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窃民-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雪竹之前跟他在一起的时候对他的性格有些了解,知道他虽是秀才,实际上很多繁文缛节并不在乎,似乎对本朝的很多礼仪有些反感,如今既然嫁了过来,总得嫁鸡随鸡,也就不再坚持。

    吃饭间,宁泽问起一件事来。

    “你爹。。。。。。岳父大人将柳记作为嫁妆了?”他昨晚喝酒之间,隐约中阿贵说起,一时还没有转换过来角色,问道。

    “我爹说柳记本来就是你发起的,并且其中所卖的事物也都是你做出来的,如今也算是物归原主。“柳雪竹笑了笑,回答说道。

    宁泽愣了一下,他可没想到柳仲才如此大方。经过这么久的发展,柳记如今可以说已经快要超过之前的柳家布坊生意了。这个岳父大人竟然如此舍得,说给就给了?

    柳雪竹见他不相信,不由解释道:”其实也没什么,柳家本就不是靠这些生意,再说了,我爹常说,你如今是秀才,以后更可能是进士,想必是打得这方面主意吧,有你这么个女婿,想必也不会让他吃亏才是。“

    宁泽讪讪的笑了笑,点头说道:“那是自然,如今咱们两家合为一家,以后为夫我定然将柳记打造成本朝最大的商户,到时候岳父大人面子上也有光。哈哈。“

    柳雪竹看了看他,放下了筷子,皱了皱眉头:“相公,你是秀才,是读书人,可不能为了钱财之物做那些贱业才是。柳记的事如今就让阿贵和黄掌柜打理就是,相公还是专心准备开年的省试,到时候考上了解元,妾身也算是脱了商户身份。”她说起此事,极为严肃,到得最后,竟是连饭也不吃了。

    宁泽心中叹了一口气:“科举科举,有什么好的,哎,真是没人懂啊。”

    见他若有所思模样,柳雪竹不由道:“相公倒也不必焦虑,省试虽然难,但以相公的才华,那些人怎么可能比得上你。”他还以为宁泽想知难而退,不由宽慰起来。

    “我不是焦虑科考啊。”宁泽直接道,如今既已是夫妻,很多事情总是要说的。

    柳雪竹疑惑道:”那相公是在想什么?“

    宁泽起身,拉着她的手,说道:”跟我来。“

    带柳雪竹去的地方,自然是他自己改造出来的实验室,由于新婚燕尔,宁大海也没说什么。

    看着一屋子的东西,有些杂乱,奇形怪状的物件,很多东西柳雪竹见都没有见过,此时看到,满脸疑惑。

    ”这,这是印刷书籍的?“她指着宁泽做好的两版胶泥活字。

    “嗯,你就是聪明。”

    “怎么,怎么与印书坊里的不太一样?”柳雪竹一边问,一边四处看着。

    “铁皮炉子。”

    “花露水。”

    “蚊香。”

    种种宁泽做出来的,还未做出来的,她都挨个问了一遍,满脸震惊。

    “相公,这,这都是你做出来的?”她看了看宁泽,一脸的不相信。

    “当然,还有一些东西,不过还未开始,不过这房子,还是小了些,看来以后得建一个大的才行。”宁泽老实回道,对于柳雪竹,他并不想隐瞒什么,毕竟是要跟着自己生活一辈子的人。再说仪朝的婚姻律法十分严苛,很少出现像后世一般的离婚出轨之类的事情。

    里面的每一样东西,柳雪竹都充满了好奇,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宁泽怎么会懂得如此之多。诗词也就罢了,读书人,毕竟学了那么久,但是这些她又是如何懂得的?

    难道,真有生而知之的人?

    她心中震惊之余,不由双眼细细打量着宁泽,似乎想要看个明白。

    见她愣着,宁泽不由笑了笑,知道是给柳雪竹带来的震撼有些大,伸手过去搂住了她的腰身,轻轻说道:“雪竹,这可都是相公我想出来的宝贝,对于我来说,这些东西,是比解元状元更加重要的东西。”

    柳雪竹回过神来,看着他,疑惑道:“这些东西,比科举还重要?”

    宁泽点了点头,说道:“以后你就知道了。”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这才拉着柳雪竹来到书房练字。

    既然要参加省试,准备工作还是要做一些,时间也越来越近,更何况柳雪竹也是个聪明人,琴棋书画都有涉猎,有这么一个妻子作伴,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柳雪竹是第一次来到他的书房,其实也就是之前的卧室。由于成亲,是另外准备的新房,所以这边如今就作为了独立的书房。里面笔墨砚台,书籍桌台都有。

    看着书桌上有些凌乱,她不由得走过去,收拾了一番,这种事情自然是她这个作为妻子的人打理更加合适。珠儿虽然随着过来了,但这可是宁泽读书练字的地方,交于其他人她可就不放心了。

    对于省试,宁泽还有些不太了解,礼字诗词是必考的内容,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来年是否会有变化,这可说不好。毕竟朝廷已经说了要施行新政,谁知道在科考之上会不会冒出其他的东西。为今之计,也只有多看书了。

