有,简直就是目中无人。

    秦良玉微微皱起了眉头,再次对着他说道:“巡按大人,石柱总兵秦良玉拜见。”

    孙越陵尚未回过神来,犹自不可置信般说道:“你就是秦良玉么……终于见到你了……太不可思议了……”

    这一句话十分突兀,一点都不符合官场上的规矩,秦良玉心中登时有些不悦,但又不好发作出来,只是淡淡说着场面话,道:“秦某只是川东一介土官,还望巡按大人多多教诲。”

    在当世之人看来,秦良玉是威震一方的巾帼英雄。可是在当时,其实她的影响力还远远没有那么大。她是石柱宣抚使马千乘的妻子,在丈夫死后承袭夫位,成为了石柱宣抚使。石柱宣抚使是土官,是当地夷人的领袖,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夷人领袖并不被当时的汉人官员所看重。

    大明朝自洪武皇帝朱元璋建朝以来,对这些四川的夷民向来就保持着高压态势,为官四川的汉人官员一向看不起这些夷人官员,将他们看作野蛮愚昧的化外之人。这些夷人土司治理地方,也要得到明廷的许可,只有得到朝廷颁下的诏书和印玺后,才有权利管理一方。

    正因为如此,一些汉人官员往往藉此来要挟土司,勒索财物,倘若土司们不应允的话,汉人官员就拖延表奏朝廷的时期,迟迟不给土司颁下诏命,让其不能顺利成为一方的管理者。而且,土司们的地位十分低下,往往要看汉人官员脸色行事,一旦不从就没好果子吃。好比洪武朝时,贵州水西的彝人领袖奢香夫人仅仅因为对贵州都指挥同知马晔有所怨言,就被马晔抓至贵阳,命人脱去其衣裳,用长鞭鞭打其背部。

    此时,就连威名震天下的秦良玉,也不能免此厄运——她的丈夫马千乘是怎么死的?就是因为得罪了朝廷派到四川开矿的矿使,被投入大狱活活折磨而死。所以,纵然孙越陵此时在她面前有所失仪,她也只装作不知,一揭而过。

    毕竟孙越陵是上差,是朝廷中的文官,这身份的分量可着实不轻。

第160章 唯女子与小人……() 
秦良玉能忍,他身后的一名年轻将领却忍不住这火气,在他们看来,孙越陵一开始就对秦良玉不理不睬,态度倨傲,如今更是直呼其名,毫无敬重之意,当真是仗着自己是朝廷派来的上差,就目空一切眼高于顶了,心中有火,大声说道:“早就听闻朝廷委派了一名巡按大人来川督导战事,且巡按大人武艺高强,乃是关心堂的东堂主,枪法独步京师。末将不才,愿意向巡按大人讨教几招,请大人赐教!”

    秦良玉眉头一皱,喝道:“翼明,不得无礼。”刚才说话的是秦良玉已故兄长秦邦屏的大儿子秦翼明,站在他身旁的是他的弟弟秦拱明,两人见秦良玉生气,当下也不敢造次,低着头立在一旁。

    孙越陵这才醒悟到自己可能失态,让这些脾气火爆的将领们感到不满,连忙补救道:“将军说笑了,本官的武艺其实十分疏松平常,哪里比得上你们这些常年征战的将领。尤其是秦总兵的威名可是响彻云霄,孙某当年还在家乡求学的时候,听的最多的就是关于秦总兵的故事……”接着用无比崇敬地口气对着秦良玉说道,“如今一见,秦总兵果然是英武不凡,风仪过人,在下佩服之至!”

    听他如此一通马匹,秦翼明和秦拱明这才火气稍歇,心中舒坦了不少。

    秦良玉温言说道:“大人言重了,秦某这等化外武人,不值得大人如此看重。”话虽如此,心中却也是平息了怒气,觉得这眼前的巡按御史,倒还比较看重他们这些土官。

    众人正在高台之上说着话时,忽有兵士上来通报,对着秦良玉说道:“总兵大人,白石山城的楚欣莹来了,此刻就在台下等候。”

    秦良玉一脸惊讶,道:“是莹儿来了么?许久不见她了,赶快让她上来。”

    话未落,只听得一声清脆的声音,叫道:“师傅。”接着有一人快步登上了高台,朝着秦良玉奔去。

    孙越陵一看之下,心中惊诧不已,没想到楚欣莹居然也来到了这里。

    来人正是楚欣莹,身后跟着的是马侯。楚欣莹一来到台上,便朝着秦良玉奔去,跪了下来行参拜之礼。

    秦良玉一把扶住她,笑道:“莹儿,你怎么也来了?”

    楚欣莹起身道:“徒儿许久不见师尊,甚为想念,最近得空,所以才前来军中拜见,顺便助师尊一臂之力擒拿叛将奢崇明,您不会怪我来的突然吧?”说毕笑着和她身后的秦翼明、秦拱民等人一一打着招呼。

    秦良玉轻轻拍了拍她的头,笑道:“你这个丫头,还是喜欢顽皮胡闹。”二十三年前,秦良玉和马千乘率兵攻打为乱播州的杨应龙时,得到了白石山城老城主楚飞云的倾力相帮,石柱兵和白石山城在战争中成为了互为敬重的两支力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白石山城的老城主楚飞云更是和马千乘结拜为异姓兄弟,并将年幼的楚欣莹托付给秦良玉教养,拜秦良玉为师。

    楚欣莹从年幼开始,就跟着秦良玉学习兵书枪剑,诗书词典,在石柱呆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和秦翼明、秦拱明更是十分熟捻,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

    孙越陵也想不到楚欣莹居然会来,对着她说道:“楚小姐,没想到你也来了。”

    岂料,楚欣莹横了他一眼,对着秦翼明说道:“我方才好像听说有人要和巡按大人比试武艺,是不是你说的?”

    秦翼明微微尴尬,道:“末将随口说笑,哪敢和巡按大人动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