    真正用功起来,他才知道其中的繁杂,单是礼一项,就有很多的书要看。好在柳雪竹懂得很多,有时候还可以问问她,字需要练,取巧的法子在省试上可不敢再用了,有了柳雪竹在旁边,也能稍作指导,诗词是最不担心的两项,自己脑子里还有一堆呢。

    接下来的时间,就在这样的日子里逐渐度过。

059 讲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转眼间几个月已经过去,宁泽到仪朝的第一个新年就在这样的日子里到来了。

    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除了柳记的生意逐渐步入正轨之外,他与柳雪竹的关系更是如胶似漆,除了去学堂之外,其他时间基本上都是与她一起度过。不论是练字,写诗词,读书,还是走家串户。说起来,生活比较平淡,但他很享受这样的感觉。

    家的温馨,做事情的顺利,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前的时候,他特意让阿贵做了不少过年的礼品出来,包装精美的外盒,上面专门请画工画了柳记独有的标记,里面是制作出来的一些吃食。

    他的这一举动,竟是在年前让柳记大大的赚了一笔,如今也算是衣食无忧的富家少爷了。

    过年的气氛是热烈的,准备的东西留了一些用来送礼。之前合作的商户,两家的亲戚,都需要走动,礼尚往来的习俗长久存在。不过老一辈的,他与柳雪竹成亲之后就已经见过拜访了,此时倒是由宁大海与李氏去得多一些。

    如今年纪也不过十六七,他可不想到一家就被人拉着手问东问西的,特别是关于什么时候要孩子这类的话。

    学堂已经放了假,自然不必再去,这几天与柳雪竹待在家里便是,开春就是省试的日子,还得多看看书。

    阿贵与珠儿也给了假期,柳雪竹原本还不同意,不过在宁泽的坚持下,后来也默许了。

    如今宁泽成了家,很多事情也就能够自己做主,不像之前,大多时候宁大海与李氏还会说他一番。

    准备省试的这段时间,他从柳雪竹口中,倒是了解了不少关于仪朝的事情,其中很多是他之前一直想问,但又没办法问的事情。

    说起来,这仪朝实际上与自己记忆中的宋基本一致,前有汉唐,只不过在唐灭之后,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藩镇割据混战分裂时期,而后仪朝太祖由顺势而起,依据“先南后北”的策略,统一全国,先后灭亡武平、后蜀、南汉及后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统一,建立起如今的仪朝。

    而后太祖深感藩镇兵权的强大和弊端,这才立下了‘以文治国’的方针,立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又怕前朝余孽利用汉唐记载祸乱天下,于是将所有前朝书籍一并焚毁,到如今已经近两百年。

    柳雪竹说起此事的时候,都是简单带过,即便宁泽一直追问,但就这些还是柳雪竹之前的先生说起,具体的事情却是根本不知道。至于真假,想来可信度很高。要不然,也无法解释为何仪朝没有前朝书籍存世。

    宁泽了解这些之后,倒是放下了心。不管前面是否有诗仙诗圣,反正过了这么多年,他抄袭的诗词,到现在也没露馅,更何况也没听说苏轼王安石之类的大家。虽然欧阳伦与范责己确实很像宋朝的欧阳修和范仲淹,但是毕竟名字不同。

    历史会如何发展,他也不知道,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眼前的事情,当然,未雨绸缪还是必要的,虽然不是记忆中的宋朝,但总体说来,差别并不大。

    新年的第一天,江宁下起了大雪,很冷,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宁大海与李氏自然是开始串门走亲戚去。这样冷的天气,宁泽自然不想动弹,一觉睡到了早上九十点才起来,用过早饭之后,就一直龟缩在房间里。

    里面有铁皮炉子,不过窗户都是打开的,他可不想中毒憋屈的死去,柳雪竹对于他这种矛盾的做法有些奇怪。

    “相公,你怕冷为何还要把窗户打开?”

    “哟,还有我家聪明娘子不知道的事啊,来,相公好好给你讲讲。”手中还拿着本书,正是之前印刷好的《格物基础论》。

    里面物理化学都有一些基础知识,之前柳雪竹虽然得了这么一本书,但里面的一些符号之类的完全看不懂,也不知道宁泽印这书的目的,此时两人都有些无聊,他这才细细的讲解起来。

    “这个一氧化碳呢,就是,就是一种气体。”

    当宁泽翻着书本讲解到这里的时候,自己也有点卡壳了,毕竟很多东西没有办法实际的操作和论证。

    “气体?”柳雪竹端坐在一旁,听他讲着,也没怎么听懂,问道。

    “这个怎么解释呢,我想想,就比如我们平时呼吸的空气,鱼儿自水里上岸之后,隔不了多久就会死去,就是因为空气的原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就是氮气,其次是氧气。而人呼吸的就是氧气,只要没有了氧气,人就会死。“宁泽耐心的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着。

    “氧气?”

    “嗯”

    ”那相公说的这个一氧化碳又是怎么来的?“柳雪竹看了看他,一脸疑惑。

    宁泽耸耸肩,看向她,继续解释道:“这个就是说的化学反应了。比如,当氢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就会生成水。”

    “水?相公,你说的这些妾身理解不了,水是水,跟空气有什么关系?“

    “这个就需要做实验来证明了。”宁泽有些无奈。这样的问题放在现代来说实在太好解决了,但是要从零开始,即便以柳雪竹的聪明才智,也是很难理解。

    “真要说起来,若是弄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世界,可就大变样咯。”他将手里的书收了起来。

    柳雪竹看了看他,怎么感觉今天的相公有点不对劲儿,不由伸手过去,摸了摸他的额头。

    “没发烧啊。”

    “我看是你发烧才对。”宁泽不由好笑,用右手挡住她的动作。

    “算了,你说的这妾身也不明白,我看还是练字吧,省试可没多久了。”

    “也不知道那个新政对于这次的省试有没有什么变动。”宁泽轻轻说了一句。

    新婚不久的两人在这边琴瑟相和,彼时的江宁县衙中,却是另外一幅光景。

    新年第一天,仪朝的年号已经改成了庆历,之前的布告已经贴了很久,就是关于施行新政的事情。

    经过了几个月的酝酿之后,第一步的动作正式开始了。

060 金陵省试() 
仪朝庆历元年,皇帝昭告天下,施行变法,史称庆历新政。丹阳学政范责己奉令回京,授枢密副使,又擢拔丹阳太守欧阳伦为谏官。范责己上书朝廷‘明黜陟、抑侥幸”等十件事。仪朝皇帝采纳,诏书统一颁布,以示天下。

    朝廷的风向变了,即便是身在江宁的宁泽,也依稀感觉到不同寻常的气息。其中与他关系最密切的,当是新政之中,对于科举考试的改革。

    之前仪朝科考,以礼字诗词为要,如今改为重策论,增设明经科,要求阐述经史子集中的意义与道理。其实这一条之前在礼上面相差不多,只不过如今增加了几本经史而已。

    不得不说,宁泽还是有一些先见之明的,所以在前一段时间里,他是看了不少的书籍,如今说起来,也算是未雨绸缪了。

    庆历元年三月,新政施行后的第一场省试,正式开始。

    省试与县试不同,考试地点设在金陵府,人数也远远超过了江宁县试的人数,并且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给宁泽的感觉,就仿佛高考一般,至于考试的方式,倒是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是一个考生一个单独的小木房子,中间木板隔开,只不过由于人数的问题,所以里面的陈设倒是比县试还简单了一些,只有两块大大的木板。一块作为考试的桌子,一块用作睡觉休息之用。

    由于范责己已经回京,所以这次考试,是由新升任的丹阳学政孔正主持。

    宁泽对这个白胡子老头有些印象,谈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官场人特有的钻营劲儿还是有的,但总体说来,已经算是不错了。

    礼字诗词依然是考试的内容,只是增加了一项策论而已,这一点对于他来说,也算不得什么,毕竟经过这么久的学习,加上与柳雪竹的探讨,对于仪朝如今的一些政策之类已经有了了解。

    这次考试整整进行了三天时间,等出考场的时候,他都有些腰酸背痛的感觉。

    没办法,单凭一个硬木板,连睡两天,实在是有些受不了,再加上如今刚刚开春,天气还有些寒冷,所以对于宁泽来说,确实是一种折磨。

    人数太多的原因,加上宁泽平日里本身对这些就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参考的学子虽多,但是基本上他都不认识。江宁县试上遇到的崔行方,杜义等人,也没有见到,不知道是不是没参加的缘故。

    由于金陵离江宁不过半天路程,所以在考试完之后,就打算四处逛逛。如今也不怎么缺钱,身上的银两自然是带得足足的,想着来一趟金陵府,怎么也得给柳雪竹带点礼物回去才是,于是出了考场之后,先寻了一个客栈,要了个上房之后,将所带东西放下,这才出门。

    金陵比江宁要大,又是府衙所在地,相比江宁,更显繁华。不过仪朝的城市,大体布局构造都差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一路走走停停,四处看看,遇到未曾见过的吃食,也会买才尝尝,好不惬意。

    省试的结果如何,反正还需要十多天才能知道,他自认为策论答题还不错。礼字诗词都算得上中规中矩,不像县试之上投机取巧了,对于这个时代的所谓才子,他也没见过,更多的,还是与孩子,父母,柳雪竹打交道。

    街道两旁酒楼林立,茶舍、书坊、字画店、粮油店应有尽有,当他进入一间布坊的时候,这才发现,里面竟然已经有了柳记制造出来的东西。

    “老板,这花露水怎么卖的?”他随手拿起摆放着的一瓶花露水,问起价来。如今柳记虽然已经完全放弃了花露水这一项,但是毕竟是自己造出来的东西,他还是想了解一下。

    “哟,这位公子,一看就是来参加省试的吧?这花露水,您可真是识货,这可是江宁柳记产的东西,货真价实,只要两吊钱。“

    答话的是布坊的活计,一脸精明模样,见到宁泽穿着不错,狮子大开口说道。

    “两吊?”宁泽愣了一下,他可没想到会卖这么贵,之前在江宁的时候,一般也就卖八百文而已。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